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轰炸乌克兰 专家:不会是一次性行动

2022-10-12 08:31:24 来源:网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章 节】10月11日,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多地再次响起警报声。俄国防部称,俄武装部队当天继续对乌克兰能源系统设施和军事指挥目标进行大规模打击。这引起人们关于俄罗斯报复行动会延续多久的猜测。俄罗斯专家普遍认为,“对乌克兰的惩戒不会是一次性行动”,但此举的后续影响如何,更是备受关注。

Kh-101远程巡航导弹

俄军“龙卷风”远程火箭炮

以远程巡航导弹为主

俄国防部11日称:“俄罗斯武装力量使用空基和海基远程高精度武器继续对乌克兰军事指挥设施和能源系统设施展开密集打击。作战目的得以实现,所有指定目标均被击中。”乌克兰媒体承认,乌克兰南部敖德萨地区和中部城市文尼察当天清晨发生爆炸,“乌克兰全境响起防空警报”。俄塔社称,扎波罗热、克里沃罗格、日托米尔等地相继遭到导弹袭击。乌克兰首都基辅也听到爆炸声,并已启动防空系统。有报道称,超过10枚导弹从里海方向飞向乌克兰。

俄军对乌克兰发动的报复性打击已经进入第二天。俄《观点报》称,俄军10日开始用高精度远程武器对乌克兰领土发动了大规模打击,目标包括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通信和能源设施。“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防空系统实际上无能为力,因为大部分防空系统已从基辅转移到该国东部和南部的前线”。

《观点报》称,俄军打击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乌克兰的能源系统,此外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总部也遭到打击,但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国防部和乌军总参谋部以及最高拉达等决策中心尚未被打击。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如果乌克兰继续攻击俄基础设施,“俄罗斯已经表明了它将怎么做”。俄军事分析人士说,倘若俄罗斯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这类打击,“乌克兰基础设施在一个月内就将一无所有”。俄军事科学院专家亚历山大·巴托什表示,“对乌克兰的导弹攻击不会是一次性的行动,这种打击将继续下去。”

俄军对于乌克兰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打击,也间接影响了俄乌冲突前线。俄军事专家瓦西里·丹迪金接受俄《消息报》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这种打击将持续下去,它将影响位于乌军前线部队的战斗力。”报道称,乌克兰能源设施、变电站、存储燃料和润滑油的仓库等被摧毁后,肯定会影响到整个乌克兰国家战争机器的运转,使乌军更难以运送弹药和物资,也更难以从后方向前线或战略方向运送预备队。

俄罗斯导弹还够用吗?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乌克兰和西方一再称,俄军库存的精确导弹已经枯竭,但《观点报》称,根据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司令部发布的声明,仅10日一天,俄罗斯就用导弹和无人机对乌克兰主要城市进行了至少100次打击,主要使用了5种不同的“大杀器”:Kh-101、Kh-555空射巡航导弹,它们由里海地区的战略轰炸机发射;黑海舰队舰艇发射的“口径”巡航导弹;S-300防空导弹和“龙卷风”远程火箭炮。

Kh-101巡航导弹主要由俄空天军的图-95轰炸机和图-160轰炸机携带和发射,射程超过2500公里;Kh-555是由可携带核弹头的Kh-55巡航导弹改装的常规打击型巡航导弹,但改装数量不多。“口径”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主要由黑海上的俄海军舰艇发射。S-300属于防空导弹,乌克兰认为俄罗斯对地打击导弹数量不足,不得已将防空导弹用于对地打击。“龙卷风”则是俄军现役主力远程火箭炮。

外界认为,俄军对于乌克兰西部的高强度打击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曾通过大规模摧毁南联盟的民用设施,迫使对方屈服。当时北约出动了1000多架战机投放数万吨炸弹和导弹,但其中巡航导弹的比例并不高,这与当前俄军的打击模式截然不同。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俄罗斯主要使用巡航导弹对乌克兰西部目标实施远程打击,但俄军装备的巡航导弹数量并不算多,而且这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价格高昂,即便是财大气粗的西方军队,近年来也较少发射大量巡航导弹持续打击基础设施,而是主要使用较为廉价的精确制导弹药。

张学峰认为,之前俄军没有大规模打击乌克兰基础设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远程导弹数量并不充裕,只能优先打击军事目标。因此他判断,俄罗斯的报复性打击强度会逐步降低,未来的焦点可能会重回战场。

俄乌冲突处于升级的转折点?

