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陷屠杀丑闻 美英澳驻外军队沦为“人权黑洞”

2022-07-19 08:33:39 来源:网络

再陷屠杀丑闻 美英澳驻外军队沦为“人权黑洞”

席伟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当地时间7月12日,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阿富汗的英国特种空勤团(SAS)成员多次在可疑情况下杀害被拘押者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甚至各中队间还存在比拼“谁杀的人更多”的情况。其中一支部队可能在为期6个月的轮驻期间非法杀害了54人。

2020年11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最高上诉法院法官保罗·布里列顿撰写了一份有关澳军士兵在阿富汗涉嫌犯有战争罪的报告。一个可能持久存在而一直为美国及其扈从国家国防部门掩盖的秘密被揭开: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的驻外部队对其入侵国家的平民实施无差别屠杀,显示其正一步步滑向法西斯主义的人权深渊。BBC《全景》栏目此次所揭露的屠杀平民事件,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沿袭了美西方媒体“小批评、大帮忙”的宣传策略。

耐人寻味的是,2020年11月,中国网络画师乌合麒麟在互联网上以生动的插画形式向外界展示这一侵犯人权的暴行,却遭到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强烈抗议,颇有欲盖弥彰的意思。如果系统回顾美英澳国家军队的人权问题,则可以追溯到2004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揭露的美国女兵在关塔那摩基地的虐囚丑闻。近20年过去,其侵犯人权的状况不但没有丝毫改善,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众所周知,美英澳三国有深刻的共同历史文化渊源,其种族主义传统更“悠久”也更隐秘。士兵对平民实施“杀人竞赛”的暴行只存在于“二战”期间日本、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军队中。殊不知,所谓的“民主灯塔”在制度化的种族主义势力驱使下,在使用此等暴虐手段来转嫁军队内部治理危机方面不比法西斯国家差。如果与舆论界揭露的20世纪以来加拿大等国对美洲原住民实施系统性种族灭绝的历史惨案相比,其驻外部队实施如此暴行,倒也并非咄咄怪事,而是体现了其种族灭绝制度和种族清洗行为一脉相承的逻辑。究其原因和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其人权标准本质上为其种族主义政治制度服务。美西方国家依据其近代的“启蒙”政治传统,在将国民按照种族、财产、性别等标准严格区分为“公民”与“人”的同时,还将这个二元划分标准推及殖民地,在那里将所有人严格划分为“人”与“非人”。近代西方国际法体系中有关战争罪行实施客体的界定,是将殖民地的“非人”排除在外的,对他们的杀戮不被视作战争罪行。美西方近代炮制出来并主宰了话语权的一系列人权公约,隐含着这种二元政治的逻辑。

二是其人权标准的工具化取向明显。在西方近代马基雅维利式的正义观影响下,美西方国家的人权标准在其内部也有远近亲疏和尊卑等级划分,并表现出强烈的工具化色彩——如果非英语民族国家尤其是英美的地缘政治对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犯有侵犯人权的战争暴行,英美起初会以“绥靖”“拱火”方式放任暴行滋生、蔓延,然后视政治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其舆论机器威力,将其钉上历史耻辱柱,并塑造出“专制制度才产生如此侵犯人权的暴行”等诸如此类的政治理念。如果本国乃至英语民族国家的军队士兵犯有此类暴行,则大力掩饰,甚至不惜伪造证据,嫁祸于别国。

时过境迁,随着互联网传媒的日益发达,一旦信息传媒鸿沟被推平,英语民族国家的历史暴行就会密集地浮出水面。换言之,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及其政客并不关心受侵略国家的人权是否被侵犯,而是根据现实政治需要,考虑侵犯人权的暴行是否需要被披露,以及这种披露有何政治工具意义。

三是人权标准的“双标化”特征更趋明显和复杂。美英澳三国人权标准存在双重化,其在论及发展中国家人权时持虚伪态度。同时,在其军队内部,人权“双标”特征也暴露无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以美军为代表,长期以来其内部侵犯人权尤其是侵犯女性、少数族裔士兵群体的现象屡见不鲜。上个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甫一作出推翻1973年有关女性堕胎权利的经典判例裁决,美国国防部官员一反军方不得干政的政治传统,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反对,这其实就是担心受性侵美国女兵无法堕胎可能导致的丑闻高频率爆发。

二是本世纪以来,大行其道的“身份认同”政治进一步破坏腐蚀其人权标准的根基。以2020年美国出现首例变性人担任四星上将为例,美式“政治正确”不仅没有在实质上改善底层士兵的人权状况,反而“打着彩虹旗反对星条旗”,致使美军女性和少数族裔士兵群体权利遭到严重践踏。

三是沦为垄断资本集团洗钱工具的军队行为动机遭到金融资本主义的严重扭曲,美军内部的腐败套利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覆巢之下无完卵,沦为套利工具的美军士兵自身的人权也得不到尊重,其内部抑郁自杀、吸毒贩毒、滥交性侵的违纪案件屡见不鲜。而作为一种罪行的妥协赎买方式,为了转嫁军队内部治理危机,排解底层士兵的精神压力,资本集团对其军队侵犯人权的行为基本上持默许态度,使其从“人权黑洞”进一步沦为国家的“政治黑洞”,甚至一步步滑向法西斯主义和虚无主义政治深渊。这一切,是所有爱好和平的民众不愿看到的,也是全球治理亏空所产生的“人权赤字”的根本渊薮。

,再陷屠杀秦岭别墅事件 丑闻 美英澳驻外军队沦为“人权黑洞”

