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上的碎忆

2018-09-19 02:55:01 来源:网络

每次回故里。望着低矮破旧的老屋愈发的萧条。心却搁浅在这个荒芜的院落。老屋的屋顶已不再平整。有好几处都已经凹陷下去很多。有几块塑料膜覆盖在上面。也已经风化成一条条了。屋顶上面淮草经历几十年风雨的洗礼。黑黝黝的。有些也已经腐烂了。

把父母接走后。老屋长久没人居住。父母还时常牵挂着那座老屋。父亲看着破旧的还有露着天空的老屋。很是心疼的。好心的邻居提醒回来的我们:“找个时间。大家帮忙把屋顶翻修翻修。”

父亲一脸苦涩的笑道:“哪里还能找到这淮草呀?”

这一问。勾起了孩童时期的记忆。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记忆中村后面的那片淮草地。

那是村里还很穷困。家家户户都是茅草房。村后是好大好大的一片低洼地。村民们为了不让那片土地荒废着。集体保留了生命力极强的淮草。淮草结实耐沤。做房顶寿命长。收割起来的淮草就成了盖新房。修整旧房的必需品了。可对于我们孩子们。那片淮草地成了我们梦想中的天堂!

那片淮草地的四周是蜿蜒的沟壑。清清的溪水。浮动的水草。小时候去学校时。会经过那片淮草地的大路。孩子们为了抄近路。也为了显摆自己能跳过那些窄窄的小溪。就寻找小溪的最窄处。先把书包扔过去。挽起裤腿。退后几步。来个短距离的助跑。“砰砰”双脚落地。跳过去了。要是屁股落地。十有八九就会落进溪水。鞋子湿了。还好裤口不会弄湿的。

翻过沟壑的我们是不会走那片淮草地头的小路的。都会从中间穿过那片淮草地。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到学校。现在想想。那里面还蕴含着数学原理呢。久而久之。那片淮草地的对角走成了一条笔直的小道。正印证了鲁迅先生那句:“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村里的妇女们是不让自家的女娃经过那片淮草地的。也会常常呵斥我们男孩子经过那里。由于上学的路途远。因为那些女娃上学的时候是会和我们一起的。她们是不敢跳过那条小溪水的。时常就会落水把鞋子和裤口弄湿的。

每逢雨季来临。溪水涨宽些了。我们就会天天瞅着水能多流走些。再寻到一个能适合跳过去的地方。这个时候是我们回家挨骂最多的时刻。时常就有哪家孩子就会掉进小沟。

春意盎然。莺飞燕舞。那片淮草地焕发着生机!一大片绿色的地毯。小沟边野花绚烂。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紫的……姹紫嫣红。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气息。这些花朵就成了女娃们的最爱了。扎起一簇簇。时常弄些插到小小的墨水瓶里。放些清水。美美的可以多养活几天。她们会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嗅嗅那股淡淡的清香。

我们男孩子是不会羡慕她们“沾花惹草”的那些行径的。那片淮草地成了我们上学或放学时牵挂的地方。在那片绿绿的青草地里。可以找到一种尖尖的毛毡。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它是我们零食的来源。那时少见水果。糖果饼干更是稀罕之物。即使手里有一毛两角的票子。我们也能用于购买纸笔等学习用具。不敢挪作他用。于是。嘴馋的我们。只能把自己的眼睛放到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而毛毡之类的植物嫩茎。就成了我们的猎获对象。它也是我们在女娃们炫耀的资本的。她们跳不过那些小溪是没有我们采摘到的多的。

那个时候。只有我们村后还有那片淮草地。学校的伙伴们是羡慕我们村的孩子们有这种可口的零食吃。

上学的时候。早早吃口饭。跳过小溪。揪毛毡。瞅上一棵丰满粗壮的毛毡。就立即下手。迫不急待的捏住微红的叶尖。剥去一两片绿色的叶衣。轻轻一抽。只剩下银亮乳白的嫩穗。赶紧送入口中。生怕晚了。就成了同伴的囊中之物。毛毡有多好吃。倒不记得。记忆中或许还残留着毛毡入口的满嘴清新。缠绕着混着青草味儿的香。袅绕着舌口生津的甜。但和伙伴们争抢到了毛毡的喜悦。却常忆常新。揪抢着毛毡。也没有到上课时间的观念。当远处传来恍惚飘渺的铃声。一溜烟。拔腿就跑。边跑边把到手的毛毡塞进背后晃晃荡荡的小书包里。

