腊八

2018-10-22 19:24:46 来源:网络

记忆中的腊八这个节日。比起其它几个传统节日来不算那么隆重。因此。自己成家过日子后。也是想起来就当节日过过。想不起来也就稀里糊涂的不经意间的过去了。没有特别把它像中秋或春节那样当回事儿的看待过。不过。关于腊八的记忆总还是留下一些的。

北方的冬天。尤其是到了小雪节气之后。寒冷是最突出的特征。常言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而每年的腊八。多是三九的前两三天。这一天天寒地冻。冷得不想出屋。不愿伸手。

小时候的农村取暖条件很差。供给农村的烤火燃料不够充足甚至说是极其匮乏。因此。从秋末冬初就开始准备过冬取暖用的柴禾是我儿时永远也不曾忘记的经历。

冬天的早晨。尤其是夜里刮过大风的早晨。冷的不愿意从被窝里钻出来。可每逢这样的天气。正是树叶被大风吹落的时刻。扫树叶一定要趁早起床。抢在别人之前出去。否则就会扫不到。因此。我经常是早晨要么和爷爷一起。要么就和母亲一道。都要扫上一筐树叶子背回家。日子久了。院子里的树叶子会堆成一个大大的柴禾垛。除了树叶。还有从地里拾来的各种各样的庄稼秸秆。树枝。柴草等堆积在院子里用做过冬取暖。把炕头烧的滚烫滚烫的。屋子里也暖融融的。

腊月里的早晨。院子里的榆树。冰霜落在每一个细小的枝杈上。形成的“树挂”可以说是冬天的一道风景。人们有事情要是出去办事。等回来的时候。眉毛。胡子上都会变成白色的。头发也是白色的。走回屋里。这些白色的霜雪会很快被融化成小水珠儿。从发梢。眉毛胡子的毛尖儿上一滴一滴的滴落下来。等太阳出来了。树上的“树挂”也会松动。几个小伙伴儿在树下玩耍。趁其不备。用力在树干上踩上几脚。“树挂”就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小伙伴们的头上。脖子里。凉凉的。大家都会开心的哈哈大笑并奋力的逃跑。

母亲给絮得棉衣是厚厚的。可还是左嘱咐右嘱咐的不要出去了。外面很冷。会冻病的。孩子们哪里会在屋子里憋得住。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在外面疯跑。小伙伴儿们冬日里玩耍着“踢房子”“捉迷藏”的游戏。天虽冷。玩的却是满头大汗。热了就会摘掉帽子甚至脱掉一些衣服。因此而感冒发烧也就成了少不了的事儿。吃药打针是那个时候最恐惧的事情。而除了打针吃药之外。母亲还要唠叨半天。怪罪我不听话。“怎么样。说不让你乱跑来不?就是不听话”。唠叨归唠叨。母亲给做的那碗打上个荷包蛋的姜汤面。有葱花香油姜丝。味道那个好喝。记忆是那样的深刻。此时的感觉做个病号到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到了腊八这一天。天气往往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刻。一大早母亲就熬好了一锅“腊八粥”。热气腾腾的。喝上一大碗。香香的。甜甜的。就算是过了腊八节了。记得这一天母亲还要腌制“腊八蒜”。等到了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时候。就着翠绿翠绿的“腊八蒜”。嘴里嚼着初一的肉馅儿饺子。可以说这是一年当中最奢侈一顿饭了。

关于小时候腊八节的记忆主要就是这些。虽然那个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艰辛清贫。但没有感觉出什么不好。倒是从中体会出了祖辈父辈的艰难与不易。体会出他们对我深厚的爱。体会到了他们留给我勤劳持家的这种家风传统。很珍惜童年时代留下的这些记忆。

这些年生活好起来了。过腊八节熬腊八粥的用料比原来讲究了许多。腊八前就要到超市买好江米。小米。大米。红枣。红豆。莲子。薏仁等各种用料。用微火慢慢的熬制。添加适量的白砂糖。类似于超市里卖的八宝粥。好喝而适口。

关于过腊八节的传说有多种多样的版本。有人说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抓去坐牢被监禁起来的时候。腊八这天饥寒难耐。怎么也找不到食物充饥。最终。要不说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他想到了老鼠洞。里面有老鼠越冬的各种豆料与米料。果然如此。便熬粥而食。后来朱元璋坐了皇帝。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有了腊八这个传统节日。

佛教界非常重视腊八节。其中原因之一是否与腊八粥这种美妙的素食有关?没有进行过进一步研究与考证。但与里面孕育着素心革面。清欲寡欢。清新淡泊等诸多文化内涵定然有重要的关联。

腊八粥是名副其实的素食。然而腊月的“腊”字是一个“月”字旁。而月字是“肉”字的简写。说明腊月的腊并不是素食的代表。恰恰相反。“腊”字又是“猎”字的通假字。到了腊月。缺少食物的动物就会在冰天雪地里四处乱跑。这正是是打猎的好时节。有获取肉食的含义。到了腊月。人们杀猪宰羊。腌制腊肉也是不少家庭的一个生活习惯。因此腊八节有庆祝获取很多猎物。祈祷好光景的含义。

如此一来。各种腊八节的传说出入很大。看似没有多少关联。然而其实质却都是勤劳祥和。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坚守中华民族的勤劳而俭朴。儒雅且淡定。清欲寡欢不奢靡等各种优秀情操。建设和谐美好的正常社会与国家。是我们纪念这个传统节日的最重要的东西。

,喜新恋旧

相关:

睡莲绽放的心湖莲儿是邻家的小女孩儿。我上高中放暑假的时候。她还扎着两根小辫。小辫一边有七八个辫花。辫穗儿系着两只粉色小蝴蝶结。一跑起来两根小辫儿带着两只蝴蝶上下舞动飘逸着。甚是好看。那时候。小莲莲刚好上小学二年级。 假期里。小莲莲喜欢找我玩儿。小嘴巴那个甜。一句一个哥哥的叫着。谁个忍心不喜欢不待见。小姑娘拉着我的手。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想甩都甩不掉。 我毕业到单位报道后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回家守着家人过一个小假..

