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战友讲述五位戍边官兵事迹:英雄血性 生命界碑

2021-02-21 16:18:15 来源:网络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

△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请记住5位英雄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团圆,是他们用分离换来的!”“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

日前,《解放军报》刊发边防斗争一线官兵先进事迹的综合性报道,首次披露解放军官兵在边境牺牲和负伤全过程,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人们纷纷表达崇高敬意。

5位英雄的家属、师友和战友告诉记者,边防军人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他们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留下的战斗口号。

陈祥榕出生于福建宁德,一片红色的沃土。当兵,是陈祥榕从小的梦想。读初中时,他就问过当时的班主任陈臻苏,参军需要什么条件。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原本有机会去空军后勤部队,但他却说,我想上前线。“他了解到有机会去边疆,虽然知道戍边辛苦,也存在一定危险,但他认为当兵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告诉记者。

参军前有一周集训,当时部队领导表示,看集训情况,如能过关,就到新疆去。为了被选上,陈祥榕每天5点起床,绕县环城路跑步、锻炼,回到家中吃过早饭,再去集训场地参加训练。一周集训下来,陈祥榕脱颖而出,如愿到新疆入伍。

陈臻苏至今还清晰记得,“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要去当兵了,而且是边防兵,上前线,很自豪……”

陈祥榕向外公告别,外公叮嘱他,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要吃苦,不能当逃兵。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一定不会当逃兵,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2020年6月,面对公然来犯、数倍于己的外军和钢管、棍棒、石块的攻击,陈祥榕突入重围、奋力反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保护队友。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祥榕紧紧趴在营长陈红军身上,永远定格在了保护住营长的姿势。

陈巧钗回忆,弟弟曾说过,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把主权守丢了。

陈祥榕牺牲时只有18岁,距离他在边疆入伍,不过半年多时间,“那个从海边来的少年,永远留在了山的那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

海拔520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四季飘雪、寸草不生,氧含量不足平原二分之一。有人做过计算,在喀喇昆仑躺着不动,就相当于平地负重20公斤行走,脉搏最高可达每分钟150次,连汽车平均动力也要下降30%。

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戍边的艰苦。在这个“牦牛爬不上、鹰都不愿来”的生命禁区,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雪花飘”的喀喇昆仑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口号穿过时空,跨越山河。

2009年6月,二十岁出头的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一听说征兵的消息,他临时“变卦”,踏入火热军营。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一本书中,陈红军特意标注了这样一段话。

曾担任陈红军班主任的西北师大教师刘海健,对陈红军的记忆依然清晰。“最爱听你讲自己在部队的生活,从大学毕业入伍,你在部队一路历练,成为全团乃至全师最年轻的营长。你说带兵最关键的,就是身先士卒、给士兵做好榜样……”

战士夏良回忆,在一次宿营中,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上到下,干部带头,为战士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在战斗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加勒万河谷的战斗中,有一个片段令人“泪目”: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用身躯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外军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站在最前方、用身躯挡在外军面前的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重伤倒地。见此情形,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成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历史性画面。网友动情评论:“那支‘同志们,跟我上’的队伍,一直没有变。”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千年冻土、四季长风,在这钢钎也打不进的土地上,边防官兵用军人的血性和使命担当深深地扎下根,让国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告诉记者,思远参军的想法很早就有了,“2008年,思远才12岁,从电视上看到官兵们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当时他就说,将来也要当兵。”

2015年,肖思远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汽修专业读书,正在实习的他得知征兵入伍的消息,毫不犹豫就报了名;2016年9月,肖思远入伍,到了祖国西部边陲,那个离家5000公里的地方。

一别近三年。2019年1月,肖思远入伍后第一次回家探亲。进家门时,肖思远穿的是便装,坐下来没一会儿,他就换上军装,在院子里给奶奶和爸妈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肖胜松掏出手机,给儿子拍下了一张帅气的军装照。

在边境冲突中,肖思远发现有战友被围攻,他数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这让他弟弟既难过又自豪。“俺哥这人打小就仗义。进入部队以后,他迅速实现了从热血青年到革命战士的转变。”

王焯冉和肖思远是河南老乡,同年入伍。“我觉得要是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2016年,王焯冉瞒着家人,偷偷在网上报名参军,妈妈杨素香是全家最后一个知道的。“儿子搂着我说:妈妈,我最爱你,最舍不得你,所以才一直不敢告诉你。我去当兵,锻炼好身体保护你。”

王焯冉在部队期间经常到炊事班帮厨,部队领导一开始想让他当炊事班班长。“儿子死活不愿意,为了表决心,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去炊事班帮忙了。用他的话说,男儿当兵就是要扛枪上战场。”杨素香说。

几个月前,在战场上,23岁的王焯冉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那天,他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如果能上场杀敌,我愿站在排头。如果能边防巡逻,我愿优先报名。我愿在此关头奉献出一份力量,请组织接受我的请战……”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请战书,令人潸然。

去年年底,5位英雄所在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但是,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战士付忠义说。

因理想参军入伍,凭信念驻守高原。他们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淬火成铁、百炼成钢。

“我叫杜苹哲,今年19岁,来自吉林四平,今年守边防第二年”“我叫王孟君,今年28岁,来自湖北襄阳,守边防7年”“我叫冯振栋,来自青海西宁,今年19岁,守边防第一年”……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在冰封雪裹、空气稀薄的“生命禁区”,在党和人民牵挂的地方,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用青春和热血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记者 李云舒 柴雅欣 韩亚栋)

