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推出“数字文物库” 公开5万件文物高清影像

2019-07-18 10:06:14 来源:网络

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包括“数字文物库”在内的数款数字产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挖掘数字文物新价值。

据介绍,“数字文物库”在公开186万余件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首批精选了5万件高清文物影像进行公开。未来这个数字还将不断刷新,满足故宫文化爱好者和专家学者欣赏、学习、研究文物的需求,也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此外,官网全新改版上线的“全景故宫”已涵盖故宫所有开放区域。打开网页,壮美紫禁城尽收眼底;未来,“全景故宫”还将通过记录不同季节、天气、时间的故宫,为古建筑打上“时间的烙印”。

“紫禁城600”“数字多宝阁”“故宫:口袋宫匠”等数字产品也同步推出。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我们正处于全新的数字时代,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数字产品,正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深入探索。

,故宫推出“李妍 数字文物库” 公开5万件文物高清影像

相关:

令和年代的首届芥川奖揭晓啦刚刚,日本揭晓了新一届芥川,这是进入令和年代后的第一届芥川奖,获奖者是今村夏子的《穿紫色裙子的女人》。 《穿紫色裙子的女人》刊载于《小说旅人》2019年春季刊,单行本由朝日新闻出版社在上个月发行。 一句话概括这部小说:“黄色开衫女”对“紫色长裙女”展开异常人类观察 “我家附近经常能见到一个穿紫色裙子的女人,她喜欢在常去的面包店买上一只夹心面包,带去公园最深处的长椅上坐着吃。‘紫色长裙女’在我..

纪录片《上海的女儿》讲述周信芳女儿周采芹的故事周采芹已经83岁了,可是,她那双锋利的眼睛仍然能够穿透银幕,让你在注视她时生出一丝敬畏,因为这双眼睛仿佛会洞穿你的一切。周采芹是个强势的女人,连她自己也说:“我是只豹子啊。” 7月2日,纪录片《上海的女儿》上映,电影的主角就是周采芹。 周采芹,父亲是京剧大师周信芳,母亲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裘天宝银楼的三小姐裘丽琳,她自己则是第一位英国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华裔院士、第一位华人“007邦女郎”、第一位在伦敦和纽约..

观众可零距离“触摸”文物7月16日下午,“融古铄今 无界未来——数字故宫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办。发布会上,故宫一次性推出7款数字产品。 其中,3款数字产品主打故宫文物。故宫博物院官网改版后,“故宫名画记”栏目的珍贵绘画增至345幅。数十亿级像素的超高清影像,流畅的缩放体验,不但能让观众用更大、更精、更细的方式一览故宫藏画,还能通过标注、收藏,建立自己的“私人藏画馆”。全新上线的“数字多宝阁”,利用高精..

200余位文艺工作者在文联、作协70年座谈会上这样说7月16日上午,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持座谈会。她发言时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70年来文艺工作和文联作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位置,高度赞扬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各个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实现..

吴冠中艺术作品捐赠清华今年是吴冠中诞辰100周年。日前,吴冠中长子吴可雨将父亲的66件(本)绘画作品捐赠给清华大学,其中的65幅作品为《吴冠中全集》收录作品,还包括1本写生素描。这些作品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设专厅,永久珍藏陈列。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将设立“吴冠中艺术研究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吴冠中艺术与艺术思想研究。 吴冠中193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预科,1947年留学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

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在京展出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日前亮相中国美术馆。展览展出法兰西艺术院5位雕塑院士的37件雕塑作品。展览结束后,艺术家将全部参展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此次展览的作品主题多样、形式丰富,具有超越时代的探索性,展示了克罗德·阿巴吉、让·卡尔多、让·安哥拉、安东尼·彭赛、布里吉特·泰尔齐耶夫等5位雕塑大师对于生命与情感、内容与形式、写实与抽象、人与自然、西方与..

最大规模毕加索原作来京展出6月16日,“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从那天起,每天展厅门口都排着购票参观的长龙,至7月17日,已有超过26万人次参观了此展。展览精心挑选了103件作品,包括34件绘画、14件雕塑以及56件纸上作品,是法国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最大规模的一次来华展出。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毕加索原作第四次来到中国展出 毕加索是在中国知名度较高的外国艺术家。他的作品《格尔尼卡》被收录在初中美术..

京城扫盲识字那些事儿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大规模扫盲运动中,北京有很多大字不识的市民走进识字班,参加培训。他们刻苦学习,短短几个月时间,有的人就能读书、会写信了。不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1 “傻丫头”成了学习模范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那时候,北京有很多识字班,有单位办的,有学校办的,也有文化馆办的。1952年,北京市识字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还..

中国童书博览会迷倒“绘本迷” 第五届中国童书博览会7月17日在民族文化宫开幕,不少小读者特意从外地赶来参加这场童书盛会,孩子们专注阅读的场面是全场最美好的一景。 听故事、现场彩绘、阅读绘本、参与互动游戏,孩子们投入了很大热情。在彩绘场地,孩子们或蹲或坐,在彩绘墙上为心仪的人物上色,有的涂色持续一个小时还在坚持。而在国际绘本展区,来自世界各地的绘本,让大人孩子们看得专注。董成柘3岁了,他是一位来自山东德州的小男孩。他的妈妈告诉记者..

京剧“杜鹃花”开到塔克拉玛干 “小小杜鹃花,花开满山崖……”前天,京剧《党的女儿》中熟悉的小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铁门关市文化中心响起,也拉开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京剧《党的女儿》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慰问演出的序幕。 铁门关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是一座刚刚设立没几年的新城市,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站在铁门关市高处举目四望,除了市区有绿植和建筑外,周围都是典型的荒漠地形。这次演出也是这座城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