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的美国年轻人,已经不爱看体育比赛了

2021-01-28 22:05:09 来源:网络

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体育大赛内容仍将成为电视节目的主宰。但传统体育可别高兴得太早,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已经选择不看电视了。甚至根据美国最新统计,Z世代们认同自己是体育迷的比例,只剩下了53%。

但在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之外,全球的体育人们仍然有理由,对未来的日子抱有乐观。

编译 / 殷豪男

原文刊登于 The Athletic

作者 / Bill Shea

因编辑表述需要,对原文做出了部分删改与调整

在美国大学橄榄球季后赛全国冠军赛中,阿拉巴马大学击败了俄亥俄州立大学。根据统计,这场大学体育焦点赛事,在ESPN和相关网站上吸引了近1865万人观看。

不过,纵向比较一下,这个看上去已经非常惊人的收视数据,却是23年来全国冠军赛的电视观众人数历史最低点。

在疫情流行之后,任何关于「惨淡」与「下跌」的字眼,已经是各个行业的常态。甚至,相对于过去而言,体育赛事直播依然是电视收视率的主宰,但持续下跌的关注度,也必须要让体育人们居安思危了。

我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2020年其他赛事项目的收视率:

- 斯坦利杯决赛的收视率下降了61%;

- 马术比赛的重要赛事—普拉克尼斯、肯塔基德比和贝尔蒙特赛马都出现了下跌;

- PGA巡回赛美国公开赛的决赛轮收视率下跌了56%;

- NBA总决赛收视率跌幅近50%;

- NFL赛季的第一季度收视率下跌了10%;

- MLB常规赛的全国收视率下降了26%。

……

导致收视率下降的罪魁祸首,当然也不止「疫情」这一个原因。例如总统选举、各类社会抗议运动、大范围的失业、经济衰退......种种因素,让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欲越来越小了,因为生活中有了太多需要他们去操心的新烦恼。

那么对于体育人来说,问题就来了:体育直播的收视率,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或者,再悲观一点,假设低迷的体育收视率将是未来若干年的常态,球迷、联盟、网络和广告商之间,是否会在低谷中形成一种新的业界生态?

「我并不觉得,体育赛事收视率下降的结果,全部都要疫情背黑锅。」著名媒体Sports Media Watch创始人乔恩-刘易斯(Jon Lewis)说。自2006年以来,他一直在收集观察体育观众的收视指标。

「疫情只是让那些未来就要发生的事情,加速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我现在已经不指望体育关注度能回到过往的水平了,我们需要接受事实,这就是业界的新常态。」刘易斯补充说。

当然,加速出现的趋势未必都是负面的。经过The Athletic的采访,包括刘易斯在内的行业专家们总结出了如下几条趋势:

1.年轻人对电视上的体育直播不再那么感兴趣了

2.有线电视的订阅用户数正在逐年下降,大量的流媒体内容已经能够满足需求

3.相对于整场比赛,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看比赛集锦

4.各类优质的「PLUS」订阅服务正在崛起

5.AR与VR技术继续走向成熟并投入了更多实用

6.在电视之外,人们越来越多通过手机、平板等「第二屏」来关注比赛

7.随着Z世代的成长,尼尔森等公司统计收视数据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

以及,电视上与体育直播竞争的内容,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了。

「剪线族(不付费订阅传统有线电视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人们有了更多个性化的娱乐形式。到处都有内容。」刘易斯分析道。目前,美国「剪线族」的整体数量已经达到3100万。而据Forbes报道,自2013年以来,ESPN已经失去了大约1700万用户(但ESPN+则获得了大约800万用户)。

ESPN再裁300人,体育巨头如何走出变革阵痛?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这场疫情也迫使体育赛历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洗。众多赛事在疫情重启后纷纷在赛程上「撞车」,也造成了赛事收视的「内卷」。

坏消息说了不少,那么,低谷之中的体育赛事收视率,又该如何渡劫呢?专家们给出了一个令人略显无奈的答案:疫苗。

毫无疑问,疫苗接种的推广,势必将让越来越多的球迷回到球场和酒吧,这是让体育话题回归生活日常的前提。而现场观众的回归,也将带动收视率的提升——因为民调已经显示,线下大面积的「空场」,也成为了线上直播收视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疫苗帮助恢复的,其实是球迷在场馆和社交场合互动的能力。」NBC体育集团战略洞察高级副总裁豪尔赫-德拉罗萨说。

同时,疫苗接种的推广,也将帮助体育项目在安排赛程时不再有后顾之忧,这也将对解决观众人数的不确定性产生很大帮助。在很多专家看来,一份回复正轨的赛事排期表,是和疫苗一样关键的破局之策。

「赛事机构、转播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磨合出了现有的赛事赛程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共同收视率和减少竞争。但疫情的到来,让这些工作全部都要推翻重来。不管是什么赛事,推迟或者取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资深广播行业分析师和顾问李-伯克说。