只可惜到校了。上课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只能向老师撒谎来防止被挨骂。掏出课本时。还瞅瞅自己争抢到得胜利的果实。下课的时候。就会拿出分给要好的玩伴。也有嘴馋的女娃羞涩地要上几个。也只好分给她们。这下就会惹麻烦了。其他同学就会伴着鬼脸背后乱取笑的:说那个女娃看上你的。

直到有一次读到诗经《邶风?静女》记载着这样的句子: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将这诗句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是:姑娘文静容貌俏。送我一株嫩毛毡。红色小草闪光彩。我为美女而倾倒。放牧归来赠毛毡。毛毡洁白美得奇。并非毛毡多美丽。美人所赠含情意。毛毡美。原始而纯真的情谊更美。情人之间。若有真意。毋需宝马香车。一棵普通的茅草。也能情意切切。天长地久。彤管就是家乡的毛毡。还真没在意毛毡在上古时期是个传情达意之物。现在回味童年时的那些话题。会意晚已。乐哉乐哉!

放学铃声响起。心已飞到那片淮草地。母亲们知道我们这些孩子。为了揪毛毡会耽误吃午饭的。早早站在村后。大声呼喊着自家的孩子早点回家吃饭的。还是会顽皮的跳过小溪。情不自禁的瞅瞄到一颗大大的毛毡。一弯腰揪起。还不误走着。

渐渐成长的淮草。把那片染成了一大片绿色的海洋。我们的身影淹没在草丛中。我们小孩子独自一人走进里面。心里有一丝胆怯的。心有余悸的记得。大人们经常讲些那片淮草地奇异古怪的故事。那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听到谁家的小孩不幸夭折了。往往大人们就说把那些死孩子扔进那片淮草地了。听着。心里挺害怕。我们倒没有看到谁家扔的孩子。可死猫。半死不活的狗娃子。死猪娃子很多很多。

期盼连续阴雨天。虽上学的道路会变得泥泞不堪。行走在那片淮草地却是挺轻松的。没有泥对脚上鞋的牵绊。重要的是那片淮草地里生长着一种地衣。薄薄的、滑滑的、嫩嫩的。属于真菌类。极富营养。那片淮草地变成了妇人们争抢的情景了。不亚于我们抢毛毡时的热闹。

那时家境都很贫穷。脚下连一双胶鞋就没有。母亲们为了改善伙食。就会赤脚在那杂草丛生的那片淮草地上捡拾地衣。地皮是我们孩子餐桌上的美味。地衣清香爽口。又嫩又滑。就是清洗特别费劲。所有的困难都不会难道母亲们。小心翼翼。仔仔细细的把地衣淘洗干净。做成可口的美食。

我有几次赤脚跟在母亲的身后捡拾地衣。杂草乱刺痛痛的扎在脚心。望着母亲站在溪水里不厌其烦淘洗的情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直到回家用清水多次再冲洗。用少许的油滴。煸炒辣椒大蒜。放些盐粒。大火煸炒。地衣就成了口中的美食了。

我清楚的记得母亲那次捡拾了很多很多地衣。在淘洗的时候。有一个沿村叫卖的叔叔。稀罕这种地衣。也想回家让自己的孩子能常常地衣。非要用钱购买母亲清洗后的地衣。善良的母亲没有要他塞过来脏兮兮的两元钱。而是给他装了半化肥袋子。我眼馋着看着那个两元的大钱。可母亲始终还是换给他了。我当时不明白。非亲非故的为什么给他。并且拿那钱买火柴。足够家里用上一年的。望着那位叔叔的微笑着离去。心里挺埋怨母亲不给我挣回那两元钱。直到后来家庭困难。母亲走到别人家的门口。才真正懂得人与人之间善良的一面。

秋风乍起。落叶飞舞。淮草的樱穗如芦花一样随风飘荡、起舞。草丛隐藏着云雀、麻雀等鸟儿的巢或者野兔的穴。一阵风吹过。叶儿或草发出“沙沙”的声响。鸟儿们即兴“唧唧喳喳”地唱。那片陪伴着我们欢笑的淮草渐渐老去了。黄黄的杆和叶。用棍子轻轻地敲打淮草。里面飞出成群的蚂蚱。折一根淮草。把捕获的蚂蚱窜起一串来。拿回家去放在烧饭后的余灰里。拔起黑乎乎的蚂蚱。一股烧焦的味道。还是会津津有味的吃着这种野味!