有创造力的人不会沉溺于过去的痛苦有创造力的人不会沉溺于过去的痛苦。他们会学会教训;而弱者则是整日沉浸在痛苦里。回顾以往的苦难来折磨自己。 洗尽铅华。这似乎包含着淡淡的“回头是岸”的大彻大悟。又好似过来人说的话。带着三分沧桑。过错已经宽恕。不是“出淤泥而不染”。而是染了淤泥。最终跳脱出来... 春风暖。吹绿了北..

此去经年人生如戏由石家庄电信公司承办的《群星演唱会》于2014-11-7。19:30在石家庄裕彤体育场举行。儿子给带回了两张票。我与爱人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晚饭。吃过晚饭后开车直奔体育大街上的演出现场。时值北京APEC亚太经贸组织峰会在北京举行。河北各地限号出行。按说路上车辆减半。行使应该畅通无阻。而实际情况是平时短短15分钟的行程却在限行的情况下足足用了45分钟。并且是再往前行使更加困难。无奈提前在市三院停车。然后步行了两站地到达现场..

阁老墓的传说明朝英宗天顺年间。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镇出了个翰林院大学士。姓刘名吉。号称刘阁老。学识渊博。精通史学。官至首辅宰相。大学士。三朝元老。成化皇帝的太师和顾命托孤大臣。 大程委镇位于博野县的东南部。穿过这一地区的潴龙河南大堤。就是作家梁斌在《红旗谱》中说到的著名的千里堤。程委镇就在千里堤之南两公里处。近代史上这里还是冀中地区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的一个重镇。刘阁老的故乡就是这里。刘阁老的墓地就在大..

奥妙神奇的大脑与文学创作翻开近期写过的短文。触笔到佛禅。文艺。娱乐。农业。军事。法律。政治。外交。人生。自然景色等诸多领域。尽管努力想把事物描述清楚。以便给读者做出一个清晰明了的交代。无奈苦于这些专业知识不足的所限。所以无论怎样尽心的勾勒。也没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除此之外。笔力欲表达而所不及也是致命的硬伤。 没有哪一个优秀作者不是勤于笔耕练出来的。所以写不出好作品与功夫不够有关。但是除此之外。我还认为。有的人比如像我这样..

《尘世惆怅》时间从远古而来。 追随为太阳。 携手共月亮。 荏苒消逝岁月无常。 鲜花本生于泥土。 受命以种子。 娇艳乘绿叶。 芬芳流淌伊人红妆。 真情融汇通善良。 缠绵锁爱恋。 悲彻隐忧伤。 浮欢长恨捶打心房。 作者——冬月无痕

把最美好的时光,放在时光机里面吧谢谢你还记得六月六日。谢谢你还记得。几年前。我的一句玩笑话。谢谢你还记得我 那些为你流下的眼泪 ——致最美的时光 我感谢时光 让我在最美好的时光里。遇见最美的你 有时候也会一个人想起你 想起你为我做的一切 想着你对我说过的 誓言 想着我们也曾说过 爱一辈子 想着你在我十六岁 生日 那天说要陪我坐 摩天轮 李沫杨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曾经 李沫杨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场心痛 李沫杨 我恨你。恨了整整四年 李沫杨 我讨厌你..

空名有为无归殿下臣。 黑钢铁锁系凡身。 荒坟枯骨秋风冷。 徒把浮名赠后人。 ——空名

风住尘香(2)(三) 深秋的黄昏已经彻底丧失了热度。 教室边的栀子花树泼洒下一片巨大的阴影。印在浅灰色的大楼墙上。跳动摇曳宛如鬼魅的歌舞。 屋内明黄色的灯光把涌动的昏暗和寒冷温柔地阻隔在窗外。当所有人都安静地坐在这间不宽的教室里的时候。尘会有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或者是因为他在。 尘转过头。偷瞄了一眼身边墨的侧脸。她发现墨的睫毛很长。而且还像婴儿一样微卷。在鼻梁上方投下淡淡的阴影。他的鼻梁很精致。尘经常很直白地对墨..

风住尘香(3)(五) 当尘回到班上的时候。午自习已经开始了。整个班安静得像被真空包围了一样。班长洛妍坐在讲台上。 尘小心翼翼地坐回椅子上。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却听到耳边传来一声一模一样的叹息。回声似的。 尘转过头。发现身边的谭鑫正面无表情地盯着讲台上的洛妍。 席嘉已经不是尘的同桌了。那天谭鑫从洛妍身边抱走一堆恐怖小说来到尘旁边。懒洋洋地把书包甩进抽屉里。然后把头埋进臂弯里。一整天都没有抬起来。 其实谭鑫并不是讨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