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件北京市属公园精品文物齐聚首博

2019-05-20 08:23:58 来源:网络

来自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北京市属公园的190件精品文物将首次“走出”公园,5月18日起集中亮相首都博物馆,众多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

据悉,这是北京市属公园馆藏文物首次大规模面向公众集中展示。展览以《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为主题,包括“平地山海,溯自辽金”“坛庙相望,天人合一”“三山五园,移天缩地”“百年公园,旧貌新颜”4个部分,以文物为载体,讲述11所北京市属历史名园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社会价值,展现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展览中很多文物都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其中《无量寿尊佛像》长7.5米、宽4.5米,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缂丝作品。原为清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所织造,有乾隆帝五方印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此外,来自颐和园的慈禧油画像、紫檀嵌珐琅罗汉床,天坛公园的明代鎏金铜编钟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影片 190件北京市属公园精品文物齐聚首博

相关:

中哈首部合拍片《音乐家》正在上映 “冼星海”演技炸裂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命中最后5年经历为内容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拍片《音乐家》,目前正在公映。这部电影是中哈电影界的首次合作,也是中哈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人文合作的重点项目。 提到胡军,我们马上会想到《天龙八部》里武功盖世的大侠、《影》里孔武有力的将军。但在电影《音乐家》中,他“弃武从乐”,放下刀枪,拿起了谱曲的笔、指挥棒和小提琴,饰演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从武将到文人,一个老北京人饰演一..

展示港珠澳大桥建设历程 长篇纪实文学《大桥》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长篇新作《大桥》日前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港珠澳大桥全面竣工前后文学名家深入采访讲述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展现了新一代桥梁建设者们广阔的胸怀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据介绍,《大桥》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为切入点,讲述了工程建设中的种种困难与曲折,展示了建设者们凭借勇气、毅力与智慧克服困难并最终达成目标的艰难历程,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彰显了“逢山开路、遇..

与祖国同行 与京剧同辉  【我和我的祖国22】 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京剧从近代史的硝烟中走来,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沧桑变迁。新中国的成立给予京剧以新生,而京剧也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从蹒跚到强健的金色年华。 作为一名从艺47年的京剧演员,我在新中国里生长,与改革开放同行。祖国于我而言,既亲切,又深情,在风骨里熔铸,在血脉里流淌,在汗水里凝结。而我的人生选择和京剧之路,也与国家的发展和改革气息相随,同步..

书院促进文明交流与认同【网络关注】 古代书院从唐代起源、宋代确立名称到清代光绪变制,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在多个亚洲国家传播和发展,并为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统计,近一个月来,该话题的网上讨论量共2万余条。 多数网友表示,我国是亚洲各国书院文化的起源地,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网友“风味儿”表示,中国书院在向海外传播儒学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网友“读心法师”表示,..

中国书院如何影响亚洲文明【智库答问·书院文化传千年系列报道之三】 本期嘉宾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邓洪波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 丁淳佑 日本福冈教育大学教授 鹤成久章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前讲师 戴彼得 书院,生长于中国,影响在世界。唐宋以来,书院为中国的教育、学术、藏书、出版、建筑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思维习惯及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书院制度也逐渐在国..

让音乐成为传递文化的信使 图为表演者(前)在加勒比音乐节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相约2019北京世园会】 5月19日,一场小雨赶走了夏日的热气,让行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游客感受到丝丝凉意。中午时分,妫汭剧场内早早坐满了观众,静静等待加勒比音乐节开始。舞台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加勒比海的风光短片,让妫河畔多了几分异域风情。 13时左右,来自巴哈马的歌手柯森带来了两首中文歌曲预热,瞬间点燃了场内观众的热情。柯森非常热爱中国文化。14..

《二泉》王宏伟演阿炳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名曲《二泉映月》可谓家喻户晓。由江苏省文化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根据阿炳的人生故事创作的民族歌剧《二泉》将于5月22日、23日在2019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亮相。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将演绎这位饱尝苦难、追求光明的音乐家阿炳。 5月17日,《二泉》导演黄定山、编剧任卫新,主演王宏伟、龚爽、张海庆等主创在北京接受采访,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从18岁演到50岁,这对王宏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泉..

“风起海上”北京启幕“风起海上”——2019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18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 该展是近年来华师大美术学院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教师作品进京展,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当代美术的大规模进京展。展览分为“风”、“起”、“海”、 “上”四个板块,共展出42位教师的作品150余件,作品创作时间跨度达40年。 上海的西洋油画史,缘起于1847年两位西方传教士范佐廷、马义谷创办的西洋油画传习班。中国近代著名美术家任伯年及..

15年来序跋文章结集 马未都从《小文65》说起马未都散文集《小文65》日前由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该书精选了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近15年来所写的序跋文章共65篇。 在19日下午于西西弗书店北京国贸黑标店举行的首发式上,马未都介绍,《小文65》内容涉及收藏、文化、艺术、建筑、文学、社会等方方面面,每篇序跋小文虽然不长,却往往将该领域的历史梳理一番。 这是一本既可以看也可以听的融媒体图书。马未都此次特别尝试给每篇小文都录制了相关..

毕业展刚落幕 抄袭品就“登台”“10号开展,11号就拿人家作品揽生意,知道这么干对一个毕业生意味着什么吗?”5月17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王瑞琳发微博爆料称,自己因被今年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的一件作品打动而去联系作者,未料这名学生竟向他求教如何维权。该博文的一张图片显示,有人在5月11日发布内容为“千山飞鸟 大量批发”的朋友圈文字,配图是正在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千山飞鸟,待时而动》。 这件作品的作者、央美设计学院产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