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七月

2018-09-18 22:08:10 来源:网络

故乡的七月 故乡的七月。再现了我儿时在家乡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思念母亲和亲人。我怀念那段艰辛而真纯的岁月------ ——题记 时间:20世纪五十年代初叶 地点:印家垻村。近郊 故乡的七月(农历)是收获的季节。你看。印家垻村后那一片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豆角地里豆荚撑破了肚。田坎上的高粱像朵朵燃烧的火团。玉米林里露出一张张美髯公的脸。果树林中柚。梨。桃。也都尽展那成熟透亮的姿容-----在土地改革中刚刚获得了田地的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天刚黎明。太阳还没有爬上竹门头那五指山顶。印家垻村后已经喧闹起来。男人。女人在那田埂上或地坎边拉起嗓子呼喊。老人。小孩子在村口的路上胀着喉咙应答:“知道了”。“听不见”。“还要带什么”------。近处。远处的草地里水牛。黄牛在贪婪地吃着肥美的露水草。鸭群在那水沟。空田坪里“甲。甲。甲”地觅食。有时候它们吃得惬意了便拉长脖子。鼓动翅膀嘎——嘎——嘎地“朝天歌”。黄狗。黑狗。白狗跟在主人身后。在田间悠闲------故乡七月一天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还未到正式开镰割谷的时候。现在的农活是把稻田里的水放干。田里干爽了。下田收割就方便省事多了。开越放水是孩子们最乐于干的事。因为这些稻田里大多放养着田鲤鱼。经过半年的时间。它们都长大了。大的有手板大小。小的也有两三指大。放水时。在田越口下装上一个筲箕或漏斗。田鲤鱼便顺着水游到越口边。随着便掉进筲箕里或漏斗里。这玩水捉鱼的事哪个小孩不喜好?田里的水放干了。大部分的鱼顺水而出被擒。但还有一些鱼阻隔在稻田里。这时就要人下田去捉。男孩子脱得赤条条的钻下田。在稻禾缝隙中窜来窜去。捉得一条大鱼。就紧紧地抱在怀里。大声叫喊:“快来帮忙。我捉得一条大鱼”。一丘田的鱼捉完了。孩子们已像个泥水牯。满身满脸。甚至连头发里。眉毛上都是泥。 铁牛用水桶装着一担田鲤鱼回到家里。母亲上前看看:“责。责。这么大了!春上插完秧把鱼苗放下田的时候。只有针头那么大呢”。这事铁牛知道。春天里。有外地人挑着鱼苗挨村叫卖。母亲用一碗米。买了两碗鱼苗。分别放在黄婆田和秧田里。这一担鱼是刚才从黄婆田捉回来的。母亲说:“秧田里的鱼肯定比这还大还多。明天再去放秧田里的鱼“。 按照母亲的吩咐。二姐拿着一只箩筐与铁牛一同到兰溪去清鱼。石牛也要跟着去。三姊妹挑着水桶。拿着箩筐来到兰溪边。扁担塘下面的水只有两尺多深。在溪水边清理了一块地盘。把箩筐放在水里。再把水桶里的鱼倒在箩筐里。浑身田泥的鱼。在清凉的溪水里一洗。个个变得墨黑清亮。游动得更欢了。一些翻了白的鱼。在清水里抖动一阵腮。恢复了生机。铁牛去溪里洗澡。石牛爱不释手地趴在箩筐边玩鱼。 田鲤鱼在溪水里养了几个小时。它的外表和内脏都得到了彻底的清洗。把鱼担回家。中午就用生椒焖田鲤鱼。味道鲜美无比。剩下的鱼。母亲用米粉腌制。装进坛子里封存。这田鲤鱼就变成“黄子鱼“。另有一番风味。故乡的七月。田里地里的庄家都同时熟了。一时吃不赢。母亲都是这样处理。如辣椒。茄子。苦瓜。刀豆茄------都可以用米粉腌制封存。待到青黄不接时再吃。 水田里的田鲤鱼放掉之后。开镰割禾的时间就到了。 收割是一年中大忙的时节。村里的人过的都是两头黑的日子。天还没亮。屋后就传起了扳桶的响声:劈啪。劈啪------。很有节奏。很有韵律。这季节天气炎热。人们只有争取早晚多干些时间。中午在家休息。 铁牛睁开眼。跳下床。不见母亲与二姐。他知道她们已下田干活去了。他拿着一把镰刀。爬上屋后的田坎。直向五丘子走去。 五丘子那片山坡上。铁牛家一共有七丘田。山丘最下面的那丘田的田角边长着一颗高大的乌桕树。这丘田里种的是早稻。青黄不接时。田里那些先黄熟的稻穗已被提前采摘了。又过了十几天。原来泛青的稻穗。现在也黄熟了。母亲决定先收割这丘田里的稻谷。 稻田里只有母亲和二姐。母亲在打谷。二姐在割谷。那比四方桌还大许多的打谷扳桶是母亲昨天从家里扛来的。母亲扛着扳桶走到屋后那段坡路时。一恍脚。摔倒了。被罩在扳桶里。路过这里的苍浩叔看见了。说:“刘嫂子。你太霸蛮了。凉水井一带。我还没看见有妇女犁田打耙扛扳桶的”。母亲说:“你苍柳哥不在家。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我不扛哪个扛呢?”出于一种同情吧。苍浩叔帮母亲把扳桶送到了五丘子。一亩大的稻田里只有母子三人在干活。母亲打谷。铁牛与二姐割。二姐有时也帮着母亲打谷。父亲不在家。祖母年老。弟妹年小。大姐在城里读书。家中能劳动的只有这母子三人。 弯着腰在泥田里割谷。不一会儿腰腿就酸痛得难以支撑了。时时伸腰歇息。看见周围的田野里。割谷打禾的大多都是些父子兵。老四他三兄弟在他父亲的带领下。在三斤坨下面的一丘田里干活。只听见老子在怒声训斥。儿子在倔强的争辩。那老五。老六身上不挂一丝。在田里忙乎。像似打泥仗------五丘子的上方。左方的田里。也有几家父子兵。母子兵。割禾的。打禾的。有的人家的老人小孩也来到了田埂上。帮着提水送饭。或在田里捡禾线------“农村少闲月。七月人更忙“。乡间七月忙收割。