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谓礼文书:填补宋史研究空白

2019-05-26 23:19:31 来源:网络

从2005年被盗掘出土,到2012年被武义公安机关悉数追回,再到如今被悉心珍藏,由地下重见天日已有14年之久,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国宝“南宋徐谓礼文书”,5月24日,在浙江省武义县正式开馆的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展出。

“宦海浮沉三十载,文书穿越八百年。”系统的宋代纸质文书,首次见于墓葬出土,徐谓礼文书完整记录了一个普通官员从低层到中层、从地方到中央再从中央到地方的仕宦履历和官场百态,为我们展示了南宋时期的官僚制度、政务运作和社会风情,填补了宋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干部档案”

徐谓礼文书共计17卷,各卷长度不一,共计长3220厘米,宽约39.5厘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等多年前就对徐谓礼文书进行了鉴定。

从已有研究来看,徐谓礼文书分为告身、敕黄、印纸三种类型。其中,告身10道,敕黄11道,印纸批书80则,共4万余字。字迹工整,几乎没有涂改过的痕迹。

文书包括三方面:“录白告身”“录白敕黄”与“录白印纸”。

宋代官制,确定官员身份的基本要素有两个,“阶官”和“差遣”。“阶官”是标志其官位级别高低的名号,“差遣”标志其实际掌管事务的职位。用现在的话说,“阶官”相当于干部的行政级别,好比现代的科级、处级,“差遣”则是具体的职务,好比现在的科长、局长。

“告身”,就是官员阶官的“任命状”,由三省宰执签署。“敕黄”,即官员的“差遣委任状”,由尚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签发,用黄色绫纸书写,故而得名。

“印纸”,则可以理解为官员的“业绩考核表”。当时,官员上任,由上级部门颁给一张印纸,记录着该官员任内的考核内容(称为“考课”),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

“录白”可以理解为“副本”,因此,徐谓礼文书其实并非原件。出于上交有关部门或官员本人存底等需要,宋代规定须由合法的书铺来抄录“告身”“敕黄”与“印纸”。书铺抄录后,需要在录白上加盖签章。有关部门经校对原件,该录白视为官文书的有效副本。

根据文书的内容,可以描绘出徐谓礼一生仕宦的“形迹图”。徐谓礼文书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文献大发现。

“徐谓礼文书,其实就是一部南宋升迁记,完整记录了徐谓礼入仕后,从九品升到六品,三十年间的仕途历程。”郑嘉励介绍,包括什么时候任什么职务,分管什么工作,在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绩,受到了哪些惩罚和表扬等。

徐谓礼到底是何许人

关于徐谓礼生平事迹的存世资料极少,墓葬清理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徐谓礼与夫人林氏的两通墓志。其中林氏的墓志非常完整,徐谓礼的墓志则被盗墓贼击碎,但拼凑起来后仍然可读。墓志记录了徐谓礼的生平、世系、历官、生卒年等。

从徐谓礼文书和墓志等史料的研究中可知,徐谓礼(1202—1254)出生于武义望族徐氏家族。根据出土的《徐谓礼圹志》残文记载,徐谓礼出生于公元1202年,卒于1254年,与南宋奸臣贾似道同时代,还和他有点姻亲关系。徐谓礼本人并不出名,但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父亲徐邦宪。

徐邦宪,光宗绍熙四年(1193)参加科举考试,为礼部第一名,即省元,当过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宋史》有传。

此外,徐谓礼的不少亲戚都很有名气。根据《武川徐学氏宗谱》记载,他的舅父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而他的夫人则是南宋名臣林大中的曾孙女。

徐谓礼在世时当过最大的官,是现今上饶市的市长。实际上,他最后的任命是“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泉州的长官。这是个重要的岗位,泉州当时是世界性的贸易大港,很可惜,徐谓礼还没正式上任,就因病去世了。

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根据《宋史·牟子才传》记载,徐谓礼在刚当上上饶市市长时,因为清理“土地证”和“纳税证明”时简单粗暴,造成当地饥民聚众闹事,被宋代著名学者牟子才向皇帝告了一状。皇帝因此降了徐谓礼的官级。但徐谓礼文书中,事实却恰恰相反,徐谓礼在做上饶市市长时,不仅没有降过级,还因为“职事修举”,推赏转官,升了一级。

徐谓礼文书到底有多大价值

2011年12月29日,也就是13卷徐谓礼文书被追缴回来的第二天,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的一纸鉴定书,震惊了所有人。参与鉴定的专家认为,徐谓礼文书为我国自民国新史学创立以来首次在墓葬中发现的宋代文书,是“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2012年11月8日至10日,一场关于这件宋史奇卷的学术研讨会在武义举行。40多位专家从各地赶来。

