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站|乌军突袭俄罗斯本土 殊死一击背后潜匿多重算计

2022-04-01 23:40:57 来源:网络

文|凤凰网军事《前哨站》作者 艾彦

核心提要:

1.乌军对比尔哥罗德州油库的袭击组织精细,但仍极为冒险,任务失败风险极高。

2.乌军虽然在77年来首次空袭俄罗斯本土,但这场打击的实际战果极为有限,更不可能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3.乌军的这场袭击,让处于战略与作战调整期的俄军变得非常被动,极有可能影响俄军在北线的兵力收缩,从而加剧俄军兵力不足带来的困境。

当地时间4月1日晚间(东二区),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消息,俄乌边境地区别尔哥罗德州郊外的一座油库突然燃起大火,8个储油罐出现火情,另外十多座油库也受到火灾波及,俄紧急情况部的消防员随后投入到对火灾的扑救中。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随后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火灾的原因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两架直升机从低空进入俄罗斯领空并发动攻击。随后,当地俄罗斯民众也在社交平台上传了视频,显示清楚地显示有两架米-24武装直升机使用航空火箭弹袭击了油库。这场袭击中使用的S-8型火箭弹的残骸随后也被发现。目前看来,乌克兰陆军航空兵无疑是这场袭击的执行者。

简单评价一下,这是一次非常冒险,直接战术效果注定有限,但可能引发巨大战略收益的袭击行动。

一场胆大包天的袭击

从任务本身看,这次袭击极为冒险,但组织非常精细。

乌军要打击别尔哥罗德的油库,要穿越60-100千米的俄军占领区,越境后再飞越近35千米抵达目标区域并返航。在俄军的绝对空中优势下,乌克兰空军的各类固定翼战机在机场起飞后不久就会被俄军发现。TB-2型无人攻击机的制导体制,则决定了它们根本无法对如此遥远的纵深目标发动打击。使用武装直升机,从超低空穿越俄军占领区进行袭击,几乎是乌军仅有的手段了。

但米-24型武装直升机的机体既大且重,最大航程仅有450千米,此时飞行速度不超过240千米/时。为了躲开俄军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的搜索,这次任务中要全程超低空飞行,油耗还会进一步加大。飞行途中要精确地执行计划航线,以节省燃料,并回避已知的俄军阵地,否则这些老旧直升机根本无法抵御俄军任何一件防空兵器。要知道,这些从苏联时代继承下来的直升机,最年轻的也服役了超过30年。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军队获得了35架米-24型武装直升机。到2014年危机爆发前,这些直升机中仅有15架还能起飞执行任务。在随后八年的冲突中,乌克兰采取各种努力恢复这些直升机的战斗力,但在战斗中也被击落了6架,重伤6架,另有1架事故坠毁,在2020年末,乌军能飞的米-24大概还剩下16架。在开战以来,俄军也先后多次击落乌军的米-24型直升机。目前,乌军能飞的米-24应该只剩下个位数了。

执行这次突袭任务的乌军米-24的机械状况可想而知,可能是为了节省燃料,也可能是这些米-24并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乌军这两架直升机采用的是弹体重量在10千克量级的S-8型火箭弹,而不是威力更大的S-24型火箭弹或航空炸弹。

可以说,这次任务中,两架直升机及驾驶它们的四名飞行员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不但任务无法完成,机毁人亡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直接战果非常有限

乌克兰这次袭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7年以来,俄罗斯本土第一次遭到空袭。但从直接的战术效果上看,效果极为有限。

摧毁别尔哥罗德的这座油库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甚至对当地的能源供应都产生不了太大影响。别尔哥罗德对俄罗斯的能源开采、炼化与出口渠道的影响都非常有限。而事发后不久,俄罗斯石油公司就表示,别尔哥罗德及邻近地区油库的燃料充足,现有储备可保障消费者获得供应的时间至少为15天。

虽然别尔哥罗德承担着北线俄军后勤枢纽的作用,但俄军当前面临的后勤问题,主要是因为运输不畅,而不是没有燃料和补给。就算乌军袭击的是俄军的战备油库,在当前战场态势下,乌军没办法在苏梅-哈尔科夫一线发起大规模攻击,那油库被毁的问题对俄军也是很容易解决的。

毕竟,两架只能携带有限弹药的米-24,就算面对的是秋明油田,能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有限的。

