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影院”:把电影讲给他们听

2019-05-29 08:13:06 来源:网络

在中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士,他们或许曾经能看见,或许现在依然能依稀感受到光亮。他们与电影之间,仿佛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在中国传媒大学,有这样一个团队,通过他们的努力建立了“光明影院”,把电影带到视障人群身边,给视障人群带去了更多“光明”。

今年5月19日,第29次全国助残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歌华有线和东方嘉影共同举办的“光明影院”公益放映活动在北京朝阳剧场举行。200余名视障人士欣赏了由“光明影院”项目团队研发制作的无障碍电影《流浪地球》。对体验过无障碍电影的视障人士而言,“光明影院”就是照亮黑暗的荧荧微光。有视障人士表示:“我们以前看电影只能听到对白,但是通过他这样的讲解,能完整地知道电影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能完整理解一部片子,也就达到了看电影的目的了。”

1.让视障群体感知电影的魅力

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及其团队发起的“光明影院”项目,不仅给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走进视障人士内心世界、满足视障人士文化需求的平台,同时,也让视障人士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多可能性。

“光明影院”项目启动一年,可谓成果满满。目前,团队制作了104部无障碍电影作品并赠送给全国10个省市的盲人协会,构筑起一条彰显人文关怀、传播文化成果的“文化盲道”。一年间,“光明影院”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10余次公益放映活动。对很多视障朋友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完整欣赏一部电影,他们终于有机会平等地参与文化生活、享受文化成果。

“参与这个项目,我个人感受特别强烈的一次是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公益放映活动上,一个孩子说,我有了一张电影票,是21排。看到孩子们进电影院特别兴奋的状态,我非常感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秦瑜明回忆道。

“光明影院”项目团队有着更高的期待:“我们特别希望‘光明影院’能够改变中国电影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的电影推出时,会有一个声道专门为盲人开设,真正使视障群体融入社会,参与文化生活,共享文化成果。”

2.无障碍电影的创作从无到有

如何才能讲好无障碍电影?“光明影院”学生主创、电视学院博士生王海龙想了个法子:闭上眼,用耳朵去“听”电影。但有太多信息是听不出来的。于是项目组的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探讨什么值得说,应该怎么说。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思路渐渐成型:视障人群可能无法理解颜色,就不要描述;对有些物件,加点额外的解释;句子不要过长;不要出现同音多义字;时间不够,就按着信息优先级来取舍,王海龙说:“听,一定是一个音频产品,你要考虑听众的感受。”在制作过程中,项目组还不断向评书与广播剧取经。同时,“光明影院”项目团队也很注重用心去感受。“光明影院”项目团队成员之一、2018级广播电视学学生陈敬瑜分享心得:“写稿要非常关注受众的角度,要用最恰当的方式描述画面,要反复揣摩。讲述方面不仅仅是要把语句表述清楚,咬字准确,更重要的在于情绪的表达,我们的讲述要配合电影的情感,才能让听众跟上电影的节奏,沉浸其中。”

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录音室里,屏幕上正播放着电影《太空救援》。这是一段没有对白也几乎没有配乐的情节,坐在录音室里的大一新生陈中瑞,一边盯着屏幕,一边用浑厚清晰的嗓音描述着电影画面:“弗拉基米尔停下了动作,他拉开头盔的反光层,望向即将消失的太阳……”坐在录音室外的“光明影院”项目指导教师陈欣钢满意地松了口气,这正是“光明影院”想要达到的效果:在保留电影原本台词、音效、配乐的同时,由讲述人在台词间隙,将视障人士看不到的画面信息描述出来:“用这种细致的方式把画面中每一个感动的、激烈的、情绪化的内容讲述出来,盲人朋友也能实现看电影的体验。”

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2个小时的电影,2万字的文稿,打印出来30多页纸,写作需要1周,修改又得1周,进棚录音和后期制作至少四五次。从选片、写稿、审稿、修改到录音、剪辑、混音、导出,中国传媒大学2018级硕士生李怡滢制作无障碍版本《西虹市首富》花费了近1个月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西红柿’都快‘剪’成番茄酱了”。

无障碍电影,是在电影对白和音响的间隙插入声音讲述,描述画面信息及其背后的情感和意义,来帮助视障人群更好地理解电影。如何简洁描述、精准传达,讲述稿的撰写非常关键。对于“光明影院”的志愿者们而言,一部电影看30遍以上、一个镜头看100遍以上完全不夸张,一个5分钟的片段写稿可能得花费2个小时。暂停和后退成了他们最常使用的按键,影评成了他们浏览最多的文章,“自身语言苍白无力”成了他们最高频的感慨。

3.让无障碍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两会上,导演贾樟柯《关于发展我国无障碍电影事业的议案》就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光明影院”项目息息相关。看到贾樟柯的两会议案,2017级国新班的硕士生周荻潇认为,如果说“光明影院”是在用解读导演意图的方式重构电影,那么导演则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思维创作属于视障人群的电影,甚至同一部电影在创作时即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希望有朝一日,导演们真的能够重视此事,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开展。”

“光明影院”项目指导老师赵希婧告诉记者:“这个提案还呼吁推出无障碍电影的制作标准,也就是说在生产的时候就加入一个无障碍的声道,或者手语的指示,让残障人士能够跟我们同步欣赏电影,其实这也是我们的愿望。”

据悉,“光明影院”项目团队还将制作70部经典电影的无障碍版本,预计这批作品将于今年10月1日前面向视障人士推出。

王海龙在无障碍电影的创作手记里写道:特别希望有一种语言能够跨越黑暗的障碍,瞬间带给观众光明,然而这种语言或者技法现在没有,创造它就是我们的使命。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青年教师付海钲作为“光明影院”的“光明使者”,他说,在为视障朋友提供无障碍电影服务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幸福感,这个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也让他更强烈地意识到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

