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历史见证——读《於可训文集》十卷本

2018-07-18 09:16:43 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40年来,於可训一直是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排头兵和弄潮者,他从未淡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主力阵容,始终热情投入到永远都是进行时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评论与研究中。《於可训文集》就是新时期40年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见证,其中凝聚了作者大半辈子的文学心血与学术精髓,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作者40年来在文艺园地中精耕细作的勤勉身影,可以发现一个评论家多年成长的历史足迹,还可以领略到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与一个批评家的学术选择。

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界的常青树,於可训不仅奉献了琳琅满目乃至气势恢宏的学术画卷,而且提供了足资同辈乃至后学效法的文学批评新形态。这种新的文学批评形态看似不显山露水,但它开放而包容、锐敏而稳健,能够在趋新逐异的新时期文坛持久发力、长盛不衰。文如其人,於可训为人处世谦和内敛,其作文立论也温润如玉,有学术包容心。其实,於可训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小说的新变》已经初露了他的文学批评新形态,其后30多年的文学评论与研究生涯,大抵沿着这本评论集的学术路径深化和展开。这本评论集里有3个关键词频繁出现,一是“传统”,二是“实证”,三是“文体”。此后这3个关键词一直就贯穿在他的文学评论与研究生涯中,可谓“吾道一以贯之”。

当下谈文学传统似乎很时尚,但於可训早在新时期之初文学新潮汹涌之时就着意考察当代文学与民族传统的关系,且这一学术兴趣持续至今不辍。他尤其信服《文心雕龙》的“通变”观念,所以在考察当代文学新变时能有效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重视文学的现代化趋势又不废文学的民族化传统,始终坚守在中与西、古与今的立体坐标上考察当代文学的各种潮流,故能高瞻远瞩、气吞八荒。於可训早年谈高晓声“新轶事小说”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此后他就一直很注重考察当代作家与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传统的渊源,从魏晋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到唐传奇,从宋元话本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些中国传统小说样式对新时期作家而言都成了丰富的文学滋养。在《王蒙传论》中,他专辟一章谈中国古典“世情书”传统与王蒙小说创作的关系,信手拈来而言之凿凿,无丝毫的枯涩感。进入新世纪以来,於可训为《小说评论》的《小说家档案》栏目撰写的近百篇“主持人的话”尤为人所称道,这些短评正是中国传统文论样式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创造性转化,从中可窥中国传统话体批评如诗话、词话、小说评点的流风遗韵。

如果说重视传统体现了於可训作为文学评论家的历史精神和史家情怀,那么提倡实证就展现了他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科学精神和学术立场。於可训曾写过一篇《走向科学的文学批评》论文,主张文学批评具有科学性,但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具备文学与科学的双重本质。所以於可训从事文学批评伊始就十分注重对作家作品的实证分析,他讨厌那种不读作品就率尔操觚的“空头批评”,这有《说空头批评》一文为证。他还极端鄙视那种拿着各式西方理论而跑马圈地的批评家,无论是哪种理论的黑马,在他的眼中都迟早要现出原形。於可训曾在《文学评论》上发表过《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的反思》,有的放矢,专门针对那种夸夸其谈、游谈无根、不能立足于文学文本的文学批评劣习。於可训并不反对阐释,他反对的只是那种主观化的阐释。前几年他有感于当下批评界忽视感性经验和审美感悟而理念先行的偏向,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重建批评的感悟》,呼吁从文学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感悟出发,反对各种主观先验性的批评,同样注重的是文学批评的实证精神。

说到“文体”,这是於可训在文学评论与研究中一直极为用力之所。从《小说的新变》开始,於可训就极为重视探索中国当代小说的文体创新与继承传统文体的关系。他早年在评论方方、池莉、刘醒龙等湖北本土作家时就时常从小说文体入手予以分析,其着眼点不仅在于作家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而且最终写得怎样,得失如何,这都是文体学意义上的小说评论,能够给作家和读者带来充分的艺术启示。除了小说文体之外,於可训还多年来致力于新诗文体及相关诗学研究,撰写了《新诗体艺术论》和《当代诗学》两本专著,对百年中国新诗的文体形态与诗学观念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提炼与总结,他对西方现代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秉持着同样的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文集里文学评论有4卷,另有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各1卷,这种编排中隐含了作者的修为与奥秘。一个真正的评论家首先必须始终对文学现场葆有持续不断的文学激情,而不是随着年岁增长或时势变迁而对文学现场转过身去。其次,评论家必须善于在具体的文学现场中提炼出具有独特性与普遍性的文学理论或批评话语体系,於可训当年率先参与“新写实主义”文学理论建构以及独立撰写《文学批评理论基础》就是完美的体现。再次,只有建立在鲜活而深刻的文学批评基础上的文学史写作才是可靠的,於可训之所以能够独立完成国内第一本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与他长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实践积累分不开。於可训投入具体的文学创作,这就不仅是艺术的自娱,更是学术的自励了。

