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孔子价值观具有普世魅力

2018-06-07 15:17:36 来源:网络

“傅佩荣讲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首部《傅佩荣讲孔子》出版

近些年来,“国学热”在各地兴起,越来越多的出版物在用行动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日前,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国学导师傅佩荣新作《傅佩荣讲孔子》由磨铁图书策划出版。该书为“傅佩荣讲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之一,讲中国四哲,首讲孔子,书中除了秉承其讲国学一贯通俗易懂、见解独到的风格外,傅佩荣此次打破古文壁垒,带领读者直达先哲思想源头,更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经过多年对国学普及的经验,傅佩荣表示,孔子的价值观具有普世的魅力,儒家经典也因此对现代生活仍有现实意义。

傅佩荣谈国学

儒家经典对现实有指导意义

孔子身处乱世,礼坏乐崩,但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获得各国国君的重用,以行仁政,恢复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全人教育,教化弟子无数,影响中国后代数千年的思想及学养。傅佩荣的新书中讲到了孔子的交友原则、入世情怀、对财富的态度等,这些“遗产”对于现代人来说仍存在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傅佩荣总结道,儒家经典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可以用四句话来作概括:对自己要约,对别人要恕,对物质要俭,对神明要敬。重点是“约、恕、俭、敬”这四个字。

“谈到儒家,一定要谈修养,也就是说,不管你受到多少教育,还要落实在生命的改善上。”傅佩荣说,修养简单来讲只有一个字——“约”,从约束自己开始,话到口边留半句,做事给人留余地。其次,对别人要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有“恕”这个字在心中,尊重别人与尊重自己一样,就会走遍天下。然后,对物质要俭。“人活在世界上,我们已经使用了许多大自然的物质,所以要尽量节俭珍惜。这个道理在今天特别有用,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忽略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傅佩荣称,最后则对神明要敬。神明包括我们的祖先在内,你敬畏祖先,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一定要修养自己的德行,让自己变得更完善,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这才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走的正确的路。

年轻人学好国学有三个要求

“一般人的价值观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自我中心,这是一个人天生的本能,在这个阶段价值观有两种,第一种是生存,第二种是发展。第二层次人我互动,此阶段同样有两种价值观,第一种是礼法,礼与法律,第二种是情义,有情有义。第三层次就是超越自我,包含的价值,一个是无私,一个是至善。”傅佩荣表示,这就是孔子达到的境界,也是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希望天下走上大同的境界。所以,这样完整的价值观对现在人来说是最好的参考,这样的价值观具有普世的魅力。

由此,也才有各种国学节目层出不穷、年轻人纷纷加入到“国学热”行列的现象。傅佩荣称,“人们的学习热忱要比以前更为强烈,我看到大家都在主动学习国学。”但在他看来,想让年轻人学好国学有三个必备要求。首先是讲道理,就是把道理说清楚、说透彻。“人活在世界上,都有理性可以思考。你讲的道理如果是正确的,千年之后,也是一样可以回应,正如《易传》所言: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此外,传播传统文化要符合逻辑,怎么从具体的事实合理推论出今天可以用的结论,是年轻人关心的重点。最后就是要能应用。“这一点要向宋朝的程颐学习,他说:学《论语》之后跟学《论语》之前,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改变的话,他就是不曾学过《论语》。”傅佩荣称,正因他知道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这三点基本要求,所以现在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跟十年前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热忱,要求原典,生活应用。

傅佩荣讲孔子

立志学习:五经与六艺

孔子的学习有三个特色。第一,学习最好的东西。在当时最好的东西就是五经、六艺。五经为《诗》《书》《礼》《乐》《易》,“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易”代表哲学,“礼”代表生活规范,“乐”代表音乐、艺术。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不同于五经中的“礼乐”,六艺的“礼乐”则是实际操作。学会“礼”后,必须实际参与祭祀、婚礼、丧礼、士冠礼、乡射礼。“乐”也同样需要操作,不能只懂得音乐原理而不会弹琴。孔子的“射”与“御”也非常杰出,而其驾车技术更超射箭。孔子的学习经验是,先学习古代“五经六艺”的知识与能力。人年轻的时候,心思单纯,如能好好学习,什么都能学得会,就怕你不学。

