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文化故乡和精神家园

2019-06-14 09:00:03 来源:网络

《辞海》《资治通鉴》《全唐诗》《万历十五年》、《文史知识》期刊、“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这家出版社,从成立那天起就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天职。

1912年元月,中华书局由陆费逵先生在上海创办,迄今已107年。建局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大型综合性出版机构之一。陆续出版《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具有深远影响的辞书和古籍类图书,编辑出版了2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

1958年,中华书局成为以出版古籍整理、学术著作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此后出版了《资治通鉴》《全唐诗》《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等一大批内容厚重的优秀图书,享誉海内外。

我们一直认为,作为传统文化出版重镇,培根铸魂,是中华书局在新时代的天职和神圣使命。要对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进行更完善的整理、更精准的阐释,以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以成体系、成规模的产品序列,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推动传统经典阅读,让传统文化的书香,散播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一认识,既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积极响应,也是对自身百年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

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有盛世修史和校刻正史的传统。离开对自身历史的了解,民族自信、民族认同与民族凝聚力,就无从谈起。中华书局历经20年,组织全国上百位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记载了历朝历代的概貌,其中蕴藏着前人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堪称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视之为“国史”。中国民族的根与魂,就是靠这些煌煌典籍代代相传的。

国史之中,最为人所瞩目的,自然是《史记》。《史记》的点校和修订,与国家的重要时间节点息息相关。1958年,毛泽东主席指示著名学者吴晗、范文澜组织点校“前四史”。《史记》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领衔整理,于1959年10月出版,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点校本《史记》凝聚了贺次君、顾颉刚、宋云彬、聂崇岐四位先生的辛勤劳作和智慧学识,在古籍整理方式方法及体例规范的确立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得益于近年来学术研究尤其是断代史研究的深入,得益于大量珍贵文献、善本和海外古本的利用以及数据库检索技术的进步,2006年,中华书局着手规划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希望通过严格规范的古籍整理实践,在原点校本基础上,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的升级版本。首先推出的,仍是《史记》的修订本。《史记》修订历时8年,于2013年出版,获得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点校本《史记》出版60周年。《史记》撰就,开纪传体通史先河;《史记》点校,拉开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二十四史”点校工程序幕;《史记》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自此启动;2019年,中华书局主办第四届“伯鸿书香奖”全民公益阅读活动,将《史记》选定为“同一本书”阅读主题,倡导当代青年用最新颖的形式来表达读《史记》而生发的思索与感悟。历时数十载,政府、学者、出版方、读者,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合力推动这部文化巨著的传承与传播,共同见证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学术的进步和国家的崛起。

窥斑见豹,从1958年至今,中华书局系统整理出版了数千种古籍,覆盖了经史子集各类,体系完整,质量优异,满足了学术界文化界的阅读使用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正本清源的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培根铸魂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石。

培根铸魂,仅靠传承是不够的,还必须响应时代新需求,守正出新。中华书局向来关注传统文化的普及,比如定位于“大专家写小文章”的《文史知识》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以普及中国古代文史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汇集全国一流文史专家,孜孜以求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和各界读者的喜爱。又如勇开风气之先,于1982年引进美籍华人黄仁宇著作《万历十五年》,立刻风靡一时,数十年来,越卖越火,堪称畅销书榜的“常客”。有媒体评论说,本书“30年来的一版再版,就像一杯功夫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累积,影响力从学界到民众逐步传播扩散”。

2003年,中华书局将“守正出新”树为新时期出版理念,在坚持出版传统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要,拓展多层次出版格局,大胆开拓,陆续推出《正说清朝十二帝》《于丹〈论语〉心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等普及读物,中华书局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更广大的大众层面。

出新,不仅体现在纸质出版物的内容创新,更体现在紧跟时代脚步、积极推动数字出版的战略出新。2014年,中华书局自主研发的大型古籍数字出版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2015年,中华书局全资子公司古联数字公司成立,以推动古籍数字出版加速发展,逐步形成系列数据库集群,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优质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内容提供商和知识服务商。

我们愿以一代代人的努力,让传统文化的根须牢牢植入我们脚下的热土,又让它的枝叶自如舒展向我们头顶的天空,让中华书局真正成为“传统文化故乡,现代精神家园”。

(作者为中华书局总编辑)

,中华书局:文化故乡和宁夏 梁静茹 精神家园

相关:

图书腰封变“妖封”?打名人牌、用语夸张堪比小广告“畅销XXX万册!”“xxxx推荐!”……如今,走进书店拿起一本书,常会看到腰封,还有上面几乎“闪瞎”眼睛的文案:要么超级畅销,要么一堆名人推荐。有读者形容,语句浮夸到颇似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 还有耿直的读者,干脆把这种腰封叫“妖封”,极言其有多么讨人嫌,建议大家丢掉了事。这些 “腰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些“招人烦”的腰封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恨腰封”,名字简单犀利,意思明确:拿起一本心仪的好书,常会被..

