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带头大哥!梅西与斯卡洛尼相遇,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2022-12-19 15:06:11 来源:网络

世界杯冠军归属潘帕斯雄鹰,尘埃落定的一刻,阿根廷球员们和教练组紧紧相拥,疯狂庆祝。

这是属于梅西,属于所有阿根廷球员的神奇夜晚,而缔造这一切的还有少帅——斯卡洛尼。

这位年仅44岁的阿根廷前国脚,继2021年率队夺得美洲杯冠军后,将这支球队又送上了更高的巅峰。

斯卡洛尼为梅西和阿根廷指明了方向。

直爽的性格、勇于改变的魄力、识珠的慧眼,以及实用主义的勤奋作风,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名帅的诞生,即使他的临场换上和指挥依旧存在些许瑕疵。

但梅西与他相遇,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斯卡洛尼也曾是阿根廷国脚,如今他终于拿下了大力神杯。

扶大厦于将倾

四年前的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队给世人留下的,是梅西落寞的背影,以及众多的恶搞和嘲讽。

时任主帅桑保利的战术调教,也让那时的阿根廷队难以找到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梅西功效的打法——国家队和俱乐部的梅西“不是同一个人”的印象,始终挥之不去。

低迷之际,正是需要不破不立的人物——斯卡洛尼,正是此刻出现的那个人。

斯卡洛尼的执教履历其实算不上豪华。2015年他才正式从球员身份退役,随后先后担任过塞维利亚俱乐部和阿根廷国家队的助教。

接过阿根廷队主帅重任之前,他的主教练经历只有阿根廷U20国家队,这样一位只能称得上是“菜鸟”的主帅,能否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没有人敢抱有太多的期待。

但正是在这样一位冲劲十足的前国脚少帅的带领下,阿根廷球迷希望看到的改变真真实实地到来了。

斯卡洛尼带来的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新人球员在球队中的逐渐站稳脚跟。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彼时斯卡洛尼在执教阿根廷的44场比赛中,就有多达38名球员上演了国家队首秀。

如今的阿根廷队,拥有德保罗、恩佐·费尔南德斯、阿尔瓦雷斯、麦卡利斯特等新周期加入的血液,他们也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这背后,斯卡洛尼的用人不疑功不可没。

从四年前的捉襟见肘、夕阳西下,到四年后的新老结合、锐意十足,斯卡洛尼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什么叫做扶大厦于将倾。

梅西和斯卡洛尼紧紧相拥。

阿根廷不能没有梅西

在寻找一支全新的阿根廷队的同时,斯卡洛尼也并未对这支球队“推倒重来”。

全世界都知道梅西对于这支球队的重要性,而斯卡洛尼所做的,是继续将梅西作为核心,围绕他打造更适合的阵容。

在无数个场合,斯卡洛尼一遍遍地表达着梅西在这支球队乃至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来到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他甚至刻意淡化了教练组的贡献:“(对梅西的出色表现)我毫不惊讶,他一直都能做到,这并非是教练组的功劳。”

“梅西是一个赢家,他有与生俱来的自豪感,渴望继续踢他想要的足球,我们对此很开心。我们会继续享受拥有他。”

在斯卡洛尼的执教下,梅西的核心地位得到了最稳固的确立和执行——如今他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场上可以成为中前场自由人的角色,以自己的意识和判断带领整支阿根廷队前进。

与此同时,在梅西的身边也拥有众多忠心耿耿的队友辅佐,被球迷调侃为“保镖”的德保罗就曾表示:“在这支球队当中领袖非常重要,梅西捍卫了我们所有人,他也因此是我们的绝对领袖。”

斯卡洛尼自己也说:“我们要想办法让梅西和他的队友在球场上感到舒服,你必须让梅西快乐,无论他在哪个国家,每个人都会这样做。”

“我是他的教练,但我会花钱买票去看他的比赛”。这是斯卡洛尼的又一句“名言”。

点球大战前,斯卡洛尼鼓舞全队。

捏合全队,上下一心

斯卡洛尼对于梅西的感情,与其说是教练对球员的肯定,不如说更多是同袍战友间的信任。

2006年世界杯,彼时28岁的斯卡洛尼还曾和梅西在世界杯赛场并肩作战。而在2016年美洲杯后梅西伤心宣布退出国家队,那时退役不久的斯卡洛尼还通过社交网络深情挽留:“别走……莱奥”。

