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收官“相约北京” 霸王的悲歌火丁的重生

2019-05-27 08:01:34 来源:网络

为难自己,用诚意感动上苍——一个10年前的约定,程派名家张火丁在5月25日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上终圆梦。

高光时刻令前辈感叹京剧不死

担纲“相约北京”艺术节闭幕演出,张火丁已是第三次,携传统剧目为这样一个国际视野的艺术盛会收官,她从来都自信满满,只不过这一次,她选择了当年杨小楼与梅兰芳联袂、被视作京剧达到鼎盛的这出《霸王别姬》。天籁之音的唱段以及经典的剑舞,曾经让刚刚步入戏校大门的张火丁种下了有朝一日一定要扮演虞姬的种子。

少女时代的虞姬梦当然需要众人的呵护,作曲家万瑞兴重新按程派气质编写的唱腔,她自己按照程派节奏重新设计的长穗剑舞,已经75岁高龄、7年没有登台的武生名家高牧坤再度披挂,国戏师生众志成城……开演前,后台一派紧张与火热,没有人懈怠,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舞台上那个高光时刻的到来。张火丁的化妆间内,没有聊天说笑,送花的友人也都是心意到了便转身退出。郑榕、蓝天野、杨立新,火丁的主场也成了人艺的聚会,谢幕时,95岁的郑榕和92岁的蓝天野登台为其献花,张火丁也特别感谢了到场的长辈。而郑榕也称自己边看边流泪,并发出“京剧艺术不会死”的感叹。

心无旁骛敢于发出自己声音

看程派《霸王别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关注点,但那段“南梆子”和剑舞则是所有人共同的期待。幽咽的程腔与“四面楚歌”的意境似乎更为贴合,张火丁表演的凝重和沉郁也为此刻的虞姬增添了离散的心事与千载悠悠的无奈。没有了声腔的花哨,却多了悦情悦致的含蓄。极耗费体力的长穗剑舞也并非单纯炫技,符合人物又放大了京剧之美。排练时,两个剑穗没少挂在一起,但当晚的舞台呈现却完美无瑕,让后台的师生以及高牧坤都暗挑大拇指。正如国戏教授傅谨所言:就像当年杨小楼化昆为京,梅兰芳丰富了虞姬的表演一样,张火丁将炙热浓缩在决绝的伤感,妩媚中别有一份柔韧与刚毅。

久未登台的高牧坤依然英气勃勃,念白唱腔处处大角儿风范。谈及这个与火丁的十年约定,他提到了两位自己颇为敬佩的女性艺术家——张火丁和史依弘。“四大名旦都唱《玉堂春》,可人人有特色;四大须生都有《失空斩》,但版版不同。张火丁和史依弘是我敬佩的,她们都心无旁骛,敢于发出自己心底的声音,她们更惺惺相惜,今天演出前,史依弘一直关注着,还发来了希望火丁演出成功的祝愿。”

十年圆梦“灯版”虞姬清雅不取宠

演出前彻夜排队,演出结束守候剧院后台久久不散,戏迷的热情当然也少不了剧场内“张火丁、张火丁”的声声呼喊,最后依旧是拗不过观众的执著在极度疲惫中返场“春秋亭”。从《锁麟囊》到《白蛇传》以及今年的这出《霸王别姬》,张火丁在近两届“相约北京”挑战的都是移植程派的“何其难”,但正如她此次饰演虞姬所穿着的帔和鱼鳞甲的色调,其表演依旧是清雅不取宠,淡淡的却不可复制。

据悉,历时一个月的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即将闭幕。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优秀艺术团体、近600位中外艺术家带来音乐、戏剧、舞蹈、展览、节中节、艺术教育等近50场的丰富活动,为春日的北京献上了一场场艺术飨宴。

“我从小就喜欢梅兰芳大师的《霸王别姬》,一直没有机会学,这次算是圆梦了。不过要是倒退10年会更好,现在感觉自己体力有点跟不上。”演出结束后,坐在化妆间平复心情与体力的张火丁只说了短短的两句话。但看到女儿的出现,便仿佛忘记了所有,全然没有了舞台上接受山呼海啸的那番淡定,揽女儿入怀,像一个普通的母亲一样幸福自拍。

记者观察

京剧发展需要这样的胆量

一出《霸王别姬》,把张火丁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一位程派京剧演员,去唱梅派青衣的看家戏;不仅唱了其他流派的代表戏,还改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创造的声腔和舞蹈,这样的“逆天”行为,谁能想到会发生在柔弱、低调的张火丁身上呢?

