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为何生生不息?曹顺庆:我们有国学这个魂

2020-12-15 09:57:43 来源:网络

11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数百位学术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经、传媒、公益等领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与全球网友一同见证这一顶级文化盛典。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著名作家冯骥才等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杰出人士,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孔学堂等机构,电视剧《清平乐》、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凯叔讲故事·国学系列音频等项目获得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24部学术著作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本届国学大典增设的国学新秀奖则由10位优秀青年学者共享殊荣。而最受瞩目的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则被授予两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许倬云与陈来。

曹顺庆教授接受凤凰网文化的独家专访

曹顺庆教授接受凤凰网文化的独家专访

第四届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颁奖嘉宾、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在颁奖典礼现场接受了凤凰网文化的独家专访,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曹老师好,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是本届国学大典的学术支持机构之一,请您谈谈对国学大典的认识特别是活动举办的意义。

曹顺庆:我觉得国学大典办得非常好。首先它对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文明、文明互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也非常敬佩你们的评奖方法,你们首先规定岳麓书院不参与评奖。我知道岳麓书院有很多很优秀的学者,他们完全可以得奖,但是他们不参评。在我们国内以往的评审中,这还是独一份的。

评奖的方式也很好,国学奖不是由获奖者自己申报,甚至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是经过专家推荐、协作单位推荐、海选等多个程序,通过非常公正的投票,产生获奖人名单的,最后才询问他本人愿不愿意接受这个奖。这也是国际惯例,所以很多获奖的人也很看中这个奖,因为它是货真价实的。这种评奖模式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我觉得今后我们的评奖,要慢慢向这种评奖模式看齐,这对于推动整个学术界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国学大典不仅在国内影响非常大,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力。像这两届“国学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杜维明先生、许倬云先生,他们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学者,他们获奖对于我们传播国学,深化大众对国学的认识,都是大好事。

我觉得学术界要感谢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感谢你们对中华文明的致敬、推崇,感谢你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感谢你们对推动文明互鉴、推动继承创新工作所作出的努力,你们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本人向国学大典,向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表示致敬。

凤凰网文化:本届国学大典新增了“国学新秀奖”这一奖项,您怎么看待这一调整?

曹顺庆:我觉得非常好。我们很多奖是选的大学者,包括这次获奖的许倬云先生,他获奖当然首先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对他一生治学的肯定。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年轻人也需要这种鼓励,因为年轻人代表我们的未来,尤其在国学方面。所以,我觉得增设“国学新秀奖”的创意非常好,这对于我们在年轻人当中倡导国学,鼓励年轻一辈成长,进一步推动国学在年轻人当中的普及,让他们认同和热爱国学,非常重要。当然,对我们的人才成长更重要,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凤凰网文化:您认为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过去作出了哪些贡献?今后还有会哪些作为?

曹顺庆:可能很多人认为,国学奖评选就是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等学会和孔子基金会的事,其实比较文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很多学术大师都有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学术积累。就拿获得国学奖的这些先生们来说,上一届“国学终身成就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先生,他最大的成就是提倡文明对话,这次获奖的许倬云先生也是如此。

文明对话是什么?就是比较。不管是做国学研究,还是从事人类文明、文化的研究,在当今没有不比较的,因为你离不开比较。世界在走向一体化,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我们任何一个前沿性的话题,从很有争议的文明的冲突到杜维明先生的文明对话,到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到刘若怡教授的《中国文学理论》,都存在比较。我们比较文学学会的很多学者,包括前任名誉会长季羡林先生、会长杨周翰教授、乐黛云教授等在内,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任会长,而我恰恰是学古代文论的。显然,在做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国学是必不可少的,一定是要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的。

另外一方面,比较是当今文明互鉴的需要。我们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发展,比较是无处不在的。比较是学术创新的路径之一,今天我们做学问,必须要学贯中西,要有世界性的视野、世界性的胸怀。从这方面来讲,比较文学学会更应该站在学术前沿,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问题。

所以我觉得,我们比较文学学会能参与国学大典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当然,我希望以后有更多像国学的世界传统、国学的世界比较、国学与文明对话、国学对世界的影响这类主题的著作和成果出来,那就是我们比较文学学会的光荣。

凤凰网文化:在今年新冠疫情全球形势依然严峻、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之际,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想和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请您从中国古代经典中提炼一两个关键词或者一两句话。

曹顺庆:第一个关键词“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因为我们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觉得,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国学中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继承的一点。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才能够万众一心,克服种种困难,中华民族得以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才有真正所谓的精气神,任何艰难困苦都难不倒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什么我们的志愿军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在武器装备落后甚至衣服都穿不暖的情况下,跟在二战中刚刚打了胜仗的强大的美国甚至是联合国军打,能够让他们这么震撼?在我看来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有这种精神,我们甚至可以以弱胜强;有这种精神,我们可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重新走向辉煌之巅。所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精神。今天,我们仍然要秉持这种精神,用自强不息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个关键词“和谐”。中国人从来是强调和谐的,我们认为和谐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表现在很多方面,除了“修齐治平”讲和谐,不同文明之间的相处也要讲和谐。在世界文明冲突中,不同宗教思想的冲突是比较突出的。亨廷顿讲,世界文明的主要冲突是“西方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冲突。但在中国,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不同的宗教思想、哲学思想、学术思想是可以和谐相处的。比如说佛教和儒教可以和谐相处。我的老师杨明照先生是研究《文心雕龙》的,《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他写《文心雕龙》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的例子。