“看到真迹,非常震惊。”河南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宋代官员选任制度研究的教授苗书梅,20年前就曾出版过《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一书。她说:“徐谓礼文书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官员的当官历程,现存历史文献中没有这样的东西,可以推动学界对宋代职官制度在任用、升降、俸禄等每个环节细化过程的研究。”

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认为:徐谓礼文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体现了政令运行的实际状态,透露了运行的细节。以往的研究都是从规定出发,实际怎么操作并不清楚,徐谓礼文书非常详尽地展现了运行中的制度。

“这好像从桥的这头到那头,以往就说走过去了,并不具体,徐谓礼文书相当于告诉你桥是怎么搭起来的,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去的。这个记录在目前是独一无二的。”邓小南说,“通过文书,可以观察到宋代官僚制度的基本情况。在现在的干部体系里,对干部的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徐谓礼文书让我们看到,宋代对一个地方官员是怎么样进行考核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有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宋一朝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灿然可观,影响深远。

“徐谓礼文书揭示的文官政治,是南宋典章制度的核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邓小南认为:文书的出现,为宋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包伟民教授说:“元代以前,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纸质文书,这是第一份。它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和改动,完全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印纸过去只见于宋代文献记载,徐谓礼文书出土后首次得见实物。

印纸是官员的档案记录与“绩效考核表”。官员上任,上级部门颁发一份印纸与其相随。将官员在任内的作为和表现记录在档案内,称“批书”,作为日后考核、升迁的依据。徐谓礼文书印纸的内容包括徐谓礼当官期间所有的“考核表格”、为亲友所写的各类保状,包括官阶升迁、被委任差遣、治绩考核、发放俸禄、其母过世时依制丁忧守丧等极为丰富的内容,合计80则,共13卷,完整地记录了一个南宋官员任职中的考课、保状、档案之全貌,也是研究南宋政务实际运作的绝佳材料。

为何能保存近800年而不腐烂

近100平方米的空间里,昏暗的灯光下,10多卷文书整齐有序地摊开摆放在恒温恒湿的展示柜里。虽然纸张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发黄发黑,但字迹清晰,纸质上乘。

展览馆馆长傅毅强介绍:这些柜子,一天24小时温度始终控制在22℃(±2℃),湿度在50%~55%。这样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减少文书自然损耗。2012年盗墓案被破后,文书一直卷起来保存在老博物馆的库房里,直到最近才陈列出来。

一般来说,科学发掘出土的这类文物,要进行杀菌,然后保存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之中,才不至于遭受更大的损害。而徐谓礼文书却如此神奇,深埋地下800多年,后被盗墓者挖出来保管了6年,其间还多次打开来给有意购买的买主观看,竟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那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这与宋代的墓室追求密闭、坚固、深埋、防腐等特点有关。”郑嘉励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其一,墓室坚固。徐谓礼墓的坚固程度,超出了专家们的想象,一般的墓根本比不上。当年发掘墓室时,需要五六人用撬棒和粗大的木棍,才能把覆盖在墓室上的石板撬开。墓穴内部,得用电钻才能凿开。换句话说,文书被盗之前,处于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之中。

其二,高超的反腐技术。徐谓礼夫妇墓室是用三合土填筑,石板密封,棺木保存完整。

三合土就是黏土、沙子、糯米浆、松香等搅拌起来,和今天的混凝土一样,能把空气隔绝在棺木外。然后,盖上石板顶,再把墓志倒扣在盖板上,再填筑封土,形成一个馒头状的坟包。

其三,文书纸张质量好。文书之所以能留存下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被卷起来之后,外面还封了一层蜡,相当于又多加了一层保护。然后置于灌满水银的棺木里。文书出土后放在盗墓贼手里五六年,基本无损,只有局部发生了霉变,这说明文书的纸张质地优良,也有力地证明了南宋时期极高的造纸水平。

“如果墓室2005年没有被盗,就算再过十年一百年,文书也不会腐烂。”郑嘉励表示。

经历了近800年风风雨雨,徐谓礼文书终于能以“国宝”的身份,在博物馆内安全栖息。而对它的研究和开发则刚刚开始。徐谓礼文书,将以更丰富、多元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徐谓礼文书:填补宋史女性性用品新款 研究空白

相关:

唐刀重现:数字艺术与非遗保护淬出火花绿水青山之间、百丈飞瀑之下, 一位侠客挥舞起唐刀……《中国符号》系列之《唐刀》6分钟预告版本已上线,这部纪录片不仅丝丝入扣展现了传统唐刀的制作工艺,更诉说了唐刀如何在虚拟世界重生、成为《诛仙3》全新版本中的“当家”道具。唐刀——这个几乎被人淡忘的非遗项目,正借由纪录片、游戏等数字文化艺术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知。 尊重传统 还原经典 《唐六典·武库令》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

