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下令反制后,台军开出第一枪,称已对解放军无人机实弹射击

2022-09-01 07:21:04 来源:网络

最近大陆无人机飞入金门拍摄台军驻点的事情,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大陆网络视频显示,大陆无人机抵近金门烈屿岗哨,两名台军一脸错愕,台军面孔和手持装备清晰可见。在舆论之下,台军方承认视频内容属实,但仍然嘴硬称大陆无人机是用长焦镜头拍摄,并没有接近台军岗哨。

但是随后爆出的完整视频,彻底打了台军的脸。视频显示,两名台军试图用石头攻击无人机,扔过来的石头距离无人机非常近,说明无人机完全不是像台军所说是在高空拍摄,而台军也到岛内媒体人一片嘲笑,指责台军缺乏“示警驱离”的手段。没过多久,大陆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金门台军据点之外,连墙上的布防图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台军战备水平再次遭到质疑。为了保全面子,台陆军金防部声称,台军“不会轻启战端”,后续台军将采取必要的“驱离”作为反制,如果无人机仍然盘旋不去,台军会将其“击落”。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的无人机到中国的领土上飞行,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据台军方统计,自佩洛西窜访台湾以来,大陆已经有23架次无人机巡航金门,台军岗哨和驻扎地更是成了大陆无人机的“网红打卡地”。台当局对大陆无人机飞临金门忧心忡忡,认为这是大陆对台湾的“认知作战”,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将会严重打击台军的士气,还可能导致从大陆飞过来的无人机越来越多,对台军防务造成“威胁”。

日前,蔡英文前往澎湖视察防务时,对台空军和海军将领发表讲话,她声称解放军不断越过“海峡中线”,“威胁到了台湾的安全”,台军尽量保持克制,不会给解放军加速两岸统一的机会,但是不代表台军不会进行“反制”。蔡英文还称,她已经对台湾防务部门下令,适时采取“必要且强力的反制措施,保卫台湾安全”。

蔡英文话音刚落,台军就对解放军无人机开出了第一枪。台湾陆军金门防卫司令部声称,当天傍晚,解放军无人机飞近金门二担岛,台军发射信号弹警示无效后,首次用实弹向解放军无人机开火,无人机随后掉头飞往厦门。根据报道来看,台军并未击中无人机,但对解放军飞行器使用实弹射击,本身性质就相当恶劣。

飞往金门的无人机当中,不少是民用无人机,这次被台军实弹驱离的无人机是否是解放军的,现在还不确定。大陆从来没有承认所谓的“海峡中线”,事实上“海峡中线”也早已荡然无存,同样的,大陆也不承认金门和厦门之间有什么“分界线”,两者都是中国的领土,大陆无人机飞到金门上空没有任何问题。台军方动用军事手段对大陆无人机进行攻击,只会给原本就紧张的台海局势增加负面影响。

虽然台军使用了实弹射击,但不代表大陆会放弃对金门进行巡航。如果接下来台军击落了大陆的无人机,意味着大陆有理由用实弹对台军相关目标进行反击。台军这种极其危险的举动,很可能会带来他们无法接受的后果,一旦局势失控,大陆将只能快速稳定局势,加速两岸统一步伐。

,蔡英文下令反制后,台军开蓝莲花 歌词 出第一枪,称已对解放军无人机实弹射击

相关:

政府官员与乡间教师笔下的抗战见闻及其心灵体验“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性是历史的内涵。了解活生生的‘人’,才较能掌握历史的真相;愈是贴近‘人性’的思考,才愈能体会历史的本质。”日记作为记录个人经历见闻与抒发个体情感的特殊载体,自然对研究历史上的人及其所处时代有着别样的价值。学界运用日记、笔记、回忆录等材料探讨民国史早有先例,就抗战史而言,则国民政府党政军要人日记乃是学者观照的重点,如罗敏利用蒋介石、徐永昌、王世杰等高层日记系统地分析了武汉会战前..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从“文理之争”到“大写”的大学吉见俊哉教授的《“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中文版终于面世了。从标题来看,吉见教授似乎一方面要对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奇葩”政策进行严厉批判,另一方面也要为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文科摇旗呐喊。但仔细读完,发现吉见教授真正关心的是日本大学和日本年轻人的未来。无论是对“重理轻文”逻辑的批判,还是对日本大学存在的危机的担忧,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应有状态的探讨,都无不体现出吉见教授作为站在日本高等教育第一线、同时也是..