此外,疫情对于品牌商们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品牌的投放是为了给体育迷们「带货」,那么收视率下跌的趋势无疑是令人担忧的——根据Morning Consult一项12月的调查显示,与疫情到来之前相比,28%的美国成年人在2020年观看体育比赛的时间减少了。

而Morning Consult的另一项最新调查则显示,在令品牌们垂涎的「Z世代」年龄段(1996年之后出生)中,只有51%的人计划观看2月份即将开打的超级碗;他们父母辈「X世代」(1965-1980年之间出生)的占比则是61%;最高的收视群体则是1981-1996年之间出生的「千禧一代」,决定观赛的人群占到了71%。

与之对应的数据便是:千禧一代认同自己是体育迷的比例为69%,而Z世代认同自己是体育迷的比例,只有53%了。

上周末,美国橄榄球联盟(NFL)连同CBS转播合作伙伴,在美国第一少儿频道Nickelodeon上播放了新奥尔良圣徒队与芝加哥熊队的季后赛。这次针对孩子们的电视转播,意外地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根据观众数据,有206万人在Nickelodeon上观看了比赛。

尽管数据并没有排除那些「强制」孩子们看比赛的球迷家长们,但赛事联盟和体育界认识,已经努力在通过新渠道培养新的受众了。比如NBA和NFL已经率先尝试统计电视直播与数字传播的同步数据。球迷在观看电视的同时,究竟有多少人还在同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这将是业界人士感兴趣的问题。

保持新世代观众的持续增长,对于传统体育赛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赛事版权费用,仍是绝大多数赛事收入的重要来源。

此外,这些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也是以大量能成为品牌受众的球迷基数为前提的。如果受众持续下降,广告商是否还愿意支付同样的巨额费用,也要打一个问号。

以NFL为例,根据广告支出追踪机构Standard Media Index的数据,本赛季NFL常规赛一条30秒广告的平均费用,接近45.4万美元;而即将开打的第五十五届超级碗,转播方FOX向广告商收取平均每条30秒广告的费用则为495万美元——天价广告费背后,则是接近1.4亿的橄榄球观众。

世界上最像战争的体育比赛里,藏着现代体育的三个奥秘 | 萧说超级碗

但是,由于疫情的发生,NFL作为最头部体育赛事的坚挺状况,并不能够代表中层特别是底层赛事们的挣扎窘境。诸如同为北美四大联盟的NBA和NHL,两个联盟的赛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其收视率与商业价值正在经历空前的考验。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出现了观众人数的下降。WNBA、英超联赛和一些赛车运动,甚至逆流而上,出现了同比改善。比如WNBA总决赛,收视率比去年还提升了约15%。

但无论人们减少关注体育的原因是什么,基数依旧庞大的电视直播收视人群,仍是体育迷中的重要构成主体,并且承担着大量体育相关消费的产生。

「只有在收视率下降幅度足够足够大的前提下,版权费用才会有肉眼可见的下降,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很小。」身为体育收视专家的刘易斯分析说。

此外,2020年包括美国大选在内的重要社会新闻,也让那些爱看电视的人,纷纷从体育台换到了各个新闻频道。新闻机构CNN和福克斯新闻频道在去年第二季度的收视率,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社会性事件的集中爆发,对体育收视率固然有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力究竟能持续多久,其实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而且,未来的数年内,当世界从疫情中彻底恢复后,体育比赛会变成什么样子,新的体育观众们又将是怎样的画像,这些问题的答案也都令人期待。

「2020年固然很可怕,但即便恐怖如这一年,在美国历史上也并非是空前绝后的,我们已经从低谷中逐渐反弹了。」刘易斯说。「美国经历过比疫情更糟糕的事情。比如世界大战,比如经济大萧条,但人们总能以各种方式让生活重回正轨,很多事情是会往好的方向变化的。」

,53k401 %的美国年轻人,已经不爱看体育比赛了

相关:

空砍30+6+5!吴前迎三分球里程碑,投丢关键球+无缘16分逆转1月28日,CBA常规赛结束了一场强强对话,浙江男篮103-110不敌青岛,无缘连胜,这场比赛浙江男篮的本土核心吴前得到30分6篮板5助攻的数据,末节最后1分钟的三分球投丢,很遗憾。此役吴前全场命中4记三分球,这样他生涯三分球命中数来到722记,超越遇俊锴(720)升至CBA历史三分榜第30位,在他身前的是李根的729记,恭喜吴前。首节一上来吴前反击被约翰逊封盖,不过很快吴前就通过三分球找回面子。吴前接到张大宇传球之后外线出手..

