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派传人谈京剧传承:重老戏 亦当开新路

2019-05-27 08:35:51 来源:网络

重演多年消迹于舞台的老戏《朱砂痣》《摘英会》,亦积极推动京剧参与综艺时尚跨界,以京剧名家谭孝曾为首的谭派传人认为,京剧传承应当不拘一格。

被尊为京剧界鼻祖的谭鑫培,所创唱法世称“谭派”,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谭鑫培的后人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都继续从事同一戏种、同一行当,谭门由此被称为“梨园传奇”,更被称作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

26日,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谭门三代一同现身于首都剧场,只为参加此间一场京剧普及活动。

“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京剧,我真的特别高兴”,92岁的谭元寿说,“我盼着这门传统艺术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当日,谭孝曾的几位弟子和谭正岩现场为观众表演了多段谭派经典唱段,谭孝曾与谭正岩更是现场为京剧爱好者讲述了谭派的历史和特点。

谭孝曾说:“京剧的好,京剧不同寻常的艺术价值,现在很多观众都认可,但是要说了解,还是很不够,我们为此应当竭尽所能。”

提及京剧传承,谭孝曾主张首当重视老戏的整理,“传统戏肯定是基础,包括创作方式,以演员为中心进行编导,才能最大限度展现京剧表演程式的美。”

2017年是谭派创始人、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诞辰170周年,北京京剧院奠基人之一谭富英先生诞辰111周年。谭孝曾在当年的纪念演出中特别整理出多年不曾登台的老戏《朱砂痣》《摘英会》。

那一次的整理和演出给了谭孝曾很大的信心,“早先的演出多是演‘戏核’,对于从前的戏迷来说那种方式是合适的,但是对于现在的对于京剧不是那么熟悉的观众来说,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才更有吸引力,所以我们把老戏的情节进行了完善,节奏调整得更加紧凑,事实证明,这么做很有效果。”

谭孝曾表示,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固定留出时间反复看录像听录音,从影像化的历代谭派弟子表演中,“加头加尾”整理全本“老戏”。“从演出效果和上座率来看,这条路的探索是很有价值的。”谭孝曾说。

全力主张“尊重传统,该怎么演就怎么演”的谭孝曾对于京剧“跨界”的态度令人颇感意外,“我不排斥这些跨界融合,谭正岩(谭孝曾之子)正在利用这些新途径推广京剧。”

“特别是年轻人,总会觉得京剧的欣赏门槛很高,我觉得得想办法让他们先能接触到,接触到才有可能真的喜欢上。”谭正岩说。

事实上,谭正岩在老戏中下的功夫很深,挑梁了不少非常“吃功夫”的大戏,亦得到梨园内老一辈的肯定。

谭正岩认为,“老戏应该坚守原味,但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很多东西肯定不是百分之百的,所以我觉得全心全意学之外,也要钻研人物的背景,研究出他的‘真实性’。”

近两年,谭正岩带着京剧参加了不少综艺节目,甚至让京剧以另一番面貌出现在时尚演出平台,“京剧其实包容性很强,和电音、美声等等都能碰撞出另一种美感。”谭正岩说,“我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意外’与京剧相遇,我相信京剧的魅力。”

谭鑫培曾嘱咐后辈,“干好这行,就得付出,不能只守着谭家这碗饭。”当日的艺术普及活动上,已是古稀之年的谭孝曾表示自己未敢懈怠。

,谭女神的超级鳌胥林阳 派传人谈京剧传承:重老戏 亦当开新路

相关:

交通运输部:力争2019年底汽车ETC安装率超80%原标题:交通运输部:力争2019年底汽车ETC安装率超80% 近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政策举措,力争到2019年底汽车ETC安装率超80%,基本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加快ETC推广普及至关重要。通知提出,全面实施ETC车载装置免费安装,并增加安装服务网点。自2019年6月起,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广场,为..

