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继续“拱火”军援乌克兰 欧洲国家“拱不动”了?

2022-08-22 09:20:43 来源:网络

美国防部8月19日宣布,美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一批军事援助。但同时,欧洲国家近来对乌军援从行动到舆论都慢慢“降温”,美欧出现“温差”。

美宣布再向乌提供军援 欧洲国家“后劲不足”

美国防部8月19日宣布,美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7.7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的弹药、“标枪”反坦克导弹、无人侦察机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说,根据美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美国计划在2至3个月内向乌克兰提供“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这将是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首个中程防空系统。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不断对乌追加军事支持。据美国媒体统计,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00亿美元的军事支持。

与美国“持续输血”不同,欧洲国家对乌军援表现得“后劲不足”。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援乌追踪”数据库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7月2日到8月3日,西方总共向乌克兰承诺了15亿欧元资金支持,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在内的6个欧洲主要国家在这段时间里,都没有宣布对乌克兰的新资金支持。

高通胀叠加能源危机

欧洲民众对乌关注度下降

欧洲民众对乌克兰问题的关注也在“降温”,欧洲外交关系协会此前在10个欧洲国家进行的民调显示,有42%的受访者认为本国政府过于关注乌克兰问题。

舆论指出,欧洲正面临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在援乌问题上已自顾不暇。

英国《卫报》指出,欧洲民众普遍担忧俄乌冲突对能源、食品价格和生活成本造成的连锁反应。

英国《旁观者》周刊注意到,“相比俄乌冲突,欧洲媒体的头版更关注生活成本”。

福沙舆论调查所7月份在德国进行的民调显示,支持抵制俄罗斯天然气的民众数量已经从6月的44%下降至32%。

,美国继续“拱火林清玄散文集 ”军援乌克兰 欧洲国家“拱不动”了?

相关:

德军到印太“秀肌肉” 德媒:不要去印太地区假装巨人自本月15日起,德国将向亚太地区派遣多架战机,先后参加代号为“疾速太平洋2022”的空中联合军演,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参加国际军演,此后还将到访日本和韩国。德国军方此番“秀肌肉”举动引发德媒广泛关注,称“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首度将战机派到印太地区”。《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德国政府发出信号,准备在这个可能已是世界上地缘政治最重要的地区进行军事介入。德国空军的“台风”战斗机德国军方官员此前在介绍..

俄国防部:摧毁一处存放美制“海马斯”火箭弹的弹药库俄罗斯国防部21日发布公告称,俄军使用海基“口径”巡航导弹在敖德萨地区摧毁了一个存放有包括美制“海马斯”火箭弹和西方防空导弹在内的弹药库。俄罗斯空天军飞机在扎波罗热地区摧毁了乌军第102国土防御旅的一个燃料库,该燃料库储存了100多吨用于军事装备的柴油。俄军炮兵在赫尔松地区摧毁两门美制M777榴弹炮。俄罗斯防空部队击落了9架乌克兰无人机。目前乌方对此尚无回应。

日本考虑列装超千枚远程导弹 专家:未来将研制更强武器日本《读卖新闻》2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独家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列装1000枚以上远程巡航导弹。考虑到“台湾有事”的情况,日本政府计划将这些远程巡航导弹以西南诸岛到九州为中心进行部署,此举目的旨在填补与中国的“导弹差距”。截至发稿时,日本官方尚未就有关消息进行回应。多名日本政府官员透露,拟议中的超千枚导弹由陆上自卫队配备的日本国产“12式岸置反舰导弹”改进而成,改进后的导弹射程将从目前的100多公里..

“爱是深植于人内部的,虽然对有些人来说像盲肠一样没有用”马尔克斯曾在《番石榴飘香》里提到过这样一段过往:一次与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一起乘飞机时,他问格林,“你自己觉得为什么不授予你诺贝尔文学奖?”而格林则迅速地回答:“因为他们不认为我是个严肃的作家。”格林被连续提名21次,却从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喜爱格林的读者中却不乏诺奖获得者——马尔克斯从大学起沉迷于格林的小说:“格林是读得最多、最认真的作家之一。我喜欢他所有的书。”威廉·福克纳则声称其小说..

我们终日的忙碌,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并且,这些为了工作而消耗的时间,看上去毫无意义……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将这些“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称之为“狗屁工作”。从事狗屁工作的人,往往经历巨大的痛苦,下文分析了狗屁工作痛苦的来源——大卫·格雷伯认为,人类幸福感的源泉,是来自一种对..

从“找工作”到“团建”,复杂思维如何理解职场?专访罗家德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高频词语。在一个“黑天鹅乱飞,灰犀牛乱跑”的年代,职场中避免不了不确定性带来的迷茫与焦虑。试想,你是否遭遇过以下问题的困扰:刚入职没多久,就遭到了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波;陷入职业倦怠期,找不回曾经的工作热情;同事各个像“社牛”,怀疑自己是“社恐”;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为什么我总是提不起劲;不愿加入“内卷”,难道就只能“躺平”?……长期研究社会网络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

李泽厚:把哲学归还给生活,归还给常人去年年末,九十一岁的哲学家李泽厚离开了我们。他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部《美的历程》,更有大量的哲学著作和哲学思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曾在“美学热”中名声大振,被一代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而后,他远走美国,潜心学术,低调地走完了自己的后半生。晚年的李泽厚常常采用通俗答问的形式来展开自己的哲学论述,对此,李泽厚有着自己的一番解释:“哲学本是从对话、答问开始的,老祖宗孔、孟和西方的柏拉图不都如此吗..

大唐三才女:她们用才情换来短暂而不安的自由薛涛、鱼玄机和李冶,是唐朝颇负盛名的三位才女。在风气开放的唐朝,女性得以冲破社会的桎梏,获得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的三位主人公可以选择不将自己的人生捆绑于夫家,她们不需要拘于“贤内助”的传统角色,而能以自身才气博得才子们的敬重与钦慕;她们勇敢地追寻自己心中所爱,尽管未必总能如愿,却活出了独立潇洒的人生。不过,早年的“诗谶”经历,似乎又预示着她们命运的坎坷。在经历了精..

午夜之子:星座图背后的故事丽莎:“记住,爸爸,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北极星。”荷马:“说得不错,丽莎,但我们不是在上天文课。我们在树林里。”——《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很久很久以前,夜空对任何地方的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黑暗。那时没有人造光源,人们用肉眼可以看见月亮和许多星星。而如今,在现代城市里已经很难看清星星了。星星是那么令人感到熟悉:人们依靠它们的位置导航,穿越陆地和海洋;它们的形状是灾难的预兆;它们的规律分布和可预..

《看不见的女性》:当世界被默认为“男性”的高铁上怎么坐都不舒适的座椅、商场饭店女厕所门口永恒的长队、需要脱出手时,却因为手机放不进裤袋而必须单独归置的焦灼感……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上述体验或许已是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很少会去怀疑,这样的体验有什么问题,相反地,我们更习惯自我怀疑:高铁座椅不舒服是不是因为我太矮、厕所门口队伍太长是不是我们太拖拉、手机放不进裤袋是不是因为我又长胖了……于是,我们调整自己——如果不是改造的话,去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