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禁赛两年!直接踩踏对手裆部啊,这动作也太狠了…

2021-04-08 20:28:14 来源:网络

兄弟们在球场上受过最重的伤,是什么?哪怕再重,也没有这一下来的重吧?

看到这张动图的那一刻,技巧君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这么恶意的伤人动作,老弟这波格局也太小了吧。

这一幕,发生在4月4日,CUBA西南赛区重庆师大VS武汉理工的比赛中。第三节末段,重庆师大1号球员孙童持球进攻,被防守球员造了个进攻犯规。

大家伙可以注意看,此时他的左腿明显已经向前迈步,按理说右脚也该往前才对,谁知这家伙直接空中闪转腾挪,右脚以一个很诡异的姿势收回,并向躺在地上的防守球员,狠狠踩了一脚。

踩踏的位置不偏不倚,恰好是防守人的裆部。

这球是不是故意的,打球的兄弟心里应该都有数,咱来看看踩踏发生之后双方的表情。

被踩者捂住裆部,躺在地板上直打滚,由此可见这招的杀伤力有多强;

踩人者则是漏出了一种胜利者的微笑,似乎他一脚能让对手躺在地上打滚,是一件很牛逼的事儿。

老弟,这跟你牛不牛逼没半毛钱关系,纯粹是你太没底线了。男孩之间打闹再所难免,但即便真动起手来,大家也默认不攻击这个部位。

你这事儿办的,也太没谱了。

今儿一早,CUBA联赛仲裁委员及纪律监督委员会做出了判决:鉴于该球员做出违反体育道德的恶劣行为,经组委会研究,对其作出如下处罚:

一、赛区通报批评;

二、取消该球员本届以及下届CUBA联赛参赛资格。

本以为事情到这儿,就会告一段落。

我真是万万没想到,被踩裆的球员第二天不仅啥事没有,甚至还生龙活虎的上场比赛,并在比赛中上腿踢踹防守球员...

并被处以禁赛一场的处罚。

好家伙,篮球火都不敢这么拍啊,当真是好的一点不学,坏的一学就会...

从小语文课本就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会儿全忘了?

下至野球场,上至NBA,违反体育道德的动作,总是会被球迷与球员唾弃,著名的球场黑脚鲍文,退役十余年,仍然活在球迷们的骂声中。

格林、王骁辉这些曾经做出过争议性动作球员,也没少挨骂。

由此看来,大家伙儿得看法还是一致的:打球,首先是球品,然后才是球技。

国家一直在强调体教结合,其最大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CUBA联赛,作为全中国文化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些球场脏动作,可想而知,在野球场或是其他联赛,这样的情况只会更泛滥。

这些动作很难做到彻底根除,但只要大家伙儿共同努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定能还篮球场一片纯粹的净土。

,官宣!禁赛两年!苏宁电器网上商城 直接踩踏对手裆部啊,这动作也太狠了…

相关:

叶嘉莹与顾随:师生情谊七十年葉嘉瑩在天津大劇院講座上講授古典詩詞师生情谊七十年叶嘉莹诸位老师、诸位同学:我非常高兴今天又来参加我们新年的晚会,同时还有我们两项奖学金的颁奖典礼。我今天想要讲一个师生情谊七十年的故事,因为今年是2012年。我出生在1924年,1941年十七岁考上了当时北平的辅仁大学。那时我们的系主任是余嘉锡先生,他教我们目录学,刘盼遂先生教我们经学史,陆颖明先生教我们声韵学,另外还有赵万里先生,他是王国维先生的学生,教我..

质疑观众,却又需要靠他们生存:罗兰·巴特眼中的先锋戏剧近日,一档戏剧类真人秀《戏剧新生活》让原本小众的戏剧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也让本就热爱戏剧的票友看到了戏剧更多的可能:离开华丽的布景、直面生存的压力、用最朴素的道具和最大胆的尝试打动人心。戏剧能带来新生活吗?60年前,罗兰·巴特就已给出过答案。原作者丨[法]罗兰•巴特摘编丨肖舒妍《罗兰·巴特论戏剧》, [法]罗兰•巴特著,译者: 罗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1月(点击书封可购买)01先锋戏剧之定义何..

