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凌云志 劲节风骨香

2018-07-23 08:54:16 来源:网络

【述往】

2017年7月5日,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在京逝世,世人叹息。一年过去了,本版特邀他的学生王军先生撰文,以竹寄思,缅怀先师。竹有三德:清风瘦骨,挺拔青翠,壮志凌云,是为竹之韵;不畏酷暑,不屈霜雪,不避贫壤,是为竹之性;高风亮节,虚心有节,超凡脱俗,是为竹之品。这正是一位考古大家治学风范与不朽人生的真实写照。

先生走了,在他84岁生日前整整一个月的那一天。彼时的我,正在日本,上午8点35分,许伟老师打来电话,一同来的,还有那我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噩耗。

虽然许伟老师在电话那端一直强调,医生还在尽最大努力抢救,但从他的哽咽之中,分明透露出了一种不祥信息。

如今,先生已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对这位著名考古学家,我总想写点什么,却又总是理不出一个很好头绪,那就还是从他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谈起吧。

勃发

那是2017年晚春的一个午后,我抽空去看先生,回来后,我这样记录下来——

“2017年4月19日下午,赴小石桥故宫宿舍拜见忠培先生。适逢谷雨前,楼前的花草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枝叶,将新绿的纱轻轻地蒙在春的地上。西斜的阳抖落着余晖,懒散地洒在先生的银发上,立刻衬得先生的脸生动、勃发起来。在这样一个恬静、安适的午后,掬一杯淡淡的明前茶,听一位84岁老人慢慢地讲述着他走过的一生。

1934年8月5日,先生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个殷实的富商家庭。先生七八岁时,祖父在长沙坡子街有四间店铺,主要经营药品、染料等。在老家长沙县田心桥林子冲,祖父还有八石田,先生说,在湖南老家,一石田大约有七八亩,合起来有五六十亩,这些地包给了两个佃户,先生家每年能收到占总收成一半的租子,单此一项,一年就有万把斤稻谷的进项,养活全家是绰绰有余的。

生活本是富庶的,却因连年战火而不安定起来,因此先生没上过几年小学,童年印象大多是火宫殿的小吃、杂耍和书摊。他在火宫殿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茶馆,那里能听到长本的《三国演义》《封神榜》《七侠五义》,只需在说书先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时扔几个铜板,便可以溜溜儿听一天。

对先生童年影响最大的,是身为一家之主的祖父,他被邻里称为张九爷,精明、仗义、豪气。记得一次过年前,有个贩猪商户想囤一批年猪,找到祖父借钱,祖父二话没说,从柜上一次就支出去150块大洋。

祖父有三个儿子,先生为长门长孙,深得喜爱。小时候祖父带他去别人家吃年酒,因为孙辈酒精过敏,祖父会在酒桌上轻轻吩咐一句,请酒的人家怕小少爷不舒坦,一定是连酒都不端上桌的。”

我不记得跟先生如此聊天有过多少次了,但不知为何,只有这次想记录下点什么。以至于先生都问,你记它干什么?

或许,正是祖父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先生,他骨子里的那股豪气、侠义以及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成为祖庭门风的延续。

那一天,先生谈兴很高,还讲了他幼时的顽劣,常常以聪慧自负,学习也都名列前茅,直到考大学时才真正受了刺激。当年,北大历史系在华中区共招六名学生,先生只是幸运地考上了个第六名。这时,他才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此以后开始发奋读书。

先生的少年,像一枝春笋,“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他根正苗壮,遇到雨后灿烂的阳光,便开始勃发起来。

伸展

先生于师,可谓忠心耿耿,且极为尊崇,无论任何场合,从未听闻过他直呼师长之名,不像今天的一些人,对师长动辄称兄道弟、言朋说友,真真要把别人的光环戴在自己头上。

先生每去探望宿白老师,进门时必有应季礼物伴手,出门前必先倒退几步,颔首致礼后,方转身出门。对于苏秉琦师,先生更是他理论的追随者和践行者。苏公是中国考古学大家,对中国考古学的最大贡献是基于考古学区系类型的分析,创立了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起源说。

先生作为苏公的入室弟子,自然是苏公理论的参与者、响应者、传播者和继承者。他在入北大后不久,发现给新生上课的,许多都是系里从校外聘来的旧知识分子,名气很大,却也不自觉地传播了很多封建糟粕,这自然引起了当时北大新青年的不满。

为此,以先生为首的革命学生开始抗议,逼得当时的教务长张正纯、历史系主任翦伯赞及老师苏秉琦、阎文儒、宿白与学生进行对话。会上,先生等青年学生慷慨激昂,却遇到了翦伯赞先生的一个“软钉子”:“同学们,你们不要再闹了,这些人轻易是不出山的。如果他们不来,这些课都是没法开的。”

