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尘封”的中华艺术瑰宝重焕新生

2018-06-25 14:44:02 来源:网络

李聪扬在全国政协礼堂专注作画(贾敏/摄)

一张宣纸缓缓铺展开来,李聪扬身着一袭白衣,以指代笔,指随意动,指尖、指面、手掌并用,初时舒缓,继而激烈,在纸上如同行云流水,张弛有度,直至一只神采奕奕的雄鹰跃然纸上。全国政协礼堂金色大厅内,快门“咔擦”、“咔擦”地快速响动,争相见证这一以世人眼中少见的指墨艺术形式呈现出的画作。

日前,绿水青山——2018李聪扬指墨艺术四十周年精品山水主题画作系列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到现场品鉴画作的领导和嘉宾们无不为其画作啧啧称奇。

指墨画的绝妙之处在于:指画防伪——每个人的指纹和掌纹各不相同,由于不同的长短、形状、粗细、结构的纹理组合,因此,独特的纹理就成为了鉴别画作真伪的重要依据;不可复制——无论如何使用工笔仿画,都难以模仿出画家指纹所演绎的丰满俊俏、映秀圆润、流畅飞动的效果;同时,作画时指掌的轻重缓急,连画家本人都无法再创作出同样的作品,因此,每件指墨画可谓都是孤品,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凭借四十年的孜孜求索,李聪扬的指墨画作得到了诸多国家级领导人的认可,2007年,李聪扬的巨幅作品《浙江仙都》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时隔十年,又在全国政协礼堂现场创作及展出。“我父亲曾为诸多国家级领导人现场作画,领导人们都非常佩服李聪扬的艺术功底,称父亲的画作为‘一绝’。”李斌说,“这也一直鼓励着父亲对艺术的钻研和创作。”

李聪扬作品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期间,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右)与李聪扬(左)亲切交流

李聪扬作品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期间,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左2)与李聪扬(左1)亲切交流

在全国政协礼堂,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领导齐续春(左3)与李聪扬(左2)及李斌(左1,李聪扬之子,“帮拖”创始人)亲切交流

初遇:与指墨艺术“一见钟情”

李聪扬于全国政协礼堂展出的作品《仙都峥嵘》(贾敏/摄)

据文献,唐代大画家张璪是较早有记载的指墨画家;到了清朝,指墨艺术达到高峰,出现了以高其佩为代表的文人指墨画派。至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对指墨的传承居功至伟,大量指墨作品及论文传世。然后在潘天寿之后指墨艺术一度陷入沉寂。

指墨艺术之所以处于“小众化”领域,主要由于其难度极高:手的各个部位都要被当作画笔,随着手势演化出画面层次;手指无法像毛笔一样吸储墨水,因此无法长时间作画,速度不能太快,而太慢又会错过构图的最佳时机;下手太轻、太重、墨太浓、太淡都会左右整幅作品的和谐。所以有志传承者,为数不多,发扬创新者,更是寥若星辰 。

与指墨画艺术的“命运”不谋而合的,是李聪扬坎坷的人生道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小学三年级,李聪扬被迫辍学,然而,他从小就显示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艺术天分。在那个艰苦到连纸和笔都买不起的岁月里,他以树枝为笔,沙地为纸,后来又以手代笔在石头上练习画画,冥冥之中,酝酿出了一段“指墨情缘”。

20出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聪扬在一本画册上发现了潘天寿的指画作品,感觉“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临摹钻研,并逐渐沉迷于这门艺术。

“父亲认为,手指是人类接触万物最为直接的媒介,十指连心,用手直接接触墨和宣纸,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我父亲画画的时候完全不用思考,以情绪和感觉掌握画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李斌说道。

李聪扬的指墨画作种类丰富,包括各种花鸟鱼虫以及山水风景,其中,表现最多的是他的故乡浙江丽水。“丽水山清水秀,美丽的风景很多,这里是我的故乡,于我而言,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不同于他处的感情。”李聪扬说。