累了。躺着草丛中。看天空漂浮的云朵。听耳边小虫的吟唱。一种怡然的心情油然而生。那片淮草就成了我心中美丽的大草原了。成群的小伙伴在里面捉迷藏。欢欢喜喜的。忘记了成长过程中的烦忧。

无意中发现了那片淮草地中有一个小坑。浅浅的水面上翻着水泡。里面肯定有小鱼存在的。那种惊喜无法言表。甩掉上衣。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悄悄地溜下去。嘿嘿……果然弄到了十几条小鱼儿了。用淮草从鱼嘴穿过鱼鳃。一串长长扭动的小鱼串掂着欢欢喜喜的回家去。可心中有种胆怯。严厉的母亲是不允许我下水捉鱼的。看到一只手掂着泥鞋。一只手拎着鱼儿。母亲还是板着脸色。先是呵斥一番。担心水深。其实那个时候的溪水已经没有很深的。看到这意外的收获。倒也看出一种窃喜。可母亲问起出去时穿的上衣时。才发觉竟然把衣服忘记在那个小坑边了。一撒腿。赶紧找寻衣服去了。

秋收结束的时候。劳累的人们还是不是疲惫地收割起淮草。简单晒凉下。垛起来。以备作自家盖新房修整屋顶所用。望着收割后那片荒荒的草地。心里期望着明年那片淮草地还会带给我们的欢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还是给你父母盖座新房吧!哪里还有这样的老房子了。”一语惊醒思绪中的我。父亲还是执拗的不让盖了。还是修缮一下吧!

现在的人们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那片淮草地早已被开垦出来。成为人们的粮仓。淮草地不再存在。地皮也不再存在。鸟儿兔儿也离开村庄远去。富足起来的村民住上了楼房。淮草房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成为遥远的过去。淮草。也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淡去……

留在记忆中儿时的快乐。淹没在繁华的霓虹灯下。对老屋的回忆。也遗失在现代的水泥楼宇之间。

回到了老屋。一种心的停泊!屋顶的淮草诉说着太多太多童年的过往。渐渐地也懂得了父母时常惦记的这座老房子!承载着无数他们的悲欢离合。让这座老房子还是多停留些时间吧。给心灵留一个栖息地!

,物权法全文

相关:

故乡的柿子林在梦中。我常去那片柿子林。 那是故乡的柿子林。有几千亩吧!沿着那条蜿蜒的小河两岸绵延而来。小时候。母亲常去河里洗衣。河边有专门修得青石的岸。石板上光滑明亮。母亲把衣服蘸上水放在上面。把一些皂角洒在上面。用棒槌敲打。那清脆敲打声。像大地的呼吸声。有节奏地在柿子林里回响。我呢。在柿子树下的绿草地上逗蚂蚁玩。或去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观赏它们有趣动作。阳光从树叶的空隙间洒下斑驳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动。像有..

一场季节一场梦迷失如梦 当陌生已成为一种习惯。习惯写在如梦的青春故事里。与其总想法设法地逃避、倒不如学会逐渐熟悉。真实地记录着。 凛冽的寒风送走了春的回归。“春”犹如一场华丽的登场舞会。霓虹灯的色彩早已退却。颜色也变得黯淡了些许。也许我们似乎会遗忘。春天来临时的那种滋味感觉。万物的大地都拥有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滋长。而春天的脚步不正是做一步步的见证和孕育吗?只是在冷峻的夜风下。它明显有些“体力不支”。其实或..

听雪禅音云翩翩。雪鸟无声。那淡然的笑意。呼吸着自然的芳馨。 笑一声烟云。笑一声过往。悠然见性。远远。分享这梦里也栖息的家园。是低飞的徘徊。偏爱这芦汀的傲岸。是谁念了。不知名姓的黄钟大吕。何必击柱太息。生世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心事当拿云。云间游。白首太玄经。 寂寞沙洲。雪禅里的沉默。将冷峻与温暖。呵护在翼下。那份优柔的安静。何似缥缈烟波。幽人独往来。 也许。你看不到他的丝毫落寞。他在空中能自由的束展翅膀。..

