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一情报局”不是“靖安司”,而是它

2019-07-19 09:56:26 来源:网络

看多了“辣眼睛”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对历史细节的用心,让人眼前一亮。从建筑布景再到人物妆容、礼仪、特效,每一处都是美学观感的极致享受。最重要的是,剧情足够精彩,简言之就是——快节奏的热血反恐战。

剧中主角李必所在的办公单位靖安司被观众戏称为“长安第一情报局”,也是推动剧情的核心部门。靖安司内有长安城的沙盘模型,坐在屋子里,就能俯瞰长安全城。不光如此,靖安司还有大量的案牍资料,这些资料都被分门别类、精心布置,堪称唐代版的“大数据”。如此神秘且强大的靖安司,当真存在于唐朝历史上吗?真实历史中的长安城又是靠哪些人守护的呢?

“靖安司”为虚构,靖安坊曾发生当街刺杀宰相案

剧中的核心机构“靖安司”,看上去权力很大,甚至能在“天子脚下”调动军队。但这个部门,在历史记录上是无从考据的,无论是唐宋笔记小说还是正史中都没有这一机构。

虽然“靖安司”是虚构的,但其在剧中的选址却十分考究。我们知道,唐代长安城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面积约84平方公里,最多时人口近100万,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超一线”城市了。全城以南北方向的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有东市和西市,周围整齐排列着大小不一的坊。坊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有些坊里面住着四五户高官,也有的坊里住着上百户、几百户平民。唐代长安实行坊市分离制度,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诗人白居易曾用诗生动地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如此整齐的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统治者居高临下便于控制;另一个是整齐的布局使逃亡的罪犯无处藏身,官府机构、居民宅第与市场不相混杂,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那么,剧中的靖安司位置在哪里呢?答案是光德坊。长安城内有108坊,为何将其安排在光德坊呢?我们打开唐代长安地图,可以看到,光德坊位置紧邻西市,同时也离皇城很近,这样一方面可以严密监控西市这一“国际性商业CBD”的一举一动,同时便于向皇帝汇报复命。

唐朝虽然没有靖安司,但长安城中有一坊名为“靖安坊”,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宅居就位于这里。同在此居住的,还有大诗人元稹,他还专门写过一首诗《靖安穷居》:“喧静不由居远近,大都车马就权门。野人住处无名利,草满空阶树满园。”

靖安坊还发生过一件刺杀当朝宰相的大事。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刚敲过,天色未明,当朝宰相武元衡从靖安里的宅邸出来,像往常一样乘坐车轿前去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突然从路边闪出一群黑衣蒙面人,他们射灭侍从的灯烛后,向车轿中的武元衡扑来。先是一箭射中武元衡的肩膀,然后一刀砍中了他的左腿。这伙人最终将武元衡杀死,并从容地砍下了这位大唐宰相的首级。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也遇刺受伤,滚落到路边的水沟里,捡回了一条命。

事情发生后,全长安城人心惶惶,当时的皇帝唐宪宗李纯,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当即罢朝,下诏全城警戒,金吾、府、县三级在全城展开大搜捕。要知道,武元衡的曾祖父是武则天的堂兄弟,他自幼聪颖好学,曾被唐德宗盛赞“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武元衡和白居易是朋友,曾经以诗相唱和,刺杀案发后,白居易上书请求严加捉拿凶手,被认为越职,后来又被人诬陷为不孝,因此被贬官。

这起谋杀案背后十分复杂,和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密切相关,《新唐书》和《旧唐书》对于案件主谋的记载不一,总之是由于当时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起兵谋反,武元衡受命领军讨伐,这引起了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恐惧,于是便派刺客将武元衡刺杀了。