严肃音乐:装逼之外,别无他用?世界上有那么多简单动人的声音,要那些艰涩难懂的音响干什么用?这是刘索拉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中的一句感叹。在故事中,一位叫森森的作曲系大学生苦心孤诣地探索现代派手法,想写出富有个性的杰作来,结果他的努力不但折磨了自己,也让乐手和听众的耐心备受考验。当他无意间听到有人弹出技法传统、谐美悦耳的曲子时,就扪心自问地说了这句话。这句话所追问的,就是那种深奥、小众的音乐创作究竟意义何在。当然,小说中并没..

一个单身男人的白日梦单身男人的白日梦世上最浪漫的人无疑是那些无人与之浪漫的人。正是在我们身处孤独、没有工作或朋友来干扰内心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爱情的精髓和必要性。整整一周时间电话寂静无声,每顿饭都是罐装食品,一边吃一边听着BBC播音员沙哑的毫无慰藉作用的声音——这个声音在描绘肯尼亚羚羊的交配习惯——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柏拉图曾声称没有爱的男人,就像一只仅有一半躯体的动物。在这种遗世独立的时刻出现..

男性墓志铭数量高于女性,重视墓志铭的却是女性史研究墓志铭是一种私人撰著的、以纪念死者为目的的传记,作为一种文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正史人物传记的基本成分,但也深受其他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族制度、祖先崇拜以及孝道至上的传统。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

“文科黑话”,当然并不深刻所谓“黑话”,简而言之,是指一般只限于内行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术语、措辞。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行话。上世纪30年代的《江湖丛谈》一书是这样说的:“黑话也就是黑社会的行话,行话也叫切口,切口是指清末流行的跑江湖人之间的暗语。”话说,在清朝民间,跑江湖经商之人游走于灰色地带时,往往需要且只需要与接头人心照不宣,为了规避风险,尤其善于使用一些避免被外人听懂的暗语,也就是某种黑话。《功夫》(2004)剧照。圈内人心..

林徽因:香闺里的封面女郎林徽因照片,1925年《图画时报》刊载林徽因:香闺里的封面女郎文/肖伊绯1925年9月20日,上海。《图画时报》第268号出刊,头版的封面女郎,是20岁左右的林徽因(1904-1955)。头版组照,一张是她的家居照片,一张是其戏装照片,正青春年华,光彩照人。照片加有附注,称"林徽音女士为林长民先生之女公子,明慧妙丽,誉满京国。精通中英文,富美术思想。平居无事,辄喜讲求家庭布置之方。小至一花一木之微,亦复使之点缀有致。前在..

历史上的唐朝美妆潮流,野到你想象不到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女子群舞《唐宫夜宴》火遍全国,也让唐朝女子精致、华丽甚而夸张的妆容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而上一次对唐朝美妆这样热烈的讨论,可能出现在2017年《妖猫传》上映期间,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实在惊为天人。实际上,在近三百年的唐朝历史中,女性的妆容多有改变,其明暗色调、华丽程度也深受帝王更替、贸易往来的影响,例如初唐时期的轻巧纤纤丽,开元末年的明艳多样。为了追随潮流,唐代女性或是剃去眉毛,..

阅读,与春天一同如约而至|2021年新京报春季书选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阅读也随着天气的明朗而拉开帷幕。每年的12月底至次年3月,都是出版速度较慢的时期,但在这段时间里依旧有很多亮眼的书,如缤纷的樱花般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本期专题,我们为读者挑选出40本好书,它们将会呼唤我们的阅读在春天苏醒,带着不同的思考与情怀,从小说、历史、艺术、社科、儿童等诸多门类中踏入新的精神园地。(点击书目图片可跳转至书单购买链接)文学艺术类(9本)《恶魔师》..

祭奠故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的哀伤为什么我们需要为死者举办葬礼,定期祭奠?我们该如何面对亲人离去的哀伤,如何处理逝者留下的遗物?可以选择逃避吗?我们又是否该为自己的麻木感到自责?面对哀伤的方式,男女有什么不同?在《哀伤疗愈》一书中,哀伤咨询师刘新宪给出了答案。原作者丨刘新宪摘编丨肖舒妍《哀伤疗愈》,作者: 刘新宪,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01为什么告别仪式极为重要?西方有句谚语:“当无法用语言表达时,请举行仪式。”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