倾巢出动。倾家上阵。印家垻屋后这片田地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这开镰割谷要十几天。这里也就要热闹十几天了。 晚上。母亲说:“收割如抢宝。要赶天气。明天请几个人。两天内把谷子全部收回来。”第二天。母亲在屋后的大路边找到了七个打禾的短工。他们都是蒙阜那深山老林里的农家人。因为深山里的季节迟。平地里的稻谷黄了。深山里的稻谷还在扬花胀浆阶段。请了短工。铁牛就不必下田了。只是为请来的短工送水。送饭。母亲在家里操持生活。二姐成了管工头。安排这伙人做什么。怎么做。都由二姐说了算。仅两天时间。家中五十多担稻谷就全部收回家了。堂屋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西头火场屋也腾出来用来堆谷子。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 屋后的田坪上。其他人家还在起早摸黑地忙着。孩子们拼了几天。个个筋疲力尽。在田里磨洋工。大人不在的时候。干脆倒在田埂上睡觉了。连续七八天高强度的劳动。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小孩?母亲真英明。宁可花点钱。也要趁好天气时把谷子收回家。果然。三天之后就下雨了。一连几天秋雨不断。老四家。水宝家。石针家的收割全部停工了。成熟了的稻谷被风雨压倒。在田里浸泡发芽了。雨后收回来的全是发了芽的谷子。持家也如治国。是需要谋略和智慧的。母亲请两天短工虽然花了点工钱。但是赢得了时间。争得了天气。获得了一个完满的收成。而那些舍不得花钱请短工的人家。不仅消耗了人的精力。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就是母亲所说的:“吃不穷。用不穷。打算不好一世穷”的道理。 田里的稻谷收回家了。农活依然繁忙。每天清早。要把竖放在壁脚边的四床晒垫摊放在院场里。把堆放在屋里的谷子一担一担地运到院场。倒在晒垫里。再用谷耙子把谷摊开。趁太阳好把谷子晒干。晒谷这活很清闲。只要看守着不让自家的鸡啄食就行了。但也要手脚勤快。每隔几个小时。就得把晒垫里的谷子堆拢来。再用谷扒子摊开。让谷子翻几个面。这样谷子会干得快些。很多时候都是祖母守谷子。她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壁脚边。做针线活。身边放一把“响刷”。看见鸡来吃谷子时。她就挥动“响刷”。发出啪--啪的声音。来偷吃谷的鸡就吓得连飞带跑地走了。傍晚。把风车抬到院场里。把晒干的谷子一筲箕一筲箕地撮到风车顶上的大口里。然后打开风车阀门。摇动车轮的手柄。把谷子中的草叶瘪壳吹干净。这叫做“车谷”。经过这样”车“过之后的谷子就可以入仓了。谷仓在西头內房一侧。晒谷。车谷。入仓这些事也要十几天才能了结。 这时候屋后的那片田野。又时另一番景象了。满坪的稻谷已经收割完毕。稻田里是一排排竖立着的稻草把子。这稻草把子的上头被用稻草捆了起来。活像一个人的脑袋。整个草把子。又活像一个人。远远望去那远近高低的稻田里。稻草把子像似列队听令的士兵。布阵在各自不同的方位。一声令下。这里将有一场排山倒海的厮杀。这场景只能在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才能看到。多么雄伟。多么壮观。 这些天。铁牛跟着二姐在屋后的稻田里担稻草。二姐用背架子背稻草。她一次能背上几十把稻草。背走的是一座小山。铁牛用一根长长的角千。一次也能挑它几十把稻草。有时候石牛也被母亲叫来挑稻草。他一次也能挑十几把。把这些稻草运到屋后火坑田旁边的那块地里。母亲在地角打一个洞。竖起一根长长的树杆。傍晚了。田里的稻草都运到了这里。就在这里“上草树“——就是把稻草沿着这根树杆一圈一圈地堆码起来。开始是母亲站在上面堆草。堆得高了。草树有些晃动。母亲说:”铁牛你个子轻。你上来码草“。铁牛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架上梯让母亲下来。他爬了上去。站在草树上堆草真好玩。真开心。母亲和二姐在草树下一把一把地把稻草抛上来。铁牛接住稻草。沿着树杆摆放。稻草越码越高。都快七八尺高了。站在草树上能看到屋后田坪上的一切。能看见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真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铁牛把运来的稻草都堆码上了草树。又按照母亲的吩咐。用草绳子在草树顶上打上一个结子。以防水的浸湿。 完成了一件很快慰的事。跳下草树。仔细端详。这堆码成的草树像一个竖立的玉米棒。下面圆盘大。上面圆盘渐渐缩小。有模有样的。母亲夸说:“码得好。比开武。苍浩。运发家的草树还好看些”。这“草树’也是农家的象征。当每家每户的”草树”都码起来的时候。远远望去。它像似碉堡。也像似一个个的小高炉。 “上草树”是为耕牛准备过冬的食物。冬天里。天寒地冻。牛不能到外面去吃草。农家人就会到这草树边扯下一些草扛回家丢在牛栏里。所以草树一般都竖在离家不远的的地方。 当农家人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农村的休闲时间就到了。这时候孩子们盼望的就是过中秋节。那时候不仅好玩。还有好吃的。那才是令人向往的快乐日子。,浠水天气

