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作家专题片发布

2019-10-16 10:02:08 来源:网络

2017年10月,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了“十月签约作家”计划。两年来,“十月签约作家”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喜人成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茅盾文学奖。

北京是作家成长的沃土,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摇篮。徐则臣今天的成绩是他辛勤笔耕、努力创作的结晶,也是北京文学锐意进取、不断奋斗的缩影。

第四届北京文学月即将启幕,十月文学院出品作家专题片《徐则臣的“北上”之旅》,讲述徐则臣的文学故事。

徐则臣的“北上”之旅

一九七八年一月,江苏省东海县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喜得一子,取名徐则臣。徐则臣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做过小学校长,在乡村里算是一位大知识分子,他对这唯一的孙子既疼爱又严格......

徐则臣: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子里,小的时候可阅读的文学书特别少,读得最多的一个是小画书,另外一个就是武侠小说。另外一个文学启蒙,应该算是我爷爷订的一些杂志,所以我小的时候看了很多的《半月谈》和《中国老年》。

一九八九年,十一岁的徐则臣离开村庄,到镇上读初中。独自在外的寄宿生活,让他变得非常独立,也带给他一个全新的世界......

徐则臣:我真正地接触纯文学的作品,应该是到初中了。因为在初中我第一次看到《围城》,这本书我极喜欢。那个时候每年看两次,大部分的片段我都能背上来。另外一个就是外国文学书,比如说最早看的像《苔丝》《嘉莉妹妹》《复活》。《复活》里面的主人公,男的叫聂赫留朵夫,女的叫卡秋莎·玛丝洛娃。当我说出这些名字的时候,我同学都特别震惊。就是这种虚荣让我继续去读了很多的外国文学作品。

一九九六年,立志当大法官的徐则臣与他的梦想失之交臂,进入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毕业后,他又成为这里的一名教师,教授写作和美学。他已经隐约感到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徐则臣:我一直想当一个律师,所以高考的志愿一串的全是法律,但是法律都没考上,最后进了中文系。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一下子茫然无措,所以整个大一我天天关在图书馆里看书。看了一年以后,到了大一暑假,有一天,我突然觉得,作家可以知道陌生人的想法,而且把这种想法非常完美艺术地表达出来,这个工作还挺神奇的。反正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那我就当作家吧。所以从那以后,1997年到现在,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来了。

二〇〇二年,徐则臣“北上”进京,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家曹文轩......

徐则臣:如果没有北大三年的系统学术训练和思维训练,包括文学史的一个完善,我可能写作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二〇〇五年六月,徐则臣硕士毕业,进入人民文学杂志社,成为《人民文学》最年轻的一位编辑。文学已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事业,他的追求......

徐则臣:从2005年到现在差不多15年了,一晃变成一个老编辑了。这个经历肯定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编辑,我会熟悉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最好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他们在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我会心里有数。看了很多作品,这些作品它们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也会引以为戒。

二〇〇七年,徐则臣在北京买了房子。二〇一一年,他的儿子在北京降生,徐则臣给儿子取了个响亮的乳名:巴顿。如今,巴顿已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如果有人问起他的家在哪儿,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北京......

徐则臣:到了北京以后,我既发现了北京,同时重新发现了故乡。因为你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反而对故乡看得更加清楚。北京能给一个作家非常开阔的视野,它能给你一个纵深,这个纵深是从历史到现在到未来。无论是从时间的这个角度看,还是从空间的角度看,它都极其复杂。让我觉得这个城市非常值得我去深究,用文学作品的方式去呈现出来。

二〇一四年,徐则臣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北上》。他走过的所有河流在他的生命中流淌;他通过河流思考中国,想象世界......

徐则臣:我们那地方有很多的水,小的时候我就生活在水边上。到了上初中的时候,我们校门前有一条运河。再到后来,我到了淮安,京杭大运河穿过淮安。我对运河越来越熟悉,非常自然地,运河就成了我写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北上》这个小说里,所有写到的地方我全走过一遍。京杭大运河1797公里,我基本上从南走到北,全过了一遍。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也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写完了以后,请了运河的专家,还请了一个近代史的专家,把小说通读了一遍,他们给我挑出来很多的问题。还有一个细节,非常著名的作家邱华栋先生给我提出来的。我小说写1901年,翻译带着意大利人小波罗到淮安的时候,翻译跟小波罗说,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他生长在这个地方。华栋跟我说这个地方有问题,在1901年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到了接下来的一版,我立马把这个问题改掉了。

二〇一七年,徐则臣与十月文学院签约,成为首批“十月签约作家”之一;二〇一八年,他的新作《北上》在《十月》杂志首发,随后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北上》获得巨大好评,迅速占领各大榜单,累计发行达十六万八千册......

