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交响曲走过了怎样的路

2018-07-06 08:36:26 来源:网络

交响曲历来被看作是音乐圣殿中的器乐皇冠,因为这一体裁往往承载着历史的文脉、时代的命题和民族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交响曲创作业绩最丰厚的40年。活跃、多元的社会环境与艺术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作曲家的创造力,从而涌现出朱践耳、王西麟、鲍元恺、叶小纲等展现华夏气派与实力的中国交响曲创作群体。

中国作曲家背靠中国文化与经验,大胆吸收外来观念与技法,最终创造了值得关注并让人尊敬的新时代交响曲作品。这些作品具有中国气派,反映中国追求,同时又具有世界高度。

中国交响曲依然走在路上。

音乐界需要进一步加力,对中国的交响曲做出系统梳理和有信服力的价值判断。社会、院团和媒体等方面也需进一步提供平台和窗口,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交响曲为听众所知晓,并走向世界。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今年在上海图书馆举办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音乐》系列讲座,其中,以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交响曲》为题对中国交响曲近40年来的发展和成就进行总体梳理和评介。就此话题,记者特地走访了杨燕迪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记者:交响曲在所有音乐体裁中,具有怎样的文化定位?中国的交响曲在改革开放以前,大致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杨燕迪:在所有音乐品种中,交响曲编制庞大、结构复杂、形式要求艰深、思想内涵深刻,成为大型器乐作品的最高体裁。和一般意义上的“交响乐”不同, “交响曲”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般是多乐章;使用满编制的大型管弦乐队;具有充分、多维的乐思展现和完整、匀称而首尾贯通的结构组织等。西方交响曲的发展历史中,涌现了古典、浪漫、民族乐派的强大传统与杰出成就,这对中国作曲家的创作既是激励也是挑战。自20世纪以来,德奥的强势交响曲传统趋于衰落,英美等原先交响曲的 “边缘”国度有所起色,而苏联则在20世纪交响曲创作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交响曲的发展轨迹和西方完全不同,属于20世纪以来西风东渐的产物。就多乐章、大型管弦乐队的交响曲而论,中国最早的作品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初,江文也、冼星海、马思聪写出了第一批具有 “拓荒”性质的交响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交响乐初创时代,除刘铁山与茅沅的 《瑶族舞曲》、李焕之的《春节序曲》、何占豪与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等脍炙人口的交响乐作品之外,还涌现出一些 “革命历史题材交响曲”作品。如王云阶 《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李焕之 《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丁善德 《长征交响曲》、陈培勋 《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等,表现明确的宏大主题,吸收中国自身的民间音调,艺术倾向上较为靠近西方的民族乐派路线,但回避现代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品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记者:是否可以说,中国交响曲的 “民族风格”的探索和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新篇章,因为改革开放,中国交响曲也开启了新的腾飞征程?

杨燕迪: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年代,作曲家们一方面接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线索,另一方面接受外来的多元影响,尤其是现代派的理念和技法。他们克服原来较为表面化、图解式的创作手法,尊重交响曲本身的体裁要求和艺术规律,力图写出真正具有分量和思想深度的艺术作品。在艺术上,作曲家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从五声性旋律与和声等角度来追求中国的民族性,而是从更多维、深刻和复杂的角度来探索交响曲的 “民族风格”;他们强烈渴望融入世界的潮流,从而逐步破除禁忌,大胆借鉴外来营养,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思潮和技法,在各种争论中寻找自己的方位和方向。

如作为当时新潮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叶小纲,在他迎来而立之年的1985年,完成了为女高音、男中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 《第二交响曲——地平线》。作曲家在飞机上从高空向下俯视时,发现一望无际的太平洋竟变成了一条线:起伏的山川、坎坷的道路、翻滚的雷暴,全都融化在了无边无垠的地平线中。这是一种对开阔、辽远境界的生命感受,而该交响曲的音乐素材主要来自藏族的歌舞和音调,主题旋律大气而朴素,并运用多调性的现代技法深化对民间材料的处理,使作品呈现出更强烈的恢弘效果。1986年,叶小纲的同班同学瞿小松也写下他的 《第一交响曲》,该作获得1986年 “中国唱片奖”交响乐作品一等奖。作品不再以如歌的旋律为上,而是以复杂的音响、织体和力度变化为其旨趣,表达年轻人特有的困惑和渴望,获得音乐界的普遍好评。

可以说,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灼热和活跃气氛中,中国交响曲开启了新的腾飞征程。老一辈作曲家迎来“新春”,中年一代的作曲家开始收获果实,而青年一代的作曲家则迅速崛起。

记者: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交响曲创作中,有哪些标志性人物?朱践耳先生肯定是其中之一。