战略影响正在发酵

虽然直接的战术效果有限,但是,乌军的这次打击有可能对俄军的战略选择造成巨大影响。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当前的北线俄军的处境的话,那就是“进退失据”。在这个方向上,俄军没有攻取一座大中型城市,始终被阻塞在边境地带。从基辅以西的伊尔平,向东直到哈尔科夫以东的伊久姆,俄军直接的攻城没有进展,试图绕过大城市进行合围的努力也没有效果。毕竟,北线俄军虽然番号众多,仅仅陆军就有8个集团军的番号出现,空降师的番号也出现了5个,但战斗力良莠不齐,作战正面过于宽大,兵员不足使其难以面对高消耗的攻城战。

战争爆发前的1月24日,北约情报飞机即发现俄军在乌克兰周边的11个集团军与军团的番号,其中8个位于北线

因此,在北线,俄军始终没能通过攻取铁路枢纽以解决部队的补给问题。在返浆期到来后,更是只能在狭窄的道路和乌军小股部队的袭击下,通过寥寥几条硬质公路输送弹药给养,损耗巨大,但效果却非常有限,像“塔曼”师、“坎捷米罗洛夫”师这样的精锐完全没有发挥出战斗力。

此前,俄军宣布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减少军事行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收缩战线,解决兵力过于稀薄的问题。只有投入足够兵力,在几个关键点上打开局面,俄军才能重新稳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如果继续将部队摊在北线僵持,时间只会对俄军越来越不利。

但乌军对别尔哥罗德的袭击,则至少在以下三点让俄军变得非常被动:

1.乌军有打击俄军本土的决心,并不畏惧战争的扩大化,这是对国际反应的认真算计的结果,简言之,大打对乌克兰有利;

2.俄军将乌军挤压到边境以南近百千米尚且不能防止本土遭到袭击,俄军真的能在北线收缩吗?如若乌军真的压在边境上,又会发生什么呢?

3.乌军不缺乏反击的勇气和手段,要阻止乌军对俄军及其纵深军事与民用目标的袭击,俄军就要继续向前发起攻击。可是,要克服大型城市的阻碍,但俄军能付出多少鲜血呢?

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言,“战争不是活的意志对死的物质的行动,而是两个鲜活的意志的较量”。俄军虽然付出巨大代价,但凭着自己的力量优势,一步步将乌克兰挤向竞技场的边缘;而乌军队也仍然展现出可观的斗志与技巧,虽然步步后退,但也让俄军险象环生。在战场之外,人们可以使用种种理论展开臧否,但在战场之上,胜负仍将由战争之神凭借战争的规则做出最终的审判。在这场小小的突袭中,乌军已经展现出他们的抉择,我们也将继续密切关注俄军如何应对。

,前哨站|乌军突袭意大利肉酱面 俄罗斯本土 殊死一击背后潜匿多重算计

相关:

荐书|这些考古及艺术史著作,与历史遗存潜入统一时空我们总是能够在考古及艺术史相关的书籍中获得一种确定感和审美的愉悦。那些被一代代的前辈于厚重的时间土壤中小心发掘、并被反复确证的文物遗存上镌刻着我们遥远的曾经,也折射着被历史赋予的天然的伟大。作为一件沉甸甸的实体,它们又比任何一种天马行空的虚构更具想象力,它历尽千帆,它充满着谜题,当我们最终隔着或许仅是一重薄薄的空气与它对望,我们与它之间,无数时间正如千军万马一样奔流。下面这些书中,研究者与沉默但..

凶手被揭露,小说可能才刚刚起头?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近两百年,流派纷纭,而在众多流派中,代表最传统推理小说旨趣的“本格推理”却俨然成为小众。书店中摆在最显眼位置、常年霸占销量榜单、经常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且同样大受欢迎的是社会派推理——这个诞生至今不过六七十年的流派。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等经典社会派作品似乎永远不会过时,叶真中显的《绝叫》、紫金陈的《坏小孩》等热门作品也每年都在诞生。究竟社会派有何魅力,它..

