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学青年什么样?

2019-10-25 12:07:42 来源:网络

中国当代文学里的青年人身上蕴含了怎样的能量,又有着怎样的困惑?

从《新青年》到《创业史》,从“八十年代新一代”到当下的“小资”和“佛系”青年,青年始终是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进程的“同时代人”。一代代青年写作者在感受时代和表达自我中完成精神的成人式,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文学贡献新的话语与行动能量。

2019年10月22日,由《十月》杂志社、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的十月青年论坛第十一期“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主题讨论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17位专家接力进行四个小时的专业讨论。这些问题引发了全新的思考。

历史中 文学青年的微妙变化

《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创业史》里面的梁生宝、《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这些文学里的青年形象在一辈读者心中有永不褪色的身影。

“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活动一开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以“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变迁”为题,回顾了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100年来中国文学青年形象的变迁。她重点谈到1949年以后文学形象的她谈到了追随革命的女青年林道静、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还有《平凡的世界》里励志向上和一辈人一起成长的孙少平。

在张莉看来,“文学反映我们的时代。如果文学可以塑造我们的现实,或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生活,那么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不仅仅只是时代或者现实的反映物,会超越时代、超越具体个人的环境,成为艺术家的作品。”

梳理70年来当代文学里的青年形象时,与会研究者谈到,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里的青年形象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80年代《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成为社会转型中‘迷惘的一代’;进入新世纪,散落活跃在文学文本中的不同体裁当中的各类青年形象,这个时候青年的历史主体责任感已经变得不清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福民谈到,青年问题首先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表征着一种现代性的焦虑,因此,他也对作家们提出了期待,希望在未来的写作当中,创作者能够进一步厘定青年在社会中的关系,研究生产力和社会史的变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处在历史夹缝当中但同时也仍然是一个恰当的历史位置当中的青年。

当下里 青年叙事,哪些能成为经典?

与会作家中的傅逸尘是一位八零后,他是从事创作,也是《解放军报》评论版主编,在这场以中年评论家为主的讨论上他算一位年轻人。在论坛开始之前,他在现代文学馆展厅里先行看了一份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手稿展。

《青春之歌》,《上甘岭》,《小英雄雨来》、《保卫延安》作品的手稿让他回想起阅读这些作品时受到的触动:“我看到大量文学作品塑造了青年人的形象,看到那些青年形象在历史的背景中所发挥的这种作用和他们人生际遇,我觉得都穿越了时空,给当下的我,非常深刻的触动。”

傅逸尘

他感慨老一辈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的经典,被文学史所记载,被文学爱好者所尊崇,而且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傅逸尘说在此次讨论中观察到了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看到我们祖辈、父辈作家给我们非常宝贵丰富的文学遗产之后,当谈到我们当下的写作,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青年文学或者青年叙事当中的青年形象的时候,大家很难达成在某一个层面上达成共识。当我们在言说青年与时代、与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这种关系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个话题其实非常难讲,我们很难举出一个在这个时代能够产生引领性的、引领社会风尚。”

他谈到自己的困惑,80后、90后作家可以在年轻时读前辈的经典作品,不论是关于奋斗、关于革命、关于爱情的经典作品,而当80后、90后已经逐渐为人父母的时候,“我所经历和见证的这些文学现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青年叙事,有哪些能够成为经典?能够被我们所自觉地传递给我们的后人呢?”

张莉

未来时 除了所谓的“失败”,还有更值得思考的

被评论家关注比较多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中的形象,在傅逸尘看来并不能成为一代人的生命标识。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作家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这本书讲述了贫寒农家子涂自强考上大学后辛苦奋斗,但最终并没有走向光明人生之路的故事。他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承担了生活的全部重负,没有人脉、没有背景,为谋生疲于奔命,而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母亲又带来更深的忧愁。

“这个青年面对自己的命运无力反击。在这部作品之后,很多作家在书写这样的形象的时候也开始意识到,不能只写‘青年只有面对这个现实,怎么样去顺应现实’,而不去展现‘和现实之间产生搏斗’”。评论家张莉讲到自己的观察。

而傅逸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在想,这样的作品尽管所诉说的是青年的故事、青年形象,但是它能够去引领时代风尚吗?能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生命的标识吗?当我们青春逐渐逝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留存给时代、世界的是这样一个文学标本,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质疑。”他认为:“当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越发站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从正面的角度充分地传播和书写。”

一些评论家也观察到,近几年,特别是青年作家提供了一些所谓失败的青年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具有症候性的文学话题。到关于当代作品中失败青年形象的描写,与会嘉宾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可能要谨慎谈论失败,更重要的是要讨论内心交流和焦虑的来源。”《光明日报》文化周末副主编饶翔表示,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不应只关注其个人遭遇,而应着眼于大的历史时空与时代内涵。“应当看到除了‘失败’、还有一些可贵的、值得去思考和探索的价值的选择、人生的选择。”

,真正的文今日股市行情分析 学青年什么样?

