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动画真人版 为何在中国吃不开?

2019-07-19 09:56:46 来源:网络

就像拍《钢铁侠》《雷神》和《美国队长》是在给《复仇者联盟》积攒力量,《奇幻森林》和《小飞象》也是在为《狮子王》做着试水与铺垫,时隔25年,迪士尼终于把旗下这部经典IP重新又搬上银幕,可偏偏落得个“叫座不叫好”的尴尬处境。

如今这部《狮子王》,叫它“真人版”已不合适,毕竟里面一个人类角色都没有;叫它“真狮版”也不准确,因为里面所有的动物、场景都是CG构建的。虚拟空间唯一真实的,就只有图形工作站里的海量数据。传统的片场、布景、道具、灯光、乃至摄影都不再需要了,导演乔恩·费儒和团队成员们改用VR创作,连一根狮子毛都“见”不到,却在银幕上展现了一个逼真的非洲大草原。所谓Live-Action的虚虚实实,对于拍了90多年动画片的迪士尼来说,熟悉又新鲜。

《狮子王》在迪士尼的片库中有多重要?答案可参见前几天Box Office Mojo公布的影史票房榜。1994年,这部动画在美国本土的票房就有4.2亿美元,扣除通胀因素,换算成现在的票房应该高达8亿多美元,仅次于1937年的《白雪公主》。迪士尼在这部影片爆款后,还趁热打铁地推出了两部续集,虽然外包的制作水准不如原产,但加上一系列周边产品的热卖多年,“狮子王”已然是迪士尼旗下最优质的IP资产之一,仅改编的音乐剧版,就累计给迪士尼带来了62亿美元的营收。

在《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真人版尝到商业甜头后,迪士尼当然不会忘记这部“中兴功臣”,尤其费儒用《奇幻森林》已经证明了CG技术的足够成熟,那么,把辛巴、木法沙、刀疤、彭彭和丁满等角色都“拟真化”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然而,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集中在《狮子王》里的这些动物太“逼真”,反而失去了迪士尼驰骋影坛多年的“拟人化”特色。这些动物一旦放弃人类的表情和举止,性格特征就会大打折扣,仿佛回到了前CG时代,要靠驯兽员给动物嘴里嚼食物,再后期配上人声的古早操作,割裂感明显。如果单纯追求动物的写实性,还不如直接去看自然系纪录片,或者是让-雅克·阿诺的《虎兄虎弟》和《熊的故事》,至少人家是真动物的“倾情出演”。

这种矛盾,其实触及到了CG动画片未来发展的路线问题:是要保持传统动画那种提炼后的夸张,还是要一板一眼地模拟真实世界?十几年前,《最终幻想》就曾打出抛弃真人演员,全盘CG的豪言,却被“恐怖谷理论”无情打脸,如今《奇幻森林》的成功似乎离这个预言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说是看动物演戏,我们其实看的还是人性,期盼他们有人类那样丰富的心理,通过眉眼表情传达。当年动画版就是这么完成的,迪士尼的画师们照着真狮子写生,画出来的却是人类的表情;今天的CG版也可以照此操作,用成熟的表情捕捉技术,像《猩球崛起》里的凯撒那般塑造辛巴。但费儒没有这么做,我们看到的还是一张张毛茸茸的动物脸,足够真实,也足够单调,情绪难以激发,情感无从带入。

当然,假如让这些狮子、鬣狗们真的像动画里那样,随时表露出夸张的神情,或许也会让人观感尴尬,如“戏精上身”。迪士尼的CG设计师也曾调侃过这种设定,最终的妥协就是为了照顾动物的逼真,必须削弱角色的表情特征,进而性格也不那么突出了。尤其是大反派刀疤,新版没能表达出动画里的那种阴险和狡诈,反而窝囊得让人同情;而“搞笑担当”疣猪彭彭,也因为脏兮兮的写实,远不及动画中的样子可爱。

目前看来,迪士尼依然没能解决这种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矛盾,其在《恐龙当家》里做的兼容性尝试,也因为票房口碑不佳而就此打住,接下来的作品还将被这种问题困扰。至于剧情方面,费儒倒是不用费心去作选择了,和《美女与野兽》一样,大部分场景都是原样照搬,动画分镜,逐帧复刻,真实性保证了,画面也壮观辽阔,可总让人感觉丢失了那种绘画才有的韵律感。

而原本作为卖点的歌舞元素,放在动物CG场景里能否适应,就得看观众对迪士尼这套叙事方式的接受程度如何了。即便抛开歌舞段落,一些在动画中本就隐藏,但不明显的叙事节奏问题也在新版里暴露、放大了。譬如影片中间段落就太短太赶,辛巴刚遇到彭彭没多久就长成了大狮子,而且居然仅靠吃虫子就立马拥有了野兽之王的力量,回国轻易挑翻吃肉的叔叔。纵然最后一场高潮拍得惊心动魄,火光冲天,但总觉得这个天天在外乱嗨,“塔库拉玛塔塔”的“王二代”,抢班夺权太容易。

