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十家博物馆之力再现宋人制茶饮茶

2019-06-13 09:07:38 来源:网络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宋代茶文化堪称精绝。在茶会上,文人们既注重饮茶的环境、器具、水火、茶色,又追求精致的茶艺和茶技。一片叶子、一个茶盏、一把壶,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文人手中,被演绎得超乎想象,达到茶饮文化的巅峰。

6月11日下午,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精心策划推出的  “盛世清尚——宋代茶文化展”正式开幕。“这次宋代茶文化展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联手全国9家博物馆合力推出的,是迄今为止最具系统、最有深度的‘宋代茶文化展’。”中国茶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以宋代茶文化为主题,展出文物128(组),辅助展品12件,共计展出展品140组。结合中茶博多年的宋代茶文化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啜英咀华”“烹点之妙”“茗香远播”三个单元向公众展示。展览将持续至8月8日。

从“龙凤团茶”到“散茶”,宋人爱茶超乎想象

宋代茶文化继承唐、五代的成就,并在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大观茶论》开篇所说的“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表明宋代茶事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盛世之清尚”。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在《议茶法》中写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谓是对宋朝人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

在展内第一个单元“啜英咀华”,主要讲的就是宋代茶叶的制作。“它上承唐代蒸青饼茶制法,下启元代散茶形式。宋代的茶叶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叫片茶,也叫团茶,模样跟现在的茶饼有些类似。还有一种是草茶,也就是散茶。”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团茶的制作费时费力,对工艺的要求很高,要先把茶芽“蒸汽杀青”后,放入模具,再压制成各种形状,比如圆形、方形。精致而奢华的团茶大多是皇家贵族的玩法,民间则流行草茶,也就是散茶,将茶芽揉搓干燥就能制成。

“在宋代,团茶是一种奢侈品、贡品,基本上只有皇上等少数皇族才能享用。大臣们偶尔被赏赐到一小团,不是几个人分一分,就是藏起来,舍不得喝。印有龙凤图样的‘龙凤团茶’,更是为人盛赞的宫廷御用品。”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资料部主任郭丹英介绍,宋代皇帝酷爱喝茶,每年采茶时节会派出专门的督察官,去监督采茶、制茶的过程。给皇帝制作团茶的茶叶,必须五更开采,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之间,因为出了太阳,就会影响茶叶的品质。采摘时,只需芽头那么一点点,采完后立即放入水中。尽管千年前的“龙凤团茶”已无处寻觅,但通过展览中细致的线描图和复制实物足以窥见它们的精贵。

从煎茶、点茶到茶盏,宋人饮茶很讲究

茶叶准备好了,就要开始烹饮了。追求生活美学的宋人,饮茶也充满艺术范儿。“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两宋时期的饮茶方式主要为煎茶法和点茶法,而点茶法更是宋代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展厅中“烹点之妙”单元通过大量文物展示,完整体现了宋代饮茶全貌。

“煎茶是将细研作末的茶投入滚水中煎煮,承袭唐代饮茶之法,然而于宋人而言,已是‘古法’。”郭丹英介绍说,煎茶法所用茶具也与唐时相似,多用茶铫、风炉以及茶碗等器具,“而点茶法,则要将研磨好的茶末,事先在茶盏中以少量开水调成均匀的茶膏,之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匙或茶筅慢慢搅动。点茶过程可分解为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五个步骤。”

大致在北宋末年,点茶法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了又一种高超技艺——分茶。分茶,又叫“茶丹青”,顾名思义,指使茶汤表面幻化出各种文字乃至花草虫鱼的图案。宋代皇室和士大夫的参与,更是将点茶艺术推至登峰造极之境,出现了“斗茶”这项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娱乐。

除了在制茶、饮茶上颇为讲究外,宋人对茶具亦情有独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宋代斗茶以茶汤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或咬盏持久、水痕晚现为胜,完全由视觉感官来验定,点茶时,茶面泛出的汤花呈白色。因此,黑釉瓷茶盏最受宋人喜爱,在本次展出中,各种宋代茶碗与茶盏,大多以黑釉为主基调。

,聚十家博物馆之力再现宋人制茶柠檬草 饮茶

相关:

楚河流域最大古城见证丝路发展轨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6月12日发布官方消息称,陕西省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联合开展的考古工作,目前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7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从2018年开始联合对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10座古代城址开展调查,重点对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进行联合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同时,围绕合作项目,双方开展信息资料的交流及专业人员的往来互动。吉..