村上春树轻飘飘?从《弃猫》看村上的历史书写与现实批评撰文 | 董子琪编辑 | 黄月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最新的散文《弃猫》中,作者以平实的笔调回忆了父亲的生平以及村上家族的历史。村上春树的父亲村上千秋是京都市一座名为“安养寺”净土宗寺院住持的次子,自其懂事起,大正民主和平时期便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昭和的经济萧条时代。其后不久,日本社会又陷入了中日战争以及二战的泥沼,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村上千秋在混乱和贫困中艰难求生。《弃猫》[日] 村上春树 著 烨伊 译..

在赐予知识之前,请先赐予我爱情吧《深海的鱼群》(节选)文/森见登美彦学长旧书市之神啊,在赐予知识之前,请先赐予我爱情吧。我和 旧书市犯冲。如果在旧书市徘徊太久,一定会偏头痛,变得悲观、自虐、心跳加速、气喘吁吁,最终引发自体中毒。就算回到住处,也会梦见自己被玲珑有致的美女绑在手术台上,被迫吃掉裁好的平凡社版《世界大百科词典》。所以,一到举办旧书市的季节,我肯定烦闷不已。因此暗下决心,今年绝对不去。然而,到了最后关头,我却陷入了不..

什么是交换秩序?从当下回到古代中国的“通功易事”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中,“有秩序”似乎往往意味着“次序分明”,在那里,没有不确定性,所有人和事物各就其位,遵循等级,让一切都可预测、可把握。而纵观人类历史演进,还有一种交换秩序,它意味着自发的劳动分工、知识分工和观念共享。下文内容经海南出版社授权节选自《经济学通识课:一堂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的经济学课》一书。摘编有删节。原作者|冯兴元摘编|罗东《经济学通识课:一堂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的经济学课》,冯..

林徽因名字里居然隐藏着“招弟”的含义?有一次写林徽因,有人问:你一会儿写林徽因的弟弟林恒,一会儿写林徽因的弟弟林桓,林徽因的弟弟到底是林恒还是林桓?“林恒”“林桓”这两个名字太相近了,很容易写错,但是这次没错,林徽因有两个弟弟,一个叫“ 林桓 ”,一个叫“ 林恒 ”。林徽因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 林暄 ,一个叫 林煊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两对双胞胎呢。林徽因兄弟姐妹们的名字都很有意思,一人一段典故,这里说说林徽因兄弟姐妹们的名字。..

科学和幻想理不清的童书,我建议不要买前一段时间,我带几个朋友的孩子们一起读了《野兽国》的故事。分享之后,一位妈妈问到了一个问题,我感觉很有代表性。她说:“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书里的人和故事都是编出来的,是幻想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吗?”比如,漂流到野兽国的Max,吃了毒苹果但是又复活的白雪公主,还有那坐在南瓜车里去王宫的灰姑娘……我们该让孩子知道幻想文学是人的幻想,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吗?打破幻想,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吗?..

按照情绪分类图书的书店,有哪些不一样?你是否早已厌倦了书店的传统陈列方式?一家位于西雅图的独立书店“再次遇见”就率先打破题材、语言、地域等图书分类桎梏,以情绪为线索,重新为不同题材的书籍找到了新的组合方式。这一创新型的图书分类方法无疑为阅读带来了全新的打开方式。读者一定想不到,爱情小说和儿童绘本这两种迥异的题材会被摆放在同一个书架。但在美国西雅图最新开张的独立书店“再次遇见”(暂译,Oh Hello Again),讲述婚姻故事的小说《光泽》被放..

木心:世俗的快乐不是万能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纽约地面的一些大陆和台湾同行,竟促成其在各位听课艺术家的寓所里开讲“世界文学史”。从1989年1月15日开始,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堪称一场绵延五年的“文学远征”。虽说是“课”,但其实更像是文艺沙龙。正如陈丹青后来回忆,“近于荒谬的境界”,“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可这样的氛围,倒也让后来读者神往。选文截取的是木心讲..

外国人冬天去哈尔滨,也得穿秋裤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保罗·索鲁有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旅行作家。他喜欢乘坐火车旅行,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横贯欧亚的旅行记录在《火车大巴扎》一书中,这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保罗·索鲁与火车1986年,他搭乘火车走遍了中国的大地。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上,有“凶神恶煞”的乘务员和不爱洗漱的乘客。本文就记录了他坐火车到哈尔滨的一段旅程,如今读来,还是口中哈着白汽的来自80年代哈尔滨的气息。《开往哈尔滨的国际..

被沈昌文尊为老师的老师们2021年1月10日,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晨间梦中仙逝。消息传来,出版界、文化界、学界一片哀悼之声。创办《读书》、主持三联,许多文人学者因沈公受益。2015年出版的《师承集》一书收录了沈昌文与许多学人的往来书信,我们能从沈公与作者们真挚而务实的交流中了解《读书》的办刊理念,也能在感受到学人们的谦虚无私中,重返《读书》的黄金岁月。沈昌文,曾任知名文化杂志《读书》主编,著名出版家、文化学者。2021年1月10日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