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无需理由》 赖声川于坚段正渠张亚东摄影作品展开幕

2019-05-28 08:03:30 来源:网络

他们少有摄影者惯常的招法,更没有要拍出好照片的企图,只是以画者之心去感受和记下彼时的触动。

——策展人  马夫

今天下午3时,在寸土寸金的金宝街,全新落成的中国摄影画廊将开幕《无需理由——赖声川 于坚 段正渠 张亚东作品展》。此次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画廊主办的摄影展,将是位于北京东城区隆基大厦南楼5层的中国摄影画廊首个展览,展期一月。

四位参展艺术家从事着不同的艺术行当,都是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人。不论他们是戏剧家、诗人、画家还是音乐家,同时他们也是摄影者,都是在生活和生命中从没有忘记举起相机的人。他们作为副业或闲情的拍摄,将带来别样的观看,给大众“熟悉”的摄影带来一种新鲜。

“艺术没有高下,唯一的判断是品位与格调。”说此言者,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马夫,生于1963年,是《中国摄影》杂志入职33年的资深编辑。他本人也绘画、摄影、写诗、策展,集多艺于一身,有这个年龄男人难得的明亮、上升感和健朗气质。

24日我们之间的访谈,在《无需理由——赖声川 于坚 段正渠 张亚东作品展》将近就绪的展场展开。

有成就的人

做的事情会有引领性

北青报:请问您的身份是?

马夫:我就是《中国摄影》一老编辑。印在杂志上的头衔是新媒体部主任。中国摄影画廊的负责人,这个展览的策展人。

北青报:您刚才说这个展览,会是咱们这个画廊的首展?这个画廊的面积看上去不大。

马夫:新近落成的中国摄影画廊的首展。展览,咱们一般说“展线”。展线是一百余米,这次一共展出作品是70幅。用了一些新的材料。

这个展览更多的意义是,现在相机数码化,全民摄影,每个人都在拍照片。但更多的这种行为,要么是工具性的,再一个就是娱乐性。而赖声川、于坚、段正渠、张亚东这些人,他们不属于摄影界,也不靠摄影吃饭。他们也在拍,貌似跟大众那种状态一样,但实际上他们拍的,既不那么工具性,也不那么娱乐性。我觉得在所谓摄影全民化的时代,我们经意、不经意地拍着的时候,也可以给它拍得有意义。这是我们所要想的。

北青报:那为什么找的是这四个人?

马夫: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行当,都是有成就的人。有成就的人做的事情会有引领性。是这么个初衷。

北青报:那这次展览应该要表现他们各自行当的特点吧,我注意到与段正渠老师摄影作品并置的,有他的画作。

马夫:对。于坚老师的部分会布置上他的诗作。大显示屏届时会放到赖声川老师的摄影作品旁边,循环播放他的戏剧制作作品。整个展览的背景音,会是张亚东制作的音乐。

望过去的是画者的眸子

并非轻浅的张望

北青报:他们中间,你最早联系的是段正渠段老师?

马夫:段正渠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是我们为此专题最先联系到的艺术家。在美术界成就斐然的段老师,为人谦逊低调,不厌其烦地配合、满足编辑提出的各种要求。做事也极端认真、专业,仅一周就完成五千多字大稿,还几乎没有留下修改的余地。令我这个以看稿为职业的人,也不由得钦佩。图片说明、作者简介等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也严谨得让人惊讶。

段老师的摄影,以前没有机会看到,因为他几乎从不示人。收到他作品时,编辑部的同事颇感意外,一致认为他完全可以吃摄影饭。

在美院读书时他已经是标准的摄影爱好者了——攒钱买相机,自缠散装胶片,在宿舍冲印照片。作为画家,段正渠时常到乡村写生和感受别样的生活,豫陕一带让他最感兴趣,“整个90年代一直到2008年之前,一趟一趟往陕北跑,随身携带的就只有一个本子和一台照相机”。带有纪实摄影风格的黑白照片,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从容而又略带刻意地记录着乡村的人们和那里的风景。即使他自谦地说这些拍照多用来为他的绘画积累素材,但它们依然可以独立成篇,依然掩盖不住好照片的成色。

严格来讲,段正渠的摄影并非标准的纪实摄影,它具有纪实性,但从画面的结构、照片之间的关系,以及拍摄的初衷,都留有一位绘画者去关照事物的明显痕迹。他并不特别在意光线、构图,也不刻意记录一个线索,也不试图讲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和故事。他似乎更关注那个触动绘画灵感的瞬间,他的镜头上捆绑着画布,从取景器望过去的眼睛是一双画者的眸子,而非轻浅地张望。

前几年,本刊曾做过画家刘小东专题。他的摄影与段正渠的摄影有着同工之妙。他们少有摄影者惯常的招法,更没有要拍出好照片的企图,只是以画者之心去感受和记下彼时的触动。

段正渠的摄影有着很强的难以言说的绘画性,他的摄影与他的绘画有着非常相似的气质——从现实发轫的自我表达,在虚实之间游动,看似拙笨、粗糙的画面,在荒诞、诗意中交错。

极简的画面

也是生命的态度

北青报:戏剧家赖声川老师的台湾人身份,是为了丰富展览气质的多样性吗?