汤小铭代表作在京悉数亮相“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铭刻时代——汤小铭艺术研究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 本次展览中,汤小铭从艺60多年来的艺术探索和成果,包括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人物肖像创作及相关草图、手稿,以及各时期的油画人物、人体写生、油画风景、习作、连环画、插画和早期速写等150多件精品悉数亮相。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研究新中国美术的历史,可以将美术的发展分..

电视剧若有封面,那应是观众微笑的脸庞今年最火的话题剧《都挺好》以犀利辛讽开场,以切中家庭生活的那些苦衷一路撞翻人心深处的五味瓶。观众以为它就要载着人性这辆复杂列车冲往结局时,该剧却在终点不远处急拐弯,让故事里的苏家众人心底一宽天地高,生活继续、亲情续航。 当时有人不解,认为这样的“大团圆”结局难免生硬。可剧评人春丽说:“隔着时间再看,你会发现,相比永不妥协,中国观众更愿意接受的是获得平静与原谅。毕竟亲人这个身份,承包了我们所有的心..

汉语纳入俄罗斯高考2019年中俄迎来建交70周年,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两国关系发展迈入新时代。当前,中俄两国关系已站在新的起点,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语言是推助民心相通的关键因素,两国人民长久以来不断深入的语言互学,在推动双方互尊互信、巩固人民世代友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副局长安佐尔·穆扎耶夫此前表示,2019年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是中..

中国商品和服务展在塔什干开幕   新华社塔什干6月12日电 首届中国商品和服务展1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幕,为促进乌中经贸往来和企业合作搭建平台。   本次展会为期3天,展区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来自中国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的近90家企业参展,展品涵盖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轻工机械、汽车配件、厨房用品、家用电器及电子消费品等。   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式上,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和外贸部第一副部长阿卜杜阿利耶夫说,乌方期待通过首届中..

文艺创作要有质量、有特色文艺创作要在多样化、有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存在一种“羊群效应”,这边搞个征婚节目,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谈恋爱、找对象的节目。看着有几十个台,但换来换去都是大同小异,感觉有点江郎才尽了。还是要搞点有质量、有特色的东西。我们有很多历史题材可以拍,不要都是凄凄惨惨的,老是说甲午战争我们被打得一塌糊涂,冯子材镇南关大捷、戚继光抗倭,这些都可以拍一拍。要开拓思路,除了戚继光、冯子材,还有其他人物和故事。 现在的..

贝多芬一缕头发拍出30余万 名人另类拍品知多少?一缕头发也能拍卖吗?能卖出多少钱? 苏富比拍卖行官网显示,当地时间11日,贝多芬的一缕头发在伦敦拍出了3.5万英镑(约合30余万元人民币)。 苏富比拍卖行官网截图 这缕头发用一根丝线固定,装在一个19世纪的椭圆形框架中。 苏富比拍卖行官网介绍了这缕头发背后的一段故事—— 安东·哈尔姆(Anton Halm)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一位钢琴家兼作曲家。他曾向人提起,1826年,他请贝多芬的助手为自己的妻子弄到一缕贝多芬的头发。头发几..

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2019年高考虽已落幕,但关于高考试题的话题却热度不减。今年高考上海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也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热议,该作文题材料写道:“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一题目启迪人们,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音乐领域相互碰撞、融合,乃至讲求“跨界”的背景下,要始终不忘展现“中国味”,更多地去发掘与认识中..

戏曲伴融媒体与时俱进2019年,一大拨围绕着人工智能技术而诞生的“黑科技”正式将人们带入“智媒体”时代,时代在高新技术发展领域按下了快进键。伴随着一系列“硬核”技术的崛起,如何在文化发展领域实现“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成为新课题。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戏曲访谈节目《角儿来了》,2017年便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中应运而生,今年迎来第三季。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现新时代梨园新风貌,在技术赋能之下,《角儿来了》再度升级,..

从《数西调》看白剧的艺术特征5月,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38台参评剧目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剧种,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创作的白剧《数西调》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上演,受到观众欢迎。 《数西调》曾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剧中故事并不复杂。清末民初,白族大商人尹家贤因为帮助官府剿匪而死,其遗孀周秀珠心地善良,收养了匪首留下的婴儿阿亮,在阿亮成长的过程中,母子间日益情深,但阿亮不为族人所容,被迫离家出走,并得知自己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