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谈散文 散文的现代化

2018-07-18 09:16:39 来源:网络

汉语的可能性

传播方式、媒介的变革无疑会对文学产生发生影响。竹简向纸的变革、诗词之吟唱、话本、院本,在这些古代的文化故事里,我们同样能看见,文学与新的传播方式及媒介的交互影响。

所以,当代的文学生产者也应当留意到这样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思想者的好“节日”。比方说,就文本质地而言,互联网传播带来的超文本链接性,就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在尺幅有限的纸质书写中,我们很难把所有引起阅读兴味的信息用笔墨“堆积”出来。超文本链接,解决了这样的难题,它在每一个兴味点用变体、颜色或者二维码实施打开提示,阅读空间就因之得到了即时性拓展。

这与文学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曾经梦想的文学语言的质地是什么样子?总归起来,我们就是要找回那种“没有被侵害的语言”——自由的语言、超文本语言、在情感和理性上给我们提供丰富链接的语言。在这层意义上,汉语是有着天然优势的语言,它的形态上的感性,它的传承上的代代积淀,都为它的超文本链接性提供着丰富的可能。

中国有好故事。第一个好故事就是,我们拥有潜能无限的汉语。

文学非食谱

生活要新起来,的确是不容易的。一系列社会性关联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们的聚合也许才可以造就新状貌的生活。写作也是类似的情形。

整体性的变化之难,却不意味着写作者都应怀着迁就心。有时与写作者交流,我总是强调一个前提,那就是“让自己成为出色的作家”,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任生活行进下去就是了,交流又有何意义呢?所以我们要勇敢地发问,向着我们曾经依赖的资源发问。比方说,对中国散文有着基因性影响力的“史传”文脉及“诗性”抒情偏好发问;比方说,对所有在中国文艺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运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五四运动”等等发问。

食谱千百年不变,我们可以保守地安享“正宗”与“地道”;写作却不能如此,它必须在追问中寻求新的生长。

借古

写作者经常借用古代。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回答,因为古代已经发生,它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一系列事实。并且,古代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容器,所有的人与事,迟早都要归入其中。

可是还有另外的情形,它们也与古代相关,但在普通读者看来却是“未来者”与“先锋”。

最近看到一本研究先锋文艺与一战关联的书,提到芭蕾舞剧《春之祭》。该剧的突破对象,当是以《天鹅湖》为巅峰代表的古典主义文艺。在剧场中,人们看到也听到了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的种种趣味:旋律及节奏不再遵守“和谐”美学。作为祭品的少女舞蹈至死的情节设置,也深深刺痛了观者“温婉”的心理逻辑。这无疑是先锋者的姿态。但这又是一次“借古”文艺事件,编剧者依据并想象的,是一场古代俄罗斯人的春祭仪式。

这里,我们或许能找到借用古代的另一条理由。除了漫长的时间阻隔而使它们略显渺茫之外,古代,更古的古代乃至原始生活及艺术形态,它们才是没有被某一专断傲慢的力量与气息玷污的资源,而这一资源是让我们重新回到自身、重新找回生活及艺术多元解释的有力武器。“借古”与守旧无关。

冒犯

近10年来,研讨会上夸奖别人的作品,“这是一部冒犯之作”变成客套话了。

如果我们还能同意此处的“冒犯”是向勇气和智慧致敬的话,我们是不应该把这顶桂冠四处送人的。

这本来是一柄宝剑啊,精光黯黯,文章片片,锻造多年,锋如霜雪,为此,锻造者甚至祭献了自己的性命。这不是岁月静好里的玩物,而“冒犯”也不应该成为客套话。真的“冒犯”是难的。冒犯是情感与思想的一次开疆拓土,在这个意义上,韩愈冒犯了南北朝,王阳明冒犯过朱熹。如果你的对手是你假设的、力量软弱的、可以被一击致命的,那我只能说,你很聪明,但你并没有冒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被冒犯的架势吸引,但忘记了忽视了冒犯的因缘。仅仅把冒犯理解到写作风格之突破这一层,这可能是对“冒犯”精神的极大误解。想想吧,韩愈之冒犯,为的是挽狂澜于既倒。再想想吧,王阳明之冒犯,为的是致良知。

文论家的焦虑

有段时间了,得闲就翻翻中国古典文论。没有更多的理由,总想将所谓的知识秩序化,藉此对抗驳杂的焦虑。

有些焦虑很难平复。这就有些像明代的文论家了,知识在他们那里几乎已经普遍地秩序化,他们已经清楚地总结出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的“一代一体”,然后,他们开始陷入焦虑:我们大明朝的文学该向后代提供什么?

