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浓浓的年味

2018-09-20 11:46:58 来源:网络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无论高高朝堂。还是僻野民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小民百姓。对于过年从来是十分重视的。古时候过年如何?“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唐朝诗人周弘亮的诗句描写出故乡除夕的浓浓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著名的七绝诗描绘出我国古代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场面。

厚重的年味代代相传。古来如此。于今犹盛。在我的记忆中。我眼中的年味始终是浓浓的。农村过年的风俗一般是从小年开始。我的故乡把腊月二十四称作小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环境。清理卫生。因扫尘的“尘”字与陈旧的“陈”字同音。这就意味着这一天开始除尘布新。要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从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这期间人们都在准备年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民经济相对落后。年货主要是土特产和家禽家畜。家里有红薯、甘蔗、红桔就不错。然后宰个鸡杀个鸭。村子里会集体杀猪和抽干养鱼塘。每家每户分几斤猪肉和几只鲢鱼。当时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全国上下一般穷。穷年也是一个年。倒没什么感观上的差异和心理上不同。

对待过年。其实那时大人小孩的心里两重天。有的家长的怕过年。临近过年了家里还空空如洗。年货未着落。邻里借贷年终要偿还。集体超支年终要兑现。而孩子们就盼着过年。一到腊月就掰着指头算日子。天天盼着春节早日到来。孩子们的心里很单纯。因为那时只有过年才能添一件象样的衣服。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餐象样一点东西(当然称不上美食佳肴)。只有过年才能跟着父母亲去拜年走亲戚。只有过年才能玩鞭炮放焰火舞龙灯。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可以说是普天同庆。这一天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之一是写春联贴春联。小时候大街上没有现成的春联卖。也许是自己多读了几年书。自己家里和叔伯家里的春联都由我来写。让我好不高兴。那时。写春联没什么现成的资料。只靠一本通书。“童年无忌、开门大吉、迎春接福、六畜兴旺”。不管内容怎样。只要喜庆就可。“天增岁月人增岁。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通俗易懂的祝福对联就在那时扎根在我的脑海。在那时。我也知道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在那时。我知道了写好对联如何贴。如何区分上下联。在那时。我知道了为什么要贴门神。也知道了秦琼、尉迟恭等成为门神的典故。春联是我国古文化的独特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我特别关注各家各户的春联。也碰到了一些啼笑皆非的现象。老百姓贴春联也没什么讲究。前后门对联颠倒。人与畜对联混淆。上下联反贴的现象时常发生。

大年三十是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鞭炮声此起彼落。接连不断。除夕这天要先点烛烧香祭拜祖宗和敬祀神明。大人小孩要洗澡。当天的衣服要当天洗完。不能留到明年去。除夕这天算正式过年。大人小孩还要禁嘴。只能说好话。不准再骂人了。睡觉叫享服。吃饭叫用膳。外出叫出行。全家老少齐聚一堂吃年夜饭。年夜饭可以说是隆重的。小时候的年夜饭荤菜必不可少。主要是鸡鸭鱼肉。一般还有水饺、年糕之类。在当时也权当是一年之中奢侈一回。年夜饭上一家团圆。杯盘交错。相互祝愿。老人祝福后生步步高升。晚辈敬祝长辈健康长寿。家家户户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年夜饭后还要“守岁”。就是燃一盘火。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汇一汇一年来的收成。盘一盘一年来的开支。想一想新一年的打算。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普及千家万户。一家人一边围炉煮酒。一边欣赏欢快愉悦的春节文艺晚会节目。喝茶水。吃点心。拉家长。守岁一般要到天亮。长辈给小孩的枕头下留下压岁钱。乐得小孩子们屁颠屁颠的。当晚。要燃放鞭炮“封财门”。封好财门后所有家人不准随意外出。只有打了爆竹开了财门才能出行;午夜钟鸣。开始燃放爆竹“开财门”。以示新年来临。期待一年大吉大利。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新衣着新鞋戴新帽。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早餐吃罢长寿面就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故乡拜年的习惯是初一逛逛。向街坊邻里拜年;初二外甥。向母舅大人拜年;初三姑丈。向岳父母拜年;初四舅倌。去姐姐家拜年。拜年拜到正月十五元宵这天。才算过完了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家族里的长辈带领大家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后来机关单位流行团拜。方便简单。拜年也很讲究。跟平辈拜年握一握手抱一抱拳说几句吉利话以示共同祝愿。但向自家的长辈亲戚拜年就一般要下跪叩头了。去外婆母舅家拜年、去岳父岳母家拜年还要带上礼品以示孝敬。那时拜年喝酒就是喝流水酒。跟流水作业差不多。比如去外婆母舅家拜年。外婆外公这里要请喝酒。所有的母舅处要请喝酒。所有的成年表兄弟家要请喝酒。这边刚上席那边就来催了。两三个母舅四五个表兄弟就要喝上七八席。这些往往一天内完成。搞得肚子里除了酒还是酒。个个醉醺醺的。