杨燕迪:是的。朱践耳在上海长大,中学时代自学钢琴、作曲,后参加革命,上世纪50年代又留苏接受系统音乐训练,并于1975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从事专业作曲。这真是一个“又红又专”的难得的作曲家经历!他一辈子都心怀 “交响梦”,很早就立志要创作具有中国气派和气质的交响曲,但真正实现这个 “交响梦”时已年过60。可以说,朱践耳的交响曲创作集一生的阅历和功力于其中。朱践耳写了十部交响曲大作和一首  《小交响曲》。这11部交响曲体现了朱践耳的文化思索和音乐探索,从反思历史的《第一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到进行前卫技法试验的 《第四交响曲》;从汲取原生态民间素材的 《第六交响曲》,到探寻古老东方传统智慧的 《第七交响曲》;从反观自我的 《第八交响曲》,最终落于弘扬中国士人独立人格的 《第十交响曲》。

朱践耳的 《第一交响曲》经过近十年的酝酿后,在1986年成功上演,引发音乐界的强烈反响,次年 《第二交响曲》完成,这两部作品反思历史、剖析人性、叩问心灵,具有极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和哲理深度。 《第八交响曲》则是奇特的 “二人交响曲”,独奏大提琴以 “朱践耳”三字的 “卡腔”音调模拟作为全曲核心要素,彰显并弘扬中国语调的音乐特性,也使该作带有奇异的 “自传”色彩;另一乐手用丰富、复杂的打击乐音响层衬托大提琴独奏者的复杂心路,表现力惊人。1999年首演的 《第十交响曲》我以为是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的盖冠顶点。该作品以唐代名家柳宗元的著名五绝 《江雪》为支撑骨干,在交响乐队中创造性地启用京剧吟唱和古琴这两项极富中国意蕴的音响资源,是一部讴歌独立人格与浩然正气的交响力作。

这十余部交响曲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响曲的优秀作品,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交响曲最杰出的典范。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命题、深邃的个人感受和严谨的形式构思,摒弃无病呻吟和故弄玄虚,体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时代、民族、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在交响曲创作中,朱践耳始终站在音乐语言发展的前沿阵地,大胆吸收西方20世纪以来的音响语言手段,探索和使用12音无调性技术、音级集合、音色织体写作、原生态音乐引用、预制音乐与现场演奏交融等现代技法,勇敢面对非议,保持不妥协的 “先锋”姿态。他的创作从来没有唯 “形式” “技法”为上,而是立足内容表达,体现中国气派与个人追求。在具体处理上,他尤其注重音乐表达口吻与中国语言语调的紧密关联,并通过深入吸收中国传统和民间音乐的养料,最终达到中西音乐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中国交响曲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目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人新作?

杨燕迪: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交响曲创作进入某种意义上的困难期。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交响曲因其成本高昂获得支持不够,而 “出国潮”也造成青年作曲家群体纷纷走出国门。进入21世纪以后境况有所好转,随着社会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包括新潮作曲家纷纷重回国内舞台发展,使中国交响曲创作再次进入高潮。

上海音乐学院的著名校友王西麟被公认为是擅长表现哲理性和史诗性题材的交响曲作曲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其作品在音乐表现力和人文内涵上更为纯熟和深厚,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至 《第九交响曲》等。王西麟写成于1991年的 《第三交响曲》气势宏大、色调丰富,音乐基调凝重、深沉,彰显了对民族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切和严肃思考,音乐界一般公认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杰出交响曲。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鲍元恺,也是一位在交响曲上 “大器晚成”的作曲家。在他迎来花甲之年的2004年, 《第一交响曲——纪念》首演,音乐表达深刻、老到而成熟,毫无任何生涩之感。至今作曲家已创作交响曲六部。鲍元恺拥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广阔的人文视野与情怀,同时又适当吸收现代的西方创作技术,注重可听性、民族韵律和交响曲传统格式的保持,践行着中国的 “新民族主义路向”。福建的郭祖荣共写有32部交响曲,目前是中国写作交响曲最多的作曲家。此外,石夫、钟信明、曹光平、赵季平、程大兆、陈怡、王宁等作曲家也都创作了各自的交响曲系列。值得一提的是,出生于1992年的上海爱乐乐团的驻团作曲家龚天鹏目前已写下十部交响曲,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应该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交响曲创作上的成就,似乎尚未在社会和爱乐者中得到广泛认知和认可,即便在音乐界内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梳理、评价、演出、定位和研究。我近来一直在呼吁 “中国音乐的经典化建构”,要让更多优秀的现当代中国作品得到关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改革开放以古剑奇谭2破解 来的40年,中国交响曲走过了怎样的路