他在北京闭关创作的巨幅指墨画作品《浙江仙都》(画中描述的正是丽水风光)经过专家评审,被人民大会堂永久珍藏,这让李聪扬倍感欣慰,他知道这意味着中国艺术收藏领域最高层级的专家们,已经完全认可他的作品本身。此时此刻,是否为学院派亦或创作方法已经不再重要。

追逐:四十年的“画痴”人生

“四十多年来,寒暑交替,父亲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李斌说。除了睡觉,一年四季,李聪扬的手每天都是黑乎乎的,特别是艰苦时期的冬天,墨汁结冰,为了练画,李聪扬五个手指全部都被冻伤了。

更加令他刻骨铭心的是一次严重的车祸。车祸后,他身体脏器受到了损伤,部分脾脏还被切除,医生建议他不要从事劳神劳力的工作,甚至是放弃指墨画艺术钻研之路。因为每一次作画李聪扬都会过于专注投入,损耗精气神,可能会影响健康。

“现在,父亲每天作画时间久了,就会瘫坐在椅子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今,他的关注力愈加聚焦于艺术,见过几次面的人再会时都难免有重新自我介绍之尴尬。”或许,李聪扬唯一不会忘记的,只有他自己最珍爱的指墨艺术作品。也因如此,李聪扬常常被熟识他的人称作为“画痴”。

李聪扬的一生都未曾停下追逐的脚步。已至花甲之年的他,还在寻求艺术上的突破。在国外办画展期间,李聪扬产生了创新灵感。他将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方的油画相结合,画风独树一帜,广受海内外有识之士的认可。“当下,我追求的境界是‘道法自然’,希望我的作品既能吸收西方艺术的写实,但体现的还是东方哲学的意境。”李聪扬如是说。

李聪扬从来不接触商业操作,不善经营,一心醉于艺术。一些企业家被他的画作和精神所打动,欣然求画并支持,帮助他在早年度过了一段又一段贫寒的岁月。

心愿:将指墨画艺术发扬光大

李聪扬在全国政协礼堂与其画作合影(贾敏/摄)

江山流韵,指尖留情。

李聪扬将自己毕生的感情都赋予了指墨艺术,然而在当下,指墨艺术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结构,也因此而没有影响到大众。

“父亲经常对我说起他的孤独,他是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指墨艺术,体验其独特之美。”

其实,李聪扬的一生都从未停止找寻的脚步,找寻一位真正的知音人,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在国内,更多是一些以指墨艺术作为消遣的玩家或沉迷于名利之中的人,他一直没有找到一个与他一样热爱、尊重、并以此为毕生研究的指墨画艺术家。

“父亲曾收过几个徒弟,然而,由于指墨画艺术难度过高,徒弟们最终都未能坚持下去,以至于如今,指墨艺术依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有资本助力的指墨玩家,将绘画水平极其一般的指墨作品进行包装展示。“这让本来就没有被大众所认知的指墨艺术的名声受到了进一步的损伤。

李聪扬为此感到孤独,更时常为此心焦。为了了却父亲的心事,李斌准备借助父亲指墨艺术四十周年的契机,帮助他筹办一系列活动。

“我们也在努力,加紧速度筹办一系列大型画展及教育培训合作洽谈。”帮拖创始人李斌以及支持李聪扬指墨画艺术的社会人士还打算与政府沟通,在他的家乡,浙江丽水建立一座艺术馆,长期展示他的画作。这同时也是打造文化强市,提升发展软实力。

“希望父亲可以早日看到,指墨艺术,这个倾注了他一生心血的艺术门类能够打开‘冰封’之门,真正走向大众的视野。”李斌动情地说。

,让“尘封”的中华艺术瑰宝重焕管理费用 新生

相关:

青年内画手艺人万欢拜访瓷内画开拓者汪则成2018年6月23日下午,青年内画手艺人万欢来到世界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拜访瓷内画开拓者汪则成老师,了解他创作瓷内画的心路历程。 汪则成原名则东,1981年出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接渡镇潘村人,景德镇陶瓷内画开拓者、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景德镇高领陶瓷研究所研究员及陶瓷瓶内画艺术室主任。 汪则成1997年跟随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石炳寿老师学..

