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心理学道理

2018-07-03 11:14:45 来源:网络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间咖啡馆举行了全世界第一场电影放映活动,当代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被理论家定义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艺术就这样诞生了。同一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出版,被看作是精神分析学诞生的标志,弗洛伊德也借此奠定“江湖地位”。

电影和精神分析学,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之下成为同龄人,在20世纪一起经历了可谓狂飙突进式的发展,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通过电影“造梦”,又通过精神分析“释梦”,这成为人们更深入发现自我、省视自我的重要方式。

郑世彦的《看电影学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以14部电影的观影笔记,对心理学学科背景和诸多流派传承“一网打尽”,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很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学爱好者和初学者来说不啻一份非常有趣的导读。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其实很短,以至于“心理学”这三个字在普通人心目中仍然颇具神秘感,对心理学的认识依然存在种种误区。从这个意义上说,郑世彦的文本,尤其是书中“知识链接”的部分,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正本清源,是公众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入门读本。

《看电影学心理学》第一章节通过《喜剧之王》男主人公尹天仇那句著名的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阐释了心理学的基本课题“我是谁”。随后通过对《老大靠边闪》的解读,让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闪亮登场。而弗洛伊德曾经最亲密的学生荣格,后来与之决裂,并开创了影响力不亚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析心理学派。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决裂?人和人之间的故事,心灵和心灵之间的角逐,在这些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大师之间,显得格外有戏剧张力。郑世彦也正是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把这些心灵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呈现给读者。

“我有一种感觉:荣格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无名小子,总是不幸中毒受伤,却又因疗伤而功力大增。”这些很有意思的叙述,可以很好地帮助读者去了解那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大师以及他们所开创的学派。显然,作者不仅了解他笔下的人物,而且赋予他们自己的情感。

通过对电影进行心理学分析,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电击戒网瘾,幼儿园的小红花奖励,都可以在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找到理论来源,而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巴甫洛夫和他那条著名的狗。“记住,不要让条件反射无形之中操纵了你,也不要让操作性条件反射简单强化了你,不要让观察学习别人的经验轻易替代了你,更不要让他人的言语肆意指挥你——你的行为只能出自你自己的意愿。”郑世彦对行为主义疗法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正如他在导言中就开宗明义,表明了自己的“存在—人本主义”取向。所以,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及其疗法也是本书重点介绍的部分:通过电影《心灵捕手》,可以了解到作为一名心灵捕手最重要也最难养成的素质是“真诚”。通过《另一个女人》,作者回答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何时去看心理医生”。二战电影《美丽人生》,则向读者揭示了苦难、意义和欢乐之间的关系。《当尼采哭泣》中的四个故事让我们领略所谓病人和医生之间特殊的“旅伴”关系,也从一个非常感性的角度去领会作者传达的观点,即“治疗关系”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心灵点滴》关注的是受伤和疗愈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说的仍然是心理治疗师共情和真诚的能力。这一章的知识链接也很有意思,介绍了很多心理学家的“伤情”,这些心灵受伤的经验也是他们成为心理学家很重要的背景。《喜福会》专门探讨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由此衍生介绍了“家庭治疗”的基本常识。

如果说以上篇章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前沿理论,还是属于传统的心理学框架,那么《看电影学心理学》后面几个篇章则更加显示出作者广泛的知识领域涉猎和明晰的个人价值取向,也可以看作是本书最独特的价值所在。比如《死亡诗社》一章,介绍了诗歌疗法,《放牛班的春天》不仅讲到音乐疗法,甚至也介绍了中医的“五音疗疾”。这些篇章把东方传统文化的浸润和西方当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把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进一步诠释了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本质核心。实际上,“心理学”一词虽然是舶来的,但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理学与东方传统哲学之间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人本身更值得人类去研究和探讨呢?这大概也是心理学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看电影学心理学》名义上是以电影为主要媒介梳理和介绍心理学,实际上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味。