或许,剧中虚构“靖安司”这一机构多少受到一些历史上靖安坊刺杀事件启发。一个偌大帝国的宰相,居然在上朝途中被刺客成功刺杀,长安城的诡异惊险可想而知。

长安维稳靠谁?金吾卫、神策军和京兆府

历史上,负责长安城治安的不是靖安司,而是禁军中的左右金吾卫、神策军和京兆府三大部门。

唐代禁卫军分为南北两衙。南北衙禁卫军共同卫戍皇宫和京师,并相互牵制。但盛唐之后,“南衙府兵”逐渐衰败,“北衙禁军”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唯一依靠。北衙六军分为: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神策军、神威军、英武军,每军各分左右。《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龙武军要接管靖安司的情节,龙武军就是皇帝的禁军。

真正与靖安司职能相近,负责京师警卫的,唐前期是南衙禁军,唐后期则是神策军。南衙禁军主要是十二卫:领军卫、金吾卫、威卫、武卫、骁卫、亲卫,各分左右两卫。另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左右金吾卫职能比较特殊,既担负长安城外部环卫,还负责外郭城治安管理和内城巡警。另外金吾卫平时也侦察百官行动,刺探城中居民隐情,遇到违法犯罪分子可即行缉捕,相当于现代街头巡逻的皇家警察。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左右金吾卫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到了晚上,金吾卫还须敲鼓提醒宵禁,遇到夜晚出来行动的人员,便高声询问,并射箭警示,如果这人不回答或是逃走,金吾卫即可将他射杀。

由于金吾卫跟皇帝身家性命攸关,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职位,一般由皇亲国戚、功勋重臣及皇帝心腹担任,例如唐玄宗曾让章怀太子的儿子邠王李守礼为单于大都护兼左金吾将军。

唐前期,所有的金吾警卫都是由征发来的府兵充任。自唐高宗、武则天时开始,由于均田制日渐破坏,府兵制走向瓦解,唐中期后,许多金吾卫士被撤离,甚至连值班巡逻点都被百姓和其他军队所侵占,以至于朝廷不得不加以整顿。可见,金吾卫的职能严重衰退。

神策军是北衙禁军中的一支,唐中后期力量逐步壮大,具有了京城环卫缉捕方面的职能。唐文宗时,京城寇贼猖獗,皇帝下发《令神策军与府县协捕寇贼诏》,给了神策军协作治安的权力。835年,甘露之变后,长安坊市内的恶少年报私仇,杀人掠货,直到左右神策将杨镇、靳遂良各自率领五百人前往,击鼓警告,后斩杀十余人,才使得长安城恢复安定。838年,宰相李石被刺客刺伤,文宗命令神策军护送。可见,神策军具有了京城环卫缉捕的职能。

唐代长安城的地方行政管理,采用府、县两级制。京兆府县是京城治安管理的中坚力量。京兆府下,以长安和万年两县分治外郭城,朱雀街以东属万年县管辖,以西属长安县管辖。县的长官县令,负责本县有关户口、狱讼、捕盗等全面的事务。唐高宗时,杨德幹为万年县令,有一个宦官仗着自己得宠,放鹞没有避开百姓的庄稼,杨德幹抓住他仗罚二十,还命人把鹞头通通拔去。这个宦官跑到皇帝面前哭诉,想让皇帝替他出气,没想到皇帝回复他:“你既然知道这个人不好惹,为啥要犯他的百姓呢?”中宗时,李令质为万年县令,有富人盗窃,被李令质抓获,驸马韦擢骑马赶来想要救盗贼,被拒,于是他向中宗进谗言。中宗大为生气,召见李令质,大家都觉得他要大祸临头了。但他直接跟中宗说:“我哪能不害怕韦擢的势力?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法制,我死而无所恨。”中宗听了,气消了,下令将他释放。

望楼?不存在的,不良人也没那么厉害

剧中,“长安第一情报机构”靖安司是靠什么收集情报的呢?第一集中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那就是炫酷高效的望楼系统。所谓望楼,指的是长安城内各处分布的高塔,它们起到了监控舆情以及实时传递信息的作用。不过,历史上长安城可没有如此先进的监控系统。

