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般重生:在《惊奇的山谷》中探询与穿行

2018-05-25 16:37:47 来源:网络


《惊奇的山谷》剧照 摄影李晏

敏感和才能就像一把尖锐的刀,首先指向和划伤的往往是自己。彼得·布鲁克此次来华演出作品《惊奇的山谷》,关注到了在人类群体中占比极低的一类人,他们天赋异禀,并为之所困。

到了彼得·布鲁克这般年纪,从心所欲,铅华洗尽。舞台上几个衣架,几把椅子,齐活了。他的自然流动,娓娓道来,去除了形式感的奇幻,而在台词的意象中展开人物各自的奇特世界。你仿佛听到看到嗅到,幽深中最早对世界新鲜懵懂的感知再度开启,那尚未被同化的想象世界活灵活现地回到身边,正如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这叫通感。女演员沙哑但磁力十足的嗓音让她活脱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员,她狼狈仓皇的背影相当无措,而当她背诵着测试题目安排好的数字,人生的尴尬正一次次上演。她的无助就是我们的无助,她的幻象就是我们与整个世界还能够亲密对话时曾经的灵光一现。

塞米能够记住并复述许多毫不相干的词组和数字,对于她来说这就像在眼前出现许多景象:她眼前出现一条街道,把这些东西逐一安置上去……当她的才能使她被所供职的报社炒了鱿鱼,而被迫进入马戏团被当成奇观表演,也就代表她被这个社会推向边缘,成为猎奇的鸽子对象。夏勃朗看到颜色的时候,颜色会自动变成音符,形成交响乐,这本是私密的幸福,却让他担心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疯子,他隐秘多年直到听说“联觉人”这个词,那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伊恩,他丧失了本体感受之后,付出身体上极其艰辛的努力,使自己看起来比较像一个常人。

世界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一番奇幻的天地。在凡人身上,这是惊天秘密。塞米可以无限量记忆,却不知道如何删除记忆。这隐喻着我们每个人,在感官世界开启的最初,接纳着亲情、友情、爱情、喜悦、感动、伤痛、屈辱、罪恶,却接下来要学习如何去遗忘和放下。生命的负荷之下,每个阶段都成为考验,云淡风轻后其实是凤凰涅槃。

彼得·布鲁克在创作之初的灵感有一部分来自于波斯诗人阿塔尔的著名叙事诗作品《飞鸟大会》,作品讲述了三十只鸟踏上寻找真理的旅途,在旅程中它们必须穿越七座山谷,包括探寻、爱、知识、独立、惊奇、死亡等等。它们沿途经历艰险和考验,许多鸟儿在找寻中葬身大海,当幸存的鸟儿到达最后一座山谷的时候,被挡在真理的门外,再也走不动。门打开,它们看到的,是它们自己。正是在寻找的过程中,鸟儿们养成了它们真正的自我,明白磨砺之后的自己才是自己的真理。

塞米失业后,站在人生的侧台,配合马戏团里的一号选手变纸牌魔术,然后才是她的节目。这魔术在北京的演出中被变成了主要互动环节。由于这一笔与主线相去较远,且互动起来时间过长,不免打乱了整体节奏。这一段落中塞米完全出局,成为闲笔,不免有些遗憾。

这一次彼得·布鲁克导演虽然没有亲自到中国来,但并不妨碍这个戏一路上制造出一票难求的景象。从乌镇观众们如潮好评,到上海,到北京,到天津,文青观众们甚至还没有观看就开始挑选剧场,要专门前往心中最适合观看这个戏的场所一睹为快。而他那质朴流动的笔触,一如《情人的衣服》那样内敛有调性。褪去华丽的形式感外衣,开掘出人本身的潜力,也是导演本人艺术上尺度的重点。

在惊奇的山谷中探询自我的真与幻,穿行过这里,才能看得到真谛,而穿越过沼泽才能知道,最强悍的就是自己。当人们回到初心,才能获得重生的力量,像孩子一样烂漫,一样有力气面对困难重重的人生,毫不担忧,毫不畏惧。这也就是《惊奇的山谷》回音中带给我们的惊奇。

,孩童综合网站 般重生:在《惊奇的山谷》中探询与穿行

相关:

杜廼松: 钟情“另一种古史”“故宫的青铜器您最喜欢哪一件?这上万件青铜器都上过手吗?”我像许多人一样羡慕地问杜廼松。其实我知道,这些青铜器,杜廼松反反复复不知研究过多少遍。每调整一次展览,就要把它们重新审视一遍,“那些主要的、重要的青铜器,它们的形象、铭文内容早已经在我的脑子里扎下了根。” 丰富的藏品为杜廼松从事古文字考释、器物考证提供了许多便利,在老一辈学者的指引下,他的学术研究渐入佳境。令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1980年发表..

