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条“冰丝带”年底舞动双奥之城

2019-05-08 09:09:03 来源:网络

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1000天的日子。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工程,有着“冰丝带”美誉的国家速滑馆也随之进入冲刺施工阶段。

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今年年底,国家速滑馆将实现封顶封围,22条飘逸流畅的“冰丝带”将在奥林匹克公园飞舞,三者将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冰丝带”究竟长什么模样?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建筑设计亮点?记者实地探访“冰丝带”,听建设者们揭秘这座梦幻场馆的奥秘。

亮点1

屋面“天幕” 索网跨度破世界纪录

直到快中午,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才结束现场巡查。从“冰丝带”开建的第一天开始,日夜坚守的建设者们见证着“冰丝带”日新月异的变化。  

提起“冰丝带”,武晓南常用“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来形容。如今“冰丝带”已完成“天幕”的“编织”,双曲马鞍形的屋面已经完全呈现了出来。屋面长跨约200米、短跨约130米,是目前世界上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

“索网结构好比一个羽毛球拍,也是建筑的 ‘骨架’。”国家速滑馆公司总经理张绍辉说,“冰丝带”之所以选用索网方案,主要出于节能环保、节约材料的考量和“绿色办奥”的要求。在建筑设计师的图纸上,这样的方案能呈现受力最优、形态最美的双曲面结构,用钢量只是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

索网张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成败,但如此大规模的索网同步张拉在国内尚无先例,建设难度首屈一指。

为了将这副“骨架”打造成无懈可击的钢筋铁骨,设计师针对上万种不同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覆盖这座功能复杂的奥运建筑从建造到使用面临的各种可能情况。设计团队委托高校在实验室里搭建起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比12的“迷你骨架”,从施工可行性到受力性能对设计成果进行了全方位反复验证,确保整个工程设计万无一失。

“所有步骤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摸索!”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国家速滑馆常务副经理张怡说,比如说“天幕”编织用上了高钒密闭索,这种国产索首次在国内大型体育场馆中得到应用,索的索体承载能力强且密封性能好,打破了国际市场垄断。

做好了一切准备,“天幕”编织依然困难重重。这么大的规模和重量、这种形状的索网提升在国内尚属首次,寒冬时节的低温为施工带来了新难题。

张怡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工作微信群,不论清晨还是深夜,业主、设计、监理、分包等负责人对所有数据进行“健康监测”,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反复比对,每个数字分毫不差才能继续开展下一部工序。3月19日上午10时,屋面索网结构张拉完成,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但没时间庆祝,立马投身接下来的施工。

在张怡的朋友圈,“刷屏”最多的就是这张“天幕”。“环桁架锁定验收”“屋面幕墙体系试装成功”……几天前最新的工期动态消息引来点赞无数。在3月中旬“天幕”编制的冲刺时刻,她发了条朋友圈——“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这正是所有建设者们的共同心声。

亮点2

幕墙“丝带” 外型飘逸的精密结构

如果说建索网屋面让建筑有了“骨架”,那么安装玻璃幕墙就是给建筑物“穿衣服”。玻璃幕墙的安装,是今年下半年建设中的最关键步骤。

国家速滑馆为什么叫做“冰丝带”?北京建院建筑师郑方介绍,其设计理念来自于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就像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所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画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    

“冰丝带”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平均每条冰丝带600多米长,它们依附在天坛形曲面幕墙系统,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丝带”本身既是幕墙钢结构的重要部分,还能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

3360块外型飘逸的玻璃幕墙藏着数字奥秘:经过建筑师的几何逻辑优化,不论是向内的曲面还是向外的曲面,都采用了同一个曲率半径,曲面玻璃板块不超过50%。

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了“丝带”的模样。仔细看外立面样品,整套体系由蛇型龙骨、玻璃幕墙和发光玻璃管构成。玻璃管是超白夹层玻璃,需要弯成半径很小的弧,弧度半径越小就越会变形,整体就容易不均匀。但工人们加工出了非常均匀的玻璃管,这几乎挑战了现有钢化玻璃加工制作技术的极限。玻璃中间还要夹上彩釉的膜,这样玻璃管就能呈现出冰裂纹的花,这一步难度不小,但难题也被一线科研攻关的工程师们成功化解。

亮点3

最大冰面 制冰将采用最环保工艺

为了在赛后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更多地为民众提供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冰丝带”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约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创下了世界之最。    

由于不同冰上运动要求的冰面温度不同,全冰面的设计也就意味着要能对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为了减少观众散热对冰面的影响,“冰丝带”的设计对气流组织进行了精心排布,让观众席和冰面的温度、湿度分区,观众在舒适温度中享受比赛的同时,比赛场地的冰面温度却能根据冬奥会比赛的要求进行精确控制,为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提供场地保障。

“‘冰丝带’将采用二氧化碳做制冷剂的世界最环保制冰技术,在世界体育场馆中还是第一次。”张绍辉透露。目前世界上的滑冰场现多数采用的是氟类制冷剂,并不是最环保的制冷剂,难以满足国际环保组织对环保的严格要求,“冰丝带”如何选择制冷方案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梦幻的造型之下,“冰丝带”还是一座绿色环保的智慧场馆。“冰丝带”像一个大冰箱一样,在制冰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高效回收系统将把这些余热转化为运动员淋浴、融冰池融冰、场地冰面维护等环节所需的热能。同时“冰丝带”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方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

亮点4

赛后运营 将成京城最新冰雪乐园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丝带”主要承担速度滑冰比赛,将诞生14块奥运金牌。赛后它将如何利用?    