不管什么年代过年都是第一位的。喜庆而隆重。过年首要的是团圆。不管身处何方。都要想方设法回家团圆。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古代由于交通闭塞。身在他乡的游子很多梦想回家过年但远隔千山万水。只能遥望故乡写下许许多多的怀念而无奈的诗句。“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就是典型的除夕思乡情愫。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国上世纪改革开放后。每到年关临近时都会引发回乡潮。成千上万。几十万上百万外出打工人员人山人海、心急火燎地赶着回家过年。由于当时交通发展刚刚起步。运输能力相对吃紧。自然形成了一票难求、滞留在外的现象。广西、湖南、江西等次边缘省区还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摩托车车流回家过年的壮丽景观。如今交通进一步飞速发展。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四通八达。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川流不息。大大方便了外出务工人员。即使在天南海北。即使在异国他乡。也会携妻带子回家过年。看望父母。与亲人团聚。

如今。年味依然芳香而浓厚。在规模上远超既往。在内容上又有飞跃。如今邮政通信发达。拜年的花样又有翻新。铃声响动。电话传来悦耳的拜年声。一声声祝福象一股暖流来自电话的另一端;信使敲门。送来精美耐看的明信片。一句句祝福呈现眼前。让人备感欣慰;手机短信更加方便快捷。打开手机一条条拜年短信让人喜笑颜开;还有电视拜年。打开电视一起起电视拜年充斥于荧屏。处处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如今。我国的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年货市场繁荣活跃。各种年货应有尽有。只要口袋充盈什么稀有的年货照样可以搬回家。腊月里来各大商场非常火爆。年货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商场顾客盈门。大包小包采购回家。如今的年夜饭。也不局限于家里了。在各大宾馆酒店时常看到一家子人举杯把盏共贺新年。如今的年三十。鞭炮越放越大。关财门、开财门一般都要万响;还有烟花。“轰”的一声巨响。点燃的烟花在空中爆炸。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盛开。转眼间化成一串串珍珠、一颗颗流星闪耀在半空。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如今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给压岁钱小孩再也不是一二十块钱可以了事。少说也要两三百。家里条件好的都是以千元计了。如今去拜年提点小礼物太显寒酸了。出手也是成百上千。如今去拜年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凤毛麟角。摩托车马马虎虎。小轿车比比皆是。大街小巷的小车拜年潮特别显眼。

如今。年味尤其浓烈。有时浓烈得变了味。过一个年花销过大。铺张浪费严重。同时饮酒过度。脂肪超标。难免有伤身体。如今上了年纪的人其实怕过年。除了内心感到岁月不饶人以外。更多的是担心入不敷出。人情打发过多。孩子们的压岁钱和长辈亲戚们的见面礼不断攀升。对成年人来说无形中是一个压力。是一种沉重的包袱。如今过年。给领导给上级部门送红包的现象越演越烈。在老百姓心目中滋生了不好的歪风。如今过年烟花爆竹燃放超前。小车排放增多。对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了大家的身体健康。

一年一度庆新年。浓浓的年味是一种喜庆。也是一种愿望。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象征。几千年来传统风俗一脉相承。只是在内容上有一些深化和丰富。老百姓总是盼望过一个欢快祥和的年。过一个充满希望的年。让那些变了味的不良风气逐渐得到消除。回归到正常的芳香纯正的年味。

,瓦罐营养快餐

相关:

油菜花开了,很美油菜花是春天开的。一直如此。而临近过年的时候。我和奶奶在去一个地方进行简单祭祀的时候。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我看见了旁边田地里盛开的油菜花。不甚多。却很是美丽。我不算一个细致观察的人。却清楚那婴儿指印大小的油菜花在春天里有何等的魅力。 在记忆的长河里。我所看到的油菜花大都是春日下随着微风摇曳的精灵。那样的日子。没有寒冷。只有阳光。我常常是提了一个小箩筐。只身钻入到油菜田里寻找一些给猪吃的东西。油菜很..