为什么这样讲?刘勰从小跟着释僧佑在定林寺整理佛教经藏,换句话说,他对佛教很熟悉,后来他写《文心雕龙》却完全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讲的都是原道、征圣、宗经,征圣就是孔子,就是儒家,宗经就是儒家的经典。到了晚年,他又去当了和尚。在刘勰这个人身上,完美体现了佛教、儒家思想的和谐共处,没有冲突。我们很多著名的文人学者,从陶渊明到李白、苏东坡,他们都能够儒释道共存。可以说,儒释道共存在中国是常见现象。

和谐思想让我们受益不少。比如说印度来的佛教,我们吸收了,把它中国化,成了中国的宗教——禅宗。这是一种文明互鉴的创新。禅宗不是印度的佛教,但是没有印度佛教就没有禅宗,这种文明交融带来的文明创新,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你想想,儒释道三大主干,如果少了释这一支,我们中华文化就没有那么精彩。

所以在全球疫情仍然严重的今天,全世界要倡导和谐,不要到处去“甩锅”,到处去批评别人,我们人类要和谐相处、互相帮助。这恰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和谐包容,文明互鉴。

第三个关键词“世界大同”。《礼记·礼运篇》讲“大同之世,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在我看来也应该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大家都要共同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我们今天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就有世界大同的意义,而这也恰恰是我们中华文明最值得肯定的东西,世界大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

自强不息,一个民族才会生生不息,不断强大;和谐包容,我们才有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世界大同,人类才有辉煌灿烂的明天。这三点都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当今也同样值得中国人、值得全世界人民学习、铭记与践行。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凤凰网文化:本届国学大典的主题是“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也请您谈谈对这16个字的理解。

曹顺庆:这16个字,你们总结得很好,我很认同。我们应该要致敬国学。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学是没有受到致敬的,甚至是受到伤害的。特别近代中国因为落后被列强侵略、欺负,签订不平等条约,很多人把它归咎于中华文化的问题,所以他们要打倒中华文化、打倒国学。到了什么地步呢?有很多著名学者,包括我们所尊敬的一些学者,他们形成了一种共识,要彻底打倒国学。所以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学“被批臭了”。我们应该学习的很多国学的精华,没有被了解。

不讲别的,今天我们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很多都不知道国学是什么,不知道“十三经”是什么,更加搞不清楚“十三经”是哪十三经。国学到底好还是不好?大多数人是没有概念的,甚至就听信了一些人的说法,认为国学都是坏东西,都是毒害青少年的东西。这种观点肯定是不对的。在今天看来,我们的汉语很优秀,我们的传统文化很优秀。当然,任何文化都有它的缺点,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但同时它们也各有优点。

中华民族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有国学这个魂。今天致敬国学就是对国学的尊敬,对国学的复兴,唤起国学的正面的力量。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有自信,除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深刻、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致敬国学就是文化自信,我觉得你们干了一件大好事,重新把国学的精华发掘出来,首先是发掘它,然后大家要尊敬它,那是我们的宝。

在致敬国学的基础上,要文明互鉴,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今天文明好像有高下之别,特别是西方人认为,西方文明什么都好,东方文明什么都不好,瞧不起东方文明。黑格尔甚至认为,东方没有哲学,东方文明是幼稚的。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是无知。因为西方文明是从哪里来的,黑格尔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总觉得古希腊就是他们的家园。但是这个家园从哪里来的?其实是在文明互鉴中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这样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古希腊。因为古希腊文明是东方文明中孕育出来的,古希腊文字来源于腓尼基文字,腓尼基文字又来源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希腊巨石宫殿,也是向古埃及学习的。换句话说,古希腊文明的形成也是文明互鉴的结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方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母。中国有句古话叫“儿不嫌母丑”,黑格尔说东方文明是低级的,也是在贬低自己。文明是互鉴的,互相学习的,我们也向印度文明学习,同时西方也向中国文明学习。文明互鉴,是人类文明不断创新和发展壮大的一条客观规律。反之,文明的互相冲突或贬损,是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

还有继承创新。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在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很多人对传统已经不熟悉了,所以我们要先讲继承。当然,光继承不行,还要创新。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提到重建斯文,我觉得并不是说我们要重新创造一个文明,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中华文明中优秀的东西发掘出来。同时,在文明互鉴中,通过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最终创新成为新的中华文明、新的世界文明。

凤凰网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

曹顺庆:现在要注意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弘扬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很多时候,我们会打着“去其糟粕”这样一个口号,拒绝认识传统文化。