焦虑远不止这些。这几乎是中国文学演进的规律了,当某种稀缺因素,也就是引起文论家焦虑的理由——情感、立场、方法被捕捉到,它会被逐步放大,直到成为非理性的霸主,然后开始宿命般地等待下一个完全否定它的力量。

近代、现代及当代文学的演进,也并没有跳出这样的规律:在国家现代化的途中,在对“现代性”种种的文学体认中,我们在高频率地实践着“否定之否定”。这是一个过分依赖“稀缺性”而获得历史痕迹的文学过程。

我们今天纪念一位文学家的理由,不应当仅仅是其作品拥有当年的某种稀缺性,比如,第一声控诉、浅层的现实干预、蹩脚的带着模仿姿态的现代叙事,等等,这是值得写作者与读者深思的问题。

(作者为《散文》杂志主编)

,评谈散文 散搞笑祝福语 文的现代化

相关:

北京文学:如哨鸽般的无限诗意北京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当然也无可非议地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北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这个伟大的传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将近百年的北京作家,他们内心强烈的国家民族关怀,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态度,使北京的文学气象宏大而高远;共和国成立初始,散居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作家聚集北京,或从事专业创作或担任文学领导职务。丰厚的文学人才资源在北京构筑起了独特的文学气氛:所谓“文坛”,在北京是..

《禅门七日》讲中国故事获大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中国纪录片《禅门七日》在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纪录片奖,该片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美国主流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是一个专业的艺术电影节,其宗旨为发现和奖励有才华的独立电影制作人和剧作者,让他们的作品得到展示、评判和奖励,获得更好的发行机会。《禅门七日》主题是中国传统禅的智慧对现代年轻人的启发,讲述了五名大学生在柏林禅寺参加“生活禅夏令营”七天里..

这些90后,要用5年去记录100个了不起的村落五彩缤纷的山川,缓缓流动的大河,土拨鼠在洞穴里钻进钻出,悠扬的歌声传遍绿色的土地,布满皱纹的笑脸自由展开……这些场景来自《了不起的村落》,一部旨在记录中国古村落现状的纪录片,播出两季以来,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关注。 记录,是为古村落寻找未来 “开始准备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看到一组数据,10年间中国9万个村落消失,平均每天就有20个。”记录这些村庄成为导演黎振亚的动力,他希望用5年去记录100个东方村落。 开拍前..

故宫11部门迎来48名粤港澳实习生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和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故宫青年实习计划”开学礼17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的48名青年学子将在故宫开始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生活。 据介绍,这些学生将在故宫博物院办公室、宫廷部、书画部、展览部、古建部、研究室、宣传教育部、文保科技部、故宫出版社、修缮技艺部和外事处共11个部门实习,内容包括文物修护、展览策划、藏品管理、志愿者..

《相对》——一次科学与诗歌的邂逅北京时间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安然辞世于英国剑桥的家中,结束了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了表彰霍金教授对人类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英国政府于2018年6月15日在伦敦西敏寺举行霍金教授的骨灰下葬仪式,将霍金教授的骨灰安置在寺内的“科学家角”,与伊萨克·牛顿和查尔斯·达尔文为邻。为了缅怀霍金教授,本文将主要探讨他与当代英国华裔女诗人莎拉·侯(SarahHowe)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他与莎拉·侯..

北京如何实现15分钟阅读圈几年前的实体书店倒闭潮至今还令不少人历历在目,虽然现阶段通过政策引导、改善经营环境以及优化经营模式,实体书店正处于逐步回暖的阶段,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实体书店的发展,北京市于7月17日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通过规划布局、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与市场环境等多种方式,至2020年将在全市打造一个15分钟阅读圈。 新政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

人文社潮不潮:纸质书融合AR高科技位于北京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67岁了,它的历史是和鲁迅、巴金、钱锺书、陈忠实等大作家联系在一起的。不过,这家老出版社最近有点“潮”,不仅紧跟收视热点,相继出版了《朗读者》《开学第一课》《谢谢了,我的家》《经典咏流传》等热播人文类综艺节目的同名图书,还在书中融入了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用手机扫描书中的任一图片,就能看到相应的节目视频。 一家老牌出版社,将电视节目融合最新科..

回顾中国早期博物馆史能给当下带来什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5100家,是1949年的230多倍、改革开放之前的14倍。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数也逐年上升,仅2017年就达9.7亿人次。 国内博物馆起源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的首届“艺术与科学”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沪拉开帷幕,首个议题聚焦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历史。与会专家指出,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文化底蕴的度量衡,是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溯..

完善对长城历史的记录罗哲文先生关于长城的著作,最早是1963年出版的《长城史话》,后来又有增补,扩充为2008年版的《长城》。现在北京出版社把它纳入“大家小书”系列,还以《长城史话》的书名,再次印行(省略“诗词注释”部分)。袁行霈先生说:“‘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小书”的意思很清楚:书不厚。对于广大读..

一本雅润清静的古书2016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原大原色原样影印出版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入藏紫禁城文渊阁,此举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驱使下的一大创举。文津阁《四库全书》因成书时间在“北四阁”中最晚,保存相对完整。且由乾隆亲自督校,对之前版本中的讹误、遗漏有所补正,所以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商务印书馆在致力古籍的整理、修缮、出版的同时,也在尝试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2017年9月,商务印书馆从《四库全书》中精选茶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