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战术发展论:功利足球的三大核心点

2018-07-17 08:53:01 来源:网络

本文首发于PP体育

 

 

本届世界杯,足球是否来到了新的战术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杯上,总进球数并不少,仅次于1998年和2014年的171粒,一共有169粒进球。但在广众的舆论声中,本届世界杯并不精彩,因为期待中精彩的对攻战并不多,而进球太多太多来自定位球和反击。总而言之,本届世界杯被认定为功利足球的代表作。然而在笔者看来,我们谁也没有权力去指责追求梦想的人,毕竟世界杯对所有足球员来说都是一生的梦想,绝大多数人都触不可及。

在本届世界杯上,关于战术发展理论,被提及最多的莫过于“传控已死”?那么,传控足球是否真的已死?功利足球大肆横行之下,世界杯取胜之路又有哪些核心要素和亮点?是什么让法国队走向了最终的冠军?

(一)支点中锋

 

 

查阅世界杯四强,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战术都是在支点中锋为基础的情况下展开的。无论是法国的吉鲁、克罗地亚的曼朱基奇、比利时的卢卡库、还是英格兰的凯恩,他们都用有一名球员,可以在对手禁区内站住。

而在支点中锋发挥极大战术作用的背后,似乎有着更深层的意义。自4-2-3-1成为足坛最大的主流阵型起,单前锋阵型开始彻底的取代双前锋阵型,支点中锋成为了足坛最大的受益者

虽然从“双”普“单”的过程,让当今足坛的中锋进球数普遍高于八九十年代的锋线杀手们,但作为“受益者”,他们同时又必须具备牵扯对方主力中卫的能力,要能在禁区内站得住!所以他们被称为“支点中锋”,整个球队阵型平衡的维系点,也是让球队整体推进的“牺牲者”。唯有支点中锋在禁区内站住,本方队友才能在对方半场获得更多空间,从而节约更多体能,让阵容更好的“流动”,让球队有更持久的强大寿命。

在本届世界杯上,这点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的。从首轮俄罗斯5比0大胜沙特,到阿根廷的作茧自缚,无数场比赛都体现了支点中锋必不可少。当克罗地亚将阿根廷冲的支离破碎,到伊瓜因首发后阿根廷击败了尼日利亚,再到淘汰赛继续弃用中锋,阿根廷四场比赛的战术变化不可谓不大,可谓是用尽了方法。但原本已经帮助球队晋级取得效果的方法,阿根廷却自己弃用,反而成了“支点中锋”重要性的最好侧证。帮助球队晋级的伊瓜因,幸而没有成为“背锅侠”。

 

 

俄罗斯队的大中锋久巴,则是另一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常常喜欢拿体系足球说事,但球队本身是一个整体,而一场比赛只是球队在一项赛事中的一部分,球员也仅仅是一部分。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能够引领潮流的足球哲学,总是与当时最兴盛、水平最高的联赛相挂钩的。所以在世界杯上,支点中锋的重要性,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偶然,而是过往十年的最好表现

但在如今这个顶级中锋稀缺的年代,单箭头依然是战术潮流的主流,这边造成了很多球队的极限,成绩的瓶颈便也是可以预见的。拥有一名全能型超级中锋,不仅能完成最有效的进攻,更能让对手防守重心依赖于本方禁区,兵力有限的情况下,球队便有了第二波进攻,第三波进攻。这对于最密集的强强对话赛程而言,其效果远不止是阵地战取得优势而已。

自上世纪最佳主帅米歇尔斯建立现代足球阵型概念以来,“自由移动、接应跑位”一直是战术实施的基础。而在功利足球的时代里,不能让对手反击投入过多兵力,不能让球队消耗没必要的体能,不能失去强攻的能力,都离不开“支点中锋”。

然而,全面型的中锋是可遇不可求的,在世界杯这样的鏖战中,能起到战术作用的,便已是最好的。

(二)组织核心

 

 

除了“支点中锋”闪亮世界杯外,中场仍然是世界足球的主旋律。

虽然有德国队淘汰这个反面典型,但“得中场者得天下”,仍然是不变的硬道理。本届世界杯“金球奖”得主莫德里奇,“银球奖”得主格列兹曼,以及比利时中场核心德布劳内,都是球队的中场核心。

在世纪之初,“组织核心后移”成为了十年内称霸的主旋律,无论是皮尔洛还是哈维,他们都是称霸世界背后的真正英雄。六年前,我曾看过郎效农的一篇球评——《强化逼迫打法——建立中场核心》。而如果细算总结,强化中场需要七大要素,具体如下:

1、建立中场核心;

2、明确战术思想;

3、选择中场目标;

4、中场防守逼迫并竞争;

5、合理分配人员,物尽其用;

6、特点合理搭配,丰富打法;

7、做到虚位完美融入,容易适应

 

 

而真正能做好这几点的主教练,可谓屈指可数,于是我们便有了“得中场者得天下”。然而各国足球基础并不相同,球队的球员能力也不同,能够将中场物尽其用,做到组合发挥出现表现价值>人数基础的效果,从而做到掌控中场。这一点,曾经在阿莱格里执教米兰时期,和后阿莱格里时期都有着明显差别。而在这几年的足坛战术发展里,“组织核心后移”已经不再是硬道理。伴随着前场逼抢等高压打法成为杯赛的主流,组织核心过后的位置,被设计出了很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其中,克洛普便是佼佼者。