作为一路看着梅西成长的前辈,斯卡洛尼对梅西的能力和品行没有半点迟疑,而这一份信任也一直延续到了今日。

许多人下意识里,大牌球星所在的球队需要主教练以权威“镇压”,但斯卡洛尼无疑并不持类似观点,并且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他用来捏合整支球队的“法宝”,是自己的谦逊与真诚,以及在球员面前的低调。甚至在去年率领球队夺得美洲杯冠军,为阿根廷队打破28年无冠的尴尬之后,他也宁愿“退居幕后”,“无论谁带领这支阿根廷都能赢下冠军。”

作为几届世界杯前还在身披阿根廷战袍的老大哥,斯卡洛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造出了团结的更衣室氛围——就像他自己所说,诚实和相互间的信任最重要。

“我从不担心在一群人面前诚实而直接地交流。你可以骗他们一次,但第二次他们就会质疑你。重要的是,当球员上场时他们要相信教练所说的话。我认为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梅西也对此回报以全身心的付出:“这是一个由好人组成的团队,他们总是向前迈进,从不抱怨任何事,我真的很信任这支球队。”

斯卡洛尼在球员心目中树立起了令人信赖的“大哥”形象,除此之外,他的教练组中还有同样年轻的几位国脚前辈。

艾马尔、阿亚拉、萨穆埃尔……由名宿组成的这个教练组,被球迷调侃为“本届世界杯踢球最好的教练组”,而他们也的确带出了阿根廷队的生机勃勃。

决赛让迪马利亚首发,是斯卡洛尼的妙手。

拨乱反正,实用至上

在不断前行的同时,斯卡洛尼所秉承的并非一味的“打鸡血”,而是极其实用主义的作风。

从各种阵型的实验,到之后在5后卫和4后卫阵型之间的切换,再到球员选择标准上的状态至上,斯卡洛尼的选择是看碟下菜,而非墨守成规。

在本届世界杯上,他的标准也能够看得清晰——阿尔瓦雷斯、劳塔罗、帕雷德斯、恩佐……谁状态好谁就上场,否则就坐到替补席。

本届世界杯前,阿根廷队已经实现了球队史无前例的36场不败,距离意大利的37场不败纪录仅差一场,但首轮小组赛不敌沙特遭遇当头一棒后,斯卡洛尼及时做出调整,三场小组赛使用了三套不同的首发阵容,最终让球队小组头名出线。

是主动掌握球权,还是主动让出球权打反击,这支阿根廷队面对不同对手会使用不同战术,同时也不惜在进球后稳固防守,绝不迷恋“美丽足球”。

用梅西的话来说,斯卡洛尼的教练团队给球员的感受就是安心:“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防守,什么时候控球,什么时候压迫,什么时候反击。”

“他们会让你知道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按照布置去完成。任何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必须做什么,所以球队不会感到迷茫,也不会绝望。”

细致而实用的准备,来源于平日里的细节——据媒体透露,斯卡洛尼在旅途中也会抓紧时间在车上工作。

对于这份工作,他是真的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半决赛获胜后他就曾动情到眼含热泪,而在决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他又红了双眼……

结语

其实,当初斯卡洛尼成为阿根廷队主教练,本有一些无奈的味道——由于阿根廷足协多年的贪腐和内部混乱,在艰难付出违约金解雇桑保利之后,他们已经没有钱再去挖来波切蒂诺、西蒙尼这样的名帅,“菜鸟”斯卡洛尼因而得到了机会上位。

但就像瓜迪奥拉的称赞:“当教练需要经验这个说法并不正确,你看斯卡洛尼、艾马尔就给予了这支阿根廷队所需要的东西。”

在卡塔尔世界杯上,44岁的斯卡洛尼是最年轻的主教练,但他带领阿根廷队逐渐找到了正确的路。

卡塔尔世界杯留下的,不仅有梅西的最后一舞,也有这位阿根廷“大哥”的传奇。

,阿根廷带头大哥!虫害 梅西与斯卡洛尼相遇,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相关:

阿根廷球星迪马利亚亲笔:暴雨,狂风,黑暗之间万万没有想到,从一位阿根廷足球运动员的亲笔信中,读出了拉丁美洲奇幻文学的味道。即便抛开迪马利亚的球星身份,这篇文章依旧是充满人性光辉的佳作。我依旧记得当我收到皇家马德里来信的时候,我还没有打开就直接把它撕碎了。那是2014年世界杯决赛的早上,我看过时间,正好是11:00整。我当时坐在训练师旁边的一张台子上,并且给自己的腿注射了一针止痛针。在四分之一淘汰赛的时候,我的大腿肌肉拉伤了,但用了止痛药,我就可以..