马夫:赖老师德高望重。我通过30多年交情的发小儿——新华社的李晏帮忙联络。李晏执着拍摄舞台剧和戏剧人几十年,在圈内人脉甚广。经他牵线,很快与赖先生取得联系。

赖先生一向对摄影充满兴致,在台湾辅仁大学念书时,图书馆里的《时代生活》杂志中布勒松的作品让他“叹为观止”。他说:“虽然我知道有很多其他的摄影可以做后制,但是我一直认同他那种刹那间捕捉人生片段的概念。”

近20年来,赖声川热衷拍摄生活中看到的影子,拍摄时他没有过多的思考,被吸引了、感兴趣了,“扣下快门,就是了,不再去修整或修正,刹那即是成品”。

行走于世界各地的赖声川,习惯了在一堵墙面前驻足。墙的颜色、肌理,以及投射在墙上的光影,莫名地吸引着他,让他近乎本能地用照片把这一面面墙壁收藏起来。

影子,是实物的投射。赖声川对影子不厌其烦地长久关注,是对现实的有意躲闪,还是对现实迂回的表达?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在这些玄虚的光影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的存在——斑驳的裂痕、沙砾的突起——时间在这里酝酿的烙印变成音乐与诗句。

极简的画面,也是赖声川生命的态度,如同他20多年拍摄居然没有买一台单反。他喜欢简单的生活,连同他的戏剧也只想表达人间朴素的悲欢离合。几十年,承受或是享受着舞台喧闹的同时,赖声川独自漫步街头,观看,发现,凝视,然后掏出相机,然后得到了这些没有情节的几块颜色。在我理解更倾向是生命的空白与间隙。

如果说赖声川的摄影赏心悦目,还带有装饰性,可能是一种误读,至少在这些看似从容的画面中,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孤寂与慌乱。

蹑手蹑脚

尽量不惊动世界

北青报:印象里张亚东老师比较低调,不太像个文娱圈人。

马夫:作为王菲、莫文蔚、朴树等一众大牌歌星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在流行音乐界人气甚高。前些年,朋友约酒,张亚东也在座,算是有一面之交,后来见过几次也没有特别地交谈。有消息说,他去年办了个人摄影展,我才知道他也拍照片,这次专题约稿自然就想到他。

张亚东真正开始拍摄不过七八年,但现在已经是准专业级。从设备到技术,从对摄影史的了解到当下的新派影像,都如训练过一般。

亚东是个安静的人,他的摄影极像他自己。他倾向拍摄人以外的事物,与人特别是陌生人的交流,让他有不自在的羞涩。他说,“最爱静物,人物也喜欢但是交流太麻烦,太依赖人物自身的状态。”所以他把注视给了一朵花,一片水,一枚刚使用过的在自家卫生间里的剃须刀片——平静地横躺在那里,锈迹水渍挡不住它骇人的锋利——亦如张亚东的性格。海边的一堵短墙、一丛杂草同样吸引着他的目光,即使有鸟叫蝉鸣也该是安静的,但他的工作却是为了声音。

张亚东的摄影看不到与音乐的直接关联,但是不难发现,在优雅的表象下隐藏着不安分的躁动。这该是音乐的因子在影像中的渗透,抽象的音符不能直接幻化成形象,它只能带来某种指引,或仅仅是一袭模糊的情绪。

北青报:诗人于坚老师好像做过图文书。

马夫:对。云南诗人于坚是位老牌的摄影者,举办过摄影展,出版过自写自拍的图文书,新近出版的《建水记》是十几万字加百多张图片。

云南南部红河边的建水,是座有名的古城,我曾有幸在那儿小住几天,豆腐和黑陶以及那里平静的闲适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于坚在《建水记》里用图文讲的故事,我颇感亲切。毕竟建水很小,他照片里的那些大姐大叔,在我看上去都很面熟,包括那些街道、房子、树,还有那口著名的水井。

于坚的摄影,我以为大致有两类:一是刻意要通过照片告诉我们什么,二是任由个人意趣的放肆,亦如他的诗歌。他“蹑手蹑脚,尽量不惊动世界”。他四处张望着“只是记录了一下,看了一眼,将世界从大地转移到纸上,转移到图像中”。