相关:

心地叙说……读着。读着。就在那片辽远的天地当中。 所有的景象里面。让我看见了 ——一位年迈的农人。勾腰驼背地那一片和条条土地田坎上踩踏悠闲着。 许多不同的样子。都象是在寻找什么似的。或者是在数着什么? 在阳光下。他好象发现什么一样。伸出双手。摘下了地头上的那一片嫩绿的草叶瓣。丢进自己的嘴里。慢慢地咀嚼着。把它咀烂。然后就吐出那些叶渣子。 让那些鲜绿的绿汁液留在自己的那张嘴巴里面。仔细吧嗒着那嘴巴。好象是那样..

感触心思……今天早上——打开了”短文学网“。就QQ进入。很是方便。因为中。我已经在10 月30日的时候已经路过了====今早就是来发表文章的。于是。就先投进了三章散文诗作品。希望中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共同为短文学尽一份心意和努力……

此去,繁华落尽一方雨落。一段踽旅。频视一岁一荒草。一鸦吟一寂。一残孤月。一生凉。  子沉幻于。昔日的景。生于。今夕的忧。  畏畏暗夜。是你在梦里。在时光的轮回中。寄语花落。是你昔日的纸照。起我繁华一现的过去。   经年无数。繁华落尽。我依然穿梭于遇见你的那刻。是梦魂悸动。还是寻觅娇慵。我们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岁月留下的障影。择别已成殇。  随日去。一句呼唤。起我不尽思念。时光难容我倾心。谁懂?谁懂?千夜里许你安..