但是,这恰恰就发生了。不管你怎么说,不管你怎么撇嘴,不管你看得上看不上,张火丁演了,并且满座,满堂好,如果这不算一种成功,那恐怕就没什么京剧演出或者京剧创作算成功的了。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工作者思维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不违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肯定还会有很多的纰漏,与前人相比,也还会有很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需要科学的艺术批评,哪儿该肯定,哪儿该修正,要敢说实话,而不是空话、大话,更不是拿“大师”出来压人。张嘴这个大师当年怎么唱的,闭嘴这个前辈当年怎么演的,别以为他们是尊敬大师,实际上是拿大师当招牌,当幌子,但他们很少去说大师当年怎么创新的,怎么求变的,怎么革老祖宗命的。

就以梅兰芳大师说。晚年梅大师确实着力于打造自己的那几出代表作,也更是有了“移步不换形”的认识。但如果没有之前的创新,没有之前的《一缕麻》等“文明戏”,没有古装头,如果梅先生只是恪守时小福一脉……怹真的能够最终上升到“移步不换形”这样的终极认识吗?怹真的能够在晚年排出《穆桂英挂帅》吗?人们的认识是螺旋形的上升,而一定不是重新回到原点。须知光“移步”和光“不换形”都是片面的。

反过来说,今天当张火丁敢于出演《霸王别姬》的时候,当张火丁在剑舞中增加了大红剑袍的时候,梅先生在天有灵的话会怎样想呢?实事求是地说,如果真的形而上地与梅大师相比,张火丁的剑舞,更为外化,熟悉梅先生《霸王别姬》的人会略有一种“着于形,失于意”的遗憾。但这种遗憾是否可以改善,还是说就必须要恢复原状,全盘否定?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梅先生的剑舞是否适合张火丁的条件,到底应该是张火丁服从于剑舞,还是剑舞服从于张火丁?

郝寿臣先生曾经对徒弟袁世海说“是把我揉碎了成你啊,还是把你揉碎了成我”,一句话道出了京剧传承的要诀。演员,是演自己心中的人物,而不是演成名的大师。

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在尊重前人创作的前提下,撇下门户,演出自己,表达自己,冲破“传统”二字的魔咒,冲破顽固者的旧势力,冲破“名声之障”,这不是张火丁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京剧艺术的事情。

京剧,终究需要的是飞舞的剑袍,而不是待烧的装裹。

文/满羿

,《霸王别姬》收女生第一次 官“相约北京” 霸王的悲歌火丁的重生

相关:

泪潸然!《天路》舞到人心深处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由西宁延至拉萨,创下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部神奇的《天路》,由北京抵达上海,用舞蹈语汇讲述“天路精神”。 5月24日、25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保利大剧院连演两场,代表北京市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两场演出,反响热烈,深受感动的观众潸然泪下。现实题材主旋律舞台创作何以触动人心?《天路》做出了独有的、全新的艺术探索,同时也再次表明:文艺创作..