于坚从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像一种谎言”。能写下这样句子的一条大汉,断然是特立独行的。而他的摄影并没有成心摆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少有激烈和造作,他用正常的语调和语法书写他的影像。

赖声川

扣下快门,就是了

上大学之后开始对摄影有兴趣。1970年代在台湾念大学,在辅仁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套《时代生活》杂志印刷精美的摄影集,看到各个大师的作品,尤其是看到卡蒂埃-布勒松的作品叹为观止,一直认同他那种刹那间捕捉人生片段的概念。

这20年来,我拍摄生活中看到的影子。扣下快门,就是了,不再去修整或修正,刹那即是成品。只不过我选择不去捕捉生活中属于人类活动的事物,而选择的是所碰触到的影子,可能这把我带进一个比较抽象,完全属于形式的世界。

对我来说,摄影只是另外一种表现而已,跟我剧场的工作没有特别的关系。

记录性摄影是工作用的工作照,并不是摄影作品。称得上作品的,一定是它在形式上有站得住脚的地方。

因为力求简单的生活,所以没有进入单反器材的世界。手上有手机,就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但拍摄没有计划,本来也没有计划要公开这些作品。

不管怎么说,未来世界一定还有更多我这种业余型的,在生活中捕捉人生片段的摄影爱好者吧。

于坚

摄影令我内疚

在汉语中,照相也叫做摄影。摄,就是取走,拿走。影,就是被光照亮的事物。

摄影是一场入侵。一切都已经在这儿,“偃然寝于巨室”(庄子)。世界睡在它的床上,而你要摄取。照相机改变了你的身份,你成了入侵者。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你发言了,试图强加你的观点于世界。这个观点本来在天上,来自造物主的眼睛,你试图模仿造物主。

在所有的动词中,摄是一个最轻的动作。看是一个立场,观点。重要的是如何看。当我写作或摄影时,我想尽量做到的“忤物无伤”。远一点,再远一点。摄取而不伤害。蹑手蹑脚,尽量不惊动世界。

摄影是一个积极的姿势,所以尽量做到消极。我不喜欢太重太响的相机。照相机本来就是一种兵器。摄影,就是尽量装得你只是一阵风。

我不喜欢那些美的照片,美不是摄影技术。记录,世界是不美的,焦距模糊的,偶然的,大多数时候是暗淡。世界美如斯,“偃然寝于巨室”。看了一眼,我惊动了它么?摄影令我内疚。

段正渠

它帮我收集和积累世界

七八岁时,叔叔因为喜欢绘画被特招当了兵。有一回叔叔探亲回家带了相机——后来知道是海鸥120,把家人和近邻挨个儿拍了一遍。我就觉得神奇:怎么站那儿“咔嚓”一声,这人和景就被原封不动留在这个纸片片上了?

说不上什么时候真正对摄影感兴趣,反正只要下乡,相机总要带着的。所谓拍摄,也大多属于绘画素材的收集和积累。无论摄影还是绘画,在我看来最重要的首先还是个人的审美趣味。

打动人的作品,往往既有那种纯粹、不加修饰的现实题材——具有现场感、真实性和震撼力,能给人以强烈代入感;也有那些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呈现的内容、方式异于常态,能激发好奇和想象。

今天我们面对着无处不在的镜头。除了记录功能之外,摄影将艺术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带给大众,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艺术创造的美好,并且改变许多事情本来的意义。人们也开始更方便地带着自己的意图,利用摄影对客观事物进行修饰和改造。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改变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

张亚东

它让我沉默,让我思考

小时候第一次进照相馆,就开始有了对摄影的兴趣。2013年才开始稍微系统地了解相机、胶片以及自己冲放照片。没有特别的计划或明确的主题,很随意。

如同音乐与耳朵的关系。摄影让我的眼睛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学会享受光线的微妙变化,学会从一片毫无意义的积水中获得感悟的能力。

静物是最爱。人物也喜欢,但是交流太麻烦,太依赖人物自身的状态。喜欢的摄影家就太多了,从传统严谨的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曼·雷(Man Ray),到极其随意的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我都喜欢。

摄影让我走出录音棚这样封闭的环境,去亲近自然、人、物,是一种全新特别的方式。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也让我的音乐创作更独特,更有情感。

摄影对我是非常私人的事件。它让我沉默,让我思考,让我享受孤独,活得有意义。

,摄影《无需理由》 女人保健 赖声川于坚段正渠张亚东摄影作品展开幕

相关:

朝阳10家首批市级文创园区集中亮相文博会朝阳区10家各具特色的首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三里屯、751等彰显“时尚夜朝阳”的夜间文化经济商圈,朝阳区助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百园工程”,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将集中亮相北京文博会。据悉,近年来,朝阳区聚焦“高精尖”,不断加强政策和服务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新技术与文化产..