,新时期文学批评搞笑证件 的历史见证——读《於可训文集》十卷本

相关:

评谈散文 散文的现代化汉语的可能性 传播方式、媒介的变革无疑会对文学产生发生影响。竹简向纸的变革、诗词之吟唱、话本、院本,在这些古代的文化故事里,我们同样能看见,文学与新的传播方式及媒介的交互影响。 所以,当代的文学生产者也应当留意到这样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思想者的好“节日”。比方说,就文本质地而言,互联网传播带来的超文本链接性,就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在尺幅有限的纸质书写中,我们很难把所有引起阅读兴味的信息用笔墨“堆..

北京文学:如哨鸽般的无限诗意北京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当然也无可非议地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北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这个伟大的传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将近百年的北京作家,他们内心强烈的国家民族关怀,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态度,使北京的文学气象宏大而高远;共和国成立初始,散居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作家聚集北京,或从事专业创作或担任文学领导职务。丰厚的文学人才资源在北京构筑起了独特的文学气氛:所谓“文坛”,在北京是..

《禅门七日》讲中国故事获大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中国纪录片《禅门七日》在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纪录片奖,该片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美国主流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是一个专业的艺术电影节,其宗旨为发现和奖励有才华的独立电影制作人和剧作者,让他们的作品得到展示、评判和奖励,获得更好的发行机会。《禅门七日》主题是中国传统禅的智慧对现代年轻人的启发,讲述了五名大学生在柏林禅寺参加“生活禅夏令营”七天里..

这些90后,要用5年去记录100个了不起的村落五彩缤纷的山川,缓缓流动的大河,土拨鼠在洞穴里钻进钻出,悠扬的歌声传遍绿色的土地,布满皱纹的笑脸自由展开……这些场景来自《了不起的村落》,一部旨在记录中国古村落现状的纪录片,播出两季以来,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关注。 记录,是为古村落寻找未来 “开始准备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看到一组数据,10年间中国9万个村落消失,平均每天就有20个。”记录这些村庄成为导演黎振亚的动力,他希望用5年去记录100个东方村落。 开拍前..

故宫11部门迎来48名粤港澳实习生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和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故宫青年实习计划”开学礼17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的48名青年学子将在故宫开始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生活。 据介绍,这些学生将在故宫博物院办公室、宫廷部、书画部、展览部、古建部、研究室、宣传教育部、文保科技部、故宫出版社、修缮技艺部和外事处共11个部门实习,内容包括文物修护、展览策划、藏品管理、志愿者..

《相对》——一次科学与诗歌的邂逅北京时间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安然辞世于英国剑桥的家中,结束了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了表彰霍金教授对人类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英国政府于2018年6月15日在伦敦西敏寺举行霍金教授的骨灰下葬仪式,将霍金教授的骨灰安置在寺内的“科学家角”,与伊萨克·牛顿和查尔斯·达尔文为邻。为了缅怀霍金教授,本文将主要探讨他与当代英国华裔女诗人莎拉·侯(SarahHowe)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他与莎拉·侯..

北京如何实现15分钟阅读圈几年前的实体书店倒闭潮至今还令不少人历历在目,虽然现阶段通过政策引导、改善经营环境以及优化经营模式,实体书店正处于逐步回暖的阶段,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实体书店的发展,北京市于7月17日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通过规划布局、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与市场环境等多种方式,至2020年将在全市打造一个15分钟阅读圈。 新政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

人文社潮不潮:纸质书融合AR高科技位于北京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67岁了,它的历史是和鲁迅、巴金、钱锺书、陈忠实等大作家联系在一起的。不过,这家老出版社最近有点“潮”,不仅紧跟收视热点,相继出版了《朗读者》《开学第一课》《谢谢了,我的家》《经典咏流传》等热播人文类综艺节目的同名图书,还在书中融入了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用手机扫描书中的任一图片,就能看到相应的节目视频。 一家老牌出版社,将电视节目融合最新科..

回顾中国早期博物馆史能给当下带来什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5100家,是1949年的230多倍、改革开放之前的14倍。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数也逐年上升,仅2017年就达9.7亿人次。 国内博物馆起源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的首届“艺术与科学”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沪拉开帷幕,首个议题聚焦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历史。与会专家指出,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文化底蕴的度量衡,是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溯..

完善对长城历史的记录罗哲文先生关于长城的著作,最早是1963年出版的《长城史话》,后来又有增补,扩充为2008年版的《长城》。现在北京出版社把它纳入“大家小书”系列,还以《长城史话》的书名,再次印行(省略“诗词注释”部分)。袁行霈先生说:“‘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小书”的意思很清楚:书不厚。对于广大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