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儿创另类相声 当中国相声遇见“歪果仁”

2019-06-18 10:16:16 来源:网络

“一个刚果人居然知道《打渔杀家》,这对中国文化得有多了解啊?”在798艺术区一家书店的舞台上,日本人西田聪夸张地称赞着搭档——来自刚果(布)的欧阳颂,底下观众虽然肤色各异,但都被这句话逗乐了。这是前不久“相声遇见歪果仁”演出中的一个场景,而这段话则是由中国相声演员闫佳宝为他们设计的。他也是“相声遇见歪果仁”这个品牌的发起人之一。

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式幽默

闫佳宝出身戏曲世家,八岁开始学习相声。上大学之前,闫佳宝的老师就是父亲,每次学校有演出都是爸爸给写剧本。就这么说着说着,他把自己说成了文艺积极分子,甚至还以艺术特长生身份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上大学后,他又跟着何云伟、应宁学习,算是入室弟子。

大四的时候,他们跟随孔子学院去国外进行巡展巡演。在闫佳宝看来,面对国外观众,穿大褂儿说传统相声,“就像是汉服展示,失去了说相声的意义。”他转念一想,自己会说英语,而搭档张骥又是德语专业,干脆用外语说相声得了。

说干就干。他们找到北外的专家研究调整剧本,拼凑了一些传统相声的小段,用英语和德语说。第一次用外语说相声就是给外国人听,俩人别提多紧张了,张骥上台的时候还把闫佳宝的鞋给踩掉了。闫佳宝现在回看当时的表演,瑕疵很多,台底下观众的笑声更像是礼貌性的配合。不过,当时国家汉办的负责人对他们还是很肯定,认为这是中国相声走向国际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大家的鼓励下,他们琢磨得越来越深入,慢慢寻找其中的机巧。“东西方幽默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要能够找到那个共同的密码才行。”闫佳宝说。从2012年到现在,每年他们都会跟随孔子学院去国外演出,每一次都有进步,“2017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音乐宫说了一段《艺术漫谈》,那时已经像在国内用中文说相声一样,观众可以无时差地笑出来,我们还能自如地现挂,充分展示中国人的幽默。”

在闫佳宝看来,中国相声用英语演出并不突兀,“侯宝林先生非常著名的《醉酒》就是来自一个英语笑话,侯大师用中国相声技巧表演出来就很经典,如今我们也可以逆向向外国人传播中国相声。”如今在北外孔子学院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闫佳宝相信,自己走的这条路对文化交流而言是一项很有开创性的工作。

让中国相声不走寻常之路

语言一直是闫佳宝和搭档表演相声的优势。

2015年他和张骥参加央视相声大赛,进入十强的作品就是《外语漫谈》。这个作品是把传统相声中用不同方言说评书,改成了用泰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不同国家的语言说。这种创新当时引起了很大关注,这个作品成为他的代表作,也为他的创作打开了思路。

因为张骥学校工作太忙,近几年闫佳宝主要和乌克兰人耶果、中俄混血儿缇娜一起说相声。这种有点特殊的搭配,让他在参加其它团体演出时显得有些突兀。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让自己和搭档们更自如地演出,是他决定打造“相声遇见歪果仁”品牌的主要原因。

“相声遇见歪果仁”的演出中,既有闫佳宝和他的搭档表演,也有一些在华学习相声的外国演员,还有李丁、董建春、金霏、陈曦等比较有名的青年相声演员。演出中,外国演员说的多是地道的中国传统相声,而受邀前来的中国演员也多会说一些跟外语或异国文化有关联的作品。

以前说起外国人说相声,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起相声艺术家丁广泉,想起他的徒弟加拿大人大山。如今,丁广泉已经去世,他的弟子们没了老师的带领,也很少有演出机会。在“相声遇见歪果仁”平台上有几个人是丁广泉的徒弟。闫佳宝自己也颇有点“小丁广泉”的样儿,虽然刚刚26岁,但已经有了几个外国徒弟。

闫佳宝说,丁广泉老先生生前听到他在教外国徒弟说相声时,还专门跟他讲过教外国学生要注意什么,“可惜老人走得急,没跟我说太多经验。”

让外国演员说相声更有趣

因为时代的变化,如今人们对外国演员说相声要求更高了。

“以前大山在台上说句‘哥们儿’,台底下就能哄堂大笑,现在再这么干就不行了,观众会要求你比中国人更中国人。”在“相声遇见歪果仁”的演出中,闫佳宝会提高对演员的要求,也会根据他们各自特点插入一些“包袱”。比如自己的搭档缇娜是中俄混血儿,他就会给她安排大段的贯口;在欧阳颂和西田聪演出的《论捧逗》中,他会特别强调欧阳颂居然知道《打渔杀家》这出戏,毕竟许多中国年轻人都未必知道。

西田聪在北京语言大学上学时认识了丁广泉,后拜他为师学习相声。他说,以前丁广泉老师都是带他们去社区、养老院等场所进行慰问演出,观众都是老年人,而现在演出主要观众都是年轻人,即使是同一个传统相声,节奏和语言也都有不同。

虽然只举办了三场演出,但“相声遇见歪果仁”已经颇有影响力。“一般年轻的相声团体要想成功并不容易,这个平台确实是因为有外国演员的加盟而更受关注,也是在为中国相声做推广。”闫佳宝认为,这个平台最重要的不是一场表演能挣多少钱,而是有一个平台能让大家知道有一群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90后小伙儿宁波男科 创另类相声 当中国相声遇见“歪果仁”

相关:

平谷处处翰墨香从田间地头的农民到开出租车的司机,从耄耋老人到五岁娃娃,在平谷,全区45.6万人中,有将近十分之一的人能舞文弄墨、恣意挥毫,这在北京都较为罕见。 记者多次前往平谷采访,发现无论是学校里,还是公园内,甚至是街边公告栏中,随处可见书法作品展示。翰墨书画,俯拾皆是。 为什么会有如此景象?老北京有句俗话说:“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据历史记载,京畿福地丫髻山的碑刻,在清朝时遍布山间,数量之多难以统计。从清..