相关:

黄心村谈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黄心村(章静绘)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的黄心村教授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时,博士论文即以张爱玲为题。此后,她在威斯康辛大学执教多年,研究领域扩展到二十世纪华语文学、东亚跨文化研究和视听文化研究。五年前,黄教授来到香港大学,借着筹办张爱玲百年诞辰在线展览的机会,重拾张爱玲研究。她有意识地运用上述诸领域的研究方法,利用新鲜出土的材料,辅以“焦距的调整”,最终在新著《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

《狼图腾》与 “土耳其史观”一记得在大一的时候,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我读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历史学家的技艺》。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布洛赫(Marc Bloch)。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德国占领,布洛赫因为有犹太人血统,所以受到纳粹的威胁。他本可以流亡去美国,但他是个很爱国的人,就坚持留了下来,参加了抵抗组织,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领袖人物,后来布洛赫被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逮捕,被枪决了。在战争期间,布洛赫构思了一本小书,但很可惜,..

梁思成与林徽因:他们在深山里,找寻遥远的盛唐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是民国学人中的神仙眷侣,也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他们为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而奔走的故事,对很多人而言,也是耳熟能详。梁、林二人何以投身中国古建筑的研究?这一切的开端,竟与一本“天书”重现人间密切相关。1925年,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寄来的一本叫《营造法式》的古书。正在美国读书的梁思成为了破译这本神秘的“天书”,最终选择和林徽因一同回国。在往后的日子里,梁林夫妇带领着营造学社的同仁,走过了一..

张怡微《四合如意》:描摹社交媒体一代的世情书《四合如意》书封。最近,作家张怡微短篇小说集《四合如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继2017年长篇小说《细民盛宴》与2020年短篇小说集《家族试验》之后由人文社推出的第三部作品,内容和焦点也从“家族试验”转移到“社交媒体一代”,十二篇短篇小说,描摹出都市人的生活与情感变迁。《四合如意》中有很多揭示着这个时代的残酷真相的警策之句:“大城市生活好像打游戏的初始台地,有一定规则,顺应它一切就变得有迹可循..

到终南山隐居的人,大多数都迷失了2015年初,一篇《2014年借山而居》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一天内阅读量突破10万,而后迅速被各大自媒体转载。这篇帖子的主人公张二冬,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在2013年花4000元在终南山租下一座使用权20年的小院,从此过着喂鸡养狗、写诗画画、种地晒太阳的诗意生活。逃离北上广去山里隐居,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但大部分人却没有勇气真的去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也有些人短暂尝试后便无法忍受山中的不便与孤独,而张二冬却一..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都是宝黛爱情故事的配角”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更站宝黛还是宝钗?每个《红楼梦》的读者可能都避不开这些问题,也会不自觉地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偏爱。“一梦红楼二百秋,纷纭众说迄未休。最是奇观钗黛辩,磨完嘴皮动拳头。”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争论,不但从古至今从未停息,甚至可以算是文学作品引发的最为激烈的一种争论。种种争议还分出了三大派别或观点:拥林派、拥薛派和“钗黛合一”论。有人称:“黛玉聪明机智,为群钗冠。”(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

韩少功:中文系的,文科领域的,应该给这个世界帮上一些忙当我们在说一个东西“土”,另一个东西“洋”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在作家韩少功看来,很多我们视为“洋气”的东西,实际上是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程度更高带来的产物——“很多人说的‘洋’,并不是指中世纪的西方,不是指古罗马的西方,而是指十八世纪以后工业化的西方,专掐西方最强盛的一个特定阶段。”下文中,他指出,我们对于中西方文化“先进”“落后”的比较判断,重点其实在于时间上的先后,也就是“迭代”。而当我们..

人生若只如初见:郁达夫的风雨爱情1936年,郁达夫在杭州的新居“风雨茅庐”正式落成。按照郁达夫的规划,自己将与妻儿在这个地方度过平静的余生,不再过问世事。倘若如此,他与第二任妻子的爱情故事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九年前,郁达夫与王映霞初次相遇,之后便对她展开猛烈的追求……他们的爱情,是民国文坛著名的“旷世姻缘”。而杭州的风雨茅庐,正是这段爱情的重要见证。然而,与原本的规划相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郁达夫居住在风雨茅庐的时间屈指可数。随..

“发现时为时已晚”,坂元裕二喜欢写这样的故事日本剧作家坂元裕二很喜欢日本导演黑泽清,两人在个人化元素的运用上,也有相似之处,黑泽清的镜头总有晃动的窗帘,坂元的角色爱看动物影片,有个人最爱的动物排名,总会出现书信来往。对此,坂元裕二说,去看黑泽清电影的人,就是为了黑泽清而去的吧,但由他撰写剧本的电视剧,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他的剧本才去看的。真希望可以反驳他。虽然不算什么稀罕的事,但《最完美的离婚》连夜读完了,一部剧本书,让人感到再刷一次剧是多..

愤怒 快乐 失望 感激……越是普通的词汇,越需要我们去重新理解绝绝子、干饭人、爷青回、 芭比Q、YYDS、破防、拴Q……层出不穷的网络词汇,看上去生动形象,却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我们表达的力度。30年前,窦唯在歌曲《高级动物》中,用最简单的48个词汇的罗列,唱出了最复杂与荒诞的人性——“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好强 无奈 孤独 脆弱 忍让 气愤 复杂 讨厌……”这些看似普通的词语,通过歌曲的表达,深刻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在哲学家大卫·惠特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