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天下徽商》用影像复原历史

2019-06-13 08:41:39 来源:网络

徽杭古道上,春雨缠绵,芳草连天,一个脚着草鞋肩背褡裢的少年撑着雨伞独自行走在青石板路上,路的一头连着家乡,另一头伸向陌生的杭州……

孩童稚嫩的诵读声里,少年瘦削的身形愈显单薄。几十年后,这个叫胡光墉的少年成了名满天下的胡雪岩。

6月初,继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放后,五集电视纪录片《天下徽商》开始登陆安徽卫视。《天下徽商》第一次采用4K技术摄制,聚焦徽商兴衰历程,在全球大背景下再现徽商背后的历史风云。

厘清沿革:让历史告诉未来

在《天下徽商》总导演叶海鹰看来,“徽商”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众多,正史和野史交杂、真伪难辨,如何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修行’。”为此,剧组前期花了大量精力恶补徽商知识,“我自己家里因此多出了一个书柜,里面装满了和徽商、徽州有关的书籍。”剧组前往徽州实地调研,向国内徽学专家求教,之后才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拍摄脚本。

提及徽商,最难梳理明白的就是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商帮”兴衰的历史。史家的说法是,徽商因盐业兴,因盐业衰。但盐业政策先后就有明代导致徽商勃兴的“开中法”,之后的“开中折色法”、“纲盐法”和清代压垮徽商最后一根稻草的“票盐制”。如何用电视语言和画面把这段沿革说清楚,又不拘泥于“学术气”?

于是,就有了《扬州明月》这诗意盎然的一集。

两淮的盐,称为淮盐。明代淮盐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销售利润更是达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两淮盐业的管理机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就设在扬州。而当年在客居扬州的各大商帮中,徽州盐商独占鳌头,其资本之巨无人能出其右。《扬州明月》这一集用著名徽州商人江春在扬州的经历,巧妙介绍了明代盐业政策的变化。如果盐业的兴起让徽商在扬州这座城市上演了“一出好戏”,那么,盐业政策的风向才是主导徽州商人命运浮沉的“大手”。

“到了明代中叶,徽州人借大航海时代的出现、国内商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大举向商业进军,取得了经济上的突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叶显恩认为,徽商精神对当下商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徽商在全国的重要地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织成严密、庞大的网络。网络密集的地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长三角今天的引人瞩目,和徽商当年的经营恐怕有关系。”

“我们一直想象数百年前的徽州到底是什么模样,并试着用影像去复原或拼贴出这一历史。”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禹成明多年来一直坚守纪录片阵地。“为什么在徽州这样的偏远山区会出现这么一群人,背井离乡却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对中国明清两代政治、经济、文化作出贡献?我们是带着这个疑问去拍摄这部作品的,也希望观众在看完作品后能得到答案。”

讲好故事:文化是最好的脚本

“公元1878年春季里的一天,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打破了大井巷往日的宁静,巷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头攒动。胡雪岩的胡庆余堂正式落成,对外营业了。早在多年前,胡雪岩就着手筹建胡庆余堂,彼时的他已年过半百,事业正值如日中天之时,功成名就的他为什么还要创办这样一家药店呢?”

随着《天下徽商》的讲述,观众被带入那一段尘封的“故事”中,触摸到徽州商人“金字招牌”背后的荣光和辛酸。

“纪录片创作不同于写学术文章,如何讲故事、讲好故事才是片子成功的关键。”叶海鹰说,在《天下徽商》中,观众会看到很多生动有趣、感人至深的徽商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讲述这些徽商故事,给观众呈现有血有肉的立体的徽商形象。”

徽商首先是商人,他们讲诚信,重契约,勇于拼搏,商海弄潮,不少人都是小本起家、勤俭致富,在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徽商“贾而好儒”的商道继承了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了讲好这些故事,三年来,剧组先后奔赴国内20个省区市以及日本、英国、美国、瑞典、马来西亚5个国家实地采访拍摄,访问中外著名专家、学者20余位,其中,仅文稿创作就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其间数十次改易重写。

创作者的用心赢得了好评如潮的口碑。“《天下徽商》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一部最详细、最精彩、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徽商的一部纪录片。它对弘扬徽商精神、传播徽州文化、加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世华对纪录片赞不绝口。

锐意创新:再现视觉盛宴

“徽州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让我印象颇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瑟夫·莫克德默特痴迷于徽州的美景和人文,在他看来,在徽州,时光似乎是停滞的,“这里有小亭子,夏天人们都可以坐在里面乘凉,一边享受荷塘美景,一边品茶;这里还有平整的街道,它比中国许多城市的道路都要好。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乡村,人们一般不能享受到和城市里一样的便捷设施,但在徽州却应有尽有。”

如何通过《天下徽商》这部纪录片,把历史的辉煌和今日的静谧结合起来还原出来,是摆在剧组面前最大的考验。禹成明很清楚,当下的电视理念在革新,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对纪录片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高清4K技术、无人机航拍等成为现实,让创作者有机会以更广阔视野还原徽州,让整体的制作更加精良。”

《天下徽商》总摄影贾利玮介绍,《天下徽商》的影像呈现是丰富多彩的——有剧组实地拍摄的遗迹、遗存和专家访谈;有在横店和徽州进行的两次200多场大规模的情景再现、1000多人次的专业和业余演员先后参与;有动画复原,比如像明清时期的汉口、广州十三行等等都是靠三维动画呈现出来的;还有历史资料如徽州文书、晚清真实影像的运用。