李幼容: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到大量专业词曲创作者的积极参与,在这些歌词来稿中,著名词作家李幼容为“歌唱北京”投递了他的两首优秀作品《新时代的新北京》和《在北京雁栖湖的晚上》。6月19日下午,李幼容来到北京音乐广播,在这里接受了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为我们讲述他的创作历程,以及对“歌唱北京”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李幼容是解放军总政歌舞团词作家,著名的音乐诗人..

共享书店一年后怎么样了共享书店出现一年了。从去年7月安徽新华推出首家共享书店迄今,尝试做共享书店者越来越多。乘着共享经济的东风,这种寻求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困境的新尝试一直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业内有人认为它只是以“共享”的噱头做营销,也有人说此举是引发传统书店行业的变革。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共享书店负责人,了解共享书店近一年的发展情况。 发展:多地尝试 运营稳定 当前,一本书动辄几十元、上百元,在共..

“喜聚北京”热力开演 《北京邻居》主创畅谈京味文化千龙网讯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北京东方文化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喜剧院承办的品牌活动“喜聚北京——首届全国优秀喜剧剧目展演季”正在北京喜剧院热力开演。日前,展演剧目《北京邻居》剧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创见面会。 6月24日,“喜聚北京”展演剧目《北京邻居》剧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创见面会。(北京喜剧院供图) 该剧改编自荆永鸣小说《北京时间》,被称为是“最暖的外地..

老舍两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老舍曾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海外,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 1944年5月,美国人伊万·金读了老舍1939年出版的《骆驼祥子》,被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深深吸引,决定译成英文。1945年2月,书名改为《洋车夫》的英文版《骆驼祥子》在纽约出版,在华盛顿、旧金山等各大城市书店热销,登上美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从而受到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关注。 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已拟定..

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博物馆合作昨天上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双边合作协议书签署仪式在上海科技馆举行。协议书的签署,旨在通过开展国家和国际层面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和合作项目,促进科技类博物馆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平台,协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借助科普场馆的展教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的合作与..

北京人艺携《我爱桃花》亮相阿斯塔纳世界戏剧节6月23日晚,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人艺)精心制作的《我爱桃花》亮相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引近千观众“闻名而来”。 《我爱桃花》出自编剧邹静之之手,也是他的话剧处女作,剧情取材于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全剧由一个“恋人间的误会”展开,“我要的是巾帻,你却给了我一把钢刀”,进而引出一个亘古不变的两性情感话题。 该剧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戏中戏”将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在剧中,一个现代剧..

长篇小说《游戏是不能忘记的》讲述另一种游戏精神长篇小说《游戏是不能忘记的》新书发布会23日在北京举行。该书作者、曾获鲁迅文学奖的晓航在新作中讲述了对游戏精神的另一种理解。 长篇小说《游戏是不能忘记的》以“离忧城”的衰败为叙事起点,在这场城市的灭顶之灾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逃离,而商人韦波却决定留下,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成为了新的城市主人。在对旧离忧城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韦波不仅依靠现代科技将其打造得洁净、智能、充满活力,更将“游戏”作为新的城市精神,..

央视名嘴周涛华丽转身话剧舞台 《情书》首登北京一袭白裙、一抹红唇的著名主持人周涛,24日出现在北京媒体面前。久违的她此次现身,是为了自己的话剧处女作《情书》北京站演出做宣传。 主持过17年央视春晚、担任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解说,2016年周涛从央视离职,调入北京演艺集团担任首席演出官。从主持人到舞台剧演员,周涛在这部剧中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一次华丽转身。 《情书》的故事开始于1975年北京某中学初一的课堂,男女主人公通过一张张小纸条传递懵懂的情愫。全剧一直..

诗词大家叶嘉莹回应捐赠家产: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忧道不忧贫’,所以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24日,在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中,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低调回应捐赠家产的事情,她说:“我自己内心有我的理想、有我的持守。我觉得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叶嘉莹,别号迦陵,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为加拿大籍华人。现任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3月25日,获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