相思·归家·乡愁【一】 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几缕尘埃。几棵光枝。几只乌鸦。摇曳在岁月的轮回里。成为家乡独有的风景! 几十年的光荫如梭。我已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深深眷恋上这片尘土飞扬的黄土沟壑。 漂泊他乡。心中永远有家乡在季节里更替的影子。无论春夏与秋冬。那片浓浓的西北味。总让我坐在四季如春的城市里瞬间想起。每每此时。无心去专心做事。为自己冲上一杯茶。倚窗远眺。心中那份情愁惦念仿佛在目光的尽头有了片刻的慰藉!一缕..

寻一片幽静,去度时光仙子采药为人间。 莲花瓣瓣催梦眠。 梦深渐入花影境。 却惹蝴蝶纷翩翩。 ———摘句 我想。去寻一片幽静。度过如水的年华。 (一)越古 沾衣欲湿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 走在青砖白瓦上。感受历史的沧桑。这墙。这瓦。这青苔。这招牌。都仿佛不是人间的存在。古典素婉。庄重大气。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伊人。 放眼望去。小桥流水。水声潺潺。烟雨淅淅。撑一把古老的伞。感受这如烟的岁月。想要一个暖心的温度。 若相惜。莫别离。..

书信的思念随着电话、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的逐渐普及。手写书信渐渐从人们生活中淡去。尤其是中小学生多数不知书信的格式。极少有学生能完整规范地写出信封及称呼、问候、结屋、署名和日期等内容。若和他们谈及书信的写法。他们会不屑一顾地说。现在是网络世界。打电话发短信多方便啊。何必去写信。那么麻烦。手写书信早就被淘汰了。 如此观点我不敢苟同。手写书信不能被淘汰!首先我不否定电子通信的便捷。手机的发明确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微笑,心暖花开微笑。似蓓蕾初绽。聚真诚、善良而洋溢。感人肺腑;微笑。似兰仙幽草。并温馨、浪漫而色彩。不采而佩;微笑。似火焰风姿。赋热烈、温暖而奋发。集思广益。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在生活中。微笑是对强者的肯定;在人性中。微笑是对自爱的认同。 微笑盛开在人们的脸上。像美丽的花朵。时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激扬流行的歌谣。每一个音符都流露出动人的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

思夫秋思叶牵魂。雨巷听弦筝。 忽闻幽人叹。何时情字还。 落雨惊残梦。一夜造白翁

菊花谢残,青春散场牵手的梦碎了。遗憾的对曾经亲爱的说再见。是爱。是恨。是成全?是情伤透了。是爱乏味了?或许。只是心变了?看破了永恒。没有结局。看淡了过去。恩爱多浓。你笑那从前的誓言。原来也经不起时间的打磨。这世间谈一场。只得一人心的感情到底多难?多少年后。人啊。才明白那些深爱的人也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 花开花落。四季如迁。带走了生命中的什么?我只知道。我们都不再年轻。那些爱过我的人。和我深爱的人啊。如今天涯何方?..

卿若寻风,君亦听雨夜渐阑珊。我安之若素。一如往日的守候。温馨恬淡。 ——落小枫 【懒懒寻风】 时光在指尖下圈圈绕绕。还没来得及回眸就已经踏进了七月。这样的时节。阳光又开始晕染一层微薄的凉。浅浅的。并不深。一如那年和你初遇。彼此在江南的烟雨里相视一笑。尔后淡淡的回眸。只是你从来都没有像我一样认真的去记取。如今你还能拾起那一幕吗?你还会狡黠的去追问那些长满青苔的时光之痕吗? 有月的夜晚。容易痴生遥远的情愫。当细细的曲调从..

正月,老家,老屋正月十三。阳光很好。 随父母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老家。其实。老家并不远。离我们居住的小城只有20多里。在河东的县底镇县底村。离卧虎山大约5里路。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记忆里的生活实在美好。我们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这里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街上照相馆、供销社、书店应有尽有。而且每三天就逢一次集。农闲时每年都有戏班子来大戏台唱戏。据说能祈雨。妈妈说就是灵。庄稼旱得不行时。只要戏班子一唱戏。准会下雨..

被阳光温暖的心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给自己泡一杯淡茶。听一首喜欢的音乐。用心书写内心的话。真的是件特别美妙的事情。此刻。我可以不用去想昨天发生的事情。无论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我都不在乎。我只在意当下的状态;此刻。我可以任凭阳光照耀自己。而不去担心它会将我不算白皙的皮肤晒黑;此刻。我喝着自己亲手泡的茶。而不去想曾几何时。你早早地将茶给我泡好。茶水冷了。然后又给我倒掉。再续上热水;此刻。我正舒心怅然地聆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