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银行”

2018-10-15 11:57:13 来源:网络

我家的黑柜盖上有一个大葫芦。还有一个高筒子黑瓷罐子。这是母亲平时积攒鸡蛋用的。别小看这个东西不大。它可装着我一家的生计。除了吃以外。一切的花费就全凭它了。

它就是母亲的小银行。

那时村上的供销社就开在村北养性家前头的豆腐房西边。营业员就是六队的怀鑫叔。村民有钱可买。没钱也可以拿鸡蛋换。他有时也给供销社收。门口也来收鸡蛋的。邻村何家沟的一个人就担着担子经常上门收购。桑沟有个老汉人们都叫他老鸡。提着个小笼。里边放些女人用的针头线脑一类的东西和娃们的吃的老糖。摇着个拨浪鼓。

只要一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娃们的就围了上来。有站的有圪蹴的。看的上眼了。就拔脚往回跑。“妈--妈--。妈--妈--。老鸡来了。”下来就是拉着妈妈的衣角。生顾硬要。最后在妈妈极不愿意的情况下。只得从小银行里摸出一个鸡蛋交给孩子。拿着鸡蛋高兴地一溜风跑到老鸡跟前。已经围的水泄不通。大人换卡子的。换针线的。小娃换糖的。

那几年一到三夏大忙季节。吴村庙供销社就派两个人担着担子。放些布匹百货。送货下乡。鸡蛋照样能换。何家沟收鸡蛋的来了。母亲就把这个葫芦那个黑罐抱出去卖。一次也能卖个几块到十几块的。

我家的后院西边廊沿子上。盘着鸡架。鸡架上边有两个鸡窝。每天早上只要一打开鸡架门。就一个一个争着往出挤。抢食母亲散在地上的谷物。有时剩饭打折(洗锅碗)的恶水(泔水)给拌上糠。让鸡舔食。然后就是自由活动。门前屋后。后坡自由采食。嬉戏。到了晚上。妈妈总要亲自数着鸡数。要是少一个。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屋前房后就连后坡。也顾不得自己腿脚不美。爬摸着上去寻找。几时寻着了才肯罢休。

为喂鸡母亲和父亲没少吵过嘴。父亲一生吃过树皮。苞谷芯子。斑斑土。所以他把粮食看的就似生命一样贵重。看着母亲大把大把地喂鸡。能不心疼吗?可是母亲也不饶他:“你就知道狠(节省)。用钱得了咋不说呢。”父亲理屈只有不言传了。

妈妈身患风湿病。往往是浑身疼痛。行动不便。全用药物维持。这些鸡就是她的主要经济来源。不管是求神烧香还是求医用药。都是鸡蛋卖的钱。就连家用的油盐酱醋也是这些鸡蛋包着。所以在事实面前父亲是无话可说的。

妈妈可是养鸡能手。老母鸡要抱窝。她就用一个大瓦盆在里边铺上麦秸。上边再放上箩圈。有时怕鸡窝不实在。就用筛子盖住。再压上砖头什么的。抱窝的母鸡太多了。不想搁就把鸡压在冷水盆里。这样反复几次。鸡就不抱窝了。

小鸡孵出来了。满地都是。很是可爱。母亲除了给自己留一些外。就卖了钱。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记得那年我的女儿在脚地玩耍。看着满脚地跑的可爱的小鸡。就上前去逮。谁知被老母鸡看见了。就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在她的小脸上舔了一下。至今脸上还留着伤痕。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几年我的风湿病正严重着。行动都十分艰难。全凭药物维持。好多人说让我到塘子(汤峪)洗一洗。父亲再说好也不让我去。就是舍不得钱。也别怪父亲吝啬。那几年在生产队干上一年。到头来能分上三二百都算不错的。还有好多家庭是缺粮户。没钱不能分粮。就没啥吃。父亲每花一分钱。都是思量又思量的。这一点我就受了父亲的感染。到现在也是舍不得花钱的。

妈妈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的不能动弹。就把自己平时积攒的鸡蛋钱给了我。我才能去塘子洗了一个多星期。那时洗一次才两毛钱。吃一碗饭也是几毛钱。就这连吃带洗带住。也花了不少钱。那次洗后。虽说没有根除。但轻的多了。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变了。看鸡养羊比不上做生意打工。村中的鸡越来越少了。没有了鸡。人们的生活中却天天吃鸡蛋。那时的父母尽管看了那么多鸡。可是轻易是不会吃一个的。

可怜的父母。可怜的上一代人。他们要是生活在现在。那该多好呀。生活水平再差的家庭。平时也不断肉蛋的。父母生养了我们。当时不仅是年幼。更可恶的是不懂事理。没有孝心。不知回报还成天和父母打捶。现在成年了。想起来不免有许多后悔。

可怜的母亲。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一个鸡蛋。为了给儿子看病却毫不吝啬地拿了出来。这就是母爱。可是自己当时却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又有何用。就是上坟烧上一踏纸。能有用吗。迟了。就是花费再大也是无济于事的。

我家的葫芦和黑色瓷罐。不仅是妈妈的小银行。它里边还装着妈妈的一颗深厚的爱伟大的心。

(原创作者:挺直的松)

,中国邮政快递查询单号

相关:

龙胜——广南之行广南是干妈和干爸爸的家乡。它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的一个较大。且负盛名的侗族村寨。距离龙胜县城有50公里。 趁着假期闲暇。我有幸跟随干妈一家人。驱车回家。这是我第二次到龙胜。也开启了我对龙胜的新印象——广南之行。 广南属于一个大侗寨。居住着5000多户侗家人。 在广南。现在仍然保留着古朴的木楼:形色各异的手工雕花。精湛的建筑技术。 不得不说。这侗家人的手巧啊! 下了车。撑一把大大的花伞。行走在广南的道路上..

