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月,亦心之月

2018-09-18 06:55:40 来源:网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前日。网友给蓑翁寄来贺卡。正好就是这首苏东坡的《中秋月》。很美的画面配以清凌凌的音乐。甚是喜欢。不过。湖湘的八月十五。还没有清寒的意味。吟诵这样美妙的韵句。不然而然。心胸间有了一种悠远的惆怅。就像是清亮的溪水中。旋动的一片枯黄的树叶。其颤动。犹如不胜寒凉的晚秋的荷。

于我。东坡所云“明月明年”。似乎还隔着一段很遥远的距离。我甚至怀疑。我能否走这样长的路程?

还算幸运。只要等待一个时辰。看得到月的。天空用比较肃穆的灰蓝色。等待月的冉升。

夜籁的声音。贴着夜的濛迷。借着夜的阴掩。续续不断响了起来。虽是有了不少凉意。但。却非抽泣那种。何尝不说。夜乃丝丝的呢?其亦如虫子之练声。反反复复。添了诸多的韵律。蓑翁口里。心里。保持着一致。不发出丁点干扰。虫子为什么要发出如此声音。自然有虫子的道理。夜的寂静。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合唱。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融。至于。人该如何打发自身的孤独。落寞。虫子不会关心的。我莫知虫之嘶。虫亦不懂我之哑。然各得其所宜。

如是。户外以一种别于常规的。无以触摸到边际的空廓。等待着可能的“发生”。无论什么意义上的暗影。虚形。都不成为隔阂的。未来的。眼前的。过去的。均以心之序次。连联。

时至九时。蒙蒙之中。银的光。被远处水的涟波。漩散而开。随之。一种耳朵听不到的声音。柔柔地抵达心灵。唤醒心内睡着的情思。一些沾着玉露一般的清润。唤醒了那一枚枚酣睡的、被梦一样的青纱掩着的字。

一切开始变得茫远。正因为茫远。才感受很近的酥痒。撩了肤表。一种清逸直往深心。飞升的萤火。它的闪耀。不再囿于一片青叶的范畴。甚至可以感受萤火的光。成为文章里的字。抑或虚词。把无关的美的散碎。联缀起来。很婉约的诉说年少时的梦。

似乎。每一年的中秋。更多是用一种感觉的方式。而非物化的方式度过的。如果没有小孩子。吵要月饼吃。那么。这中秋晃了过去。也不会自觉。

一点也不错。吃月饼。过中秋;过中秋。吃月饼。这是诸如蓑翁这一辈人孩提时最富诱惑的事情。记得。那时候。一个小孩子很难吃到整块月饼的。一块月饼。总会分成几份。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人家。能够尝尝月饼的味。已经很不错了。

距山冲二三华里。有一小食品作坊。作坊没有其他工人。也就夫妻俩。姓王。约莫五十多岁。没有儿女。每年只要过了农历七月半。就开始做月饼了。他家的月饼馅选料无非自家的鸭蛋。自家地里的花生芝麻等等。没有不喜欢的。我甚至会跑二三里。爬到作坊后山那棵高高的酸子树。透过酸子树的叶隙。可以看到王家作坊的内院。这样不光看得到一些制作月饼的工序。最重要的是可以闻到月饼特有的香味。

现在吃月饼。一个人可以整块整块吃。似乎味道失去了那种淳美。

祭月。拜月。这样的活动。无了踪影。蓑翁更愿意诸如祭月拜月活动中。月色装饰的女子。于银辉柔泽点缀。而发散的馨香。这馨香不是化学的。那效果不是工厂车间可以炮制。

山野。住家的越来越少。本来很人伦的日子。失去了更多传统的内容。无论怎样。月色。特别是这中秋的月色。是一种黏合剂。其可以修复人伦的缺失。此时此刻。人又可能于最纯粹的一个表情。那怕就是一声浅浅的问候。一抹淡淡的微笑。得到幸福之满足。蓑翁。从不愿把一个日子装饰得很特别。让其它的日子更黯然。这不是哲者的思考。然而。变迁的时代。变去了原有的精髓。丢弃了人与人之间最实质的最自然的联络方式。