早在25年前,大家就知道《狮子王》的剧本是脱胎于莎翁的《哈姆雷特》,一个简化版的宫闱戏,足够满足银幕下的小朋友们,毕竟定位就是合家欢动画嘛。如今,当年的孩子已为人父母,作为目标人群回到影院,再看这个故事时,情怀是找到了,可这剧情放在今天难免过于简略。“迪士尼不是在拍电影,他们只想着造狮子”,美国媒体的嘲讽不留情面,烂番茄和Metacritc的评分也没及格,别看视效惊人,迪士尼骨子里还是遵从保守主义的,想象力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做补充。

反倒是中国观众格外宽容,票房豆瓣评分从8.1跌停到7.5分,票房表现上佳,最终有望突破10亿人民币。究其原因,首先是发行上的“突破”,中国比北美还提早一周上映,全球首批观众的喜悦带来回报,去年的《海王》也已经印证过。其次是《狮子王》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非凡,是童年的第一部“启蒙动画”,如今光是冲着情怀就会去买票,能在影院里合唱《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就知足了。而与《狮子王》的中美境况正好倒挂的,是《玩具总动员4》在中国的票房冷遇,同样是开启CG时代的重要动画片,《玩4》在全球已席卷7.7亿美元票房,可在中国市场却连2亿人民币都没拿到,同属迪士尼的兄弟,票房表现无法同日而语。

再把眼光往前看,历数近年迪士尼(皮克斯)动画改编的真人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境遇,会发现他们“本土化”的宣发思路并不清晰,真正的爆款很少,票房大多在两三亿左右,甚至出现过奥斯卡最佳动画《头脑特工队》只有9723万人民币的窘况。迪士尼上一部在中国大卖的影片,还是2017年的《寻梦环游记》,当时迪士尼也吃不准该片在中国的卖相如何,上海总部还专门请了中国影评人内部观影,和导演越洋连线,获得良好反映后才心里有底,最后票房大卖了12.1亿人民币。虽然也是改编动漫IP,但剧情近乎原创的《奇幻森林》,2016年也在中国获得了9.8亿的票房和不错的口碑,可见真的让费儒这位“哈皮大叔”放手去创作,也是能够创作出好作品的。

迪士尼动画改编的真人电影,总体来看在中国并不算“吃得开”,譬如仍在热映的《阿拉丁》,全球票房已超10亿美元,可中国作为第二大市场只贡献了5000多万(3.7亿人民币)。这3亿多人民币还算是不错的,年初另一部真人改编电影,名导蒂姆·波顿的《小飞象》票房则只有1.47亿人民币,而同期上映的漫威的《惊奇队长》可是10亿级别的票房。

毕竟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除了《狮子王》和《花木兰》,迪士尼大部分的经典动画都并不属于我们的童年,最多是后DVD时代的“补课”,才认识了魔灯精灵、小飞象和海格力斯,但那已不属于集体回忆。至于彼得潘、小美人鱼这些卡通形象,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较“冷门”,若非迪士尼乐园,很多人还真不知道他们也有“迪士尼版权故事”,为了情怀而去捧场的可能性就更低。同时,如果剔除掉这些怀旧因素,迪士尼的低龄定位,给人预先造成一种“儿童专供”的印象,局限了更多的成年观众走进影院,这就导致了迪士尼动画的“真人版”在中国市场票房受限。

合家欢的保守低幼向,如何与真人改编(CG化)的成人向达到平衡,这终归是迪士尼要面对的未来战略问题。毕竟,“老本不吃白不吃”的商业捷径还能走多久,谁也不知道。目前看来,从《灰姑娘》《沉睡魔咒》《美女与野兽》一路走来,观众的情怀似乎还是很容易兑现,哪怕偷懒到场景复刻、剧情照搬,也有明星和特效等养眼卖点。接下来还有几位“公主”等待复出,《花木兰》和《小美人鱼》光是选角和预告片就能引发关注热潮,既然“回忆杀”的能量如此巨大,谁还有空去思考原创问题呢?

,李晓梅 迪士尼动画真人版 为何在中国吃不开?

相关:

“长安第一情报局”不是“靖安司”,而是它看多了“辣眼睛”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对历史细节的用心,让人眼前一亮。从建筑布景再到人物妆容、礼仪、特效,每一处都是美学观感的极致享受。最重要的是,剧情足够精彩,简言之就是——快节奏的热血反恐战。 剧中主角李必所在的办公单位靖安司被观众戏称为“长安第一情报局”,也是推动剧情的核心部门。靖安司内有长安城的沙盘模型,坐在屋子里,就能俯瞰长安全城。不光如此,靖安司还有大量的案牍资料,这些资料都被分..