“光明影院”项目给视障人士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化产品,更是一个与家人、朋友交往的机会,在电影院这样一个具有仪式感的场所,加强视障朋友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在实践中,无障碍电影作品累积和受众规模也逐渐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明影院”的荧荧微光会以燎原之势照亮更多视障人士的人生。

,“光明影院”:把电影讲给女孩图片 他们听

相关:

梵蒂冈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进宫”5月28起,由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展”在神武门展厅开幕,展览至7月14日。 策展团队从梵蒂冈博物馆的藏品中精选出78件展品,涵盖了天主教艺术、佛教艺术和世俗艺术三个方面。为了使展览内容更为丰满生动,故宫博物院提供了与梵蒂冈博物馆展品相关的12件文物共同展出,其中包括两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末清初画家吴历及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将出现在..

梵蒂冈藏中国文物故宫“省亲”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城楼5月28日迎来78件从梵蒂冈“省亲”的中国文物,故宫院藏12件与梵蒂冈有关的精品文物,也将一同展出。 这次“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是梵蒂冈博物馆首次将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带到中国展出。梵蒂冈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历史较长,最终形成了5000余件的可观规模。本次展览,策展团队从中精选出78件展品,涵盖了天主教艺术、佛教艺术和世俗艺术三个方面。 展厅里,充满中国审美情趣的天主教艺..

杨丽萍:发愁的事儿挺多的 但一跳舞就都忘了从云南白族的山水村落间走出来的舞蹈家杨丽萍这几年开始在为白族民居的日渐衰落而担忧,在她家乡,那些拥有照壁门楼、白墙青瓦、流檐飞阁的老房子正在变得破败,让杨丽萍觉得必须做些什么。恰在此时, 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找到杨丽萍提出抢救收藏并将修复重建一批白族民居时,杨丽萍欣然同意,她将与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一起打造风情独特的“杨丽萍艺术岛”,并将自己的舞蹈创作融入岛上的白族建筑群落之中。 一向“神秘高冷”..

岁月流金 经典不老 民族男高音唱响端午6月7日晚,近百名我国民族男高音歌唱家将在工人体育馆举办“金伯利之夜——民族男高音北京演唱会”。演唱会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担任总策划和总监制,还邀请李谷一、蒋大为、孟玲、姜嘉锵和殷秀梅担任艺术总监。 据悉,此次演唱会将展现196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民族男高音歌唱家们的风采,其中包括活跃在我国歌坛的歌唱家吕继宏、王宏伟、刘和刚、魏金栋等。演唱会还邀请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张也、王丽达和王庆爽作为..

又见《心有千千结》九旬台湾导演李行办影展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李行电影展于近日开幕,九旬高龄的台湾导演李行表示将以“落叶归根”的情怀,当好电影的“终身义工”,继续推动两岸电影持续交流和发展。老人在发言中数度哽咽,令人动容。 本次李行电影展将放映四部李行导演的影片:“东方美学代表作品”《秋决》,改编自琼瑶小说、由“玉女红星”甄珍主演的《心有千千结》《彩云飞》,和在祖国大陆大银幕上极罕见的《又见春天》。 李行在现场回顾了自己参与的台湾与大陆电..

钢琴家福格特回归本行开独奏会在古典乐坛,“弹而优则指”的音乐家不在少数,德国中生代指挥家、钢琴家拉尔斯·福格特就是这么一位。5月30日,福格特将回归“本行”,登台国家大剧院2019国际钢琴系列,上演一场钢琴独奏会。 与世界上众多优秀钢琴家一样,1990年福格特通过利兹国际钢琴大赛进入了观众视野。从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古典作曲家,到格里格、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浪漫主义作曲家,再到捷克民族乐派的雅纳切克,福格特都驾驭得游刃有余..

4万人赏公园里的“老物件儿”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28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自5月18日“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以来,已有近4万名参观者慕名来欣赏公园里的“老物件儿”。据介绍,展览共汇集北京古典名园文物近200件以及数十件档案资料品,部分珍贵文物为首次亮相。 作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今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是近年来市属公园园藏文物首次集中对公众展示,汇集了北京古典名园文物近200..

演艺人才缺口大 需要抓紧培养作为“首届北京人才宣传周活动”的专场活动之一,由京演集团主办的“以传承 助创新——新时代首都演艺人才论坛”,5月28日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成功举办。众多专家、管理者从各自经验出发,阐述了首都演艺人才的“痛点”,为首都演艺人才的培养支招。 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原院长陈平表示,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艺术院团和剧场都在“井喷式”发展,2015年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数量为10787个,2016增长到12301个,2017年增长到157..

影院太小气 观众可“用脚投票”看3D电影要自费购买3D眼镜?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声,认为这一行为是影院转嫁了自身义务,违背公平诚信,属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条微博称,一段时间以来,有消费者投诉去影院观看3D电影,影院不提供3D眼镜,要求消费者自行购买影院出售的3D眼镜。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律师分析:“3D眼镜是观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提供3D眼镜是观影服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鹿晗舒淇携手反击“外星势力”继《流浪地球》之后,又一部国产科幻片《上海堡垒》即将接受观众检验。该片由曾拍摄《失恋33天》的滕华涛执导,鹿晗、舒淇主演,将于8月9日全球同步上映。片中,未来世界外星文明突袭地球,各大城市纷纷陷落,上海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一群心怀热血的年轻人,在上海坚守人类最后的战场。 影片改编自江南200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该小说问世后影响力不断扩散,豆瓣评分高达8.5分。此次江南本人也参与了电影剧本创作。片中,鹿晗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