(作者:朱丹华,系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关键第四号下载 电影中的心理学道理

相关:

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首映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全国首映式日前在拉萨举行。纪录电影《好人好官孔繁森》在孔繁森同志工作生活的重点地方实地取景拍摄,通过采访孔繁森的家人朋友、当年身边工作人员和同事进行追忆叙述,并借助史料,最大限度地向观众重现了一位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好党员好干部的光辉一生。

电影为戏曲艺术传播插上翅膀携带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戏曲艺术,以其成熟的艺术形态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地承载着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然而,20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与日趋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对发展、成熟于传统农耕文明的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挑战之中也蕴含着机遇。当前,国家大力振兴传统文化的政策导向与努力扶持戏曲艺术的一系列举措,为戏曲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个有效方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还有节日故事、民俗故事、成语故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 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只是民间文学研究者一个学术行为,搜集整理好..

年轻人你要不要做敦煌“数字供养人”敦煌莫高窟第146窟的五代壁画,原解为“劳度叉(婆罗门教徒——记者注)斗法失利,变出大树,舍利弗(佛祖释迦摩尼的弟子——记者注)令风神吹倒大树”,由此提炼出一个智慧锦囊“风”,妙语为“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古老的文化瞬间变“潮”。 这是不久前上线的“数字供养人”互联网公益项目,筹集款项将用于敦煌莫高窟第55窟的数字化保护。 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鹃介绍,“数字供养人”的概念源自1650多年前..

三里屯城市书屋重新开张6月20日,本报以《城市书屋三里屯馆闭馆俩月 爱书人着急》为题,报道了“城市书屋”三里屯馆因故两个月未开放的事情。昨日(2日)记者重回故地,发现三里屯馆不但已经恢复开放,还增添了无线网络、指示标识等各类服务设施。前来借阅的读者对于修整后的全新阅读环境也十分满意。据悉,“城市书屋”三里屯馆现已交由朝阳图书馆接管。 记者昨日看到,图书馆内原有的木质地板上铺上了全新的灰色地毯,阅读座位的摆放也有所调整,时值..

在文艺中激荡红色血脉“艺术化再现了红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直观而具体地展现了信仰的光芒”“个人命运与历史潮流相互激荡,释放出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日前,作为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节目之一,江西省安远县主创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采茶戏歌舞剧《杜鹃哩咯红》在北京上演。舞台艺术与红色故事的有机结合,在激起共鸣的同时,也让观众在心灵上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革命传统是珍贵无比的精神富矿。一段段风..

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四对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滋养,源于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

高校联袂献艺绽放青春2018第八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凝聚青春力量”高校大学生优秀节目展演近日举行。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在内的海淀区14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为区域群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本次展演包括了拉丁舞《恰恰恰》、阿卡贝拉《看月亮爬上来》、弦乐合奏《莫扎特小夜曲》、民乐《凉凉》、舞蹈《梅·砺香》、《芳华》、《嫦娥》等大学生们带来的都极具感染力的节..

保加利亚文学国内首次出文集《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集》7月2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译者余志和说,保加利亚文学的译作现在在市场上甚少,出版小说集更是首次,此次出版《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集》有查漏补缺的意义。 保加利亚文学是最早的斯拉夫文学,发端于9世纪。该小说集收录了保加利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十八位作家的四十一篇经典作品,是对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创作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这些精心筛选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活的人..

徐小斌:对世界始终保有好奇心前天(1日),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当当、凤凰网文化、腾讯文化、单向空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瑰丽画面下的真爱与美——作家徐小斌《海百合》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作者徐小斌与评论家李敬泽、陈晓明、杨庆祥一同出席。活动中,徐小斌讲述了创作经历,她表示,此绘本不仅为孩子所著,最好的童话应该是给所有人看,书中蕴含的神秘感,源自她依然保有的好奇心。 徐小斌,当代作家,国家一级编剧。自1981年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