乌克兰多地遭遇打击后,乌方首先想到向西方求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日晚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泽连斯基在其社交媒体上称,防空系统是美乌防务合作的第一优先事项。

张学峰表示,此前美国已批准向乌克兰提供6套“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但是一直没有交付。俄军对乌克兰的此轮导弹打击后,美国很可能会加速交付工作,也不排除进一步增加交付数量的可能。这种防空系统使用从地面发射的AIM-120空对空导弹,配合“哨兵”雷达,被美国用于保护华盛顿特区,也适合承担乌克兰城市的空中防御任务。不过这种防空系统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它完全不同于之前乌军使用的俄式防空导弹,因此乌军要完全掌握其操作还需要一定时间,如果交付过于仓促,很可能会由美方人员进行维护甚至操作。

此外,美国“动力”网站10日称,德国方面表示,德国承诺提供的IRIS-T地对空导弹系统中的第一套将在“未来几天”抵达乌克兰。该系统基于IRIS-T格斗导弹研制,但导弹本身使用了更大直径的火箭发动机,红外成像导引头具备发射后锁定能力,拦截高界约2万米,远界约40公里。张学峰表示,这套系统的研制思路和美国与挪威联合研制的“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相仿,性能相当,整个系统的成本较低,部署比较灵活。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军此次对乌克兰全境的导弹打击会否导致美国向乌克兰出口更具有进攻性的武器,比如由“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发射的“陆军战术导弹”。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0日称,乌克兰方面已经向美国提出请求,要求拜登政府“放弃克制”,提供“陆军战术导弹”、MQ-1C“灰鹰”无人机和F-15、F-16等战斗机。张学峰表示,“陆军战术导弹”最大射程达300公里,将对俄军构成更大威胁,可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一旦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这种进攻性武器,将会使俄乌冲突向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美国《华盛顿邮报》也警告称,俄乌冲突正处于迅速升级的转折点。

,俄广州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 军轰炸乌克兰 专家:不会是一次性行动

相关:

俄空袭乌全境进行报复 普京:基辅政权已等同恐怖组织【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清晨,乌克兰首都基辅多处突然传出爆炸声,时隔约4个月后,基辅再次遭到导弹袭击。基辅一些地区一度断电,交通中断。除基辅外,乌克兰其他多个城市当天也遭到导弹袭击,许多基础设施被炸。这次乌克兰全境遭轰炸,普遍被认为是俄罗斯对此前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事件的报复。当天,俄总统普京在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承认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打击。普京再次指责..

乌防长:德国军援防空导弹已运抵乌克兰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10月12日表示,乌克兰军方已收到德国“IRIS-T SLM”地对空导弹系统,列兹尼科夫没有说明收到了几套“IRIS-T”防空导弹,但他在社交媒体贴文中使用了复数形式。他同时表示,美国的“NASAMS”防空导弹也会很快交付。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当地时间10日表示,德国将在近期向乌克兰提供第一套导弹防空系统。此前,德国曾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四套“Iris-T SLM”导弹防空系统,其中的第一套将于数天内交付。德..

书房是有故事的地方,是每个读书人的精神角落一我的画画之旅,缘于2016年底,时吾儿小茶包三岁多,正是爱涂涂画画的年纪。某日,伊说:“爸爸,跟我一起画画吧!”我们就在书房里翻找他平日爱读的绘本,照着涂涂画画起来。从未学过画画的我,恨不得此刻立马变身画家。之后,一起涂画成为我们的亲子日课,我也渐渐爱上这样的涂涂画画。恰逢茶包妈妈生日,和小茶包商量制作一本“小豆本”做礼物。网上找了教程,用一张彩纸折好“小豆本”,我们分工在不同页画上小画。这份心意..

