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

2019-05-21 08:58:17 来源:网络

核心阅读

约3200公里长的大运河,自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对在新形势下,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相连”。中国大运河展现出我国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这意味着,大运河保护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分类推进、细化要求,为大运河管理保护提供遵循

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二届大会,认为我国政府的探索和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具有积极参考价值。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并从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等方面入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规划纲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部分突出“分类推进”,注重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和传承,提出要构建综合展示体系等重要任务,推动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全覆盖。

“《规划纲要》确定了大运河国家遗产线路建设、运河水乡古村镇保护展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博物馆体系建设、‘互联网+’建设等规划内容,细化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展示阐释、开发建设相关工作要求,为大运河保护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古为今用、优化布局,形成大运河传承利用新模式

总长度约3200公里,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200余处,分布着丰富的遗产类型,大运河保护利用涉及多省市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在申遗成功后,大运河保护如何形成管理协调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大运河申遗阶段形成的由文化、文物部门牵头的大运河保护申遗协调机制,是最终确保申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运河保护,尤其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国家层面的大运河沟通协调机制作出调整,加强跨部门沟通协商,提升管理效力和实施效果。

就保护现状而言,各地普遍重视大运河世界遗产和国保单位点段保护,但对省级和省级以下点段关注不够,对大运河地下遗存可能分布区域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低级别点段、地下遗产面临开发建设威胁。在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上,出现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内涵认识不清,导致保护与利用缺乏规范和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先导,导致环境、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差,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大运河管理条块分割,导致保护及利用矛盾不断等问题。相关专家分析,如何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特别是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创新方式方法推进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最基础、最迫切的工作。

保留风貌、连接未来,展现百科全书式文化内涵

汲取现代表现元素,讲述中国大运河开凿、繁荣的故事,杭州歌剧舞剧院创作了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中国大运河、法国米迪运河、德国基尔运河、埃及苏伊士运河、希腊科林斯运河等运河沿线国家和地区巡演150场,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

现在,各地纷纷展开实践和探索,将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引向深入。江苏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立了省级、地市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机构,深挖大运河文化遗产内涵,将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浙江省从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控制建设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运河沿岸的保护工作,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题研究,完成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建设专题研究报告;北京市开展新八里桥建设立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编制规划、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在大运河文保腾退、文保修复、文化设施、生态建设以及历史风貌五大方面工作取得进展。

此外,相关的地方立法也开始加速。《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等纷纷出台。“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立法主要针对大运河遗产保护。今后,还应注重发挥立法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全面保障和引领功能,推动大运河文化传承创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说。

“未来,大运河应尽可能地恢复和保留历史风貌,延续其独特的文化,让其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说,大运河滔滔奔流,千载不息,是见证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我们要更好地抢救文化遗产集群,展现大运河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内涵。

,大运河保护利欧冠赛程 用进入新阶段

相关:

用影视架设民心相通的桥梁■优秀的影视作品捕捉和呈现各国人民的生活,真切展示不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状态。在这背后,蕴藏着各个国家深厚的文化传统、久远的文明流脉和充沛的百姓情感。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影视周于5月16日正式启动。影视周的内容精彩纷呈,“电影大师对话”“2019亚洲电影展”“亚洲优秀电视节目展播”等主题活动,让亚洲各国的观众有机会看到来自周边国家的优秀影视作品。 自古以来,中国便倡导“多彩、平等、包..

国安今迎来亚冠“生死战” 稀哲因伤缺战5月21日晚,北京中赫国安队将在本赛季亚冠联赛小组赛最后一轮比赛中客场挑战日本浦和红钻队。由于两队同积7分,排名小组第二位和第三位,因此本场比赛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哪支球队能晋级亚冠16强。 在20日进行的赛前发布会上,国安队主帅施密特表示,球队将在这场关键较量中全力以赴,争取继续留在亚冠赛场。 施帅:这是一场真正的决赛 根据亚冠小组赛积分排名规则,如果两队积分相同,将依次比较相互比赛积分、相互比赛净胜球..

亚洲影视周:光影点亮多彩亚洲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在巴黎放映电影短片,揭开了世界影视业发展的序幕。借助影视这一艺术形式,人与人的距离被大大拉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鉴也进一步深化。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5月16日,亚洲影视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北京太庙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上,美轮美奂的大型电影主题灯光秀和文艺表演如同一场光影盛宴,令观众如痴如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亚..

音乐剧《屈原》:聚焦“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夜”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白瀛)音乐剧《屈原》将于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世纪剧院首演,并于端午节期间回归屈子投江地汨罗江畔演出。该剧聚焦“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夜”,用多时空构建屈原投江前精神理想的巅峰时刻。 出品人周征日前在京介绍,音乐剧《屈原》将在意识与现实的交织中,串联起屈原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物,如渔父、楚怀王、女嬃、宋玉以及他作品《九歌》中的文学形象,在戏剧冲突与哲学思辨中展开屈原与其他人..

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启动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史竞男)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和“新时代中国交响作品原创精粹”出版项目《致祖国》19日在京同步启动。 记者从19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在京主办的展演启动仪式及《致祖国》出版发布会上获悉,为展示70年来我国交响乐的创作成果,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多支国内著名交响乐团将在北京、天津、上海以及青岛、哈尔滨、成都、深圳等多个城市举办..

在清华大学邂逅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展览2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15位法国艺术家的76件作品参展。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被称为法国20世纪最后一次前卫艺术运动,上接毕加索和杜尚开启的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传统,直面彼时全球艺术运动中心转移至美国后法国艺术界面临的思想和身份危机。 与同时期的抽象表现艺术、贫穷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等艺术运动相比,“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参与者既是艺术..

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图景 最大规模展呈甘肃文物菁华绚丽多姿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国最古老的青铜制品,悬泉置遗址、居延遗址等地出土的汉简、纸张,汉唐丝织品、国际货币,造型优雅的北魏、隋唐佛造像……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协办的“丝路孔道——甘肃文化菁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516件(套)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2件(套),是历年来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珍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展览..

书店扎堆儿 有氛围也要有灵魂三里屯又开了一家名为春风习习的书店,这样的话,加上原有的三联、老书虫、PageOne、言又几,三里屯区域一共就有了5家书店,形成了一个新的书店生态圈。在北京,书店达到这个密集程度,算是相当引人瞩目了。 提到三里屯,大家首先想到的,这是个寸土寸金的商圈,有繁华的购物场所和热闹的酒吧,是个具有标志性的时尚之地,在这个地方开书店,尤其是众所周知开书店赚钱不容易的情况下,确实有点迎难而上的意思。 但书店业发展到今..

2019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将展“泱泱国风”记者20日从国家大剧院获悉,在即将启幕的2019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中,从话剧《风雪夜归人》到京剧《游龙戏凤》,不同门类的戏剧将在舞台上展示“泱泱国风”。 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为观众呈演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9台291场精彩演出。 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不同国家的戏剧人相聚在国家大剧院,以戏剧为母题展开对话,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制作与中国原创精品也在国际戏剧季展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演绎出精..

2019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开幕以“戏剧即生活”为主题的“戏剧东城·2019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20日晚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拉开帷幕。讲述普通百姓40年生活变迁的话剧《生逢灿烂》成为开幕大戏。 《生逢灿烂》以北京第二打火机厂和毛绒玩具厂工人家庭生活为原型,讲述了三个家庭两代人近40年的命运纠葛故事。该剧荣获了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原创剧目一等奖。此次演出特别邀请了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邓颖超的黄薇、电视剧《康熙王朝》扮演佟妃的朱晏、体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