孔子学习的第二个特色是:学与思并重。学习而不思考,就是白费力气,因为很容易就把学过的东西忘记了。思考就是经过主体的反省,然后有了自己的心得。比如,你读100页的书,也许只对其中某10页仔细思考了。你想通了,这10页就是你的,另外90页就还给了作者。“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只思考而不读书,就只能反省每天发生的事情,就很容易受自己的年龄、行业限制而忽略了自己生命的真正需要。而其学习的第三个特色就是:学与德兼备。宋代哲学家说,如果读了《论语》而毫无改变,那就等于没有读。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为,古代的学者认真修养自己,让生命走向圆满,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我们当下学习是为了教书,是为了自己,也是为别人,这是与古代完全不同的社会情况。孔子年少时家境贫穷,但他立志向学,精通“五经六艺”,学思并重,学习与德行相互配合。

生活修养:饮食与言语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是如何修养的呢?首先是饮食方面的考虑。孔子连续讲了10个不食与不多食。譬如,肉看起来颜色已经变了,当然不吃;闻起来味道已经坏了,当然不吃;季节不对的蔬菜,不吃;经过冷藏的食物,不吃;甚至没有适当的配料,他也不会吃。这是出于养生的考虑,因为古代医药不发达,很容易病从口入,所以要在饮食上节制。孔子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和希腊的苏格拉底一样,能饱餐痛饮,也能整日不进食,或只是吃一些粗糙的食物。他们从来不以吃什么东西为考虑,吃只是必要条件,活下去有另外更重要的目的,这才是他们的着眼点。

饮食之外,日常言语也很容易带来问题。“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首先,孔子很少与人谈“利”。因为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个人要发展大事业,就不要只看小利。其次,他不太谈“命”,因为命不能改变。第三,他也不主动谈“仁”,因为牵扯到个人的不同状况。我们学儒家要分辨两个字:道与仁。“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要走上人的正路。“仁”则是每一个人自己要走的正路,所以谈仁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相同。

言是主动去说,语是与人讨论。“食不语,寝不言”,也就是吃饭时不讨论,睡觉时不说话。此外,“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别人讨论,并不代表没有这些事。第一,“怪”就是反常的事情。第二,“力”代表武力,孔子不太喜欢谈武力,谈武力就成兵法家了。第三,古代“乱”字,指的是造反,孔子不喜欢秩序大乱,喜欢长远而安定的社会。“神”代表灵异事件,孔子也不谈神,但谈了许多次鬼神。古人崇敬鬼神,因为人死为鬼,鬼神就是我们的祖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就是这样反省、思索着不断进步的。

人物名片

傅佩荣,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现为台湾大学哲学教授。曾担任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等节目的主讲,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著有《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儒家哲学新论》《论语之美》《西方哲学史》等专著百余种。

,傅佩荣:孔子价值观具有普空中翻书 世魅力

相关:

故宫里的“怪兽”将登舞台“每当夜幕降临,故宫里便热闹非凡。吻兽、天马、行什、霸下……所有的神兽都相当活跃……”日前,根据童书作品《故宫里的大怪兽》改编的家庭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使命》宣布今年暑假将这些“怪兽”搬上舞台。 原创童书作品《故宫里的大怪兽》以故宫为背景,讲述了人类女孩李小雨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神兽们的冒险故事。作者常怡谈及创作初衷时说:“我是听着故宫里神兽的故事长大,但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不认识这些神兽..

经典大戏公演 马派人才初露头角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简称马派班),将于6月19日至21日在长安大戏院进行汇报演出,上演《审头》《清官册》《白蟒台》《淮河营》《赵氏孤儿》等京剧大戏。 京剧大师马连良在上世纪20年代创立了雅俗共赏、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在他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以“剧艺要复古,含义要取新”作为自己的艺术指导思想,不仅拓展了京剧行当的表演畛域,而且在京剧的剧本、音乐、化妆、服装、舞美和剧场等方面..

永定河流域非遗展在京开幕“相聚永定河畔,同赏鼓舞太平。”在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由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门头沟区文委联合主办的“盛世舞太平”第三届永定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6月6日拉开帷幕。 本次展演活动共邀请来自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涿鹿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山西省太原市以及北京市大兴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等永定河流域五个省、市、自治区共15支非遗特色团队进行展示交流。各团队用异彩纷呈..

