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台中央的梅西、姆巴佩、内马尔、C罗

2022-12-19 06:41:32 来源:网络

作者 布旺楚辛

记忆中最巅峰的史诗级对决,结果公正,胜利必须属于咱的阿根廷。这届世界杯就是四个人的世界杯,C罗,内马尔,姆巴佩和梅西。

世界舞台中央的梅西、姆巴佩、内马尔、C罗

C罗的陨落是必然。不是自己拼尽全力成就全队,而希望全队努力来为自己刷数据,这样独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仅被球队最后也被粉丝所抛弃,一个单打独斗的专业户,丝毫没有领袖级球星的人格感召和霸气。

内马尔虽然止步于半决赛,但回忆这届世界杯那么多进球,最值得回味的首先还是他对克罗地亚的致命一击。在全场令人窒息的比赛氛围中,他如蛟龙纵身一跃,胜似闲庭信步的晃过对方守门员,轻松挑射入网。技术。和力量、灵气和霸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喜欢他不需要理由。

姆巴佩还是四年前那个姆巴佩,强健、生猛、迷人、锐不可当,每一次触球都引发全场的尖叫,每一次超车都没有人能够追赶……他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成为王者,还需要一点点品格和格局的加持。

这届的梅西也颠覆了我以前对他的认知,一直以为就是天才级的过人如麻、破门不眨眼的机器,但这届比赛他傲视群雄的助攻次数,在荷兰、法国野蛮粗暴的侵犯下仍然优雅神闲气定地给予对手一次次致命的回击,尤其点球绝杀荷兰之后,他一人冲向大马丁的那一俯身拥抱,尤其今晚他的三个进球,马拉多纳之后这个足坛,新的王者当之无愧。

世界杯是全球四年一次的嘉年华,人类超越地域、种族、语言、意识形态的藩篱在这里碰撞交流,纵情宣泄,G20的强国几乎悉数在这个舞台登场。你没有走进这个舞台,你怎么能自称已经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复兴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世界宠物小精灵ag 舞台中央的梅西、姆巴佩、内马尔、C罗

相关:

实至名归!梅西本届最佳球员,姆巴佩8球获金靴世界杯决战,阿根廷7-5点球大战击败了法国。赛后,世界杯的各大奖项出炉。21岁的阿根廷队年轻中场恩佐·费尔南德斯拿下最佳新人。马丁内斯拿下最佳门将。阿根廷门将达米安·马丁内斯拿下最佳门将“金手套奖”。姆巴佩最佳射手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整个赛事打进8球的姆巴佩拿下金靴最佳射手。最具含金量的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奖,当之无愧属于梅西!

恭喜!阿根廷!恭喜!球王梅西为期近一个月的世界杯,终于在北京时间12月18日23点打响终局之战!究竟是梅西球王加冕率领阿根廷夺魁,亦或是姆巴佩新王率法兰西卫冕?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卡塔尔的卢塞尔球场,等待着足球亲自谱写的这出好戏。这是一场世界第3(阿根廷)对战世界第4(法国)的对决,可以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五五开。两支球队在历史上一共交锋12次,潘帕斯雄鹰6胜3平3负占据着优势。只不过上一次交锋,阿根廷3-4输球,那正是4年前的俄罗斯世界..

欲治气血两亏、虚弱颓丧,更须读辛弃疾做词人不是辛弃疾的本意。一个立志于“弓刀事业”且曾建立奇功的铁血英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望,却因生不逢时,失去了做名将、做宰相的机会,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词人,南宋词坛第一人。临死前,还在呼喊:“杀贼!杀贼!”不过还好有诗词,能够为辛弃疾烈性的情绪谋一个出口。一字一句间,闪烁的不止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英雄失意,还有柔情百折,纤细风流与随遇而安。爱辛弃疾..

李煜:一个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千古之后,当我们依依别离时,心头依然会浮现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某个黯然神伤的时刻,我们或许会写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当孤独与惆怅来临,我们也会禁不住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要人间还在上演着世事的繁华与幻灭,李煜的词就将永远流传下去。失去了一世的江山,慰藉了万世的人心。李煜,你是另一种意义的胜利者。”——周公子《宋词群星闪耀时..

中国百年推理小说发展史福尔摩斯、埃勒里·奎因、波洛……提到名侦探,我们脑中第一时间涌现的大多是这些形象,然而,这些世界文学史上经典的侦探形象虽然影响力广大,但是,如果提及最能带给我们童年回忆与温情的侦探形象,或许还是那些年我们在电视机前看过的少年包青天、高喊“人命大于天”的提刑官宋慈,以及深入人心的狄仁杰大人等等。中国的推理小说从历史上的公案小说开始发展,已经具有了与中国文化相通的独特气质,民国时期,通过程小青、刘半..

探究文学中的“意义感”:幸福往往越渴望越背离意义感可能是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感受。什么是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你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意义感之间的参差比较是如何形成的,它合理吗?当然,这个话题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人开始思考了,亚里士多德就会审视人们所做的一切:怎样的生活算是好的,怎样的生活不太好?他把最好的生活的状态称之为“幸福”,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幸福”。今天的这篇文章,摘编自张秋子《堂吉诃德的眼镜》,作者从19世纪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

我始终避免自己成为一个灰溜溜的人丨星期天文学·班宇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有一场雨,在中国诗歌里淅淅沥沥下了两千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宋·李清照《如梦令》)“一冬少雨雪,人意常昏昏。”(南宋·陆游《岁暮风雨》)……在古诗词中,我们能读到很多描述雨雪的诗句。好像每一个诗人,都会淋一场雨,都会看一场雪,都会写一首跟雨雪相关的诗词。在新书《苗师傅文学人生课》的第七讲“雨雪霏霏”中,作家苗炜讲述了他文学记忆中的雨雪,试图“捕捉一下雨雪中的情..

重读蒲松龄《促织》:1700字,8条微博的体量,史诗的气派图丨《蛐蛐》动画(1982)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节选)作者:毕飞宇一我们今天要谈的是短篇小说《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我所写下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2017年,记者林松果在江苏遇到“杀鱼弟”,这个17岁的少年因为和父母争吵喝下百草枯。恍然间,童年时期对死亡的记忆席卷了林松果。她想起自己早慧的姨妈,和丈夫吵架后,在家里的阁楼上吊自杀。当时,林松果还没有意识到,那些在生活和死亡的夹缝间悄然划过的,更多是女性的身影,是她们的痛苦和命运。林松果第一次真正了解性别平等是在安徽省长丰县,这里曾开展过一项先锋的“冠母姓“实践。深入研究后,林松果渐渐发现,原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