秋天的微笑从来不觉得日子会过得那么恍惚。也从来不觉得一天有多么漫长。或许我只是在某次不经意的抬头之间。偶然瞥见那大雁的身影。然后迎面而来的风乱了我低垂整齐的刘海。我才惊奇。秋天来了。来的如此迅疾。以至于我还依稀记得夏日把空气灼伤的味道。可那随风落在眼前的枯叶上竟然有一抹熟悉的笑容。 那个诱惑的女子。又要来倾倒众生了? 由我现住的居所。闯过一条密集的小巷。有一处凉亭。记得夏天的某一天。我曾在这里看两个调皮的小..

落雪梳梅,一念成殇岁月流沙。淡指陈年。娟娟书心语。拓印一纸轻柔。墨染的记忆。刻成画心的伤。随时光的飘洒。如雨的清愁。 ——题记 西风画屏。剪隽柔波。勾勒如水年华。彩蝶翩飞。连理成双。雨打西窗。一盏青灯。几处思纺。空遗点点心愁。 夜渡江陵。随水逐年。秋风萧瑟。卷落离殇。前尘湮灭。片片枯黄。独自谱写的呓语。摇曳枝头的浮华。三三两两。 梅林寻香。但舍幽醉。落花散瞳。复余馥馥。掬一捧清香。偷一处闲惘。轻负雪的洁净。盗却梅的清..

深秋之记钥匙打开了门锁。放学回到家中。空无一人。开始后悔。自己回来太早。或许走路慢一些还可以消磨时间。 托着困顿的身子。提着大包小包的衣物。回到房间。 阳台的兰花已经枯死。我很是心疼。很是责怪自己的不负责任。 收拾好行李。洗好澡。准备出门。买些吃的。 骑着小毛驴。穿梭在人山人海的街道。天渐渐黑了。灯光却愈来愈强烈。快要刺伤我的眼。 穿着T恤衫。偶有微微的凉风吹过。偶尔会打个寒颤。 买了最爱吃的甜点。就骑车返回..

因为触动直到今天。刘爸爸卧床已有353天了。愿他一切安好。早日康复! 这300多天。虽然很多艰辛。但是我们熬了过来。 这300多天。是我的成长。是一个有一个愿望的达成。是一次又一次的进展。 第一次自己做大巴去桂林;第一次一个人去医院送饭;第一次照顾刘爸爸吃喝拉撒;第一次想家。想哭了;第一次得到众多老师。同学的帮助;第一次参加爱心活动;第一次把自己的手工发夹卖出;第一次过了有意义的母亲节;第一次做肠镜检查。有那么多人..

深刻认识历史叙事的价值内容提要:回溯近代以来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叙事性导致传统史学的知识可靠性遭到质疑。历史学在叙事层面所面临的困境,是人们对其能否揭示“历史事实”持不同认识所导致的。事实上,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并不能消解历史学中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不是历史学家凭空想象的结果,即使是历史解释也由不得历史学家天马行空。历史叙事是历史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形态,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内容,是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耕耘..

经典秦腔《三滴血》登台国家大剧院被称为秦腔“经典中的经典”的《三滴血》,从1918年首演至今,已经整整演出了100年。10月14日,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演出的《三滴血》登台国家大剧院,用秦人专属的慷慨激越与质朴无华再现百年名剧的魅力。 《三滴血》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由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剧,讲述了一个关于“滴血认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1960年,《三滴血》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成为我国首..

安之若素温暖向阳。安之若素。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输给了自己以为。事实的对与错。真与否似乎本身就不重要。你十五岁喜欢的女孩在别人十八岁的怀里说着二十岁的故事。你曾经以为的故事败给了仅仅合适而已。以一个小丑的姿态过活。让“你以为”喂养着小丑。于是你成了小丑。时时刻刻。月月年年你都在躲避着。沉默在角落。当某一天你想走出来时。才发现你有的仅仅是一个呆滞的人。迟钝的心。生命的径迹似乎再也激发不出跌宕。 一百年以前..

英文版《赵氏孤儿》首演 导演陈士争获“年度艺术家奖”10月12日,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成功演出新国剧《霸王别姬》后,10月14日晚在保利剧院,“无问中西”的第二场演出音乐剧场《赵氏孤儿》也成功亮相。 演出前,北京国际音乐节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邓榕和北京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将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奖”颁给了《霸王别姬》和《赵氏孤儿》的导演陈士争,表彰他致力于向国际舞台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为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打造《霸王别姬》和《赵氏孤儿》..

每一通电话我每一天都在笑。我也忘记了自己是否因为开心而笑? 每一次。想家。都克制自己的难过的情绪。 每一次。通话。我都含着泪水听完。 我无法改变这一切。我却似乎没有力气面对这一切。我好怕。好怕。 我怕我不够努力。我怕别人永远都要这样欺负我。还有我的家人。 我也好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时间回家。恨自己没有时间去照顾我的刘爸爸。 我一直。一直牵强着。当我一次又一次听到。听到妈妈跟我说。 每一次出远门。都要看别人脸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