任何文明的经典,包括中国古代典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先去看,先去认识。不能说你看都没有看,你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你就说它是糟粕。像有些人说,小孩子去读《诗经》、读《三字经》,就是毒害小孩子。实际上,可能很多家长自己都没看过,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批判也好、弘扬也好,前提就是要先学经典。你学了,理解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了。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得从学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开始,这是今天最重要、最应该注意的。

*本文系凤凰网文化独家专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采访/向松阳,整理/向松阳

,中华民族为北京蛋糕店 何生生不息?曹顺庆:我们有国学这个魂

相关:

干春松:后疫情时代 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总结11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数百位学术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经、传媒、公益等领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与全球网友一同见证这一顶级文化盛典。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著名作家冯骥才等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杰出人士,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书院等机构,电视剧《清平乐》、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凯叔讲故事·国学系列音频等项目获得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24部学术著作获全球华..

对话|21岁周冠宇成中国最热赛车手,他离F1赛道还有多远当下中国最当红的赛车手是谁?非周冠宇莫属。不久前结束的2020赛季F2锦标赛他获得年度排名第六的好成绩,整个赛季这位21岁的年轻人拿到了中国车手的首个F2分站赛冠军和一个杆位,并六次登上领奖台。同样也是在本月初,F1雷诺车队宣布周冠宇将搭档两届F1冠军阿隆索,一起参加12月15日在阿布扎比的新秀测试,这将是周冠宇首次驾驶当年度的F1赛车……很显然,作为赛道上的一支中国力量,周冠宇已经愈发受到各方关注,在参加测试前,..

足协主席怒斥“高薪”:还不觉醒,难道良心已死吗?“我们俱乐部的投入,是J联赛俱乐部的三倍多,是K联赛的10倍多,球员薪酬是J联赛的5.8倍,是K联赛的11.7倍,这些数字触目惊心。金元足球吞噬健康的足球肌体,现在有些人还不觉醒,难道良心已死吗?”12月14日,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这样怒斥道。他表示,减费降薪对于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对比亚洲其它足球发达国家的薪酬,中国联赛的薪酬已经高到十分可怕的地步,因此减费降..

多个城市力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原标题:多个城市力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正在推广。11月下旬至今,重庆、武汉、包头、徐州等多个城市先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运营示范项目。明年起,换电模式的出租车、渣土物流车等将陆续推向市场。 11月,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推动换电模式。重庆高速集团与吉利科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吉利科技集团首批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示范站将落地重庆高速服务区。..

电动车充电的精细治理(微观) 服务没有止境,唯有针对具体情况提高服务“含金量”,便民政策才能落细落实 “充一辆电动车仅需一元钱”。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充电桩,居民通过投币或刷卡就能充满电,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这项自助式便民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好评。“一元充电桩”在解决群众充电难题的同时,减少了电动车乱停乱放及飞线充电、进楼充电、人车同屋充电等现象,降低了安全隐患。 充电桩虽好,却也有闲而不用的问题。不久前,某..

2022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将达700万个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并且划分为两个时间节点。到2022年,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商和快递规范化管理普遍推行,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快递包装..

杭绍台高速公路通车在即 近日,浙江省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台州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项目全线已具备通车条件。该工程台州段路线全长约45公里、总投资86.5亿元,起点为绍兴新昌与台州天台交界处,终点设在临海市括苍镇,与台金高速相接。全线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将于近期通车。 图为高空俯瞰下的杭绍台高速公路。 《 人民日报 》

用电影胶片记录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用电影胶片记录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八一电影制片厂赴朝鲜战地摄制组拍摄抗美援朝战争纪实作者:李天印1952年10月,刚刚成立两个多月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迅速组成战地摄制组,开赴抗美援朝前线。摄制组成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机智勇敢、顽强拼搏,将电影摄影机镜头对准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和被誉为“生命线”“钢铁运输线”的后勤运输保障工作,用电影胶片真实记录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热情歌颂了“最可爱的人..

老树开新花:俄军接收米-28NM“超级暗夜猎手”武装直升机虹 摄米-28NM“超级暗夜猎手”武装直升机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国防部日前明确俄军接收米-28NM“超级暗夜猎手”武装直升机(以下简称米-28NM)的时间表。据悉,年底前俄企业将向俄军交付第一批量产机型,这些米-28NM将开启米-28家族的新篇章。“暗夜猎手”诞生米-28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该机于1980年开始设计,1988年第一架量产型米-28A诞生。由于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相关项目一度被取消发展,直到夜..

军马军驼军犬牦牛……是边防战士一起冲锋陷阵的生死兄弟与“无言战友”相伴的日子在祖国的万里边关,戍边官兵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无言战友”——军马、军驼、军犬、牦牛……在官兵练兵备战、戍边巡逻的日子里,这些“无言战友”默默陪伴,见证着官兵扎根边防,建功军营的无悔青春。在边防军人心里,它们是亲密的战友,忠实的伙伴,有时候甚至是一起冲锋陷阵的生死兄弟。本期《士兵面孔》,让我们一起走进边关,聆听边防战士与这些“无言战友”之间的感人故事。——编 者守护军马■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