看古玩市场如何从“起早”到“贪黑”随着24小时营业的咖啡馆、KTV越来越普遍,这股夜经济的风潮也刮向了文化行业。通宵不打烊的书店、24小时的古玩城和深夜里的展览,夜经济早已不再是传统休闲娱乐行业的代名词。如今,潘家园也紧随夜经济的风潮,自6月1日-10月7日之间将营业时间延长至19时30分,这也是潘家园成立27年来首次大规模延长营业时间。在这个盛夏的夜晚,夜经济又将与潘家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频频试水 夜经济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文化领域被..

古玩市场如何打破“不打假”潜规则自从有了古玩这一行,每天便上演着真真假假的故事。面对古玩行素来不打假、不三包的行业潜规则,有人认为,真假并存是古玩行最突出的特点,也是魅力所在;捡漏的一夜暴富;打眼的望而却步,各大拍卖行拍出的天价艺术品都不保真。这不成文的行业潜规则真的能成为卖家的护身符,让消费者权益无从保障吗?作为古玩市场的行业风向标,潘家园一直在行动。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建立市场管理制度,对商户立规矩,改变以往消费者对古玩市场假..

竖屏江湖 被催热的“虚火”华为日前推出的首部竖屏电影《悟空》让竖屏视频内容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随着竖屏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我的男友力姐姐》等内容的陆续上线,竖屏视频内容也成为了各大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争相抢食的新领域,一时间各类竖屏内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向传统横屏内容发起挑战的竖屏内容究竟是“真火”还是“虚火”?竖屏内容的未来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发展瓶颈呢? 市场虚火 热闹不赚钱 5月23日,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发布了由蔡..

宋朝究竟离我们有多近5月初,青睐·人文寻访第十三季来到了八朝古都——河南开封,跟随著名文史作家李开周老师,试图揭开这座1000多年前曾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都城的秘密,重回繁华的大宋。作为一个爱宋史、写宋史、研究宋史的河南开封人,李开周给我们从开封的历史讲到宋朝的衣食住行,并对比今夕的开封,带我们“穿越”回了迷人的大宋。 特色“城摞城”,原因竟是为了省钱 在帮我们打开宋朝人的真实生活方式之前,李开周先为我们解析了开封独一..

可听可看可互动 全球首套三维码融媒书来了全球首套三维码融媒书《中华诗词歌汇·学龄前儿童诗词歌汇》日前面世。 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6月正式成立了人民融媒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中华诗词歌汇·学龄前儿童诗词歌汇》是其推出的最新产品。据人民融媒董事长张文勇介绍,融媒书,是以一种基础媒体(主要是纸质媒体)为主,融合一种乃至N种其他媒体形式和技术形成的复合载体。《中华诗词歌汇·学龄前儿童诗词歌汇》充分考虑到了小读者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综合使用了文字、..

百场演出登台南锣鼓巷戏剧节第十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日前于北京蓬蒿剧场正式开幕。据悉,第十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共分为七个单元,将在历时半年的时间里,相继带来近百场演出,与观众共同见证戏剧的无限可能。 从2010年首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正式举办,到如今第十届正式开幕,由蓬蒿剧场发起并承办的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已伴随着众多热爱戏剧的观众走过约十个年头。而此次第十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也将继续为观众带来多部优秀戏剧作品,..

上演22载 人艺老戏《古玩》有何新花样6月7日起,由唐烨导演,王雷、荆浩、傅迦、雷佳、苗驰、蓝盈莹、李小萌等主演的大戏《古玩》将正式在首都剧场与观众见面。这部由郑天玮编剧的作品曾在上世纪90年代演出,并引发了一阵强烈反响。本次新排版《古玩》不仅在老版的基础上做出了更符合现代观众观赏审美习惯的变化,人艺新生代演员的集体亮相也成为了本剧一大引人瞩目的亮点。 青年一代挑大梁 “这一次参演的演员平均年龄大概三十出头,剧中角色从一出场的二三十岁到最..

网络文学:要流量更要质量据报道,近日,北京市“扫黄打非”部门联合行动,查处晋江文学城涉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关闭停更相关栏目、频道;对违法行为,执法机关将进一步追查。网络文学铺展自由创作、大众写作的空间,但不是提供野蛮生长的“自留地”,互联网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监管机构的及时跟进,让网络文学的制作者、上传者、传播者时刻警醒——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措施,高度重视内容制作、传播的社会效应。监管机制的持续护航,更为这一蓬..

《丝竹里的交响》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2019年6月13日晚,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丝竹里的交响》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图为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