相关:

文学青年70年:在感受时代和表达自我中完成精神的成人礼从《新青年》到《创业史》,从“八十年代新一辈”到当下的“小资”“佛系”青年,青年始终是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进程的“同时代人”。10月22日,由《十月》杂志社、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的“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主题讨论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一代代青年写作者在感受时代和表达自我中完成精神的成人礼,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文学贡献新的话语与行动能量。如何理解70年青年形象的变迁?谁在命名和定义青年?今天的青年写..

北师大儿童剧《哪吒闹海》天津公演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出品的校园儿童舞台剧《哪吒闹海》,10月23日在天津津湾大剧院登台公演。《哪吒闹海》是北师大第六届儿童国际戏剧节的代表作品,由天津北师大静海附属学校历时半年排练,是天津首部全部由在校小学生出演并登上津湾大剧院舞台的儿童剧。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久前拿下超高票房,早在该片热映前,北师大教育集团的专家团队就为北师大静海附属学校执导了《哪吒闹海》。今年4月,北京、天津、河北..

人生不要太完美,一半清醒,一半醉快乐是什么?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看法。表面解释是这样的: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从内心由内到外感受到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人的一种开心、高兴的状态。科学解释是这样的: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产生多巴胺。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满足的越多,你快乐的次数也就越多。你为什么不快乐,..

女人啊,一生一定要去这9个地方,聆听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空窗期是最好的旅行季,也是最好的增值期。缘分未到时,不必强求,不必难过,多去旅行,少碰爱情。在一个人的日子里,将自己打磨得闪闪发光。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什么境遇,都要有寻找并追逐热爱的决心。因为拥有一件热爱的事情,生活就像亮起了一盏灯,它能给你向前走的热情和力气,让你觉得人生值得。所以,女人啊,一生一定要去这9个地方,聆听自己的内心,寻找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去苏州寻找精致温柔的自己秋天的苏州..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有意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榜样来传递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在孩子们十二岁开始反叛之前,他们跟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的。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也很难在一个世俗的家庭里发现一个高雅和清纯的孩子。 01 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我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我觉得这是不可比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棵独立的树..

什么样的人能够写出《那女孩对我说》这样的歌曲?那女孩对我说说我保护她的梦说这个世界对她这样的不多​最近,在很多平台上听到有人翻唱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这首发行于的14年前的作品,如今再度翻红。这是一首偏重私人情绪的歌曲,字里行间描写的情感细腻而沉重,如今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礼,这份真挚的情感愈发打动人心。很多人在这首歌曲下分享关于那个女孩的故事,也是关于自己的故事。不管是单恋的落寞,还是爱而不得的遗憾,这首歌承载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痴男怨女们..

美文:总有一个人,温暖你生命是谁说过,靠近,就是一种温暖,有的时候,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简单的问候,便能让心,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互依靠。这世上,总有些眷恋,一往情深,你给我一个微笑,我还你一个拥抱,懂得便在心里生成,温暖着孤寂的灵魂,即便有些邂逅是短暂的,那份心香淡淡却持久着。长路寂寂,我们都是孤独的人,即便是再坚强,也是需要陪伴的,光阴的屋檐下,希望有一个人,能看到彼此内心不为人知的优雅,从而因欣赏而相惜着,这个人能感受到..

花开花必落,缘尽人必散生命中的人流,总是穿梭不息,似风景装扮着身边的世界。总有些人悄悄地来,默默地等,如灯照亮了我们的行程。谁只能和我擦肩而过,谁又能陪我走过一程又一程?更多的人匆匆的出现,急急地走远,如流星,这就是过客,没有永恒,却有瞬间的光辉。 也许我们应该这么想,不管怎样,至少我们在红尘中相遇了,都是一种际遇,都是一线缘分,至少感知到了一个跟自己灵魂很相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这样想来心里也许就会多些安慰吧。 可很..

人生迷失的时候,要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这是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中的一条人生信念。作者说: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无数抉择。因此,每天都会有困惑和烦恼。在不知道选什么好的时候,就选择艰辛的那条路吧。因为,这样不管是对是错,都会更集中精力去做,会变得更加慎重、更加仔细地准备。从结果上来说,也会学到更多东西,更容易获得成功。相反,选择轻松的一条路,则不仅没有紧张感,也会所学甚少。当然,你有可能会失败。如何看待失败?松浦弥太郎说,不要惧怕失败..

夜读|走得太近,是场灾难有人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必须扔掉四样东西:不爱你的人,没意义的酒局,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他人方寸间,山海几万重。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未必能收获真情。人生如尺,失了分寸的感情,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Part 1保持距离感曾有个小和尚问师父:“师父,请问如何理解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呢?” 师父指了指庭院里的苍天大树,问道:“看到这棵树了吗?” 小和尚点点头。师父意味深长地说道:当它是种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