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

2019-06-12 08:25:33 来源:网络

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硕士毕业生中,有一位叫夏语冰。毕业前夕,夏语冰的画作同其他同学的作品一道,参加了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夏语冰的作品,获得了中央美院老师们的高度肯定。该校的邱志杰教授专门为她的作品写下一大段褒扬的评语。另一位教授,受夏语冰作品的启发,还专门为她创作了一段音乐。

6月15日,夏语冰将赴杭州参加跨界艺术展览;7月5日,夏语冰将以画家身份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个人作品展。

不过,夏语冰并非现实中的真人。她是微软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款在微软内部被叫作“小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被培养学习绘画已经22个月。从刚开始画得很丑,到慢慢提升,小冰作为一个“画家”成长的过程,就像追求艺术的人类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痛苦、艰辛的过程。经过22个月的学习培养,小冰的绘画作品,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才被破格批准化名“夏语冰”参加中央美院研究生的毕业画展。

在过去两年的人工智能的风潮下,人们除了目睹小冰作的画,欣赏了小冰写的诗,听到了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Magenta创作的歌曲……艺术,这块传统上被认为是人类智慧金字塔尖的领域也要被AI(人工智能)占领了吗?

1.写诗绘画样样精通

“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是机器人小冰写的一首诗。发布于两年前的人工智能“少女诗人”小冰,经过不断的深度“学习”,如今已具备强大的“创作”能力。只需上传一张图片,给几个关键词,小冰就能在10秒内替你创作出诗歌初稿。

在研发过程中,工程师们曾用27个化名,在报刊、豆瓣、贴吧和天涯等多个网络社区的诗歌讨论区中发布小冰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发现作者是个机器人。后来,小冰研发团队从小冰写成的数万余首诗中挑出139首结集出版,取名《阳光失了玻璃窗》。

“少女诗人”小冰“出道”后,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讨论,因为这跟AlphaGo打败柯洁还不一样。下棋本质上就是一个通过海量大数据和超强计算能力求落子最优解的过程,还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但文艺创作完全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而是否具备创造性思维,一向被视为由“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分水岭。

据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介绍,为了达成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超过10000次。一开始,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后来慢慢形成“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不过,诗歌界对此并未给出好评。比如,诗人于坚就认为小冰的所谓写作只是个语言游戏,“无论输出多少句子都算不得真诗,因为真诗是有灵性的”。

如果说“诗人”小冰的创作仍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那“画家”小冰的模型已开始基于情感计算框架。换句话说,“画家”小冰不仅具有IQ(智商),还开始具有EQ(情商),并且其“创作”开始基于情感激发。这个模型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会大量使用诱发源,不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再转成另外一种风格重新生成,而是要求在诱发源的帮助下,激发人工智能进行新的创作。该模型通过对过往400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已能独立完成100%原创的绘画作品。

此前世界上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开发都是围绕着任务驱动型、知识型的路线来架构。但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智能EQ(情商)的开发。除了微软的小冰,亚马逊开始希望Alexa能够有同理心,百度也提出“智能体”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个性,更加有“人设”。人工智能的构建已经从单纯的IQ开始向“IQ+EQ”演变。长此以往,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的智慧,或许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当人工智能拥有情感,并且能够依靠情感激发来进行文艺创作,那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确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2.离人类的水平还有点远

不可否认,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艺术家,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是艺术品。因为艺术被认为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整套艺术生产逻辑基于数据,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国外也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以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对人类艺术的冲击,大部分还是体现在心理层面。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还是很难接替艺术家的创作,即便这些智能机器人创造出一些被人类认可的“艺术品”,那也是基于人的参与设计。人们需要通过了解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内心情感,才能试图揣测一件艺术作品的深意,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整体上还难以使其“作品”充满这种感性的色彩。

面对争议以及种种“不看好”,人工智能的开发者们显得有些无奈。“无论是‘少女诗人’小冰,还是‘画家’小冰,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它当作一款产品看待,我们从未想过,要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顶级艺术家进行PK,以证明谁的水平更高。”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坦言,现在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能力,仍存在较大局限性,但他也呼吁人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工智能创作,希望“让子弹飞一会”,多给人工智能一些成长的空间。

3.艺术家不应一味排斥而应加以利用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当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下,艺术世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重塑艺术的边界,其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艺术家的主体性身份?是否原本只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些问题,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完成。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增强和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

比如,小冰的绘画能力所瞄准的落地场景是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李笛介绍,以小冰人工智能框架为基础,微软已经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几家最大的纺织面料企业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纺织服装面料图案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不重样设计出1026种服装面料纹样和插画。另外,小冰也参与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截至目前小冰已经为63家电台和电视台生产了2800多小时的节目。

无论是今天的被动输出,还是未来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实现主动表达,人工智能为人类的文艺创作都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尽管对人工智能介入文艺创作褒贬不一,但无论文艺家还是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艺术家要保存人类的创造力。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牛鬼蛇神 力吗

相关:

书香北京:千万人参与的阅读盛会即便在商业闹市区,也总有一片安静的阅读空间让人安静下来。即便在偏远农村,也一样会有美好的阅读活动相伴。捧一本书,听一场讲座,在社区、机关、学校、商场、写字楼,阅读的身影已成为北京这座城标志性的动人画面,北京书香,浓郁、芬芳,书香北京,迷人、生动。 五家阅读空间齐聚三里屯 随着“朝阳城市书房·春风习习馆”于近日开馆,三里屯商业区的阅读空间已达5家,一个独特而生动的书香街区在此形成。 张乃通刚刚从巴基斯..

