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拍小说“爽点”视频 是文化消费降级?

2019-07-17 08:54:18 来源:网络

近日,小说短视频广告悄然兴起,这些投放至各社交平台的网文短视频,时间通常不足1分钟,拍摄片段大多是小说中所谓最“爽”的段落,如霸道总裁、穿越碾压等。不少网友表示“成功吸引了看小说的兴趣”“想看连续剧”,还建议拍摄成网剧。在抖音、快手上,也有不少土味小剧场,包含古风、校园、爱情等类目,有些点击率不输传统网剧。这类剧情类短视频何以流行?拿小说“爽点”做内容的段子视频兴起,这是文化消费的降级吗?

用网文“爽点”可视化来引流

这些以短视频方式呈现的网络小说要么抓一个“爽点”,要么抓小说里的高潮剧情,有些短剧的服装、化妆、道具还颇为考究,目的是将用户引流至某小说阅读APP。在B站上,有网友剪辑了这类小说广告合集,点击量已有数万,不少网友表示“看得津津有味”。

“这种网文小视频最早是一位小说作者自己弄的,一度日销几万元,冲到销售榜第一。后来很多作者和平台跟风,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引流的目的。”网文作者古萧说。网文作者苏觉也认为,这就和广告公司拍宣传片一样,阅读APP找广告公司拍短片植入广告,和之前微博还有微信公众号那些文字类的小说引流是一样的。

拍摄小说短视频的投入不菲。古萧透露,抛开演员、服装、化妆、道具等成本,光投放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一两万元是起价。“拍摄需要团队和资金,所以现在基本上由网站组织拍摄或运营。对于写作者来说,这些成本太高了。”不过,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的扩大及习惯养成,会有越来越多的小说阅读平台通过投放小说短视频的方式引流。“在流量如此可贵的当下,网文短视频的爆发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会出现短视频账号,像电视剧一样连载网文片段,或者出现大面积的用户模仿视频,即用户来演、模仿小说的情节。”

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夏烈看来,这种把“爽点”、套路转化为剧情短视频,通过视听手段来传播或者推动网络小说乃至于版权售卖的方式,其实颇具产业智慧。“人们对视听的兴趣大于文字,用视听手段刺激观众回到小说阅读中,对于扩大网文作品的接触人群是非常有力的方式。”他认为,剧情类短视频也带给传统文学启迪。

剧情类短视频可发力空间大

这些民间自制小剧场和以卖小说为目的的片段翻拍,是否真的能衍生出未来的网剧?

有专家认为,这些视频吸引人的恰恰在于“短”,“浓缩才是精华,长了就是‘雷剧’”。苏觉认为,这类视频更像短视频段子的演化,强调情节反转,并不是完整叙事。而且这些小说本身质量并不过关,没有翻拍网剧的可能。夏烈认为,这类短视频的时长功能决定了它是广告式的,作为扩大传播、刺激小说阅读的辅助手段。

看似短小精悍的土味小剧场或网文短视频,实际上也与饱受诟病的网剧一样,面临演技尴尬、剧情雷同、制作粗糙等问题。不过,剧情类短视频或者“段子”类视频的流行,也有内容生产者应关注和思考的地方。夏烈认为,段子是带有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创作,但目前还缺乏优质的作品,可以发力的空间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热播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其实就起源于段子。该剧的原著小说作者马伯庸对作品的最初构想是来自于知乎上的一个脑洞问题,“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下,马伯庸用不到3000字的回答,描绘了一幅盛世长安的画卷,获得超过2万的网友赞同。不过,最终用于翻拍影视作品的并不是这条段子,而是马伯庸之后基于此撰写的长篇小说。夏烈介绍,业界早有人指出,由段子手的创作改编的剧情类短视频,应是该类型作品的内容发力点。“通常段子会有梗,有个故事核,具备改编的基础,但能否变成剧情类短视频,麻烦出在转化上。在一两分钟的时长下,剧情类短视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优质的段子手能否靠这个生存,有多少人愿意为作品付费埋单?这些都是资本该想的问题。”

文化人应该坚守文艺最高线

不难发现,这一类网文短视频,实际上是网络小说爽文模式的再复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认为,以往现实主义文学要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并且要给纷繁的现实赋予文学的形状,从而帮助读者认识世界的本质。到了网络文学,读者并不靠这个认识世界,但需要靠这个应对世界。遵循这样的逻辑,就会出现把“爽点”提炼出来,又以用户习惯的观看方式来呈现的短视频。

这种网文小说视频、土味剧场流行是否是一种文化消费降级?夏烈认为,目前看到的剧情类短视频的主要市场还是在“抄底”。“它们和网络文艺特别相近,这种介质决定了要兼顾各种层级的文化口味,并不等于文化消费降级。”在他看来,互联网让所有人都能低成本享受文化内容,在接触面上磨平了很多鸿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只看到大量人群上网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背后的盈利模式,纷纷做屌丝文艺的行为也需反思。“让互联网文艺逐渐提升,精英文学作者、学者等一定要积极介入,引入高层次的文化口味,对网络文艺积极引导。所有人都有享受这个时代文化的权利,有时文化普惠会拉低最低线,但是文化人可以坚守最高线。采用‘介入式疗法’,五年或十年后,生态就会有变化。”

,争李幽子 拍小说“爽点”视频 是文化消费降级?

