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娅·戴维斯:将碎片写成小说

2018-05-25 16:42:45 来源:网络

美国作家莉迪娅·戴维斯,今年已经68岁了。

她在2003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07年,入围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2013年,获得当年的布克国际文学奖。自此,戴维斯终于声名大振。进入2015年,在结束了媒体和大众舆论的喧嚣之后,戴维斯的生活重归平静。不过,戴维斯和中国读者的亲密接触,还刚刚开始。

今年年初,戴维斯的作品《几乎没有记忆》在内地首次出版,中国读者也自此,可以没有障碍地走进戴维斯的“碎片世界”。

小提琴是她的“初恋”

“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会去当一个作家,即使这并不是我的‘初恋’,但我必须一直写作,写到我身体的某个部分罢工,或者我不再写得出来。”

——莉迪娅·戴维斯

1947年7月15日,莉迪娅·戴维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出世。她是罗伯特·戈勒姆和欧普·黑尔·戴维斯的女儿。她的母亲罗伯特·戈勒姆是一个评论家,也是一位英语老师,欧普·黑尔·戴维斯也是一个老师,同时他还是一个短篇小说家和回忆录作家。

受到父母的要求,小戴维斯开始学习音乐,她从弹钢琴学起,后来又学习如何拉小提琴——小提琴后来成了她的最爱。不过,最终,戴维斯还是成了一个作家,“我是一个很叛逆的孩子,我在学校里逃过学,我总是违背我父母的意愿。是叛逆和固执让我后来变成了一个作家。”

戴维斯说,“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会去当一个作家,即使这并不是我的‘初恋’,但我必须一直写作,写到我身体的某个部分罢工,或者我不再写得出来。”不得不说,在戴维斯看来,成为作家这件事不仅顺理成章,而且,非常必然。

15岁那年,沉浸在梭罗作品中的戴维斯想要去瓦尔登湖,她背着装满莎士比亚作品的书包从学校跑出来,完全忘记了吃饭,一直沿着高速公路走,直到被一辆警车拦住。虽然戴维斯试图声称自己只是在进行学校的远足,最后,她还是不得不回到了宿舍。

一年之后,戴维斯又疯狂了一次。她在伯瑞特波罗坐上火车,告诉父母她想要回纽约度周末,事实上,却前往了相反的方向,独自前往蒙特利尔,在一个会摄影的女人家里住了两天。

在经历了漫长的童年和少年之后,戴维斯进入了巴纳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学院之一)学习,在学院中,戴维斯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多到都数不清。这之后,戴维斯前往法国,在那里生活了两三年,她先是呆在巴黎,后来又去了附近的乡村。这段时间她并没有与人们有过多的交流,因为她总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

拒绝谈论前夫奥斯特

你见过多少次被责怪的场景。我真不是一个怪人,即便我往耳朵里塞再多的碎纸巾,头上还扎着围巾:一个人的时候我就需要一切寂静。

——《异行》

1971年,莉迪娅·戴维斯结婚了,嫁给了美籍犹太人保罗·奥斯特——一位美国小说家、诗人、翻译家、电影编辑及导演,曾与华裔导演王颖联合执导电影《烟》。

戴维斯和奥斯特的这段婚姻维持了三年,到1974年宣告结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儿子名叫丹尼尔。在迈克尔·米勒对戴维斯的一次采访中,米勒刚刚说完奥斯特名字的最后一个音节,戴维斯就表示了抗拒,“哦,我不想说。”而米勒想要知道他们是否会互相影响彼此的工作,对此,戴维斯回答说:“这是无法估量的。我不想谈论它。”

事实上,在过去《纽约时报》有关奥斯特的简介中,甚至都不会提及戴维斯的名字,只称呼她为他的“前妻”。这段残存的婚姻关系只能从老的采访档案中寻觅只言片语,比如在《纽约书评》中,1975年的一篇有关于让·保罗·萨特的文章底部,有一条很不起眼的分割线,下面写着“翻译者为保罗·奥斯特和莉迪娅·戴维斯”。

离婚是一个重要主题,尤其是对于研究戴维斯的早期工作和生活。戴维斯第一个主要的作品集《打破它》在1986年出版,里边是从1976年《第十三个女人和其他的故事》起的作品采集。这个作品集中有一个故事叫作《信》,其中有一段关于叙述者的旧情人——他是一个翻译,翻译了普鲁斯特的诗歌——当他们分手的前一年,他提出也许会在十年以后再次见到她,“也许五年”,她回应。在这首诗中,叙述者使用了法语中“再见”的动词。

讲述“戴维斯”的故事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莉迪娅·戴维斯的作品呢?是散文,还是微型小说?是趣闻轶事,还是幽默笑话?是寓言,还是童话?是格言名句,还是箴言警句?可以说,很难用某个标签来归类她的作品。”