与望楼类似的,是一种叫做“武侯铺”的设施,隶属于左右金吾卫。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在城门、每个坊的坊角,均设有武侯铺,且武侯铺的大小不一,大城门设置的武侯铺规模最大,有兵士约100人,大铺30人,小城门20人,小铺5人。这些武侯铺类似今天的治安巡逻站,里面的卫士就是长安城的巡警。一旦他们抓捕到罪犯,会交给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这三个政府机构,由他们来审理。

《长安十二时辰》中,望楼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伴随有鼓声,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长安城实行夜禁政策(除上元节三天例外),那么百姓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开门关门呢?唐朝初期,各条街道由专人负责一早一晚呼喊,作为居民行止的信号。贞观十年(636年),侍御史马周奏请在街上设置鼓来提示门禁,得到太宗的采纳,于是在连接外郭城城门的六条主干道上,设置了鼓于小楼之上。这可能是电视剧中望楼系统的依据之一。

闭门鼓后,坊门紧闭,居民只允许在坊内活动。左右街使分率骑兵在街上巡逻,到五更三筹,街鼓敲动,坊市之门开启,才停止巡逻。违犯者,就称为“犯夜”,会受到制裁,如唐初崔某,夜里饮酒回家晚了,被武侯正好撞见,绑在街头。又如天宝中有一人叫张无是,家住布政坊,回家时,走在街上听见夜鼓声响起,再往前走就是犯夜,无奈,只好到桥下窝着避了一夜。《太平广记》中讲到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就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一般情况,犯夜者会被“笞二十”,也就是打二十下作为惩罚,但不知这位大唐才子为何会被整得如此之惨啊!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曾经的身份是不良人,因做了违法之事被关押判刑。随着热门动画《画江湖之不良人》及其系列手游的影响,不良人这一江湖神秘组织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按照动画里的说法,不良人是唐代官府中的一个秘密部门,由毁容后的袁天罡一手创立,只对皇帝负责,该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包含各种奇人异士。

事实上,“不良人”这个组织是真实存在过的,活跃于唐朝,是主管侦缉逮捕的官差,类似于今日的刑警。据明朝茅元仪《暇老斋杂记》记载,不良人头领叫不良帅,在汉代叫大谁何。二者的职责性质都差不多,就是刺探情报追拿嫌疑罪犯。

史书中关于不良人的描述并不多,而且大多与小的案件有关,可见不良人职位并不高,属于小吏一类。不良人自己曾经有过恶劣形迹,受过刑罚,容貌上常常留下标记,所以有一次李林甫让人向唐玄宗举荐一小吏,玄宗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说:“这是一个不良人,朕不用他。”剧中张小敬的左眼下面也有刀疤,显得颇为凶神恶煞,也是符合历史的人物形象设定。

张小敬说:“我做了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所为不过两个字:‘平安’。”《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被选为拯救长安的“超级英雄”,再一次给“不良人”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长李晓楠 安第一情报局”不是“靖安司”,而是它

相关:

火爆的《长安十二时辰》里,导演曹盾放了好多“私货”在西安人曹盾心中,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家乡,也因此,在马伯庸的原著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刚刚更新到第八章的时候,曹盾心中的激情就被点燃了,他请制片人去问马伯庸,这个故事有人拍吗?没有的话,他想拍。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部爆款剧《长安十二时辰》。《长安十二时辰》6月27日晚在优酷“裸播”,一下就像火山喷发,爆发出超高热量。观众对于《长安十二时辰》制作的精良、对历史的考究、服化道、节奏、表演等各..

国际青年音乐节在澳门上演 这些奇特乐器你知道吗?本报讯(记者 )正在澳门上演的国际青年音乐节,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青年音乐家们正在为7月20日及21日的两场舞台演出而进行紧张合练。在此期间,他们还会利用排练间歇走进公园、博物馆以及码头的公共空间,与观众随机互动,用年轻的方式助高雅艺术走下神坛。除古典音乐的常用乐器外,多国艺术家还手持本民族的传统乐器,演绎古今穿越的多重曲风,其中很多乐器造型奇特,带着中世纪的气质款款而来。 据本报记者了解,他们使..