或许,正是因为此时先生的热血、勇敢和思辨能力,才引起了苏公的高看。其实,先生在学生时代就已展现了超人才华。1955年暑假,他以初生牛犊之力写下两篇文章,分别就裴文中的混合文化论和李济的繁琐考古学进行了批判。他还写信给马寅初校长,讨论胡适在北大办学过程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学生时代的先生像一枝幼竹,“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他拼命地汲取大地的养分,昂扬向上、生机勃发,尽情地伸展着枝叶。在先生其后的考古实践中,苏公给予他的指导、帮助和启发,可以说无处不在。早期的元君庙自不待言,后来的滹沱河流域、晋中、环渤海等中国考古学史上每一个重镇,几乎都是苏公理论的“张忠培实践”。

苏公是一位考古战略家,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大手笔的思考与谋划。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考古发掘汇报会上,苏公将考古学科比作佛教的丛林,讲了一通“佛、法、僧”的道理,我虽然听得懵懵懂懂,但也大致理解了,学科发展同样需要理论、制度和队伍。

正是先生其后在考古学科理论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所付出的种种努力,获得的累累成果,才使我真正地明白了苏公的“佛、法、僧”。可以说,先生完整地继承了苏公的衣钵,如果说苏公是考古这个丛林里的一尊佛,那尊称先生为“护法”,决不为愧。

铁军

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先生就结交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考古界尊称为“黄头儿”的黄景略。两个人好到什么程度呢?试举一例:那时,先生从长春来北京出差,必住“黄头儿”家,只为做彻夜谈,有时因为孩子没人照顾,先生也会带孩子来京,交给“黄头儿”的夫人苏老师帮忙照看。

那时条件艰苦,“黄头儿”家也就富余一张单人床,夜深了,老哥俩儿就一颠一倒对头而睡,好在也睡不了几个小时。先生最早认识“黄头儿”是1979年,在河北蔚县的实习工地上。当时,学生们因为一点儿蝇头小事闹情绪,不干活了,无计可施的先生就请来“黄头儿”救火。

别看“黄头儿”其貌不扬,衣饰不华,但所有人都明白,只要你还想干考古,这个人就可能管你一辈子。于是,在听了“黄头儿”一番福建普通话的训斥之后,大家偃旗息鼓,蔫头巴脑地各干各活去了。

“黄头儿”与先生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互相扶持,互为成就,他们共同策划导演了这部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轰轰烈烈的大剧。正所谓“耸节偶相并,雪霜终不迷。应将古人比,孤竹有夷齐”。

1984年,成都考古发掘汇报会后,我随“黄头儿”与先生自重庆沿长江顺流而下,同行的还有贾峨、叶学明、张学海、杨育彬、李季等,那时走三峡到宜昌要三天三夜,船上的四等舱大通铺就成了这些人的会议室。

受苏公“佛、法、僧”理论的启发,两位亲传弟子“黄头儿”与先生领着大家,从讨论李季起草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开始,深入研究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及考古队伍建设等问题,收获颇丰。

自此以后,一系列“黄头儿”主导,先生全力支持并共同策划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1984年《田野考古工作规程》、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0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管理办法》,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

这些规章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此期间,“黄头儿”与先生还共同策划并举办了考古领队培训班,以满足日益发展的考古发掘工作需要,并解决了考古人员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为继的问题。

为打造这支考古界的“铁军”,“黄头儿”和先生及俞伟超、严文明、郑笑梅、叶学明等培训班老师,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培训考核制度,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定要有淘汰机制,不及格者一定要重新回炉再训,第一期班就有四分之一的学员未通过考核。

培训中最为精彩的大戏是结业答辩,考官中“黄头儿”和先生一定是“鹰派”,与之对垒的“鸽派”代表人物则是俞伟超和郑笑梅。一场剑拔弩张的争执下来,胜利者往往是“鹰派”,而俞、郑两位先生更是泪洒胸襟。

关于这一折大戏,亲历者李季的评价最为中肯:“其实先生平素带学生古道热肠,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但凡有关学术、有关事业、有关信念,一定刚直不阿。苏公曾用北伐时叶挺的铁军激励兖州考古领队培训班。铁的纪律,铁的作风,看来最厉害的就是铁石心肠,慈不治军。”

此时的先生,事业蒸蒸日上,学业丰收在望,正如宋人咏竹词云:“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贞坚

最后,再聊聊先生的夫人马淑芹老师。她也是大学毕业,而且当年还是一位文艺青年,擅钢琴,喜歌唱,可自从嫁给先生,昔日浪漫不复。

马老师在坚持自己事业的同时,相夫教子,不仅一手将三个儿女养大成人,而且还承担了全部家务,保证先生一心一意在外打拼。当年,我们班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说东北人每年入冬前,各家门口都要挖个菜窖,用来储存一冬天的蔬菜。有同学看到,马老师在自家门前挖坑不止,而身为“掘土专业”出身的先生却不动手、光动眼,专心蹲在菜窖边上做技术指导。