老屋的阁楼我想起老屋的那一层阁楼。包裹着孩子无法打开的神秘。梯子是我攀爬阁楼时最用心的神情。没人可以获知。我在梯子上的感觉。那阁楼里躲着老鼠、猫、虫子。还有一些不曾见过。但一直住在我脑海里想象的宝贝。 阁楼上黑漆漆的。会从一片片透明的瓦里透出几束光。打落在那几个大大的箱子上。那是装满了麦子的箱。奶奶带我上过几次阁楼。每次都被叮嘱的像我家的那小白狗一样。从此。那里就成了我寻宝的一个秘密地址。 我经常偷偷撬开那..

寻找心底的温暖醉了的人睡了。睡了的人醒了。灯。忽明忽暗。也还亮着。 夜。如幽灵般环绕。与沙哑的爵士相伴。飘渺的魂离开了冰凉的空壳。因为。属于它的温暖早已被深深地埋葬。埋葬在这下了雨的初冬。 魂只是想去到一些地方。去寻找。拿什么来驱走这股浸蚀在心里体外的寒流。非火。也不要沸腾的水。只需要一缕微光。又或者是小女孩卖剩的火柴头。仅此而已。 破旧的庙宇。衣衫褴褛的和尚。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捏着佛珠。嘴里念叨:一切有为法。..

又闻稻子香越走。视野越宽;越走。越靠近了你的胸膛。我似乎听到了你磅礴的心跳。那么高亢有力。那么的款款深情。我知道。此刻。你沉甸甸的结晶一定高挂枝头。犹如家书捷报。连连串串都写着激动的喜讯。颗颗粒粒震撼着人的心灵。也许。唯有知晓你的农家汉子。才能真正懂得高高渲染所赋予的厚重涵义。 自幼生在乡野长在乡野。我的生命足迹如同面前的阡陌纵横。沿着深浅不一的沟沟壑壑弯来折去。无数次跌倒再爬起。我说不清是什么感触。酸甜..

秋意浓浓是故乡虽是秋声已过。但是故乡如昔。我的梦依旧光洁明媚。伸手可触;我的心依旧纯净如初。日月可鉴;我的爱永远圣洁美好。不可亵渎。 月是故乡明。秋是故乡浓。爱你无以复加。从未改变。 ——题记 他们说。已经进入冬季了。可不是嘛。看看日历已经立冬多日了。树上的叶子已明显渐少。温度忽然就降下来了。城里的秋天没啥感觉。一眨眼就溜走了。可我还有好多关于秋天的事情没有干完。比如说想去香山看看红叶。比如说想写几篇有关秋天的..

烟雨江南思青荷身居繁华的都市。却总能感觉岁月的静默。看天上繁星点点。却无法消磨。这静寥的长夜。转头偶对妆台镜。镜中人。却早已是瘦颜苍苍。 时光无情逝。晃眼一世终。然。四季轮回改不了的。还是那一腔。深藏于心的情愫。看红绿街灯。茫茫红尘极尽妖娆。望长空明月。悠悠高悬更显清幽。只是孤心相对。那份妖娆与清幽。也只能是凭添心中的一缕愁绪。 逝水流年。总是在那不经意间。轻绘下人间的沧桑。时常自问。天下花无数。为何会独钟那冷..

陪寂寞说说话寂寞吾爱: 近好! 好久没有联系你了。甚是想念。这段日子以来。飘在我身上的一些假象的幸福。让我有点得意忘形。久违了对你的牵挂。 寂寞吾爱。一直以来。你就像天使一样眷顾着我。赐予我火热的力量。给了我生存的源泉。有你真好。每当我寂寞无助时。你总是含情脉脉的注视我。关注我。不离不弃。早知道在你们兄弟三人中。你排行老三。“幸福”是老大。但他总是和“开心”、“快乐”穿着一条裤子。对我冷眼相望。真是伤透了我对..

爱.悟先说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说两个很要好的恋人。到一个孤岛旅游。岛上只有一个酒店。只有一间房间。房间只有一个床位。两人都很累。都来了睡意。男孩很绅士。对女孩说。你休息吧。我就在板凳上迷糊一下。女孩很贤惠。说。那怎么行?这样吧。我们一起睡吧。但是我们俩都安分点。说完。指着棉被的中间用手画了一条线。补充道这就是“三八”线。谁都不能逾越。谁逾越谁就是禽兽。男孩内心挣扎了好久。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但男孩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