崖壁上的微笑 仰望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我们总是为那些造像温暖的微笑而倾倒。微笑如阳光,刹那间使我们积满尘埃的心灵明媚如春,清澈如溪。 这些笑意,已经在这一方坚硬的崖壁上荡漾了千年。笑容里,蕴含着对生命、对灵魂的终极关怀。这是一种充满东方智慧的笑。 挪威学者英格维尔特在《宗教史中的笑》中说:笑是一种文化,它超越于语言之上,常常是神性存在的一种特征。在大足石刻中,笑走下了神坛,佛、菩萨、罗汉,不同的..

中华文化 助益世界2015年9月中下旬,作为北京社科院学术考察团成员之一,我对埃及、塞浦路斯、以色列三国主要城市进行了学术访问与考察。时值犹太人赎罪日,伫立在耶路撒冷的哭墙边,听着金顶上传出的苍茫诵经声,目睹着现实世界人们的文化分歧、宗教冲突、武装对立,我深深地对这片土地的现状感到忧虑。这触发了我的思考,就是如何以中华文化助益西方。 要让中华人文助益西方,可以先从西方历史文化的三问开始考察。一是古文明中断之问。无论是古..

90岁的故宫博物院在古与新之间寻找平衡 “石渠宝笈特展”引来了大量观众,故宫博物院为此增加了引导。 冷与热 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满足人们的学习、欣赏需求,使人们找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故宫博物院火了!在2015年建院90周年之际,推出18个展览、新开放四大区域、举办首届紫禁城论坛……整整一年,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活动掀起一个个高潮。尤其是汇集了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韩滉的《五牛图》、宋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等书..

我们感谢时间,我们痛恨时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剧照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放映的大部分时间,黑洞洞的影院里,只有明晃晃黄色的沙漠。这样的美异常沉厚、空旷与孤独,一度令人想起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人走在旷野里,四野茫茫,而不知前路。 导演李睿珺出生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乡“花墙子村”,村子附近即住着裕固族人——这是他拍这个故事的源起。裕固族的名字意味着“富裕”和“稳固”。电影于此像是一个反讽。 片中沙漠的美..

“呵呵”竟是苏东坡口头禅 不少网络语言出自名家商报首席记者 郑旭鹏 “呵呵”竟然是苏东坡的口头禅?近日,网友整理了一批网络用语的来源,平日看似不羁的句子,原来都出自高雅的诗人、作家。“今天的我你理都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来自林徽因。“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是苏东坡的诗句…… 看到网络语跟诗情画意的“混搭”,网友们也都震惊了。同样一个词、一句话,网友用在平时的聊天调侃中,这些文人雅士又是如何使用的? 苏轼写信爱用..

李敬泽:把"文艺青年"作为嘲讽的对象是文化的退化 3日晚,周嘉宁长篇小说《密林中》新书沙龙在北京举行。这是一部呈现“文艺青年”经历的小说,沙龙中的讨论自然也离不开“文青”。如果说,这本书给读者呈现了“文艺青年”这个词十几年的演变历程,那李敬泽就据此表达了对这种演变的看法。他认为,文艺青年现在成为贬义词,“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什么好事”,而把那些我们认为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人都作为嘲讽对象,只能说明文化和文明的退化。” 在《密林中》这部小说中,周嘉..

周嘉宁:文艺青年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问题小说写于“文艺青年”成为贬义词的时代,周嘉宁认为,这与2010年后自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 2015年11月3日晚,青年作家周嘉宁携新小说《密林中》与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和作家张悦然展开对谈。对谈在单向空间·朝阳大悦城店举行,主题为“青春的困境与突围”。 《密林中》讲述一名文艺女青年“阳阳”游走在文艺圈,从20岁到35岁的故事。“阳阳”爱文学,但十几年的时间里,只写出了一个短篇和一个长篇的第一章。 周嘉宁在新书介绍中所写..

摇滚+交响 玩概念or真情怀 11月7日、11月14日,有中国摇滚“现场之王”称号的谢天笑将分别在上海大舞台、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呼笑而至”演唱会。与其他巡演城市不同的是,这两场演出谢天笑将与专业编制的交响乐团进行合作,而且是整场演出、全部曲目都“交响化”的大合作。这在中国摇滚乃至当代流行音乐史上都算是第一次。 “摇滚+交响”等形式的跨界合作在国内外都不鲜见,但在国内,大多数歌手都把“交响乐团”当成某几首曲目的尝鲜点缀,基本见不到..

上音新生登台受“检验”昨晚(11月4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海音乐学院带来了一台“民族管弦乐作品专场音乐会”。除了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之外,乐团里还有为数众多的上海音乐学院的大一新生登台。 这是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系列活动中的一台音乐会。据介绍,音乐会由上音民族音乐系教授、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吴强执棒,为京城观众献上了一台融传统、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精品音乐会。当晚,乐团演奏的曲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