话是这么说,先生对马老师的感情还是令我们羡慕不已,特别是他从故宫博物院院长位置上退下来之后,终于有时间能与妻子真正地朝夕相处。

记得前两年某日的一个午后,我去看望先生,因怕堵车迟到,就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十几分钟,一进小石桥,看到先生和马老师散步回来,先生可能是腰疼,拄着棍儿半蹲在地上,马老师站在身后,轻轻地给他捶着腰。

这样一幅画面,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感人,至今仍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

对先生而言,马老师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事业支撑、精神支柱。据先生公子晓悟讲,先生临去世前,用尽全身力气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老马万岁,老马万万岁!”先生有福,能够依偎在亲人怀中,心心念念着至亲至爱的人远行,这最后的时光一定是温暖并灿烂的。

先生来北京后,我常去府上拜访,但马老师从不参与,顶多是进屋添茶续水,说几句柴米油盐,真正对马老师有所认识,还是在料理先生后世之时。所托一生的人溘然离世,马老师心中的悲痛,非吾辈所能理解,但在整个治丧过程中,她表现出来同先生一样的境界,在各界吊唁者面前说的是感谢,对后辈学生的恸哭给予的是安慰,对子女而言,她所表现的还是一片天,一片先生之后依然坚强的天。

其实,先生最惦记、最关心、最亲近的人,永远都是他的学生。

先生执教六十载,桃李满天下。无论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过去了多少年,一生里能够引以为傲、最为自豪的一定是“我曾经做过张忠培的学生”。

我不会忘记。先生最初上课时只带一盒香烟、三根火柴和写在火柴盒上的几个关键词,就是这样,他引领我们这群不知考古为何物的白丁走进了真正的学术殿堂。

我不会忘记。先生跟我们反复灌输的是田野、田野、还是田野,大学四年,我们不仅要学习到比历史系学生多一倍的课程,还要进行长达三个学期的田野考古实习。

我不会忘记。毕业时,先生为能给每个同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在家中狭小的厨房里与大家逐一谈话,轮到我时已是午夜一点,而后面还有好几个人在等待。

我不会忘记。先生为我们的一点点进步而击节,兴奋到哪怕是半夜也要打个电话。他为我们的一点点停滞而生气,甚至脱口骂道“小混蛋”,恨铁不成钢之情跃然纸上。

我最不会忘记的是,先生用毕生心血传授给弟子们的是两件法宝:第一是实事求是,他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教导我们,使我们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不停地追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是田野能力,所谓田野考古,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个单元,而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与社会的紧密相连。

按照先生的要求,他的学生们始终保持着和最基层民众的血肉联系,在此过程中,我们增长的不仅仅是学业,同时提高的还有行政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这是我们受益终生且最为重要的生存能力。

是的,先生永远把他的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而他的学生,永远把先生看作一座山,一座可以相偎相靠的山。选一首咏竹之诗,或可勉强概括先生一生:“玉干亭亭含粉霜,雪欺雨打自矜强。严寒不灭凌云志,为有贞坚风骨香。”

王军,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七七级学生,毕业后分配至国家文物局至今,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学人小传

张忠培,考古学家,生于1934年8月,湖南长沙人,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1年初副博士毕业后赴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1972年创办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并于之后组建考古学系,历任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2008年担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自1958年起,张忠培主持了大量田野考古工作,发表论著200多篇(部)。他通过发展和创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推进中国考古学科学化进程,培育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通过考察中国社会结构与形态变迁,探寻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及其走向秦汉帝国的道路;通过构建考古学文化的序列和时空框架,从文化谱系视角揭示中国多元一体和一统多元的基本国情;通过参与文物保护,弘扬传承祖国历史文化;通过创办考古高等教育,培养行业栋梁之才。他践行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的理念,参与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几代学者撰修国史的夙愿。他提出的谱系论、国家论、文化论等学说,阐释与表述了中国演进自在的历史规律,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王军)

,考古凌云高亮 志 劲节风骨香

相关:

晚清时期的图书广告及其文化价值【史海钩沉】 晚清时期,随着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印刷技术不断改进,出版物日益丰富,一些出版机构为了打开图书销路,发布了大量的图书广告。当时的著名报刊《申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等都有种类繁多的广告内容。戈公振先生指出:“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故广告不仅为工商界推销出品之一种手段,实负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也。”(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

《谁是最可爱的人》新编散文集出版2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新版发行座谈会在京举行。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于1951年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具有时代标记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和作者的其他战地通讯后来被编辑成为《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集,前后印刷30余版,还被译为俄文、朝鲜文、越南文、罗马尼亚文等。今年7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红色经典丛书,..