如是。蓑翁对于中秋。还有着传统躯壳的日子。心存一种古朴情怀。我踱出茅庐。脑子里幻灯一般放映一张又一张熟悉的脸。我反复回想一些有意义的细节。那怕就是自己琐碎中的尴尬。并非都是烙印似的事情。

好的心情。更需要自身的酝酿。一丝云的无重。它是无垠之湛蓝里的舒悦。也若美文中的句子。总能提升人内心的慕望。

去年的中秋。好像月色没有。不过。桂花的香。还是很清雅的。隔三里五里。都闻得到。其实。蓑翁把它当做了月色的芬芳。在如此境界。自天涯而来的。相似的心跳。总可以书写一段挺美的恋爱的。

月到中秋格外圆。其实是心里的效应。不同的中秋。于时序总有不同的意蕴。除了忽略年齿老了一岁。感受没有绝然的相似。

焚一炷香。时光于幽曼的月的气息里。响应了古远的情怀。很多的夜晚。特别是这中秋的夜。月的效果是医疗的。可以诊治最内髓的伤殇。可以化去心胸的痞块的。月下的祷告。总可以收获一段时间的沉静。

月亮冉冉而升。精致的一盘。其实。她是天空中的明眸。肃穆。静寂。不会被那些微弱的声息损害。我看到了。一张渍泪的脸。一团荷的脸。写了纯纯的胸臆。把一种凝思。曝于月的窥看。

对于人文之峰峦。其脉络所绵延的人类朴素情感。总会在自然的力量下。呈现。悠远中的行走。风景的叠现。在一个一个的驿站里。所悬之灯火的徽记。能够读出更多更多的永恒。

无需清晰。轮廓似的物象。剪影似的物象。给予的想象。可以没有边际。

蓑翁只可以停下自己的行走。却停不了自己的思绪。夜已经很深很深。蓑翁倚靠者窗。月色。匀在蓑翁薄薄的衣衫。匀在蓑翁脸上的沟壑。这种无意的填充。胜于文字的效果。

一丝青藤依了窗台蔓了上来。柔亮。柔凉。晶微微的。是不是月的凝脂呢?颤颤的。绝非由于蓑翁的心动。那应该是月说话的韵吧。和着夜的平仄!

,小四是几号字 中秋之月,亦心之月

相关:

寂寥的秋一年四季。最喜欢秋天。一直觉得。秋天是寂寥的。这个秋天。寂寥的我在寂寥的秋里独自行走。寻得一些安静与寂寥的时光。也许。于我而言。这些安静与寂寥的时光就是整个秋天我最孤独的幸福。 幸福。若秋日里的一只小鸟。曾经停留在我的窗口歌唱。而后。又悄然地飞走了。我想象着幸福的影子。挣脱了小鸟的翅膀。漫过阳光。跌落在秋水之上。我独坐岸边。看着幸福随着秋水缓慢地飘远。伸出手。总想抓住些许幸福的尾巴。摊开手掌。握..

秋雨至,人惆怅秋雨弥空。冷侵周遭。四檐成韵。孤坐无人问。万顷寒雾。迷离朦胧。枯叶苦询。送些缕乡愁。归家。待何时? ——题记 1 纯白无暇。一轮一轮晕开的褶皱里透着明亮的清香。清雅的纤枝翠叶。处处流淌着孤傲诗情。闲坐檐下。静看秋雨润菊。品着香茗。似悠然自在。但置身这秋天密密斜织的网中。心中却另有滋味一番。 盈盈弥散的冷雨。带着残碎的秋意。清怜逝远。秋暮。血日残阳将寂寂年华。染得华丽却又这般凄凉。泪水。濡湿了这纤细的..

又近中秋皓空明,寄上相思可同欢?惨淡的夜。泪。凝结成霜。曾经的相伴。今夜的离殇。我用唐诗宋意挥洒心中的伤感。花前月下。独饮西窗。观天地动变。日月星霜。蒙尘世间。遮掩翩翩。蝶恋。惜双双令。终沉落于土灰;人恋。惜双双别。仍蒙蔽与红尘。 ——题记 辗转光阴静静流淌。又一季年复半载。月至中秋。夜寂秋临。一如既往的脚步。席卷了整个苍穹。树梢上的暇影。伴随着冰冷的夜色。任凭凉风肆意秋袭。望眼庭庭阑珊玉竹。曼妙了几分姿色。赏花饮月品秋香。观灯..