国家京剧院第二届武戏展演国家京剧院近日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二届武戏展演将于6月21日至27日举办,3台大戏、10个折子戏和一台打击乐音乐会届时将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轮番上演。 戏曲是一种特殊的视听综合艺术,其基本特点是以歌舞演故事,而武戏艺术正是戏曲歌舞特色的重要代表,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为缓解京剧舞台“文强武弱”现象,促进京剧武戏艺术健康发展,2018年5月12日至18日,国家京剧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武戏展演,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为恢..

南海子文化讲座走进首都图书馆“东方新国门 魅力南海子”首图讲坛·南海子历史文化讲座暨“古苑宸迹”特展近日在首都图书馆开幕。这是南海子文化首次走出大兴,在市级平台进行普及传播。讲座和展览地点设在首都图书馆B座第一展厅,展览将持续到7月21日,讲座则于每周六上午开讲。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其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刘文鹏、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宝秀、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员郭耕、天津大学样式雷团队成员朱蕾等..

追忆京剧武丑大师张春华二○一九年三月五日,昔日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浑身都是戏的一代京剧武丑大师张春华追随他的恩师武丑泰斗叶盛章去了,享年九十五岁。 我认识张春华先生很早,还系着红领巾时就认识他。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经常去戏剧家马彦祥伯伯家找他儿子、我的同学马思猛玩,马伯伯的妻子是中国京剧院二团的主要演员云燕铭,经常和张春华一起合作。 当时马伯伯一家住在北京东城小雅宝胡同一个大四合院里。马思猛的爷爷马衡是考古专家,也是故..

王安忆:《风眼》把上海滩的能人写活了“我在出版圈工作了40年,很多见闻和素材手到擒来。它们强烈冲击着我,这份激情涌动着,不写出来,就会一直折磨我、跟着我。”如果说每位作家都有一部命中注定的作品,新近出版的15万字小说《风眼》,就是作家、出版人孙颙听从创作使命召唤所结出的果。 不过,这过程远非外界想得那么瓜熟蒂落,作家尤其有着“近乡情怯”的谨慎——此前孙颙写了几百万字小说,如《雪庐》《漂移者》《缥缈的峰》等,描写知识分子的故事不少,唯独..

“城管文艺工作室”海淀揭牌昨天(6月17日)上午,全国首家“城管文艺工作室”在海淀区挂牌成立,旨在以文化建设之力助推队伍建设,内聚城管力量、外展城管形象、抒发城管情怀、讴歌城管精神。 工作室将组织文艺创作研究与交流;收集、编辑、出版文艺创作成果,组织原创作品的展演等。同时,细分文艺创作方向,分别成立文艺创作小组,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发动有基础、有兴趣的城管执法干部参与创作,在内部刊物定期刊发,适时出版城管文艺作品,不定期向市级、..

独孤信印走进高考题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前落下帷幕。在今年全国高考数学(Ⅱ)卷中,有一道围绕“半正多面体”展开的考题,提到了南北朝时期官员独孤信的一枚半正多面体印信。高考数学题中融入传统金石文化知识,彰显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一时间在网上引起热议。 独孤信印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唯一一枚楷书印,也是印面最多的印信,1981年由陕西安康旬阳中学一名学生在河滩上捡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印高4.5厘米,宽4.35厘米,质地为煤精石,八棱..

首博推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洁白无瑕的“纸”一层层摞起,薄如蝉翼的边缘自然卷曲,看似柔软,实际上却是坚硬的瓷器。这是陶瓷艺术家苏献忠的作品,用德化白瓷来表现轻薄柔软的纸,其创意之巧妙、技艺之高超令人叹服。 日前,“器作·匠心——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110件(套)陶瓷艺术作品,其中有102位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代表作,还有8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收藏的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期著名陶瓷艺术家王步、王恩怀、侯一波..

“黑科技”还原看不见的文物细节运用三位一体成像技术,可以在对文物本体无损害的前提下精准、全面地采集文物信息,最大限度地还原看不见的。 如果你去过安徽滁州琅琊山,一定见过琅琊寺的镇寺之宝金刚经塔形碑。这块石碑刻于明万历年间,文字布局巧妙地构成七层宝塔,一部《金刚经》完整地镌刻于塔形图案中,堪称中国古代碑刻中的珍品。然而由于长年风化,石碑表面出现不少裂痕和斑驳,字迹已模糊不清。通过三维扫描和立体成像技术,能把肉眼无法辨认的文字清..

蒋子龙:生活就是最好的小说和记者见面这天,蒋子龙格外繁忙。有一场谈读书的沙龙等着他,紧接着是一场面对大学生的讲座,主题是“文化”。尽管如此,他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记者:“我订了一份光明日报,是你们的读者。光明日报一直很认真地研究着一些学问,没有跟风地去炒‘热词’,这很可贵。在媒体转型的当下,希望光明日报坚持下去,给纸质媒体光明。” 面前的蒋子龙,看不到“传说”中的批判、执拗和愤世嫉俗。他热情、亲切,乐于倾听,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