与克洛普相同,阿莱格里目前也和世界杯没有任何瓜葛,但他们却都教会了所有主教练,如何在中场人员配置不够强大的情况大,获取胜利之道。能否将所有中场都发挥到极致,“人尽其用”或许远比瓜迪奥拉式的传控更容易普及。这点在本届世界杯也有很多比赛可以作为例子,即:阵容可以不够强大,但人员必须充足;完美无缺的培养默契,三人中路阵型中需要有两名传球手;树立一个自由人,能提升球队士气,能解放核心的创造力;多变的根源在于相互的保护,位置后撤时保留足够体力去支援进攻

 

 

所以,无论是法国、比利时、还是克罗地亚,在第一核心被防死时,博格巴、阿扎尔、拉基蒂奇都可以作为第二组织者。毕竟,现在的阵型都是“流动”多变的。阵型的变化可以说是考验教练水平的基础,而越是会产生“流动”,中场核心便越凸显重要性。一个主核,一个副核,结合这十年来最核心最潮流的战术打法,前腰位置的重新凸显,也不是偶然

在范加尔改造拜仁建立的战术哲学中,“高位逼抢”已经被筑造了深厚的地基。其核心如下:全员紧逼防守;边锋、边前卫和边后卫,永远保持合适的距离,形成边路一个小的进攻和联防体系;4号位(自由中卫)亦或者门将,负责选择进攻大方向;用高速传球,制造空间,特别是制造纵深;用高速传球,使对手跟着球跑,疲于奔命,同时保证己方体力;任何位置都不允许轻易丢失球权

虽然随着发展,功利足球的踢法并没有2014年的荷兰亦或者范加尔的拜仁那么华丽,但是随着整体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进攻方向是大于高控球率的,而可以完成这瞬息才有的关键之人,只能是组织核心

(三)消耗体能

 

 

或许仍然会有人说,好门将顶半支球队。无论是连胜两场点球大战的苏巴西奇,亦或者是横空出世的皮克福德,还是“金手套”奖得主库尔图瓦。他们的表现或许都要好过洛里,但法国队却最终夺冠了。

在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世界杯这样最顶级的赛事,防守仍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如何做到最好的防守?这不是仅仅依靠门将而已。保护本方后防,只能是寻求安全的方法,而真正让法国超出另外三强,接连力克强敌的关键,其实是消耗体能的手段

传控是否已死?《倒转金字塔》作者乔纳森·威尔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按照足球规律,一套战术打法使用的时间越长,别人就越容易找到战胜你的办法。

 

 

法国却使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自小组赛以来,法国队便努力积攒每一丁点的体能,为更多艰难的比赛做充足的准备。在这样的从基础下,练好定位球和点球都是很重要的,防守反击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每次当法国取得领先后,他们便会选择防守反击,放弃控球权。因为有熟练地多条反击线路,以及明确的反击点,法国队的细节准备是充足的。这也和德尚之前的执教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不再复述。

通过迅速将球过渡中场,放弃中场的打法,获利不仅有法国,更有英格兰。英格兰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挺进世界杯四强,分组优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同样实施防守反击+体能消耗战。传统足球强国的优势,是除了主力阵容,还有一套完整的在优秀俱乐部踢主力的替补阵容,他们拥有杯赛上的消耗资本。在面对哥伦比亚和瑞典的比赛里,英格兰从来没有选择占据控球率,而是发挥自己的定位球优势,通过传统英式足球优势的高举高打,不断消耗对手体能,从而取得优势。而在面对克罗地亚过早进球之后,英格兰反而选择了稳妥的控球,但英格兰中场岂能和克罗地亚中场相比

 

 

反观法国,他们坐拥世界杯第一身价,不仅放低了身段,更是将“消耗体能”这种战术始终贯彻到底。面对丹麦选择完全节约体能的打法;对阵阿根廷,无论领先或落后,都利用对手没有支点,大举展现自己的防守反击;对阵乌拉圭,一球领先之后便开始消耗对手体能的手段;对阵比利时,更是让对手始终不敢大举压上。法国队每场比赛都在为之后的比赛节约体能,率先取得领先,或者说运气都是一方面。

但如何在稳定防守,放弃控球率的情况下,使本方消耗更少体能,而对手消耗更多体能的方法,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使用。所以,无论是本届世界杯的71粒定位球和22粒点球,还是本届世界杯过多的绝杀球,这都不是偶然,而是战术使然。过往几年,我们常常调侃的齐达内“绝杀玄学”,也是来自“消耗体能”打法的优势,这也是我在本届世界杯一直强调的。

面对还剩“半条命”的克罗地亚,法国队的下半场,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未来的杯赛,功利足球势必将成为主流,但也不一定会踢得很难看。

作者是网易新闻·网易号世界杯“易呼百应”报道团特约作者

,世歌曲免费下载 界杯战术发展论:功利足球的三大核心点

相关:

音乐剧《搭错车》首登台中歌剧院 陈乐融:十年等得丁当来由丁当、王柏森、陈乃荣,以及“黄金档戏剧小生”萧景鸿(阿弟)领衔主演的音乐剧《搭错车》,于7月7日和8日在台中歌剧院大剧院首秀大获赞誉。 1983年轰动华人世界感人热泪的电影巨作《搭错车》,口碑票房双丰收,至今依旧经典。为重温经典电影的感动和揪心,今年由相信音乐出品制作了全新的《搭错车》音乐剧,邀请了实力派歌手丁当主演,王柏森、陈乃荣共同演出,更力邀华语乐坛知名创作人陈乐融担任艺术总监、编剧和作词,朱敬..