3万元代发论文?期刊提醒是骗局宣称花3万元就可在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且在内部有关系,这样的“中介”竟是一家医学公司,且无论文发表的相关业务。北京青年报记者暗访调查发现,在各大平台上,真假难辨的论文代写代发产业链并没有因为明令禁止而失去“商机”,反倒是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存在着。不过,数家国内知名期刊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不存在靠关系或者花钱买版面发论文一说,若有人上当之后可以立即报警。 发现 论文发表“绿色通道” 每篇3万..

青年巴松演奏家刘阿桃:将东方音乐带上西方舞台 “巴松是木管乐器的一种,属于双簧乐器,由两片芦苇制成的哨片发声,再由哨片震动传入乐器。巴松可以独奏、重奏,不过更多的是交响乐演奏。巴松声音低沉柔美,还幽默。我喜欢巴松就是因为它的音色。”青年演奏家刘阿桃与巴松结缘已经有十多年。抱着心爱的巴松,刘阿桃正大步迈向广阔的人生舞台。不过,她心中还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要将东方音乐带上西方舞台。 1990年出生的刘阿桃,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文艺女生,骨子..

不想说“再见”的艺术时光“话说北京城有各种小吃儿,做法奇特有绝门儿,万紫千红各有各的味儿……”一段单弦《北京小吃》声音清脆洪亮,直勾人的口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耳熟能详的《红灯记》从一群娃娃嘴里唱出来有板有眼。 享受完好声音,再看那英气十足的京剧把子功展示,刀、枪出手尽显男子气概,而让人赏心悦目的折扇和团扇表演则别有一番韵味,温婉中带着几分俏皮。 7月18日下午,..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我一个传统作家的想象。有关资料显示,如今在网上进行文学写作的人已达1300多万,网络文学用户已近4亿,最小的网络文学写手只有14岁。很多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在读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网剧、动漫、游戏的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已贡献了120亿元的产值。还有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被外国读者自发地译成了外语,有了国际影响。很多网络文学写手成为纸质出版..

异域同悲:花崎采琰的“李清照改嫁”辨诬在翻译完李清照作品之后,花崎采琰特撰《辨诬》一节。此节饱含悲愤之情,让我们感受到异域女性为维护心中完美形象的不遗余力。花崎采琰认为李清照污名化的祸根早在其为父请命时就已经埋下,至于后来搜集到怎样的材料,是词作荒淫无顾籍,还是失节改嫁,或者丈夫去世后与文人交往,都是为攻击才女而搜罗的罪证。 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是她生平事迹中一个广受关注却又悬而未决的疑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艾朗诺所著《才女之累:..

人工智能复原古曲 既是传承也是创新自从“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运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给人们留下了“无所不能”的印象。近日,有学者联合研究人员,开发出识别古曲谱的人工智能,据称可以恢复1300年前的乐曲。 音乐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吕氏春秋》载,上古时期,黄帝就让名叫伶伦的人去听凤凰的鸣叫声,确定黄钟音高;《尚书》则记录了音乐响起,上百人翩翩起舞的壮观场面。不仅如此,音乐早早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周王朝就..

他把文学的读者带入了20世纪提起海明威,相信让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传奇人生:叛逆、出走、冒险、漂泊,喜欢斗牛、打猎和拳击,沉迷于酒精和对女人无尽的追逐,上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中过200多片弹片、在两次飞机失事中大难不死,却在62岁那年用他最心爱的猎枪打碎了自己的脑袋。 英俊威武、桀骜不驯的他活成了无数热血青年梦想中的样子,一战后曾一度萎靡不振、吊儿郎当的他成为格特鲁德·斯坦因口中“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人可以..

床头常放“枕边书”杭州有家媒体做了个城市年轻白领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富有个性且多样化的“枕边书”阅读,是年轻白领读者阅读生活的重要部分。这种阅读趣味和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其实是阅读文化本质精神的最好体现…… 据调查,绝大部分白领读者爱好文学类书籍,会选择小说或者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的“枕边书”,说具有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睡前看一看,能获得一种思想和情感的满足。 此外,因为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压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