儿童剧《北京童谣》演绎笑中带泪故事每年一部原创六一大戏已是北京儿艺守了15年的“儿童节之约”。作为北京演艺集团“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季项目, 六一期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北京儿艺今年六一的原创大戏《北京童谣》如约登台民族宫大剧院。该剧讲述的是学霸哥哥、学“渣”妹妹以及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之间发生的笑中带泪的故事。 剧中聚焦了一个过早被绑上成人战车的小学霸刘哈佛,面对突然到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和学“渣”妹妹,生活和内..

京剧《骂曹》昆曲《骂曹》将舞台合演每年年中,都是王珮瑜静下心学戏的时光。而这些新学的老戏,都以“余脉相承”传统骨子老戏展演向戏迷“汇报”。到了今年是第四季,王珮瑜一口气推出六台戏。数量增加了,如何有新意让王珮瑜有点犯难。行内的朋友给她出主意,不如接着京剧经典《击鼓骂曹》,演一段昆曲《骂曹》。于是近日,王珮瑜自己开着车,踏上苏州学戏之旅。 昆曲的这出《骂曹》,传了三辈只演过一次 这些年为了学些冷门濒危的老戏,王珮瑜如同武侠小说里的剑..

陈坤《脱身》挑战一人两角陈坤已经很久没有演过电视剧了,作为阔别荧屏多年后回归的首部作品,他选择了在谍战剧《脱身》中挑战一人两角。 该剧背景设定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上海滩,三个性格迥异却因心中理想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展开“用生命浪漫,凭本事脱身”的冒险旅程。剧中陈坤一人饰演性格截然不同的孪生兄弟乔智才、乔礼杰,与万茜饰演的黄俪文共同经历了暗藏危机的重重挑战,在动荡乱世中上演了一场有泪、有情、有喜的“小人物闯关之路”。 作为..

这一次 王珮瑜要唱昆曲每年年中,都是王珮瑜静下心学戏的时光。而这些新学的老戏,都以“余脉相承”传统骨子老戏展演向戏迷“汇报”。到了今年是第四季,王珮瑜一口气推出六台戏。数量增加了,如何有新意让王珮瑜有点犯难。行内的朋友给她出主意,不如接着京剧经典《击鼓骂曹》,演一段昆曲《骂曹》。于是近日,王珮瑜自己开着车,踏上苏州学戏之旅。 昆曲的这出《骂曹》,传了三辈只演过一次 这些年为了学些冷门濒危的老戏,王珮瑜如同武侠小说里的剑..

“韩美林全球巡展”走进首尔6月5日,“韩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首尔”于韩国首尔艺术殿堂开幕,韩国总统文在寅夫人金正淑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金正淑在致辞中欢迎“韩美林全球巡展”抵韩,称赞这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做到了艺术与技术结合,艺术与生活融合,让艺术走进大众”。她说,期待这次展览能够推动韩中艺术家深入广泛交流,拉近两国国民“心与心的距离”。 据悉,此次巡展展陈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展出韩美林平面、青铜雕塑及铁艺、陶瓷紫砂..

国际音乐生活展7月亮相国展2018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举办。本届展会将延续四大主题场馆布局——国风馆、西韵馆、跨乐馆、乐学馆,以音乐演奏类型为线索,跨乐中西乐器门类、贯通经典与流行、引领亲子音乐教育。 在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期间同时召开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预计将有3000余人次的体制内外音乐教育从业者、全国琴行及教育培训机构、投资商到场参与。 大会将设置主旨发言、主题发言、圆桌讨论三大学术交流..

昆乱不挡 珮瑜有余戏曲的每一个剧种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积聚了一批在其流传地域受到广大观众激赏的剧目,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剧目看作某个剧种艺术的一个符号,称它们为“骨子戏”。昨天下午,位于上海京剧院旧址的上海京剧传习馆内,王珮瑜亲自解读即将于7月8日在中国大戏院开锣的“余脉相传”王珮瑜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展演第四季的6部戏码, 深入浅出、金句频出。 演出前导赏京剧 迪斯尼默片风格 虽有“余脉相传”前三季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