清朝角色唱爵士摇滚讲运河传奇千载大运河,悠悠运河情。5月23日至26日,由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推出的大型原创历史传奇音乐剧《天地运河情》在世纪剧院连演五场,以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名画《潞河督运图》为灵感,演绎出一段发生在大运河边的历史传奇。有趣的是,音乐剧还毫无违和感地加入了爵士、放克、迪斯科等现代西方音乐元素,让人物更有表现力。 《潞河督运图》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代名画,以督运官舫为线索,展现了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

张火丁版“虞姬”惊艳“长安”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5月25日晚在长安大戏院闭幕。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首度演绎《霸王别姬》,为这场艺术盛会勾勒了一个华彩的结尾。 演出前,剧场前厅立着一块大大的鲜花牌,红玫瑰为底,白玫瑰拼字,写着“张火丁·圆梦”,这也的确是张火丁的圆梦之夜。从不爱多说话的她,提到排演《霸王别姬》时,总是重复这句“我从小就喜欢这出戏,但一直没有机会学,在酝酿了十年之后,最终能够在舞台上演出..

《寄生虫》帮韩国摘得首座金棕榈征战戛纳近20年,韩国电影终于摘得第一座金棕榈大奖。第72届戛纳电影节当地时间5月25日晚闭幕,奉俊昊执导的影片《寄生虫》夺得金棕榈奖,为韩国电影创造了历史。这也是继去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后亚洲电影蝉联金棕榈奖。 “今年是韩国电影100年,戛纳给了我一份大礼。”在获奖后的发布会上,奉俊昊难掩激动之情,他说自己一直是拍类型片的导演,《寄生虫》也不例外,没想到戛纳能把金棕榈颁给一部类型片,而且是评审团全票..

吴冠中《狮子林》领衔嘉德春拍中国嘉德昨天发布本季春拍阵容,由吴冠中巨幅《狮子林》领衔的众多尖货上拍。 今年春拍共推出包括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迹、邮品钱币等各艺术门类的37个专场,共6600余件精品佳作。近现代书画部分,吴冠中、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吴湖帆、陆俨少等名家经典佳作云集;古代书画部分,将有写进中国美术史教科书中的倪瓒《西林禅室图》,沈周传承有..

王忠良:笔尖上的公交博物馆作为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每天在这座忙碌的城市里,公交车穿梭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成为北京城一抹亮丽的流动风景。从上世纪20年代第一辆有轨电车的出现,到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到马力十足的柴油公交车,再到马路上最常见的汽油车,一直到今天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随着城市的发展,公交车不断更新,它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见证了北京城的发展变迁。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手中的笔,将自己对公交车的痴迷,化成一幅..

“孩子王”朱秀云的爱心读书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兴街39号住宅楼,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楼的外部和内部都显得十分老旧。然而在这栋住宅楼内,有一个办了23年的“朱秀云爱心读书屋”,伴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快乐成长。朱秀云从50多岁起就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孩子王”,如今她已经75岁。她的57平方米“阵地”走出了1000多名孩子,这些孩子在感受到爱和温暖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博大的胸襟。 “我1944年出生,年龄越来越大了,前几天我儿子对..

黔剧《天渠》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5月15日,贵州省黔剧院以饱满的热情带着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扶持项目、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大型黔剧《天渠》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天渠》以“当代愚公”“时代楷模”黄大发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创作。故事讲述了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为了改变全村命运,带领村民历经36年绝壁凿渠引水,最终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彻底改变了团结村祖祖辈辈因缺水致贫的状况,结束了..

“单院长”缘何粉丝这么多“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如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博物馆,肩负重任,也被寄予厚望。 近日,博物馆圈的网红、“流量担当”——单霁翔来到广州,在广州图书馆举办“匠者仁心——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公益性文化讲座。全场座无虚席,“粉丝”热情高涨,一如故宫的火爆一样。 单霁翔讲了什么?“尊严”二字,提纲挈领。为了观众的“尊严”,故宫进行着一场琐碎而又持续的调整。增加1400把座..

新华书店总店建“四力”基地5月15日,新华书店总店党委与香河县委共建“四力”教育活动基地启动仪式在河北省香河县举行。双方将发挥中央文化企业与地方优势,共同制定地方文化产业规划,联手打造1-2个文化产业项目,扎实开展“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锻造高素质队伍,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和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书店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建并领导的红色文化企业。近年来,新华书店总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