梦已落,心依旧宁静的夜里。月色流淌如水。凝结在忧伤的文字间。沉淀的记忆。漂浮在牵挂的心头。抹不去昨日那淡淡的美好。只能遥寄惆怅于文字里 牵起久远延绵的心事。撩拨着看似安然平静的心湖。视线凝眸处。一片潮湿。透着温热。许久不曾悲伤。却也无法快乐。快乐如风逝。忧伤已平常。 写碎无数似水流年的缠绵。是那么的温柔而又感伤。活在一个空旷的世界。似乎。我已经遗忘了很久。游刃在这孤独的城市。终有一天会看破世俗的枷锁。岁月如沙永..

秋天了,晒点东西那天下班。天蓝润。云飘逸。阳光十分温暖。走着回去。心情与蓝天白云共鸣。路上随意处就有风景。眼睛里随处就有诗意。只要眼睛里看得见花开。就是春天。 有时候嘴馋。喜欢吃点小吃。下班的以后。如果有心情。就吃路边的武汉臭豆腐。烤肉。烤面筋……大多数下班的时候。没有食欲。什么都不想吃。没有食欲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吃。吃什么都不香。我一年四季都这样。很少有吃东西很香甜的时候。仿佛那些香甜属于过去。属于童年。属于..

飘落在秋天九月凉秋。浮生若梦。 那天。我沿着老街道走了一遍。 仿似一切都是昨天那般。多年多年前的九月。我还在梧桐树下傻笑。如今已经能站在原地回想着过去的事情了。我感觉某些东西正在悄悄流逝。但我却无力去改变什么。这种规律就好像是生老病死。你只能顺其自然。于是。我选择安然长大。 街道边的梧桐树仍然没变。依旧是彼此挨着寻求着最初来到这里的模样。九月里的桂花香肆意弥漫。下过雨的湿润空气里混合着青草与泥土的清香气味。..

古槐,故土的守望者一棵槐树。枝叶繁茂。枝干遒劲。犹如虬龙一样。遮天蔽日。给人们带来一片绿荫。带来一份清凉;美妙的是在槐树下常常可以听见鸟儿们的喳喳私语声。看得见鸟儿们的“扑棱棱”的振翅飞翔;更美妙的是在古槐下常常有可爱的孩子们的嬉戏玩耍。这古槐于是就更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庇护着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村子里修路。所有的树木都被清除一空。巷道里顿显光秃一片。唯有这一株高大的古槐不影响施工。于是人们还是把它妥善的保护了..

如果可以我们回到小时候小时候。还没想那么多。没那么多烦恼。 小时候。还与世无争。没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时候。离家没那么远。不会感觉自己一个人在外生活。 小时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还在我身边。没那么孤单。 小时候。虽然总是被欺负。可是没那么郁闷。 小时候。虽然平平淡淡。可是不觉得那么累。 小时候。对日子没有任何追求。却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 小时候。面对的人总是单纯的好与坏。从不需要假装。 小时候。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不用..

白驹过隙间岁月岂无情时间如白驹过隙。从大学毕业已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间。我一直在乡下初中任教。期间生活有苦亦有乐。令我回味。 十年前。作为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我报名参加本县的教师竞聘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留在初中任教。当时我十分兴奋。因为我终于可以实现做老师的梦想了。 我最初工作的学校是一个乡初级中学。报到那天。为方便扛行李。我租了一辆面包车。车子在坑洼而又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坐在车上。我被颠簸得胃里翻江倒海。峰回路转..

不变的爱猪头肉价格便宜。吃起来不但不肥腻而且香脆爽口。的确是一道经济实惠的下酒好菜。父亲爱吃。我们几兄弟也爱吃。于是它便成了我们家饭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 父亲是一名企业工人。在县城工作。由于单位的经济效益较好。父亲也有一份颇高的收入。可是我们家兄弟多。一份工资要同时供五个人上学已是捉襟见肘。为了让我们五兄弟都能念上书。祖父把退休金全额交由父亲支配。可祖父工资低。两份工资合起来用生活上依然十分拮据。为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