《云朵朵除妖记》上市 跟着马未都和观复猫学历史去过马未都观复博物馆的人都知道,那里值得一看的除了古董收藏品,还有一群可爱的流浪猫。云朵朵、蓝毛毛、麻条条、黄枪枪、花肥肥是它们其中的五只,而今,这五只萌猫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职责,并有了漫画形象,还在“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集体亮相,通过它们独有的方式让孩子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这套丛书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携手观复博物馆联合推出,共计六本。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门别类,五只萌..

高铭新作《催眠师手记》发布 催眠不是沉睡而是唤醒一本是写“非正常人类的正常世界”,另一本则是关于“正常人类的非正常精神空间”——作者高铭的心理纪实作品《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和《催眠师手记》,一直在各大书籍畅销榜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在近日,后者也已经出版了第二季。日前,由磨铁图书和西西弗书店联合举办的高铭《催眠师手记》系列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高铭向读者分享了该书内容,并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专访。 现场 主角,全部是身边的普通人 高铭称自己是客观的“社会..

美育 与美“相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80后的学生生涯中,一定少不了这样一句五字教育方针。而“德智体美劳”中的“美”,指的就是“美育”。 美育,是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概念的第一人,他以“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且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将美育提高到了一个改善国民素质、圆满个体人生的高度。 作为世界上最重视..

方锦龙: 欢乐的“音乐变色龙”韩轩 6月下旬的成都,烟火繁华的市井小酒吧里,荧幕上是激战正酣的世界杯足球赛,座中,一位白发“老者”也在看球。他的样貌十分引人注意,银白的头发,颇有冲冠之势,面色却极为红润,脸上几乎没有一丝皱纹,是典型的鹤发童颜。 “你是不是那个……那个能把琵琶弹得跟电吉他似的大师?”一路人突然发问。 “你说的是谁啊,我怎么不知道。”白发“老者”不置可否,逗着趣儿,让对方说下去。 “方锦龙!我想起来了,就是您吧!” ..

和纸艺术展呈现传统技艺新生“和纸与生活” 艺术展览日前亮相北京新地标前门北京坊,以纸为线索,呈现纸的源起、传承与创新等主题,诠释纸在设计、家居、生活和艺术的多元应用。 本次展览分为五大展区,分别以颜色、装置、生活、影像和原材为主题,展出了由和纸制作的纸灯、和纸主题墙、和纸制成的秋田犬形象等展品,并陈列了流传百年的日本各地制造的和纸。展览期间特别举办了多场纸艺沙龙与和纸手工坊,并邀请和纸大师五十岚亲临现场,以近百年家族制纸传..

《乡恋》流行歌坛一颗信号弹“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一首《乡恋》,被称为内地流行音乐开启的标志。1979年,李谷一为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配唱主题歌《乡恋》,1980年,这首歌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然而,这首歌同时也把李谷一拉入了改革开放后文艺界争论的旋涡。 几十年来,她作为著名民族声乐艺术家、戏曲表演艺术家,亲历了院团改革的实践、不同音乐风格的兴起,并通过自己的创新和探索,让中国..

《邪不压正》是一场春梦 《侠隐》是一场旧梦◎李壮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上周五开始公映。毫无意外,我的微信朋友圈随之进入了刷屏炸锅模式。同样毫无意外的,是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评价的两极分化情况存在于各种不同的层面。例如演技问题。我看到有人赞叹这部电影的演员表演达到了各自的最高水平,《邪不压正》应当席卷所有演员奖项;但很快就出现了表述同样极端但观点完全相反的声音,认为整部电影里演技唯一过关的是梁启超的那只肾。再如电影的..

“观复猫小学馆”首发 马未都现场谈“猫”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携手观复博物馆打造的漫画丛书“观复猫小学馆”《云朵朵除妖记》近日在2018中国童书博览会现场举办首发式。 马未都在首发式上表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我们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之脉,猫馆长们当然也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责任,它们希望和小同学们一道,慢慢地深入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渐渐建立民族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文化自信心。” “观..

人民出版社出版14卷本《陈桥驿全集》新华社电(记者 史竞男)《中国国家历史地理·陈桥驿全集》(1—14卷)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计划出版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陈桥驿全集,标志着我国首次集中出版历史地理学创建人著作的全面启动,体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陈桥驿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对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据了解,陈桥驿为《水经注》与郦学、宁绍地区与吴越文化、方志学与地名学等多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