他来自沙漠,他的书化为灰烬 |评雅贝斯的《问题之书》博尔赫斯虚构过一本“沙之书”,一本看似普通,却“像沙一样无始无终”的书,因为它的纸页会在翻阅中不断增生,直达无穷。这理想的书也是无限的绝妙隐喻。但卸掉虚构的魔法,人如何在有限的书中发现无限呢?本文为雅贝斯《问题之书》的书评。书是个迷宫。你自以为离开了它,不料却深陷其中。绝无任何开溜的机会。你必须毁掉这部作品。但你拿不定主意。我注意到你的焦灼在缓缓攀升。墙连着墙。谁在尽头等着你?——没人。谁在翻阅..

朱天文:我的小说家父亲,与我的翻译家母亲《他们在岛屿写作》是关注台湾作家的系列文学纪录片。在这个系列最新的两部作品:《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和《他们在岛屿写作:我记得》中,介绍了台湾颇为传奇的文学之家:朱家。从父亲朱西甯到女儿朱天心、朱天文、女婿唐诺,再到第三代——青年作家/编剧谢海盟,这个传承数十年、绵延着文学基因的家庭中,不断产生着重要的写作者,他们是华语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他们的作品也持续影响着一代一代的读者们。本文是..

中国式婚姻里,还有若干好多看不见的女人?旧式女人很容易就“认命”了,男人不好,怪自己眼瞎;嫁错人,怪自己命歹——错错错,总归是自己的错。旧式女人爱孩子、爱男人、爱男人的爹妈,独独不爱自己,不爱自己唯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我是杨本芬奶奶的粉丝,五分为其文,五分为其人,合起来便是十分倾倒。从《秋园》到《我本芬芳》,她写最残酷的故事,用的却是最轻盈的笔调,纵使如何地惨伤,也绝非浓得化不开的深潭,而总有跳动的星光在里头,总有清泉珠一串串冒出来。《..

川端康成逝世50周年:揭秘《雪国》的降生秘闻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这是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第一句。小说以穿过县界的隧道为开始,暗示着空间的转移,目的地“雪国”则是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雪国》讲述的是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来到了雪国的温泉旅馆,分别与艺伎驹子、少女叶子产生了情感纠葛。作为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该小说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却描绘出了极其细腻唯美的情境,极致..

英国“终身贷款权”成型:这是职业教育的出路吗?提起“终身学习”,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陌生,“活到老学到老”早已成为寻常巷陌间耳熟能详的俗语。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一概念在席卷全球的失业浪潮背景下被再度提及。随着数字化未来向我们飞驰而来,就业市场上的新职业大量浮出水面,然而身处其中的个体却日益陷入外部要求快速迭代与自我技能更新速率迟缓的失衡中。于是,“用人方招不到人”与“就业者找不到坑”两个看似矛盾的情节却在全球多国人才市场上同时上演。如何解..

从幼卿到秋瑾,女词人不止李清照 | 叶嘉莹叶嘉莹先生讲诗词,也写诗词。她说她的诗词是“梦里边梦见的句子”,是词句“自己跑出来,然后才写成诗”。她生于民国、长于战乱,结婚生子后在台湾飘零,随即又被迫离乡、远赴北美。然而,在叶嘉莹看来,“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去国二十多年后,叶嘉莹终于完成了她的返乡之旅。而几十年命途多舛的经历也化成诗词,留下她的生命证言。先生自己写词,也关注历史上的女性词人——不止于李清照。..

“我从未见过不爱昆廷·布莱克的孩子。”昆廷•布莱克1932年出生于英国,是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负有盛名的插画家和作家,获得过英国国内有关儿童读物的多项大奖。1999年,他成为第一位“童话桂冠诗人” (Children’s Laureate) 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该奖表彰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伟大插画家和作家,后来的获得者有安东尼•布朗、迈克尔•罗森等。2002年,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插画奖。昆廷•布莱克,英国插画家,绘本作家。昆廷•布莱克以绘制插画著称,由他..

荐书|这些考古及艺术史著作,与历史遗存潜入统一时空我们总是能够在考古及艺术史相关的书籍中获得一种确定感和审美的愉悦。那些被一代代的前辈于厚重的时间土壤中小心发掘、并被反复确证的文物遗存上镌刻着我们遥远的曾经,也折射着被历史赋予的天然的伟大。作为一件沉甸甸的实体,它们又比任何一种天马行空的虚构更具想象力,它历尽千帆,它充满着谜题,当我们最终隔着或许仅是一重薄薄的空气与它对望,我们与它之间,无数时间正如千军万马一样奔流。下面这些书中,研究者与沉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