鲁迅博物馆3个新展览开展 百件文物带观众重温1919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鲁迅博物馆获悉,博物馆将通过3个新展览,用百余件文物带观众重温1919年那段峥嵘岁月。 抵制日货传单、法文《画刊周报》关于中国“五四运动”报道的报纸、陈独秀致李辛白的信……北青报记者在鲁迅博物馆看到,几乎所有展厅都换成了1919主题。展览共展出百余件文物和文献资料,以“五四”运动为转折点,按时间顺序,为观众展示了1919年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面貌。 一位用手掌托着下巴思..

大美亚细亚汇聚49国博物馆看家宝亚细亚洲是亚洲的全称,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与民族最多的大陆,也是人类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怎样将繁丽、壮美的亚洲文明一眼览尽?如今,“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400余件组珍贵文物来自近50个国家,将由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组成的多彩多姿的亚洲文明风貌,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观展 亮点 400余件组文物呈现“大美亚细亚”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北京首家 IMAX激光影厅落户房山京城首家IMAX激光影厅发布会前日在房山万达影城举行,这是北京市第8家IMAX影院,也是第一家使用全面激光技术的影厅,上千名观众现场感受了这个新技术带来的震撼视听感受。 IMAX市场部副总裁曹增恺等代表与现场影迷共同见证京城首家IMAX激光影厅的揭幕。他表示,激光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此前氙灯照明产生的一系列难题,“带来更好的亮度,更加明亮的画面和更加逼真的效果。”技术宣讲环节,资深行业专家现身说法,为观众详解IMAX激光..

小众乐器“尺八”上了纪录电影将于5月31日上映的音乐人文纪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提前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聿馨及主创人员佐藤康夫、小凑昭尚、蔡鸿文等悉数亮相。 伴随着日本尺八演奏家小凑昭尚动情的一曲《晚霞》,首映礼拉开序幕。在谈及为什么会选择尺八时,导演聿馨表示,不是她找到了尺八,而是她与尺八相遇了。在此之前,导演聿馨陷入了对生活的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尺八的声音,被其深深打动,也瞬间解开了她心中的迷惑。了解到尺八原来是源..

白族古民居落户“杨丽萍艺术岛”继去年1月成龙将自己精心收藏的徽派民居建筑群正式移交给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并在园区启动“大美中国·成龙岛”建设之后,“杨丽萍艺术岛”暨白族民居园筹建启动仪式上周末在安徽蚌埠龙子湖畔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举行。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表示,将与抢救收藏并修复重建一批白族民居的古民居博览园一起,共同打造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杨丽萍艺术岛”。 位于安徽蚌埠龙子湖畔的古民居博览园,规划建设范围5000亩,山环水抱..

《天地运河情》演出漕运文化通州是大运河北端的起点,也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扎根25年的土地。去年,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历时8年打造的音乐剧《天地运河情》首演,乾隆年间的运河盛景被搬上了舞台。在国家艺术基金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修改后更加流畅“好看”的《天地运河情》于上周再次在世纪剧院登台。 《天地运河情》中传奇故事的缘起,在于一幅隐藏了京杭大运河漕运信息的《潞河督运图》。它不仅勾连起了一个画师世家的兴衰命运,也见证了乾..

朝阳文创园集中亮相文博会朝阳区10家各具特色的首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将集中亮相北京文博会。记者今天从朝阳区获悉,今年1至2月,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308.3亿元,约占北京市文化产业收入的五分之一,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此次文博会,朝阳区将以“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题,全面展示朝阳区文化产业,特别是实施“百园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和新成就。..

粤媒:恒大缩小与国安差距 争冠留悬念卡帅做得不错中超联赛第11轮5月26日战罢,广州恒大在广东德比中1比0力克深圳佳兆业,与此同时上海上港主场2比1战胜北京国安,终结了对手开季的10连胜。恒大与榜首的差距缩小到5分,争冠悬念依旧。在天体输掉比赛的深足,领先降级区只剩3分的优势,保级之路依然坎坷。广州富力客场1比3输给山东鲁能,继续在积分榜中游徘徊。 凭借韦世豪在第56分钟的进球,恒大赢球。受制于中前场只有保利尼奥单外援,恒大没有创造太多好机会。韦世豪的灵光一现..

延庆赛区总设计师:冬奥会延庆赛区值得全世界期待李兴钢,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2003年至2008年,他主持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工作。“鸟巢”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惊艳亮相,如今已成为北京市的城市标志之一。作为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目前正致力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和山地新闻中心从蓝图转变为现实。他告诉记者,延庆赛区从整体设计上是一个“融入自然”的赛区,并极具中国风格,赛道设计得既安全又有挑战和观赏性,延庆赛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