韩敬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北上》责任编辑):我记得当时有一位美籍华人,他是专门研究运河的专家。那么我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专门请他来跟徐则臣谈运河。日本的绘本画家安野光雅的《中国的运河》,我们也赶快买了送给徐则臣。《北上》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出版社、作家完美合作的一个结晶。

二〇一九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媒体采访蜂拥而至,请他谈获奖感受。徐则臣说:“一个作家固然需要来自奖项的惊喜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在惊喜和鼓励之后一如既往乃至更加勤奋敬业地写作。”

徐则臣:当你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两个坐标去想象一条河流的时候,同时用这条河流去想象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其实是无限延伸的。

文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徐则臣:文学是我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第眷恋你的温柔 四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作家专题片发布

相关:

外国吉他演奏家也爱“中国风”当享誉国际的古典吉他大师倾情演绎中国传统曲目;当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古典吉他遇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当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古典吉他合奏巴赫经典作品……10月9日,作为第四届阿尔达米拉上海吉他艺术节的保留节目,《弦动上海》吉他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以一场指尖上的艺术盛宴向世人表明: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当晚,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以色列、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美国、波兰、法国等国的众多吉他演奏家带..

北京国际音乐节:22年初心不变 10月9日,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现场,73岁的捷克传奇花腔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一展歌喉。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供图 10月9日,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73岁的捷克传奇花腔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用丰沛的情感表达、自如的气息控制和行云流水的花腔技巧,与指挥家彼得·瓦伦维托克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绎了多尼采蒂、罗西尼、马斯卡尼、贝里尼、威尔第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同时拉开了第二十二届北京国..

18支民间剧团的皮影传承梦,如何圆?10月9日,在北京六环外的苏家坨镇凤凰岭,一场热闹的红毯秀鸣锣开场。短短几米的红毯,走秀人却异常兴奋、紧张。他们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18个剧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民间皮影艺人。10月9日至11日,皮影艺人们汇聚一堂,参加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承办的全国皮影艺术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民间皮影大汇演暨首届中国皮影文化发展论坛,切磋..

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国乐飘香》音乐会举办记者获悉,第七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于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其中举办国学展览、国学讲座、国学体验、国学传播四大类39场国学文化活动。 作为分会场重要活动之一,“中国歌剧舞剧院《国乐飘香》经典十大名曲音乐会”于10月13日-14日,在北京喜剧院举办。 当晚,中国歌剧舞剧院为观众精心挑选了《将军令》《广陵散》《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月儿高》《鹧鹄飞》《梅花三弄》《夜深沉》《十面埋伏》十..

九十四岁李曼宜著书《我和于是之这一生》接受专访谈到中国话剧,不得不提北京人艺;而谈到北京人艺,于是之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他创造的那些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构筑起一座座丰碑,立在话剧的来路上,为一代代成长起来的后辈演员提供了艺术的标杆和纯正的表演范式。 2013年1月20日,于是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为之不懈奋斗和热情拥抱过的世界。而那时,他已经因病离开钟爱一生的话剧舞台20余年。 退出舞台后的于是之和妻子李曼宜曾经闲聊起将来谁先走(去八宝山)的事。..

两位陕派茅奖得主 书中都带秦腔题材10月14日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当代文坛知名作家、往届茅奖获得者贾平凹、阿来、毕飞宇、张平、格非五人以茅奖颁奖者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分别为陈彦、徐怀中、徐则臣、李洱和梁晓声这五位茅奖新得主颁奖。茅奖升华了贾平凹等人的文学人生,他们又见证了茅奖的后继有人,在这博物馆特有的时空交替转换中,一同被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 贾平凹2008年凭借其创作的长篇小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

《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简体中文版出版今年年初夺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项的电影《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同名长篇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已于今年10月出版该小说的简体中文版。 《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是詹姆斯·鲍德温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74年,讲述的是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称:“这是一个动人的、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是如此富有人情味,如此鲜明地植根于社会现实,让我们永远难忘。” 2016..

主旋律+香港导演,点燃爱国热情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献礼片三强,《中国机长》和《攀登者》这两部影片,均出自中国香港导演之手。“香港导演+内地制片公司+商业类型化”,越来越成为近几年主旋律大片的热门创作模式。对商业类型片良好的驾驭能力,让北上的香港导演在主旋律电影这片天地中,拥有了广阔的创作舞台,也点燃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从水土不服到摸对门路 “香港导演来内地拍主旋律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陈可辛监制、陈德森执导的《十月围城》。”中国..

交通运输部公布道路运输车辆达标管理监督抽查情况原标题:交通运输部公布道路运输车辆达标管理监督抽查情况 日前,交通运输部 运输服务司公布了道路榆树车辆达标管理监督抽查情况。经抽查,襄阳市汇宝机动车代理服务有限公司、襄阳正益汽车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蜀都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和重庆北安检测中心4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襄阳市汇宝机动车代理服务有限公司、重庆蜀都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和重庆北安检测中心3家检验检测机构业务人员对《道路运输达标车..

朝鲜首个汉语中心落户平壤外国语大学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马箭飞与平壤外国语大学校长洪敬燮近日在平壤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平壤外国语大学汉语中心。这是朝鲜第一家由中朝合作设立的汉语教学机构,在朝鲜汉语教学史和两国语言交流合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现在朝鲜希望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即将设立的汉语中心不仅将作为平壤外国语大学的汉语教育中心,还将作为朝鲜汉语教育的中心。(江亚平 程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