武晓南透露,国家速滑馆赛后运营将重点放在以冰雪为中心的体育竞赛、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和体育公益五个方面。    

作为2022年冬奥会首个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的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汇聚了国资公司、首开股份、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华体集团五家曾经深度参与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建设和赛后运营的国有企业。“汇各方之智、集各方之力,充分调动各股东方在人才、资金、资源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国家速滑馆的建设 。”武晓南说。

除举办赛事之外,场馆区域的利用也在设计中得到体现。场馆运动员区更衣室、训练场地、健身设备都将成为群众冰雪运动训练场地。   

根据最新设想,“冰丝带”在规划建设中还预留了室外自然标准冰场、越野滑雪赛道、残奥足球场等空间,“冰丝带”未来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冰雪乐园,场馆内既有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也有喜爱冰上运动的群众在花滑、玩冰球。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以高标准完成‘冰丝带’项目,以百分之百的工匠精神创百分之百的优质工程!”武晓南信心满满。    

在千余名建设者的努力下,“冰丝带”正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精品工程,赛后将成为承载国人冬季奥运梦想的最新奥运遗产。

链接  

国家速滑馆的“首”和“最”

■世界体育场馆中最大的单层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面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首个成功引入社会资本的场馆    

■1.2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冰面   

■世界体育场馆中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环保制冰技术

■率先采用全国首例弧形预制看台板

,22条“冰丝带”年底舞动双奥泡芙短视频app 之城

相关:

网络文学为类型文学发展提速类型文学在网络上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类似于文学流派的各种“流”与“文”,都拥有自己的固定粉丝群。 所谓“硬核技术流”,是指客观、冷静地观察描写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不管是现实题材还是幻想题材,都以追寻事物的客观真实为目的。 从有形中来到无形中去,从商业中来到精神中去,是类型文学经典化的必然之路。 类型文学是指那些在题材选择、故事场景、人物设定、审美趣味等方面有着比较定型的类型化倾向的、读者对其有..

自媒体时代散文的突破与重生深刻的思想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考,要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心灵鸡汤式的、流水账式的、口水式的散文都不是我们所要的。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写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自媒体的兴盛,让写作和发表(传播)变得极为便利,人人都是写作者,人人都是传播者,作家的作品更容易找到/抵达读者(受众);另一方面,自媒体带来的碎片化浅阅读,也让不少读者失去了辨别/判断作品优劣的能力。这种状..

《家长》观照真实无欺的教育现场著名作家刘庆邦是文坛常青树,年近七十而笔耕不辍。他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新著《家长》甫一问世,便赢得了广泛关注。这部作品写了一个名叫王国慧的母亲,为了儿子何新成的成才费尽心思,但她只将注意力放在儿子的荣誉和成绩上,而对儿子的内心却很少注意。儿子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出现早恋倾向时,又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好的引导,最终出现了精神障碍。 以王国慧为代表的中国家长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他们望子成龙,可对孩子成..

“热度值”取代“播放量”能制止造假行为吗长期以来,网络视听行业播放量造假,催生了诸多乱象,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假的数据无法准确反映用户的观赏倾向和意愿,不仅会对优质内容造成不公现象,还可能给市场带来严重误导。为此,监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措施。2018年11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建立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正确看待、合理运用收视率(点击率)数据,坚决反对唯收视率..

短视频入局,激发影视创作变革近年来,脱胎于微电影的短视频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接收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以技术革新和互联网传播为基础的影视新形态,给整个影视行业点燃了一把“火”——从缓解影视作品注水的沉疴积弊,到丰富影视营销的多元手段,乃至重塑影视产业各个链条,短..

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是最令人神往的诗歌鼎盛时代。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关键之处便在于殷璠所说的“声律风骨始备”。在南朝齐梁宫体诗绮靡之风甚嚣尘上的境况下,唐代的陈子昂、李贺、李白、杜甫等诗人相继倡导恢复并高扬“风骨”传统,尤其是盛唐诗人对“风骨”崇尚有加,他们纷纷继承汉魏风骨,并以“风骨”祛除轻靡绮丽的宫体气息,使“诗具风骨”成为盛唐诗歌的共同特征,从而在“声律”与“风骨..

北京人艺再演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由《新青年》引入中国的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7日至12日再度被北京人艺搬上首都剧场舞台。 《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于1879年的一部社会问题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意识到丈夫海尔茂自私后出走的故事,展现了女性的觉醒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中国话剧的诞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8年,值易卜生190周年诞辰之际,北京人艺首次将其搬上舞台,由韩清、丛林联合导演,孙茜、李洪涛领衔..

数字阅读带来便利 碎片化内容真能“长知识”吗?近期,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公布,显示数字阅读促进了国民整体阅读率的上升。但很快有出版业业内人士提出疑问:从数字上看,数字阅读确实对阅读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它真能保证或者说促进“阅读”吗? 对此,中新网记者在采访中亦发现,网上的数字内容确实有一部分质量不高。也有专家认为,在看到数字阅读、网络阅读的便利性和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公共服务、文化引导等各方面加以干预,扬..

单秀荣:一头扎进黄土地的歌者她原唱的《雁南飞》,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的标签之一。面对流行歌曲的时尚潮流,她没有迎合,而是一头扎进黄土地,全身心投入到民歌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中,录制了500多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金唱片奖。 第一次听《雁南飞》,心差点被“揉碎”。“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40年前,这首影视金曲曾传唱大江南北。4月26日,记者见到了这首歌的原唱--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

“考古中国”4项考古成果发布国家文物局日前在京发布“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发布了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湖北胡家草场墓地、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和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等4项考古成果。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均发现自各地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三二四号墓出土324枚战国楚简,载有东周时期12位楚王谥号和部分楚国高级军事职官名称以及周武王、周公旦相关事迹,部分内容不见于典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