时白林:不喜欢被称作“泰斗”的艺术家他是黄梅戏创作泰斗、“戏曲音乐终身成就奖”第一人。他作曲的《天仙配》已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但他不喜欢别人称他“泰斗”,他说,“那是过誉,我就是一名音乐人”。 92岁高龄的时白林动作敏捷,他拉开书柜最下面一层:发黄却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乐谱,诉说着他的音乐人生。那些乐谱中,有他创作的《天仙配》《孟姜女》《女驸马》……这让记者和他的对话,似乎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 时白林拥有“前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黄梅戏..

叶锦添的艺术世界神秘而博大提起叶锦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印象是“电影人”,除了《英雄本色》《胭脂扣》《大明宫词》等,他与李安导演合作的《卧虎藏龙》曾荣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实际上叶锦添自小痴迷于绘画,多年来一直涉猎于广泛的艺术领域,他擅长将跨媒介的艺术整合在美术馆空间内,令观众耳目一新。这个5月,叶锦添与今日美术馆再度联手举办《叶锦添·全观》艺术展,在未来与现代、梦幻与现实、抽..

永寿宫“釉彩国度”可赏葡萄牙瓷板画“釉彩国度——葡萄牙瓷板画500年”展从6月12日至10月7日对公众开放,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可免费参观。 展览所在的永寿宫是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坐落在养心殿之后,庭院中的两棵海棠树栽种于清代,已有百年以上历史。“釉彩国度”展览在庭院深深、雕梁画栋的中国宫廷建筑中举行,别具风情。 故宫博物院策展人选取里斯本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的建筑结构作为展览主形象,将里斯本街道建筑的色调用作展览的基色,旨在将观众的思绪引导至..

退张电影票为什么那么难?退张电影票有多难?电影票不能退改签理由成立吗?一些霸王条款为什么迟迟改不动?记者近日展开调查。一些专业人士建议,针对电影退票纠纷相关部门要明确“退改签”的具体规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电影票退票有多难? 临时有事?“明明白白”退不了。记者近日通过某App购买两张电影票,随后申请退票被拒,拒绝理由为“已告知不可退”。经过仔细查看,原来在付款页面有“退改签通知”,提醒不支持退票、不支持改签,提..

《浮生二十一章》小人物背后的浩大历史是支点短篇小说集《浮生二十一章》是我在《南方周末》上开的专栏汇集而成,报纸版面把每篇局限在两千字,使它无法像常规小说那样铺展开来。除了自讨苦吃的我,谁用写小说的方式写专栏呢? 第一篇《浮生》磨掉整整30天。写一个中年男人,有惊无险度过半辈子政治风浪。我的首要工作,是从一地鸡毛的人生里找出叙述支点。 于是我定下整个系列挑选人物的宗旨:个性明朗,境遇普遍。这与惯常的构思方式不同。在小说中,人物个性理应通过情境..

文化走出去须注重“互联网+中国元素”日前,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发布了2018至2019年度IP评价报告。此次评价聚焦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影响力,通过用户参与度、开发程度、国际用户口碑、中国文化体现程度等要素,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影、连续剧、游戏、文学、漫画、动画等“走出去”的头部产品IP进行量化分析。该报告显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化IP具有明显的网生特点,大多来自网络文学、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 以文化为内容的交..

《春之舞》是一部可读性超强的散文集日前,作家王新《春之舞》再版正式出版上线。随着新书市场化投放,广大读者在文学艺术熏陶中又一次咀嚼了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 据悉,《春之舞》是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可读性散文集,由作家王新历时两年倾力创作,全书分一百二个篇章,每个篇章以独立的叙事方式,充分展示了作家王新之于生活的缩写,王新在创作中力求用纪实的写法,每个篇章都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做为一名职业写手,王新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汇聚笔端,体现了一个..

从雷恩转场巴黎 中国队备战小组次战本届女足世界杯组委会要求各参赛球队在训练间隙与当地法国青少年积极互动,以进一步推动女足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女足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昨天与一些喜爱足球的法国小球员一起练习了足球基本动作。 本报讯(记者王洋 刘大伟 李戈)昨天,由雷恩转战巴黎的中国女足在巴黎训练场针对小组第二场比赛开始赛前训练。尽管在小组首战中一球小负德国队,但队员们经过短暂的调整,目前已摆脱了失利的阴影,全队安心备战即将于北京时间14..

解读新能源汽车不限购:大城市汽车消费有待释放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实施方案》的出台不仅起到了稳定汽车消费的作用,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北京暂未出台新能源车取消限购细则 《实施方案》发布后,北京的新能源汽车指标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目前,北京是唯一对新能源汽车“设限”的城市。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显示,2019年新能源小客车指标6万个。个人指标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