文创让生活处处是“诗与远方”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5月19日至2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文创产品首次被纳入中国艺术节的大框架之中,充分展现了文化艺术领域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也成为上海市民参与中国艺术节的最佳体验之一。 在705家参展机构中,文创机构达到458家,占总数的65%。文创机构带来的5757种文创产品,涵盖了文博、非遗、演艺衍生品和旅游等多个品类。参观者不仅能购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产品,还能欣赏到24台来自各省份的推介..

《读者》累计发行破20亿册近日,《读者》杂志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发布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随着2019年第11期杂志的出版上市,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累计发行量突破20亿册。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建东说:“一本杂志成长为一个文化品牌,发展为一个出版集团,做大做强并没有让我们忘记初心。38年来,‘读者’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崇尚文化、倡导阅读、关注心灵,传播真善美,始终是&ls..

新华社:"请美方学成语"——"颠倒黑白"太无耻 “请美方学成语”系列┃成语告诉你,“颠倒黑白”太无耻。 ■“请美方学成语”系列网评之五 颠倒黑白,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大全》,意为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形容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语见清·昭梿《啸亭杂录·稗史》:“因思委巷琐谈,虽不与辨,然使村夫野妇闻之,足使颠倒黑白。” (点击查看成语详解) 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进行之际,美方给中方贴上“倒退”“背弃”等标签,声称“中国..

上港亚冠淘汰赛再遇苦主 2016年曾被全北5-0血洗北京时间5月21日,亚冠小组赛H组最后一轮的比赛中,上海上港主场以5-0的比分大胜蔚山现代,成功以小组第2的身份晋级亚冠16强。 16强赛中,上海上港将迎来韩国班霸球队全北现代的挑战。由于上港以小组第2身份出线,因此在1/8决赛两回合比赛中先主后客。首回合比赛时间为6月19日,次回合比赛时间为6月26日。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上港亚冠最大的失利还是拜全北现代所赐。2016年亚冠8强战中,上港首回合与全北战平,次回合做客的上港..

城市书房,宛如深夜灯盏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探索在各地先后落地,浙江嘉兴、广东东莞等地结合各自特点,建立起一整套体系。近年来,浙江温州对图书馆总分馆制进行了新的探索,大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以其设计感强、环境优美、就近便捷、服务时间长等特色,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城市书房从浙江温州向全国延伸,上海嘉定、江苏扬州、河南洛阳、重庆南岸等地陆续出现城市书房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0余座城市在落..

世界联赛中国女排无缘开门红 0-3惨遭巴西横扫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第一周巴西站比赛,以二线阵容出战的中国队,首场对阵东道主巴西队,结果连输三局以15-25、21-25和21-25不敌对手,无缘首场胜利。 上周瑞士赛中国队只排名第六,本周基本以原班人马征战巴西,唯一的调整是曾春蕾代替李盈莹。本场比赛中国队首发,主攻段放、杜清清,副攻杨涵玉、胡铭媛,接应曾春蕾,二传刁琳宇和自由人林莉。 首局上来中国队在网上的争夺落于下风,无法突破对手的防守,一攻打的非常艰难,仅..

从“安妮宝贝”到“庆山”,重复还是转身?◆旅行、修行、隐世的主题,借由文艺和情爱来穿插交织,造成一种伪浪漫 ◆她把小说彻底变成了一种小我的散文,注定让小说失去了重要维度。缺乏生活场景质感,用无数词汇也堆不出来细节;罕有的人物对话,也被作家写得像“话外音”在旁白 ◆她的作品都有弥漫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慢慢演变为情结,深深拨动着大众读者的心理。这也提示我们,我们对她文学性本身的关注常被遮蔽 从安妮宝贝到庆山,作家的改名其实也象征一种“转身”,..

一种温暖的现实主义写作20世纪60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多以农村题材见长,这大概与小说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年代有关,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源源不断汲取经验与智慧,成为创作的源泉。而吴克敬的小说却巧妙地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个温情的故事。从早期创作的《渭河五女》《初婚》《寡婆祠堂》等作品,到近期新作《分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这些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中心。近些年在各种演讲场合、散文创作抑或《分骨》后记中,作者都表达..

为什么古代中国几乎所有美好的事与人,都与玉有关?玉,自古以来在东方就代表着美好。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玉也”。《辞海》则将玉简化的定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玉道》将诸家学说归纳整理,形成了完整的玉文化理论。 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