——克里斯托弗·瑞克斯(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显然,这次失败的婚姻对莉迪娅·戴维斯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戴维斯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故事的结束》中,戴维斯或者说戴维斯的叙述者遭遇了同样的事情,前情人在他们已经不再联系的一年后,送给了她一首法语诗,“几周过去了,我发现了一种可以回答他的方法,告诉他当我收到他送的诗后,我的想法。我阅读了它,我认为这是我领悟的含义……死亡和再见。”

作者通过故事创建了一个奇怪的自传,将真实和虚构混合在一起:叙述者往往在讲述“戴维斯”的故事。

《故事的结局》从本质上讲,是两本书——关于分手和其他的故事,它们开始作为独立的作品,戴维斯称之为“故事二”的故事,但她最终将他们融为一体,她以一个实际的莉迪娅·戴维斯的短篇小说作为主体部分创作的一个独特超文本。

不过,我们很难说这个旧情人就是奥斯特,虽然他被描述成一个因为付不起账单,连电话都没有的男人——奥斯特在自己的青年回忆录《从手到嘴》中提到了类似的情节。

与奥斯特结束了婚姻以后,戴维斯嫁给了艺术家艾伦·考特。戴维斯与艾伦·考特同样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西奥·考特。额外补充的是,戴维斯现在和家人定居在纽约,在奥尔巴尼大学教授创意写作。

从不怀疑短篇的力量

临近公路感到一阵愤怒,步上小路拒绝说话,进入松林沉默不语,穿越老铁道桥不吭一声,趟进水里试图友好相处,踏上平坦的石路争论不休,登上陡峭的土坡发出一声怒喊,灌木丛中泪流满面。

——《远足》

从开始写作开始,莉迪娅·戴维斯就不曾中断过短篇小说的创作。戴维斯对媒体说:“在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要写短篇。不过,我同时也在写诗。多年来我不断地回到诗歌中,但我觉得我对诗歌的投入不够深,没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艺术。我写了一部长篇,这也仅仅是因为这个作品需要比短篇更大的空间。我没有理由去怀疑短篇小说的力量,而且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在一个较小的篇幅中能做什么,这一点让我很享受。”

因为,在戴维斯看来,碎片化的现实远比完整更加有趣。

然而,一直以来,戴维斯并不愿意赋予自己小说中的人物以完整的名字,“我觉得起名字总是显得过于虚假,虽然我创造了它。我写了一个女人,我叫她奥兰多夫人,因为她住在佛罗里达州……我写了一个故事叫《两个戴维斯和地毯》,因为我有一个邻居也叫戴维斯,他和我试图去争夺一条地毯。我非常喜欢用这个名字,虽然即使我将这部小说命名为《两个哈里斯和地毯》也没有什么不同。我12岁时,在一次学校作业中写了一个故事,里边有个女孩名叫温珀尔。虽然我可以叫她简或者贝琪,但我并没有给她起这样普通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莉迪娅·戴维斯

莉迪娅·戴维斯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散文家,还是一位法语翻译家,译有普鲁斯特的《在斯万家那边》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她最短的小说只有寥寥几个字,较长的故事通常在两到三页,最长的也只不过九页。戴维斯一共出版了7本短篇小说集和1部长篇小说,她的作品包括有《第十三个女人和其他的故事》、《打破它》、《几乎没有记忆》、《故事的结局》和《莉迪娅·戴维斯收集的故事》等。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综合编译

,莉迪娅·戴维斯:将碎片写自作多情 成小说

相关:

摇滚男神谢天笑:100%的临摹不如1%的创造 看过谢天笑现场的人都了解,他在舞台上的气场有多强大、感染力有多惊人,与其台下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过分消瘦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台上的谢天笑被称为“现场之王”,是歌迷心中的摇滚男神;台下的他被调侃与孙海英撞脸。而谢天笑身上的反差远不止这些,摇滚之外,他爱下厨、爱黑泽明、爱刷朋友圈,他还给“音乐”下了一个定义为“音乐就是排练和乐队”,所以一年到头他不是在排练演出,就是在去排练演出的路上。11月14日“呼笑..