相关: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文化通过选秀的方式,将普通人变成明星,这是最常见的造星综艺形式。过去十多年,中国的造星综艺经历了技术层面上的不断革新,粉丝投票的方式从发短信变为微信投票,舞美也融合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下,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人造明星”。很多青少年把这些“明星”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戴帽、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处处模仿后者。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偶像是社会风气的指向标,其..

浙昆五代“杜丽娘”同堂演绝版《牡丹亭》7月15日晚,浙江昆剧团五代同堂版《牡丹亭》上本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开锣上演。不同于上海昆剧团“昆大班”、“昆二班”以入学时间区分演员,浙昆以“传世盛秀万代昌明”八个字为演员进行排辈,历经六十多年,六代浙昆人传承至今,从未间断。此次“世盛秀万代”五辈同堂进京演出,以一人一折戏的形式分别在《牡丹亭》上本中扮演杜丽娘一角。五代同堂如今既是业内的一段佳话,在各剧团也都属难得一见的胜景。 浙江昆剧团约十六年左右..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驻非遗文创园“咏园”近日,东城区文创园区协会成立,成为国内首家地区级文创园区协会。据了解,目前东城区可利用的50余处老旧厂房,已有超过一半转型升级为文创园区。其中,今年6月底正式开园的咏园格外引人注意,它是全国首座非遗主题文创园区。 首置文科助理总经理、首创非遗总经理李跃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去年9月起,首创非遗便开始对老厂房和厂区周边进行升级改造。对原厂房的旧楼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拆建,而是进行外立面改造和内部空间重新规划..

260件良渚玉器首次大展“良渚古城遗址”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0天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众多玉器汇集故宫展出。良渚文化玉器以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雕琢之精,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巅峰。汇集了全国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隆重亮相。 良渚考古领队刘斌介绍,良渚遗址发掘最重要的经验是考古与保护并行,这成为申遗的重要基础。 新京报讯 7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良渚..

方丽娜:异军突起的欧华作家2010年的一天,远在美国南部的我打开了北京寄来的《文艺报》,其中有个版面叫“文学院”,专门介绍鲁迅文学院的作家作品。忽然发现了一个叫方丽娜的名字,惊奇她却是来自奥地利。后来才知道,方丽娜是鲁迅文学院吸收的第一个海外华人作家,也是迄今鲁迅文学院吸收的唯一海外学子。 第一眼读到方丽娜的小说就有惊艳神奇之感,那是一种属于欧华文学的独特气质。她的创作虽然爆发在近十年,但起点很高,出手不凡。在她的小说中,一..

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亮相 260件文物故宫重现“良渚古城”昨天(16日)),紫禁城内,玉琮王和玉钺王领衔260件从全国17家文博单位精选出的文物,重现一座“良渚古城”。此次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办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隆重亮相。 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考古人员通过近30年的努力才逐步揭开了良渚文化的冰山一角。”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免费开放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的秦行宫遗址,承载着秦始皇第四次出巡的历史记忆。 7月16日,备受瞩目的秦行宫遗址博物馆面向市民和广大游客免费开放,进入开馆试运行阶段,这座2000多年前的古遗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金山嘴路8号,占地31亩,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86年至1991年期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考古队发掘遗址面积为15800平方米,发现了四大组十四个单元的宫..

从“小白菜”到“林则徐” 走近北京独特的曲剧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是什么?为什么北京城老,可这北京的地方戏却那么年轻,而火爆的“探清水河”怎么会成为这个地方戏里的一种曲牌?这些戏曲事儿可是咱老北京的小秘密。7月21日,2019年度“谈艺说戏话北京”邀请您和北京曲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许娣老师一起,聊聊年轻的“老北京”——曲剧。 其实,北京老人儿都知道曲剧和它的创始人魏喜奎。当年的一出《杨乃武与小白菜》打动了多少老观众啊,而且还拍成了电影。北京曲剧诞生..

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 去故宫看良渚瑰宝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日前,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以符合世界遗产第3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5项世界遗产。这是良渚古城遗址文物申遗成功后首次隆重亮相。 故宫王旭东院长表示,良渚古城和故宫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

故宫博物院举办良渚与古代中国展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全国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亮相。 展览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到明清时期,完整、系统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国家特征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诠释良渚文明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作用。同时,武英殿东、西配殿展出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