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据法国《世界报》等多家媒体消息,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于当地时间10月8日晚间逝世,享年75岁。布鲁诺·拉图尔(1947-2022),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拉图尔以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相关研究著称,是STS巴黎学派的创办者。研究领域横跨人文社科多个重要领域,影响力波及科学史、艺术史、哲学、人类学、地理学、文学等。法国《世界报》在讣闻中评价他为“这一代最重要的法国知识分子之一..

让一千朵花儿开放!《菊花》/ 克劳德·莫奈 / 1878秋日宜赏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古诗词塑造了菊在我们心中的印象,它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清净、淡然与隐逸。放眼全球范围,除却菊花东渡日本后短暂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日本皇室的象征,更多时候,它是艺术家灵感的来源:普鲁斯特将它写进《追忆似水年华》,莫奈为其创作系列油画。历史上与菊花有关的奇闻逸事,有和平也有暴力:十七岁的少女手举菊花..

如何度过生命的至暗时刻?她的答案是“不吃屎,不骑马”一我喜欢她的名字,尽管一开始我只认识她姓赵,另外两个字连音都读不出来。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李白《古风》萝与蕤,是香草,是藤蔓,是繁茂而坚强的生命。 赋予这名字的是她的父亲,赵紫宸,这位燕大宗教学院院长大概永远想不到,这个名字将预示着这女子的未来,看上去脆弱不堪,实则坚韧不拔。赵萝蕤,在燕京大学的绰号是“林黛玉”。我喜欢她一张弹钢琴的背影,时间在那一瞬间凝滞,仿佛留下的只有音符和属于她的优..

《我将前往的远方》:单身初老,我现在很好几年前《断代》简体中文版亮相时让人惊艳,因为大陆读者很久没有读到同类的书写时代史的小说了。郭强生混合自己和同辈的笑与泪,以阴郁笔调编写出可为时代存证的泣血故事。如今他的散文集《我将前往的远方》也引进大陆,同样以自身经历为原点,关注单身初老族的境遇。《我将前往的远方》,郭强生著,后浪文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年8月照顾高龄父亲,让他变成更好的人开头几章写自己照顾老父,颇使人共情。但凡家里有高龄失..

苏东坡: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虽然苏东坡和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和我们一样要面对普通人的烦恼、人生的不确定和命运的无常。他也痛苦过、迷惘过,甚至绝望过,但最终却用一颗旷达的“闲心”守住了心灵的空间,消解了所有的磨难,活得快乐且通透。“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是苏东坡一生作为闲人的最好写照;“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是苏东坡最简单的快乐指南。在下文作者费勇看来,“东坡”的意义在于:“人应该拥有一块..

那些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了时代标本每隔一段时间,网络流行语总以其生机勃勃的姿态,大肆侵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芭比Q了、yyds、emo、绝绝子……这些词语简单好用,却也某种程度上侵蚀了中文的丰富性。网络流行语真的会“杀死”中文吗?还是让汉语更为当下且具有活力?有研究者发现,汉语的发展演变本身就是词汇不断增量的历史,有些流行语沉淀下来,也成为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的一部分。而那些可能没有存活到现在的流行语,其短暂的寿命过后,反而成为了时代标本..

从“鲁迅有点帅”说起说起鲁迅的外貌,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他在其诗作《自嘲》中的形容——“横眉冷对”,虽然有如此严肃冷峻的加持,然而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以如今的审美标准来看,恐怕怎么都称不上“帅气”。鲁迅、萧伯纳、蔡元培从左至右,摄于1933年对于鲁迅的外貌描述最准确的,应该是他身边的亲人、好友、学生们。在鲁迅的挚友、作家许寿裳笔下,鲁迅“额角开展,颧骨微高,双目澄清如水精,其光炯炯而带着幽郁”;而作家郁达夫甚至称鲁迅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