音乐网站里的歌怎么少了最近,不少经常登录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等音乐平台网页版和手机客户端的读者发现,平台里能够下载的歌曲变少了,很多歌曲、专辑内容标灰,无法点击:阿里音乐旗下的虾米音乐,包括周杰伦、蔡依林、林俊杰、范玮琪等在内的一系列大牌歌手的未授权歌曲都已经被下线;同是阿里旗下的天天动听,侵权歌曲已陆续下架变灰;QQ音乐平台上的少量歌曲在搜索时会显示“唱片公司没有把这首歌给我们,玩命争取中”;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

戏剧大师布鲁克:戏剧是隐喻,帮你更清晰地看清生活布鲁克几乎是狂喜地找到了晚年的创作富矿——“神经病学领域是戏剧创作当然的基石”,他把这个学科形容为“浪漫的科学”。 今年90岁的彼得·布鲁克在重重光环笼罩下已然成为一个半神半仙式的人物,他盛年时的一部讲稿合集《空的空间》是戏剧青年的荷尔蒙读物,他的《马哈/萨德》和《摩诃婆罗多》是剧场中的煌煌巨作。这让人不由担心,带着朝圣心理走进剧场的人们,看到《惊奇的山谷》,会不会错愕,进而失望于它的“寻常”? 《..

黑色电影《后窗》蕴藏人性微光61年前的8月4日,派拉蒙电影公司在纽约百老汇举办了一场放映会。参与的2000余位观众既有高官显贵,也有社会名流。翌日,《纽约时报》的影评人博斯利·克洛泽撰写观感,言之凿凿,称影片“没有价值,关于人和人性,呈现的尽是肤浅表面的东西。”一个甲子过去,这部影片却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的名字叫《后窗》。 为人熟知的故事是,格蕾丝·凯莉因为《后窗》,放弃了与马龙·白兰度合作《码头风云》的机会。阿尔弗雷德·希..

《惊奇的山谷》: 一出戏四个人 五蕴皆空这样的舞台不是要来震撼你的那种。三把淡黄色的椅子。一个带四轮可以滑动的同色系的长桌。一个衣帽架,上面随意挂着两三件白大褂和一个黑色皮衣。一架立于台口一侧的供现场伴奏的小钢琴、一个手风琴。它们构成了巴黎北方剧院演出的彼得·布鲁克的《惊奇的山谷》舞美的全部。与其说它的舞台像是一个“话剧的舞台”,不如说它更像一个“简洁的排练室”。 这样的舞美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彼得·布鲁克两年前带来中国的《情人的衣服》..

艺术品保税市场高峰论坛举办11月2日,“2015中国艺术品保税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召开,业内重要机构、藏家、艺术市场专家学者等出席。据悉,“2015中国北京国际艺术珍品保税展”在本届论坛同步启动,这是国内首个有文化保税特色的大型项目,年底将在京举办。 本次论坛首次公布了国内艺术品收藏机构及公众收藏投资艺术品的相关数据。在当天的论坛现场,相关行业专家针对最新文化保税政策、艺术品市场发展建设、国内与国外互联互通的艺术品交流..

台湾文化节在京启动近日,“爱上我台湾好乐园”台湾文化节在京启动。一说到台湾,大家第一个就会想到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而此次文化节特别介绍了台湾鲜为人知的文化项目,比如泰雅台湾原住民文化、九族文化村、杉林溪等台湾原住民民俗文化。此次文化节还展示囊括了原汁原味的台湾乐园文化,如台湾传统原住民文化的歌舞秀、手做串珠、原住民服饰、杉林溪高山茶文化等。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演绎女兵二战情摄影/王小京 随着风格浓郁的俄罗斯巴扬琴声奏响,舞台上出现一排排白桦林,营造出战争间隙的独特氛围。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昨晚(11月5日)在浓郁的俄罗斯氛围中首演,剧中五个女兵的经历,以及她们战场上的英勇不屈,最后为保卫祖国壮烈牺牲,深深感动了现场观众。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自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原作及根据其所拍摄的电影,曾影响了几代人。由作..

唯有善良能矫正“魅影”扭曲的人性当重达1吨、由6000颗珠子穿成的水晶灯以每秒2.5米的速度呼啸着从观众的头顶飞向剧场上空时,观众席中发出一片惊呼。一个诞生于19世纪,在29年前被搬上音乐剧舞台的故事,带着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的气息,从广州大剧院开始了它的2015中国之旅。 原汁原味,该是本次《剧院魅影》中国之行的最大看点。据说要用三架波音747飞机才装得下全部舞美,它驮着19世纪巴黎歌剧院的盛景而来,讲述了一场争夺爱情的故事,在美与丑之间汹涌着情..

华语音乐产业终于上路了在经过三个月的过渡期后,音乐正版化终于在国内各大数字音乐平台初步成为现实。至少从11月1日开始,以QQ音乐和阿里音乐为首的在线音乐网站已经下架了没有授权或者版权归属不明的作品。 这是中国音乐产业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却遭到了一些歌迷的差评,而差评的原因就是以往只要装一个音乐APP,就能满足几乎所有听歌需求,现在不少作品只能在独家授权的平台才能听到。这也使得一个APP已经无法做到应有尽有的用户体验。差评,在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