民俗特色“舞火狗”搬上舞台前晚,“愉悦龙门、恬美瑶乡”龙门县“舞火狗”歌舞晚会在中山纪念堂上演。现场,舞火狗舞蹈、客家方言山歌等蕴含浓厚民俗风情的歌舞表演轮番登场,获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当晚,来自龙门蓝田瑶族乡民舞蹈队的小演员们用优美的舞蹈语言将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搬上舞台。据悉,“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一带瑶族同胞的节日,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以感谢狗对瑶族人的养育之恩。“舞火狗”既是舞蹈,同时又是蓝田瑶族..

国乒韩国赛获2金难掩尴尬 男队如何破解内忧外患?朱雨玲/王曼昱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曾鼐摄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23日电(王禹)2个冠军,是中国乒乓球队在韩国公开赛交出的成绩单。相较于数量,略微有些尴尬的是,这两枚金牌皆是由国乒女队获得。尽管梁靖崑的男单亚军同样带来惊喜,但依然难掩男队现如今存在的隐患。年仅21岁的梁靖崑堪称本次比赛涌现出的一匹黑马。在独自镇守上半区的赛会3号种子许昕意外失利的情况下,从资格赛打起的梁靖崑异军突起,不仅以4:0横扫15岁天才少年..

瑞士精英赛仍无一人名字 昔日最美12号成悲情人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新一届的女排亚运会已经越来越近,中国女排则是在郎平的率领下进入了备战阶段。然而在最新一期的女排集训名单中,郎平一共只征调了16名国手,其中并没有多少新人的名字。不过在女排备战的同时,中国女排参加瑞士精英赛的20人名单,却是早早公布,瑞士精英赛的大名单主要以新人为主,朱婷和丁霞,颜妮的主力并未参加,所以这份名单其实只能算是二队的名单。可是这份瑞士精英赛的名单中,却有几位边缘国手落选,也..

女排新星天赋出众仍难打上主力 苦练基本功能否逆袭众所周知,在当前中国女排的集训名单中,一共只有三位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她们就是高意,胡铭媛和李盈莹,其余像刁琳宇,姚迪这样的球员都已经有过大赛经验。那么这三位新人当中,谁是尚未雕琢的璞玉呢?毕竟与胡铭媛和李盈莹相比,高意是这三人中上场时间最少的球员,就那此次世联赛来讲高意几乎就是打酱油的角色。反倒是顶替袁心玥出场的胡铭媛一鸣惊人,打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胡铭媛因此在国家队立足已经不成问题。而李盈莹从..

女排三朝元老或以助教身份回归 化身另一个赖亚文?为备战9月底开打的世锦赛,中国女排可以说是非常努力地备战着,虽然目前正值酷暑难耐,但女排在北仑的集训却力度不减一刻也没有停息。目前已经转入了北仑的封闭训练。而就在这样紧张的集训现场,不少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女排的“南长城”徐云丽竟然出现在了集训的现场。而对于饱受伤病的困扰,甚至曾经因为没钱在医治伤病而选择放弃排球,还宣称正在努力地寻找工作的徐云丽来说,出现在北仑集训的现场,定然不是以球员的身份出现的..

丁俊晖领衔中国军团出战世界公开赛 冲击生涯第14冠2018年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将于8月6日-12日在江西玉山举行,中国台球名将丁俊晖将在这次比赛中上奉献新赛季首秀,作为卫冕冠军的他将冲击职业生涯第14个排名赛冠军,不过丁宝宝的出生时间成为丁俊晖不确定因素。22日下午,中国·上饶·玉山“红睿马”杯斯诺克世界公开赛于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本届赛事是由中国台球协会、世界职业斯诺克协会、江西省体育局、上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玉山县人民政府、江西星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

Louis C.Camilleri出任法拉利CEO汽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因肩部手术康复问题,马尔乔内将无法回到工作岗位中,将提前卸任法拉利CEO。接任这一职位的将是跨国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前任董事长Louis C.Camilleri。而约翰?埃尔坎将成为法拉利董事会主席。 马尔乔内于2014年从卢卡·迪·蒙特泽莫罗手中接手了法拉利董事长一职,而两个人曾因法拉利的发展战略以及法拉利在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中的角色而产生过争执。 蒙特泽莫罗希望保持法拉利的自主地位,并将年..

如果征收关税 丰田可能会停止进口某些车型汽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反对特朗普政府征收进口汽车关税。但除了积极抵制之外,制造商们也需要考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损失。丰田汽车公司北美区CEO Jim Lentz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公司肯定会重新调整战略以及汽车售价,不过这都要取决于最后美国政府要收多少关税。丰田可能会上涨某些车型的价格,或者直接停止进口。 丰田的美国工厂确实生产了大量的畅销车型,包括丰田凯美瑞、阿瓦隆、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