圆明园有望实现三园合围圆明园于近日在三园交界处举行仪式,宣布圆明园正在进行大宫门恢复,待大宫门完成修复之后,圆明三园有望实现合围。据悉,持续多年的修复工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圆明园当时界限不清的状况,实现了“圈起来、清出去、管起来”的第一步。接下来,圆明园中唯一尚未恢复正门功能的区域——大宫门,将启动保护展示,并与三园外围墙连接,形成完整的圆明园总体格局。 据了解,圆明三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给手艺人搭建发光的舞台人文,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创意,激发着一座城市的无穷活力。当两者相遇,就能打开一座城市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未来。如何发展文创产业,让其既符合大众潮流又别具地方特色,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发展智慧。 浙江龙泉自古人文昌盛,它因“青瓷之都、宝剑之邦”而声名在外,又因江南之巅、绿水青山而备受游人青睐。这几年,龙泉文创写下了因剑得名、凭瓷生辉的探索篇章,不仅打开了市场、擦亮了品牌、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宋杂剧与早期南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南戏当出于南宋之戏文”,但因为材料的限制,未及论述南戏形态,仅提到“与宋杂剧无涉”。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以《永乐大典》“南戏目”与《武林旧事》“宋官本杂剧段数”相比较,认为相同剧目较少,两者关系尚远。 然而,仅从目录名称上判断,并不能真正认识到南戏与宋杂剧之间的关系,综合考量南戏与宋杂剧在形成及传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笔者发现,它们不仅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

傅庚辰:谱写时代的经典 【大家谈经典】   他,把作品写成经典。   《地道战》《映山红》……他二三十岁时写的歌,飘过半个世纪,仍被传唱、翻唱。   《老百姓的雷锋》《中国梦》《歌唱新时代》……七八十岁,他仍然屡有新歌问世。   傅庚辰的作曲生涯,几乎与新中国的历史一同开启。1950年写出处女作小提琴独奏曲《秧歌舞曲》时,他还不满15岁。很快,这首“土洋结合”的舞曲被青年作曲家吕远发现。吕远认为,“这个曲子手法不复杂,但民族..

电影大师、视觉艺术家、剧作家都来舞台玩了五月的舞台,可以用“大师的回归与跨界”来形容。备受瞩目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回归北京,并于五月上旬献上了一部特别的开幕大戏;曾在乌镇戏剧节拥有高口碑的俄罗斯瓦赫版《叶甫盖尼·奥涅金》也完成了在北京的首次亮相。相比舞台大师的回归,舞台上几部突破自我的转型之作也收获了高关注度。早已从舞美设计、编剧转型做导演的易立明、过士行分别带来了最新的导演作品,而最让文艺青年惊喜的,则是位列“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维..

《霸王别姬》收官“相约北京” 霸王的悲歌火丁的重生为难自己,用诚意感动上苍——一个10年前的约定,程派名家张火丁在5月25日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上终圆梦。 高光时刻令前辈感叹京剧不死 担纲“相约北京”艺术节闭幕演出,张火丁已是第三次,携传统剧目为这样一个国际视野的艺术盛会收官,她从来都自信满满,只不过这一次,她选择了当年杨小楼与梅兰芳联袂、被视作京剧达到鼎盛的这出《霸王别姬》。天籁之音的唱段以及经典的剑舞,曾经让刚刚步入戏校大门的张火丁种下了有朝一日一定..

泪潸然!《天路》舞到人心深处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由西宁延至拉萨,创下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部神奇的《天路》,由北京抵达上海,用舞蹈语汇讲述“天路精神”。 5月24日、25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保利大剧院连演两场,代表北京市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两场演出,反响热烈,深受感动的观众潸然泪下。现实题材主旋律舞台创作何以触动人心?《天路》做出了独有的、全新的艺术探索,同时也再次表明:文艺创作..

清朝角色唱爵士摇滚讲运河传奇千载大运河,悠悠运河情。5月23日至26日,由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推出的大型原创历史传奇音乐剧《天地运河情》在世纪剧院连演五场,以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名画《潞河督运图》为灵感,演绎出一段发生在大运河边的历史传奇。有趣的是,音乐剧还毫无违和感地加入了爵士、放克、迪斯科等现代西方音乐元素,让人物更有表现力。 《潞河督运图》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代名画,以督运官舫为线索,展现了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

张火丁版“虞姬”惊艳“长安”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5月25日晚在长安大戏院闭幕。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首度演绎《霸王别姬》,为这场艺术盛会勾勒了一个华彩的结尾。 演出前,剧场前厅立着一块大大的鲜花牌,红玫瑰为底,白玫瑰拼字,写着“张火丁·圆梦”,这也的确是张火丁的圆梦之夜。从不爱多说话的她,提到排演《霸王别姬》时,总是重复这句“我从小就喜欢这出戏,但一直没有机会学,在酝酿了十年之后,最终能够在舞台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