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2022-09-13 15:01:38 来源:网络

从8月29日,乌军先后在赫尔松与哈尔科夫两州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经过两周的战斗,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9月6日以来,乌军在北部的巴拉克利亚方向的突破,在几天内就夺回了3000多平方公里领土,这几乎相当于俄军自4月以来“特别军事行动”的进展被“清零”。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这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最著名的一片战场,库皮扬斯克到哈尔科夫之间的这个空间,也正是曼施坦因那一记“王车易位”与“反手一击”发生之地。这是机械化战争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战,引起了很多评论者的联想,但直至本文发出时,俄军的动作仍然是“重新集结”。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关于这场战斗的评价,关于交战双方战斗力的评价,国内军事媒体圈与自媒体作者们陷入了巨大的争论,而凤凰网军事频道并不打算参与其中,对于我们而言,这场大战的态势虽然也算不上清晰,但基本没有脱离我们的预判,而这个预判非常简单——这会是一场很艰难的战争。在此前提下,从开战当天下午我们的直播节目启动,到今天,对这场战争的解读基本没有偏离太远。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回顾200天前,俄罗斯面对这种规模战争的态度,轻率地令人震惊;而乌克兰在面对民族命运时,也缺乏应有的审慎的态度。这两种漫不经心,其区别只在于,乌克兰面对大规模战争的准备更加现实,而俄罗斯的漫不经心则更加彻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两国各自满怀信心,走入战神的角斗场,笃定会向对方刺出封喉一剑,然后双双落入泥潭,直至一方力竭倒地,这场决斗才有可能迎来落幕。这也是几十年来各大国国务家努力避免的场景——将影响世界格局的决定权,交到喜怒无常的战神的手中。这不是一场政治家可以靠斡旋、妥协和交易终结的战争,失败的命运是可怕的,胜利的结果也只是稍微好一点。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因此,凤凰网军事关于此战的所有内容,都努力回避立场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职业原则,更是因为,这是一场决定世界格局走向的大战,也是一场不讨好任何观众的大战。我们关切这场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更关注大战的结局将如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如果这场战争最终带来的是不那么光明的未来,那么,凤凰网军事起码也能通过关于战局的稿件、节目和转载内容,带领更多的观众去理解战争,理解当今世界的军事手段,多多少少去做一些准备。

胜利有很多父母,但失败却是孤儿。关于战争经验的解读往往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在嘉宾人选上,尤其注意。本期《凤凰军机处》的嘉宾是国内著名军事专家傅前哨老师和张学峰老师。而今天节目的主题,并不是最热的哈尔科夫反击战,而是赫尔松上空最近的战斗。相对于种种因素扰动的地面作战,空中战斗更容易体现两军的风格,及其对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本期节目的两位专家,曾分别在解放军空军的航空兵与防空兵中服役,两位老师从各自角度对于防空作战与防空压制作战都做出的精彩的解读。两位专家在节目中指出了一系列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俄乌两军均未组织过大规模的空中编队突击,而不断以小机群进行低空突袭,力量薄弱的乌军如此行动比较容易理解,但俄军如此组织空袭,却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哈姆”反辐射导弹出现在战场上,意味着乌军开始试图主动进行防空压制。客观地讲,在一架早期型的米格-29驾驶舱里,用放在膝盖上的平板电脑发射“哈姆”导弹,将这种战法纳入防空压制作战,是有些儿戏,无论对使用“哈姆”导弹的美军,以及这些导弹瞄准的俄军,都非常的“不尊重”。但在空战史上,电子战本就是创造性最强的一章,否则,解放军防空兵也不会有那传奇般的战史。而从实战角度上讲,比起费时费力去培养航空电子战人才,采购昂贵的相关装备,用平板电脑发射“哈姆”也是最现实的一种做法。讽刺的是,即便这种做法对乌克兰空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更讽刺的是,面对这样的对手,俄罗斯空天军竟然打成这个样子。对于其中原因,两位专家都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以上所提到的精彩内容,还是请大家在节目中仔细品读。欢迎收看由青花汾酒独家赞助的《汾酒·凤凰军机处》。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汾酒·军机处第聂伯肩组词 河上空的战斗 俄乌空军究竟表现如何?

相关:

想象英女王的“阅读人生”:在位70年,她都读过哪些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21日出生于伦敦。1952年,伊丽莎白公主在25岁时成为女王,当时她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去世。从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到利兹·特拉斯,女王在位期间见证了15位英国首相。2015年,她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打破了她的曾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创下的纪录。虽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只接受过家庭教育,但..