人类的生活水准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持续提高是一种错觉【编者按】世界亿万生灵中,独有人类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人类的经济繁荣因何而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人口转型如何发生?全球发展水平又为何相差如此悬殊?《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一书的作者试图利用“统一增长”框架,带领我们回溯智人走出非洲以来的人类发展史。作者认为,地理因素、迁徙进程影响着各个社会的文化和制度,并作用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巨型历史齿轮”,最终决定了各个社..

王赓武:我觉得应该把故事说出来几年以前,我开始为孩子们写下我在怡保成长的故事。我知道这也是为了自己而写,因为过程中我努力回想父母当年的样子。我和父母同住一城的岁月,除开1948年间的九个月,只有孩提时代到十九岁为止。我觉得应该告诉孩子们,离家前我的世界有多不一样,好让他们了解对身为孩子的他们而言,有什么变了,以及对身为父母的我们而言,又有什么变了。内人娉婷(Margaret)知道我的故事,也赞成我趁着力所能及把故事讲出来。之所以决定出版..

贾浅浅被骂上热搜,多数人依旧不懂新诗几天前,中国作家协会公示了一份名单,“文二代”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名列其中。争议随之而起:作协的入选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正如她的诗歌被重新翻出来所呈现的那般,这并非贾浅浅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批评家唐小林发文《贾浅浅爆红,凸显诗坛乱象》,让贾浅浅和她的诗歌首次置于公众审视之下。之前,有网友以“浅浅体”命名其诗歌,如今则直接称为“屎尿体”……当然,围绕贾浅浅的争议表面上好像是在讨论诗歌,其实内里..

王尔德的毒舌金句,谁还没引用过几句呢?1881年,王尔德坐船横跨大洋来到美利坚,进关的时候骄傲地对海关官员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申报的,除了我的才华。”当然这只是一段野史,但即便是伪造,这句话也完全符合王尔德的身份、性格和气质,因为王尔德就是如此恃才傲物的毒舌天才。在王尔德短短46年的传奇人生里,他留下了无数意味深长的“金句”,其中不少是通过作品中人物对话表达出来的。王尔德笔下的某些金句甚至曾在牛津某报纸上刊行过,为的是以“对年轻人有用的格..

“争当完美母亲”是一种应该被推翻的暴政她的孩子,是她成就的顶点是她荣誉的勋章,是她骄傲的源泉看到孩子,她才终于觉得自己的人生值得有了目标,有了热情,有了活力没有孩子,她就会感到茫然、空虚和失落。你知道在年轻女性的愿望清单上有什么是比生儿育女这件事更常出现的吗?对许多女性来说,为人母的愿望压倒了一切,甚至比结婚的愿望更强烈。从和洋娃娃玩过家家的时候开始,大多数女性就开始梦想拥有自己的孩子了。我们往往认为,生儿育女是女性的第二天性。她们..

孔子 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孔子是谁?是儒家所尊崇的圣人?是在孔庙门口做着拱手礼满脸胡子的老人?还是那个在乱世中颠沛惶惶,自己的学说、思想不被国君们重视的受挫者?青年学者、作家张经纬在下文中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而非带着“圣贤光环”的孔子。张经纬 将孔子的思想学说放回了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辨认,让我们看到孔子追求的乌托邦的真实模样,也让我们看到 他的失败,以及这失败背后的原因。只有回到时代里认识孔子,我们才能理..

在小小的世界里,种下大大的希望:我的乡村教师生活作家庞余亮的散文集《小先生》,近日获得了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中的散文杂文奖。八十年代中期,师范毕业的庞余亮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做老师,因为身形瘦小,被孩子们称为“小先生”。这个独特的称呼背后,是乡村孩子们对庞余亮的独特关照。在这份关照下,老师得以与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孩子们不设防的微笑和清澈的心底,赐与了这位“小先生”在乡村教学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无限宇宙”。下文选取了《小先生》中的..

自律Vlog走红:时间管理,能成为走向成功的法门吗?改变自己,只需一个月让你无法自律的10个原因坚持五点起床,打卡学习五个月认清多巴胺后,我实现了真正的自律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自律”,这些都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标题。近两年,自律Vlog走红,甚至随之出现了自律博主,专门教授我们自律的技巧。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另一类反其道而行之的内容同样火爆,比如:自律Vlog假得不能再假了自律是个骗局,长期主义才是内驱力求求大家,别再跟谷爱凌学自律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