,家属战友讲述长江巴东网 五位戍边官兵事迹:英雄血性 生命界碑

相关:

少年情事老来悲:匆匆分手不再相见,成为一生的遗憾能够加以抑制的悲伤,未必称得上悲伤;能够被抹去的爱情,未必称得上爱情。爱情很短,遗忘很长。自号“白石道人”的南宋词人姜夔,二十多岁时,在合肥邂逅过一段短暂的爱情。他们曾同游元宵灯节,阔别近二十年,他依旧如期想起。公元1197年,四十三岁的姜夔仍然未仕,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靠卖字和朋友接济度日。是年春节,他连写数首《鹧鸪天》,将少年情事老来况味,尽付一阕阕词曲。撰文 | 三书01诗鬓无端又一春/ /《鹧鸪..

七大姑与八大姨:中国人复杂的亲属称谓是怎么来的?正月里头走亲访友,如何称呼长辈疏忽不得。许多中国孩子在学说话时恐怕都曾为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亲属称谓晕头转向——中国亲属称呼非常复杂,英语世界用“uncle”指代的父辈男性亲属,在中国就有“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五种称谓;“cousin”的概念更是涵盖了汉语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这八种情况。中国人为什么会发明如此复杂的亲属称谓呢?汉语言研究者郑子宁在《东言西语》一书中指出,..

《刺杀小说家》:杀死那个理想主义者距离双雪涛辞掉银行柜员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小说创作,已经十年了。今年将有两部根据他的小说所改编的电影上映,一部就是即将在今天后春节档公映的《刺杀小说家》;另一部则是悬疑要素和东北元素都很突出的《平原上的摩西》。从世俗角度来看,双雪涛似乎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了,但他却在前几天的采访中说:“‘成功’这个词用在作家身上很奇怪,我觉得还是活下来了,以作家的身份活下来,而且基本上是相对自由的,以自己比较..

武汉实体书店海外展业 新加坡卓尔书店开幕沁人心脾的书香,从江城漂洋过海到狮城。2月8日,卓尔书店新加坡店盛大开幕,将为这座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增添新的人文色彩。伴随首家海外店开业,卓尔书店首次走出国门,为海外华人及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经典书籍,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汇交流。卓尔书店新加坡店位于繁华的新加坡乌节路德丰广场,共两层,总面积433平方米。一楼是咖啡吧与儿童读物空间,二楼是文学、艺术、历史、工具书和畅销英文书,此外还设有小画廊..

出租屋里的流动图书馆:一个不算成功的成长实验两年多来,流动儿童浩哲几乎每周都会从mini图书馆借书,书里装着一个连父母都无法为他描述的世界,陪着他在远离家乡的出租屋里漂流。出租屋闷热幽暗的楼道里,8岁的浩哲跺跺脚,踩亮了楼道里的灯,走到书架前——这是他每天都要光顾的“mini图书馆”。他扫了一眼这个四层的书架:平常每周都更新的书半个月没换过了。浩哲有些失落,马上进入三年级,他的个子窜高了,看书的胃口也变大了——一个晚上就能翻完两三本。看到书没有更..

杨贵妃一曲胡旋舞,梦回敦煌飞天本 文 约 7330 字阅 读 需 要 20 min中西文明交往的历史像是一条流动的长河,文化艺术是河水激荡中跳跃的浪花。敦煌壁画中美丽灵动的飞天形象,就是丝绸之路上印度佛教文明与中国道教文化,乃至希腊文化元素,交互碰撞所激起的一朵绚丽的浪花。何为飞天金庸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天龙八部》,这是一个佛教化的书名。八部“天龙”之中,就有“飞天”。只是她原本的名字叫“天人”。佛陀诞生,前来祝贺的“来宾”中就有“天..

《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出版座谈会在京举办2021年1月30日,《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出版座谈会在线上举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季,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广东省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晓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

我们的问题不是自我太多,而是没有自我近期,诗人惠特曼最著名的长诗《自我之歌》中译版出版。《自我之歌》是惠特曼对“自我”最丰沛恣肆的一次袒露和歌颂。2019年是诗人诞辰200周年,曾引发了一轮对惠特曼诗歌遗产的新讨论。《自我之歌》也让我们对惠特曼的理解更加立体与深入。北京,197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个14岁的孩子在工人体育馆举行的文艺晚会上听到一首诗,让他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兴奋”,从此他的生命状态改变了。那首被人艺演员周正朗诵的诗出自沃尔特·..

《情人》作者杜拉斯:电影的成功根植于写作的溃败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广岛之恋》的作者,《奥蕾莉娅·斯坦纳》的导演,被称为横跨文学与电影的“作者导演”。但她却始终认为,电影的成功根植于写作的溃败。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电影编导。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本文节选了《绿眼睛:杜拉斯与电影》的译后记和部分章节,以展现她的电影观、文学观。图片亦来自该书。《绿眼睛:杜拉斯与电影》,[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李宗盛心中依然住着那个少年每当听到自我剖白的音乐,总能想到李宗盛的那首《山丘》。“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还未如愿见到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年轻人。”台湾金曲奖在颁奖词中说道:“《山丘》写出每个人心里深藏甚至尚未发现的部分,一举击中人心。”本文作者姚谦是一位作词人,他在介绍两位少年的“自传体”歌曲时都同李宗盛的《山丘》进行了对照,这两位少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