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差距也拼出希望,中国女排期待更多新鲜血液

2022-10-17 18:12:33 来源:网络

10月17日,是参加2022年女排世锦赛的中国女排启程回国的日子。

从阿姆斯特丹飞回上海,经历入境隔离之后,2022年的中国女排就将宣布解散,运动员们即将开启联赛征程。

虽然最终只取得第六名,但是大家都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成绩,球迷也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表示理解。这与四年前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与意大利鏖战五局两分惜败之后的失落和遗憾形成鲜明对比,也说明中国女排团队和陪伴中国女排一路成长的球迷,心态都在慢慢走向成熟。

回想一个月前中国女排出征时,外界对球队的关注度不高,对世锦赛取得好成绩也没有什么期待,这无形中帮助球队减了压,也让队员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巴黎周期重新出发的起点。自从里约奥运夺冠,中国女排一直强调“从零开始”,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应该说经历重组,特别是VNL世界联赛,到这次世锦赛出征时,中国女排才真正做到从零开始,摆低位置,主动冲击对手。

不过球队新的技术核心李盈莹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好成绩的期待,表示“希望自己越来越强大,最终能站上领奖台,甚至是最高领奖台”,可以看出姑娘们虽然放低了自己的位置,但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证明前辈能做到的事,新一代中国女排也能做到。

果然,中国女排开局就赢得满堂彩。

世锦赛首战,对手是2019年世界杯、2021年奥运会最后一战的对手阿根廷,像是命运的安排,让中国女排从哪里结束,又从哪里开始。队员们充分调动自己,3比0完胜对手,最受关注的自由人王梦洁和主攻王云蕗都充分发挥水平,为中国女排赢得信心。

次战哥伦比亚,首场比赛因伤缺席的龚翔宇回归首发,阵容完整的中国女排开始为关键的中日之战蓄力。

因为在VNL的比赛中先后输给泰国和日本,中国女排巴黎周期在亚洲又要面对新的考验,世锦赛上的这场中日之战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既是晋级道路上的关键战,也是信心之战。

令人欣喜的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女排会打得非常艰难的比赛中,姑娘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出人意料地以3比0大胜对手。与同样面对关键战未能发挥水平、被中国队完全抑制的日本队相比,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放开手脚冲击对手,打得有信心,有章法,拼出了中国女排的气势。

世锦赛前四轮,中国女排四战全胜未丢一局,第一时间打进16强,更让人高兴的是四场比赛的过程充分说明中国女排真正卸下包袱拼了,每场比赛都能放低位置冲击对手,“敢”字当头,打得坚决,打出了每个人的信心和决心。

整个世锦赛,中国女排只输了三场比赛:1比3负巴西,0比3和1比3两负意大利。

小组赛对阵巴西,中国女排开局惊艳,延续前四场的强势表现,第一局一度以21比14大比分领先,并以25比23拿下。但随着比赛深入,老谋深算的巴西队主帅吉马良斯发力变阵,此举一下子打乱了中国队的部署,也让中国队的技术问题充分暴露,巴西抓住机会连扳三局战胜中国队。

对意大利的两场比赛,中国女排在硬实力上的差距暴露得更加明显。

复赛阶段的交手,中国队在主动得分环节被全面压制,0比3完败;1/4决赛再遇,意大利在连胜两局后出现松懈,进攻核心埃格努也失误频频,但中国女排只抓住了一局的机会,第四局意大利队迅速调整状态恢复正常,通过强势发球并在网口持续施压,虽然中国女排并未放弃,每球必争,但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

十场比赛七胜三负,最终排名第六,对比2014年拼得银牌的突破和2018年两分无缘决赛的悲壮,此次中国女排参加世锦赛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和今年夏天的VNL相比,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的表现有明显进步。

渴望站出来担当球队核心的李盈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决心,本次比赛,她承担了大量一传和困难球,并在多数场次保持着较高的进攻成功率,几乎每场都是全队得分最多的队员。在本届世锦赛的个人排行榜上,她位列一传榜第三、得分榜第六、扣球榜第七、发球榜第九,攻防两端都有出色表现。

王云蕗是相比VNL中国队中进步最大的球员,第一次出战三大赛的她毫不怯场,进攻上十分敢打,手法和线路也越来越丰富。本届比赛前,李盈莹对角是人们最担心的,王云蕗通过努力站稳了这个位置。

本届世锦赛,中国队人员方面最大的变化是自由人王梦洁回归。顶着巨大压力,王梦洁很好地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不仅多次上演高难度救球,还成了中国女排攻防流畅运转的关键人物。

接应龚翔宇因脚伤困扰,弹跳和移动受到限制,但她咬牙顶下全部比赛,并用在场上的表现证明,对于这支中国女排来说,她仍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不可或缺。

虽然是国家队“六年生”,但这是刁琳宇第一次代表中国女排征战世界三大赛。作为主二传,刁琳宇传球偶有起伏,但能连续10场首发并发挥水平,表现值得肯定。老二传丁霞出场机会不多,但在对意大利的1/4决赛中上场起到作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两名副攻袁心玥和王媛媛在与欧美优秀副攻的正面对抗中积累了经验,替补出场的杨涵玉也有亮眼的表现……

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差距。

中国女排世锦赛上的七场胜利,除了对阵日本和荷兰,其他五个对手的实力水平都明显在中国队之下,所谓“赢了该赢的比赛”,也说明经受的考验和锻炼价值有限。而在面对具有一定实力的对手时,中国队的一些技术缺陷就会被放大,特别是在与欧美强队的对决中,中国队的拦网能力明显处于下风。