年过半百之后,我想和父亲一起老去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人生课题。也许我们都有在孩提时候第一次思考死亡的经历,彼时彼刻,我们会感到害怕,感到无助。“你和妈妈会不会死? ” 这是本文作者、中国台湾作家郭强生,在幼年第一次面对死亡问题时试图做出的无助发问。不过,彼时的郭强生,也只是远远地张望着这一切,毕竟,对一个孩童而言,这一切都还很遥远。而在经历了母亲病逝、父亲迟暮后,在“初老的年纪”,五十岁的郭强生对生命的归途有了新..

十万个秋天,从诗里来见我鸿雁来,玄鸟归,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渐入佳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将他们对秋的感怀凝练于诗词之中,只待后人有缘,便可从中领略到秋天里的万千世界。本文作者、 作家李 修文 就是这样一位“有缘人”。 他在敦煌这片苍凉大地的行走中,调动了 自己的身体感受,并由此“联通”了万古诗文中的秋天。在下文中,我们将跟随他的感受力 ,一同 抵达那潜藏在不同时空中的 “ 十 万个秋天 ” ;也许,我们也能从中 凝..

从凡人到圣人:关羽的千年升职记在每个少年的英雄梦里,都有一位“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 在每部香港黑帮电影里,你也都能看到“义薄云天”关二爷的神位。关羽的形象是如此深入人心:红脸、美髯、绿袍、赤兔马、偃月刀…… 而关羽的民间地位又是如 此不可动摇:作为“神”和“圣”,他“身兼数职”,不仅 是忠义的化身,也象征勇信,有着护民、护法的职能,还是财神……但你可知道,关羽生前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他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在民间的影响也很有..

疾病与灵媒:一个江南村落里的平行世界如果生了病,或是觉得不舒服,你会怎么做?在今天,人们大概率会选择吃点药,若实在难受,就去医院看看。但对于中国不少乡村地区的民众而言,首先要看这病是“真病”还是“假病”。类似身子发软、寝食难安,却又说不出原因的“不对劲”,当地人的办法是先去“问一问”。生病于他们而言,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它影射出的可能是某种无法名状的力量,或是与人的运道有关,又或是牵扯出一段家族中的恩怨。在江南杭嘉湖平原的九里..

《漫长的余生》:被时代裹挟的普通宫女的一生普罗大众于历史长河中,往往被浓缩成一串不那么准确的数字,能入史传碑版者少之又少,男性如此,而在作为男性附庸的古代,想要了解一个女性的一生,就更加困难。一位北魏的宫女,因为做过皇帝的傅母,其墓志又恰好得以保存于邙山,进而又恰好被发现,诸种巧合,让人能够从中看到她“漫长的一生”。在墓志连续性的书写之后,可以看到的只是某些书写者想要表达的片段,或者说是他们心中的重点。这位三十岁后才入宫的宫女八十六年的..

露从今夜白:岁月忽已晚,但不必太伤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诗意的。白露也是特别的。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三个候应皆为鸟类,并且都站在南方的视角:北方的鸿雁为避寒已陆续抵达;过一候,耐不住冷的燕子也将回到南方;再隔一阵子,所有的鸟都会增养羽毛,并为准备过冬的食物而忙碌。“便有西风吹白露,炎凉分得两重天”,之前乍而出现、但又被某一日..

终于有机会,给大家讲点“鬼话”“阴间”和“鬼”,存在于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当中。同时,它们又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xx鬼”“鬼话”“鬼故事”……事实上,在中国,“阴间”文化向来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领域,它被强大的世俗力量所规范,是“阳间”生活的“副产品”。下文中,作家贾行家将带我们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间”和“鬼”,去探究:“阴间”如何在儒释道以及世俗力量的博弈当中不断“进化”?“鬼神”传说如何一步步被封建统治阶层纳..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九月一日,暑假结束,又到开学季。而这一天也确实是一个大家都会注意到的结点,夏天过去了,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新的季节与新的学期一并而来,每个人都要去面临自己的新课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是好奇与期待、陌生与茫然并至……我们由此选摘了九段来自不同学者、作家关于学校与学习、青年与抱负的文章片段。这些文章有些整理自他们对自己学生的演讲;有些凝练了他们多年求学、读书与教学的心得体会,比如钱理群曾经给北大学生..

政府官员与乡间教师笔下的抗战见闻及其心灵体验“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性是历史的内涵。了解活生生的‘人’,才较能掌握历史的真相;愈是贴近‘人性’的思考,才愈能体会历史的本质。”日记作为记录个人经历见闻与抒发个体情感的特殊载体,自然对研究历史上的人及其所处时代有着别样的价值。学界运用日记、笔记、回忆录等材料探讨民国史早有先例,就抗战史而言,则国民政府党政军要人日记乃是学者观照的重点,如罗敏利用蒋介石、徐永昌、王世杰等高层日记系统地分析了武汉会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