感叹==流浪家园 (散文诗组)【之三】就这样。我站在那一条乡村的小道上: ——把父母亲的那一句句叮咛装进了那包行囊。 ——把她的那一句句心理话刻写在锌白壁之上。 风雨中的慰籍。阳光下的那些景色。演绎着美妙的家园。 亲切的记忆。就在那一片稻田与麦地上追逐嬉戏。 朴素的情感里。在许多谚语里打开了生命的心扉。 每一个时节的感怀。都在我和你的心地上依恋阳春。 从此。我就在晴朗的日子里或者微妙的细雨当中。依偎在那一棵苦楝树之下。眺望着每一天的太阳和..

感叹==流浪家园 (散文诗组)【之二】——流浪。真的没有止境。 家园。永远着我和你的心事。 家园里家园。包罗万象。栩栩如生。 啊。记住那一位哲人的感悟吧。 ——流浪永远着人生最初的收获与风情。 大千世界。永远坦诚着生命的无辜。 风霜雪雨。无私着许多生命的翘首。 刀耕火种。养育着许多生命的躯体。 春花秋月。共同着我们的美好愿望。 当我告别那一把疲惫的铧犁的时候。所有的梦想沉沉坠落。 当我在那一片属于我的土地上挥锄头的时候。心地上疼痛了许多情思。..

感叹==流浪家园 (散文诗组)【之一】家园永恒。 感叹==流浪家园。 因为和所以。漂泊着春秋。 流浪家园。就在许多年之后豪情。 在我和你的心地上。永远着许多梦想。 有多少次的挥手。变成了那些云彩的孤独意念。 又有多少次的风华中。走出了许多人生的真善美丑恶。 一次次的叙说。就在生命的深处礼赞着心目中那美丽的家园。 一回回的跋涉。就在那一条道路上日夜兼程。 带着许多人生的追求。远离家园。在天地之间寄予情怀。 站在那一条滔滔的大河面前。叙说着流浪的艰..

仲夏雨仲夏雨 仲夏。阵阵不断的连阴雨。潮湿了无名花。没有了阳光下的艳丽和光泽。淡雅的芬香。也随着雨水流向了远方。 雨中。涨满了的小河。无拘无束的把自已的情感。四处流淌。好象它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欢快过。我真的不敢想象。在没有雨的季节里。它是怎样的静静躺在那儿。把自已的心情。牢牢的锁在无声的大地上。 灰蒙蒙的天空下。没有虫叫。没有鸟唱。听不到花和草的细语。只有单调的雨声。增添了我几许烦躁。 空荡荡的街巷中。几把..

勒勒车留给我的记忆勒勒车留给我的记忆 草原上有一种车叫“勒勒车” 勒勒车。是一种构造极为简单的牛拉车。它的骨架是木制的。车轮也是木制的。装载的东西不多。行走十分缓慢。也许。它可能是草原上唯一的运输工具了。据说。勒勒车的年代已经十分的久远了。 每当牧民转换牧场的时候。就用这勒勒车载着简单的毡房和放牧用的工具。有的时候。几辆勒勒车衔接在一起。可有的时候却是几十辆勒勒车连接在一起。前后呼应。慢慢的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这壮..

感悟闪电感悟闪电 一道令人着迷而又令人惊恐的闪电。划破了层层密布的乌云。点亮了黑色的天空。 有的人对那淡蓝色的闪电非常的着迷。如醉如痴。他们用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语言。真诚的赞美那瞬间而在世界上是最耀眼的光芒。 这些人借助闪电的光辉来识别那些是肮脏的灵魂;那些是纯净如水的心底;那些是鬼魅的躯壳;那些是善良的面容。 在闪电的照耀下。祖先洁白的亡灵显得更加洁白。无尘无染。而那些无名的白骨。却失去了往日的狰狞。 人..

登凤凰山天蓝蓝 风清扬 颇有闲情逸致 邀约朋友登山 乘车坐看公车飞速 远处景物渐渐逼近视野 若即若离 遥远与咫尺 遥望在天那边 凤凰山 心急如焚 思绪万千 与朋友慢慢道来 拍摄的画面易可寻见 回荡在清脆的白鸟鸣 花飘逸清香 山泉叮咚伴奏 路边奇异石甚多 古庙蓬荜生辉 其山水自然优美 山水奇观甚多 峭壁古洞 形态各异 面对凤凰山 犹如绮丽的山水画 映入眼帘的美人般的凤凰 让人流连忘返 南麓 山下宝塔胜景区 凤凰文塔山 其历史追溯到清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