1比3负于巴西的比赛中,中国队的拦网得分虽然8比7稍稍占优,但是对方的有效撑起是20次,破坏性拦网是18次,而中国队有效撑起只有16次,破坏性拦网则高达28次。中国队的副攻在拦网技术上与卡罗尔、达内西这样的拦网高手相比差距明显,这也是球队的老问题,需要未来在训练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结束了世锦赛的争夺,今年的国家队赛事就告一段落了,球员们接下来都要奔赴联赛战场。与塞巴意美等球队的主力队员不同,中国女排的队员都要在国内参加赛期短、水平不高的排超联赛,通过实战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实在有限,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女排和欧美列强竞争时先输一步的地方。而未来中国女排和欧美强队之间的这种天然的差距能否得到弥补,依然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2023年,中国女排有亚运会和奥运资格赛的重要任务,在确保取得佳绩的同时,中国女排还需要着眼长远,挖掘和培养更多新人。本届世锦赛,不少球队都有具有一定潜力的新人涌现,而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中只有王云蕗和刁琳宇两张新面孔,且从年龄上看她们已不能算年轻。入选了世锦赛大名单但最终未能成行的吴梦洁、王逸凡、缪伊雯、倪非凡,亚洲杯上有过精彩表现的庄宇珊、周页彤,在全运会和联赛中崭露头角的王音迪……一批00后新人被寄予了厚望,她们能否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能在多远的未来为中国女排挑起大梁,我们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看到差距公子倾城 也拼出希望,中国女排期待更多新鲜血液

相关:

郎平一番话惹争议,球迷因此耿耿于怀日前,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与昔日弟子徐云丽、林莉一同现身福建某高校参与论坛活动,并且师徒三人还给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排球教学课。在分享会现场,郎平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与徐云丽、林莉的师徒往事。谈及林莉,郎平透露,自己一开始并没有看过林莉的比赛,即使看过也没有注意到这位球员的存在。后经朋友推荐,郎平才决定让其先进行试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郎平坦言,自己对林莉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在她看来,林莉的身..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

手机废人:“已读不回”背后的不安2016年,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千叶县柏市等自治体推出了手机版的“母子健康App”,既电子版的母子手册(母子健康手册 )。这个App可以记录从孕妇怀孕到胎儿出生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内容。母亲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将胎儿的B超影像、出生时的录像制作成相册,还可以与家人共享。只要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App,即可自动生成图表,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此外,App还提供了各类信息,如定期推送..

年轻,且有两条腿,简直所向披靡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星期天文学」第13辑,嘉宾是作..

为何在继母迫害女孩的童话中,父亲要么不在,要么不管?蓝胡子、强盗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几代人讲述这些故事,它们如此疯狂惊悚,又如此平淡日常。“格林兄弟开始立志为‘诗歌史’添砖加瓦,根本无意出版‘供人消遣的书’。后来,威廉·格林不知不觉响应起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话越来越远离初版时的粗野和纯朴,内容逐渐净化、风格化、文学化,大人孩子都喜欢。”哈佛大学民俗和神话研究教授玛丽亚·塔塔尔带我们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重新翻阅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儿童..

如今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作为书的读者,我们或许有个直观感受是,这几年注释的篇幅似乎比以前更大了。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这当然不是指整本书一大半都是注释,而是有许多书,翻看几页,会发现有那么一两页是满篇的注释。如果是尾注,放在书的最后,有注释的页数加起来几十上百也是可能的。这些繁多的注释,似乎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宣告我们没有能力读下去。而我们本身也经常以一本书有没有满篇的注释,来决定是看还是不看,背后的..

昨天我哭够了,今天心情好愉快啊今天我们如何养育孩子?是希望他(她)和自己一样成功,还是不要再走自己过去的老路?口头说着只愿他/她健康、快乐、幸福——事实上已是近乎完美的期许——而常因现实的落差而焦虑不已?……几乎每一对父母都终将面临这些难题。即便翻过了数百本育儿指南,身临其境时也可能依然手足无措。学者胡泳在新书《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中无意于找寻标准答案,却希望提供一个不焦虑的、直抵心灵本质的解题样本。书里没有“鸡娃”..

我再也不想吃外卖了过去的半个月里,“科技与狠活”成了全网热词。美食博主辛吉飞以“揭黑”式科普为特色,引发了全网无法控制的食品安全恐惧。在辛吉飞爆火的那一期视频,他揭秘了自助餐的合成肉——往一堆碎牛肉和鸡肉里加入用于蛋白质重组的 TG 酶、大豆分离蛋白和肉类香精粉,居然把一堆碎肉做成了一整块牛排。后来,辛吉飞就把这类的视频作为主打,流量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些用食品添加剂增色增香制成的美食,他通通将其称之为“科技与狠活”..

书房是有故事的地方,是每个读书人的精神角落一我的画画之旅,缘于2016年底,时吾儿小茶包三岁多,正是爱涂涂画画的年纪。某日,伊说:“爸爸,跟我一起画画吧!”我们就在书房里翻找他平日爱读的绘本,照着涂涂画画起来。从未学过画画的我,恨不得此刻立马变身画家。之后,一起涂画成为我们的亲子日课,我也渐渐爱上这样的涂涂画画。恰逢茶包妈妈生日,和小茶包商量制作一本“小豆本”做礼物。网上找了教程,用一张彩纸折好“小豆本”,我们分工在不同页画上小画。这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