相关:

《全宋笔记》历时十九年编撰完成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又一项重大成果完成。历时19年,全10编,共计102册约2266万字的《全宋笔记》,近日在上海师范大学首发。 《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据项目首席专家、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戴建国介绍,宋人笔记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据初步统计,现存宋人笔记约有500余种,内容几乎涉及宋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宋代历史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

村史馆 思乡的路标乡愁是什么?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也许是故乡的一幢老屋、一棵大树、一座山丘、一条小溪。但若走进京郊的乡镇村落,你便会发现,原来,乡愁还可以“装”进名字叫做“乡情村史陈列室”的小小博物馆。 记者从北京市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现场推进会获悉,2013年以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农委、市财政局在农村地区开展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290个,总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

有书相伴的夜晚是美妙的“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夜读能让精神得到慰藉,让内心得到充实,让灵魂更加强韧。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本《夜读》杂志,拥有不少读者。这本杂志的流行,多少与当时的风尚有关。那时,白天大家都忙工作,到了晚上,读书成为很多人共同的选择。夜读,也就成为了一时的文化风尚。以至于人们在见面时,常常相互打听:最近又读了哪些好书,有什么读书心得? 为什么夜读会成为一种风尚?《孟子》里的一个说法,或许..

翰海春拍平稳收槌近日,北京翰海2018春拍完成9个专场的拍卖,以总成交2.4亿元平稳收槌。在各个板块中,均体现出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和作品价值的对应性,竞价和成交情况反映出当下收藏市场在审美品味和价值评定上,更为认真谨慎和多元化。虽然未有天价“明星拍品”和逆势上扬的“冲高板块”,但整体表现平稳,重要作品成交喜人。 其中,“近现代书画一”和“法书楹联”两个专场均取得100%成交率。中国书画板块中,潘素《万山红遍》以166.75万元成..

《男人还剩下什么》首演 抓住原著“魂儿”扩充新故事前天(4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根据毕飞宇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话剧《男人还剩下什么》在隆福剧场上演。该剧由和璐璐编剧,孙博导演,孙博、赵秦、史策、胡磊主演。这部融合音乐和多媒体叙事的话剧反映了父辈生活的缩影,及当下年轻人对于婚姻爱情态度的关照。首演现场座无虚席,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原著毕飞宇也专程从南京赶来观看,并在演出后为观众签名售书。据悉,演出将进行至7月8日。 小说《男人还剩下什么》写的是..

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14处遗产点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中获悉:北京中轴线申遗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的理念,目前已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同时,中轴线“提亮”工程将通过货币补偿、配给保障房、就近平移等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基础设施,努力留住老北京、老街坊,腾退文物将最大限度开放..

“歌唱北京”再携词曲作家通州采风7月3日,北京音乐广播在主管台领导李捷的带领下,再次组织一批词曲作者赴通州进行“歌唱北京” 原创歌曲征集创作采风活动,著名词曲作家臧云飞、李劲、胡旭东、梁芒、鄂矛、龚晓婷参加了本次采风活动。通过对运河文化历史景观及通州城市副中心新规划的了解,激发词曲作者对“歌唱北京”歌曲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为新时代的新北京创作出新的经典。 采风的第一站依然是乘坐通州大运河的观光游船,词曲作家们在宽阔的河面上一边眺望两..

细节的芳香——品味《红楼梦》西方经典说,文学是一朵金蔷薇,由无数的金子碎屑合成。 《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金蔷薇”,而细节正是形成金蔷薇的那些碎金屑。它庞大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表达的。 当一个人要告诉另一个人:《红楼梦》这书好在哪里,为什么会百读不厌,书里的人物如何使人感动,作者的意图怎样含蓄、巧妙地传达……就要带着那另一个人去领略细节,回味对话,感受心灵的悸动。 就像一座大观园,须要开门后一处处走来,一亭一院进去..

西藏阿里摄影展亮相今日美术馆  7月4日,由西藏阿里地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主题为“极地阿里·象雄记忆”的摄影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数十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示了阿里地区壮美的自然景观、神圣的宗教文化、悠久的历史遗迹、原始的自然生态以及淳朴的民风。据介绍,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摄影/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西城区举办京剧票房大赛7月5日至7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与北京市西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北京市西城区百花深处艺术团承办的2018西城区京剧票房大赛,在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一层小剧场举办。 据悉,此次活动主要以西城区各街道、社区所属京剧票房为单位,以京剧传统剧目或现代戏的折子戏为类型,共有17家京剧票房参加大赛。参加比赛的剧目不仅有大众耳熟能详的《智斗》《霸王别姬》等,还有《白帝城·托孤》《打渔杀家》等具有较高难度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