《红楼梦》:曹雪芹的挣扎与超脱2004年4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于每天中午12:45——这一远非黄金时段的“睡眠时间”——播出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没想到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响,“男女老少,追踪观看”。在《红楼梦》研究领域,继“红学”“曹学”“脂学”之后,刘心武以“秦学”名世,驰誉海内外。“秦学”不仅从秦可卿原型的研究入手,揭示《红楼梦》文本背后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权力之争;还以秦可卿为钥匙,打开《红楼梦》这座巍峨..

欲治气血两亏、虚弱颓丧,更须读辛弃疾做词人不是辛弃疾的本意。一个立志于“弓刀事业”且曾建立奇功的铁血英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望,却因生不逢时,失去了做名将、做宰相的机会,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词人,南宋词坛第一人。临死前,还在呼喊:“杀贼!杀贼!”不过还好有诗词,能够为辛弃疾烈性的情绪谋一个出口。一字一句间,闪烁的不止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英雄失意,还有柔情百折,纤细风流与随遇而安。爱辛弃疾..

李煜:一个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千古之后,当我们依依别离时,心头依然会浮现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某个黯然神伤的时刻,我们或许会写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当孤独与惆怅来临,我们也会禁不住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要人间还在上演着世事的繁华与幻灭,李煜的词就将永远流传下去。失去了一世的江山,慰藉了万世的人心。李煜,你是另一种意义的胜利者。”——周公子《宋词群星闪耀时..

韩炳哲:拒绝一切痛苦的生命,是被物化了的生命痛苦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对痛苦的恐惧和对幸福的绝对要求,这导致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韩炳哲在《妥协社会》中指出,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而真正让人痛苦的恰恰是漫长而无意义的生命本身。原文作者|韩炳哲《妥协社会:今日之痛》,[德]韩炳哲 著,吴琼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1月版(即将出版)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告诉我你和痛苦的关系,我就会说出你是谁!”恩斯特·云格..

中国百年推理小说发展史福尔摩斯、埃勒里·奎因、波洛……提到名侦探,我们脑中第一时间涌现的大多是这些形象,然而,这些世界文学史上经典的侦探形象虽然影响力广大,但是,如果提及最能带给我们童年回忆与温情的侦探形象,或许还是那些年我们在电视机前看过的少年包青天、高喊“人命大于天”的提刑官宋慈,以及深入人心的狄仁杰大人等等。中国的推理小说从历史上的公案小说开始发展,已经具有了与中国文化相通的独特气质,民国时期,通过程小青、刘半..

探究文学中的“意义感”:幸福往往越渴望越背离意义感可能是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感受。什么是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你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意义感之间的参差比较是如何形成的,它合理吗?当然,这个话题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人开始思考了,亚里士多德就会审视人们所做的一切:怎样的生活算是好的,怎样的生活不太好?他把最好的生活的状态称之为“幸福”,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幸福”。今天的这篇文章,摘编自张秋子《堂吉诃德的眼镜》,作者从19世纪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

我始终避免自己成为一个灰溜溜的人丨星期天文学·班宇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有一场雨,在中国诗歌里淅淅沥沥下了两千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宋·李清照《如梦令》)“一冬少雨雪,人意常昏昏。”(南宋·陆游《岁暮风雨》)……在古诗词中,我们能读到很多描述雨雪的诗句。好像每一个诗人,都会淋一场雨,都会看一场雪,都会写一首跟雨雪相关的诗词。在新书《苗师傅文学人生课》的第七讲“雨雪霏霏”中,作家苗炜讲述了他文学记忆中的雨雪,试图“捕捉一下雨雪中的情..

重读蒲松龄《促织》:1700字,8条微博的体量,史诗的气派图丨《蛐蛐》动画(1982)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节选)作者:毕飞宇一我们今天要谈的是短篇小说《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