“徽州保存了14、15世纪的建筑和生活方式。直到现在,不管是徽州的建筑布局、还是装饰,传递的都是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和信息。此外,徽州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是相吻合的,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沉淀。”在禹成明看来,这些都让徽州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徽州热”持续至今也与此密不可分,《天下徽商》之所以追求故事的客观精彩、画面的多样精良,原因就在于此。

 

,纪录片《天下徽商》用影像复原柠檬水的做法 历史

相关:

倪妮vs舒彤/安娜:最大挑战是十余次30秒换装由华人剧作家赖声川担任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倪妮与樊光耀主演的原创大戏《幺幺洞捌》,将于6月15日-30日在上海上剧场上演。在《幺幺洞捌》中,第一次出演话剧的倪妮一人分饰两角——民国女子安娜、当代作家舒彤,她饰演的这两个角色分别来自1943年与2019年两个时空。初次登上话剧舞台,倪妮此次不仅要与男主角樊光耀在舞台上,通过大量的对白表达人物内心,还要通过十余次快速换装表达二人在两个时空不断穿梭,为套取敌方信息..

将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等详细解读了《条例》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等公众关心的问题。徐南平表示,人类遗传资源是“生命说明书”,需要各界一起努力,共同把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好、利用好。 记者:我国政府今年公布《条例》的基本考虑是什么? 徐南平:人类遗传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

用文化创意营造消费惊喜文化创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让人因喜爱一个产品,而主动走近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段历史。 前几日和亲友一起过端午,吃完粽子发现圆柱形的礼盒上画着古人观看龙舟竞演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在不知不觉中,文创产品已让文化的枝叶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文创产品越来越火之余,也出现了一些产品设计的误区:有的以高雅的名义做低俗的产品,带回家怎么也品不出文化味;有的设计雷同,让人审美疲劳;还有的则放不下阳春白..

一馆一策激发活力一度门庭寂寥的郭守敬纪念馆,今年一跃成为北京小微博物馆界的“流量明星”——自去年11月20日改造后重张,半年来已接待近7万人次,比过去全年接待人次的两倍还多。 6月份是文化和自然遗产主题月,眼下馆内正在开展世界遗产主题临展、运河主题纪录片连映、“守敬讲坛”等9项文化活动,线上报名异常火热。 过去和现在的“冰火两重天”,只缘于运营方式的“微改革”。“别看来的人多了,政府投入的经费并没变,以后还会逐年递减。..

95岁天桥“活化石”金业勤再收徒“我在这儿呢!”伴着一声响亮的吆喝,95岁的杂技名宿金业勤被搀扶着走上舞台。不过,这次他不是演出,而是收徒。日前,在金业勤95岁的生日这一天,徒弟张兵的拜师仪式举行。 金业勤先生是努尔哈赤第十五代嫡孙,少年时为谋生计投身杂技行业,在北京老天桥撂地糊口,艺名“小老黑”。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杂技演员他为中国杂技赢得首枚国际金牌,并从国外引入滑稽表演,开行业风气之先。中年以后,金业勤又专心教学,为中国..

江觉迟藏区支教经历写成小说6月11日,藏区支教扶贫小说《雪莲花》出版座谈会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行。安徽桐城姑娘江觉迟2005年带着全部个人积蓄,只身来到横断山脉的藏区支教15年,她的故事和文字感动了大家。 在藏区的15年,江觉迟创办草原孤儿学校,为草原孤儿、贫困孩子、失学儿童带来上学的希望。15年的经历,汇集成自传体小说《雪莲花》。小说中,主人公梅朵从内地来到藏区支教帮扶。在平均海拔四千米,没有电视、网络、手机信号,生存环境极为艰苦的..

京津冀五剧院联合打开艺术之门暑假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如约而至。6月12日,中山公园音乐堂宣布,7月5日至8月31日,超过70场演出、11个艺术夏令营和12场讲座将与北京观众见面。此外,音乐堂首次与天津大剧院、保定关汉卿大剧院等保利院线京津冀区域五家剧院联合,让公益艺术活动辐射京津冀。 “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由北京市文旅局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全力支持,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中山公园音乐堂是“打..

严歌苓《妈阁是座城》赌徒的“史诗”严歌苓 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中英双语写作。 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的原作者;电影《天浴》《梅兰芳》的原作者及编剧;《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多部热播电视剧的小说原著。 长篇小说《妈阁是座城》2014年首版,斩获“《当代》杂志最佳长篇小说奖”;获评“人民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亚洲周刊全球十大华语小说”“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 《妈阁是座城》居然是2014年就出的小说。我翻开它是6..

北京人艺67周年院庆日 三代演员上演“传承大戏”昨天(12日)是北京人艺成立67周年的日子,在首都剧场四楼人艺实验剧场上演了一场“传承”大戏,三代人艺演员是这场戏的主角。《窝头会馆》剧本朗读邀来宋丹丹为年轻演员指导,而老艺术家蓝天野则赶来为宋丹丹助阵。 宋丹丹1981年考上北京人艺学员班,“那时高考很难,我又正在初恋没顾上复习,根本考不上大学,当时要么考上人艺,要么我就得去卖酱油,可以说人艺就是我的救命稻草。”那时候的她没看过一场话剧,就是因为大院里..

老字号饮品 喝出夏日回忆入夏以来,气温升高,不少老字号饮品再次成为人们消夏的“最爱”。老字号饮品不仅有着清爽的口感,更承载着美好的记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审时度势,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突破,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品牌故事。 “‘砰’地开一瓶八王寺,喝上一大口,那叫个透心凉!”说起八王寺汽水,沈阳市民董璧华打开了话匣子。“果子蜜味、荔枝味、大白梨味,现在市面上的八王寺,价格亲民味儿还正。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盐汽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