火爆的《长安十二时辰》里,导演曹盾放了好多“私货”在西安人曹盾心中,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家乡,也因此,在马伯庸的原著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刚刚更新到第八章的时候,曹盾心中的激情就被点燃了,他请制片人去问马伯庸,这个故事有人拍吗?没有的话,他想拍。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部爆款剧《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6月27日晚在优酷“裸播”,一下就像火山喷发,爆发出超高热量。观众对于《长安十二时辰》制作的精良、对历史的考究、服化道、节奏、表演等各..

国际青年音乐节在澳门上演 这些奇特乐器你知道吗?本报讯(记者 )正在澳门上演的国际青年音乐节,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青年音乐家们正在为7月20日及21日的两场舞台演出而进行紧张合练。在此期间,他们还会利用排练间歇走进公园、博物馆以及码头的公共空间,与观众随机互动,用年轻的方式助高雅艺术走下神坛。除古典音乐的常用乐器外,多国艺术家还手持本民族的传统乐器,演绎古今穿越的多重曲风,其中很多乐器造型奇特,带着中世纪的气质款款而来。 据本报记者了解,他们使..

3万元代发论文?期刊提醒是骗局宣称花3万元就可在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且在内部有关系,这样的“中介”竟是一家医学公司,且无论文发表的相关业务。北京青年报记者暗访调查发现,在各大平台上,真假难辨的论文代写代发产业链并没有因为明令禁止而失去“商机”,反倒是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存在着。不过,数家国内知名期刊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不存在靠关系或者花钱买版面发论文一说,若有人上当之后可以立即报警。 发现 论文发表“绿色通道” 每篇3万..

青年巴松演奏家刘阿桃:将东方音乐带上西方舞台 “巴松是木管乐器的一种,属于双簧乐器,由两片芦苇制成的哨片发声,再由哨片震动传入乐器。巴松可以独奏、重奏,不过更多的是交响乐演奏。巴松声音低沉柔美,还幽默。我喜欢巴松就是因为它的音色。”青年演奏家刘阿桃与巴松结缘已经有十多年。抱着心爱的巴松,刘阿桃正大步迈向广阔的人生舞台。不过,她心中还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要将东方音乐带上西方舞台。 1990年出生的刘阿桃,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文艺女生,骨子..

不想说“再见”的艺术时光“话说北京城有各种小吃儿,做法奇特有绝门儿,万紫千红各有各的味儿……”一段单弦《北京小吃》声音清脆洪亮,直勾人的口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耳熟能详的《红灯记》从一群娃娃嘴里唱出来有板有眼。 享受完好声音,再看那英气十足的京剧把子功展示,刀、枪出手尽显男子气概,而让人赏心悦目的折扇和团扇表演则别有一番韵味,温婉中带着几分俏皮。 7月18日下午,..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我一个传统作家的想象。有关资料显示,如今在网上进行文学写作的人已达1300多万,网络文学用户已近4亿,最小的网络文学写手只有14岁。很多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在读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网剧、动漫、游戏的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已贡献了120亿元的产值。还有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被外国读者自发地译成了外语,有了国际影响。很多网络文学写手成为纸质出版..

异域同悲:花崎采琰的“李清照改嫁”辨诬在翻译完李清照作品之后,花崎采琰特撰《辨诬》一节。此节饱含悲愤之情,让我们感受到异域女性为维护心中完美形象的不遗余力。花崎采琰认为李清照污名化的祸根早在其为父请命时就已经埋下,至于后来搜集到怎样的材料,是词作荒淫无顾籍,还是失节改嫁,或者丈夫去世后与文人交往,都是为攻击才女而搜罗的罪证。 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是她生平事迹中一个广受关注却又悬而未决的疑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艾朗诺所著《才女之累:..

人工智能复原古曲 既是传承也是创新自从“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运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给人们留下了“无所不能”的印象。近日,有学者联合研究人员,开发出识别古曲谱的人工智能,据称可以恢复1300年前的乐曲。 音乐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吕氏春秋》载,上古时期,黄帝就让名叫伶伦的人去听凤凰的鸣叫声,确定黄钟音高;《尚书》则记录了音乐响起,上百人翩翩起舞的壮观场面。不仅如此,音乐早早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周王朝就..

他把文学的读者带入了20世纪提起海明威,相信让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传奇人生:叛逆、出走、冒险、漂泊,喜欢斗牛、打猎和拳击,沉迷于酒精和对女人无尽的追逐,上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中过200多片弹片、在两次飞机失事中大难不死,却在62岁那年用他最心爱的猎枪打碎了自己的脑袋。 英俊威武、桀骜不驯的他活成了无数热血青年梦想中的样子,一战后曾一度萎靡不振、吊儿郎当的他成为格特鲁德·斯坦因口中“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