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瑞:恢复古韵就是最好的文保

2019-05-17 09:59:15 来源:网络

气温接近30℃,吴书瑞和往常一样,头戴鸭舌帽,站在脚手架上,手拿画笔在古建筑上一笔一笔地描绘着。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在外人看来极具耐性的工作他早已习以为常。

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彩画工作室主任吴书瑞介绍,全年365天,他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和修复中度过。从事古建修复工作40余个春秋,吴书瑞先后参与了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城楼等国内外诸多文保工程的修复工作,“喜欢这一行,每当古建工程项目的修建工作完成,原汁原味地留住古风和传统文化,我心里都特有成就感。”

如今,吴书瑞把研磨古建绘画所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用在了“金韵葫芦”的创作中,将葫芦赋予时代文化气息,让其成为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

沥粉不润滑被师傅要求重做

吴书瑞的爷爷是一名雕刻工匠,谈起古建修复,吴书瑞至今不忘祖辈对他的影响。“把古老的技艺用在满足新的社会需要上,就是传承。”对于从事古建修复工作的吴书瑞来说,爷爷的这句话也是他至今坚持从事古建修复行业的一个原因。

受爷爷的影响,吴书瑞从小就对传统技艺感兴趣,5岁便开始学习书写与绘画。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冬天,还是学徒的吴书瑞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在建筑物上沥粉作画。

吴书瑞说,调沥粉关键在于把握好加水量,冬天滴水成冰,吴书瑞入行不久经验不足,总感觉沥粉不如平日润滑,不知不觉,水就加多了。

“这哪成啊!沥粉沥不好,刷色、贴金都白费,铲了,重新做!”平日慈眉善目的师傅大发雷霆。吴书瑞心里委屈又不敢顶嘴,只好返工。事后,吴书瑞才体会到师傅的良苦用心,“这是在教我精益求精呀。”吴书瑞说,老匠人的精益求精,就是现在常说的“工匠精神”。

出身于工匠世家的吴书瑞,已从事古建修复工作40多个春秋,参与了国内外诸多文物保护和仿古建筑营造工程。故宫博物院的乾隆花园、天坛的长廊和双环亭、中南海瀛台、天安门城楼……都默默地记录下这位匠人的坚韧与付出。

恢复文物古韵就是最好的保护

吴书瑞告诉记者,上得了脚手架,坐得了冷板凳,是做古建彩画的基本功。更苦的,其实还是“学”。

出身于工匠世家的他很庆幸自己中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古建公司,和老师傅学习古建彩画。但真正画画儿却是10年以后。“头三年干最苦最累最单调的基础活儿,出徒后学三年‘规矩活儿’,最后学三年绘画的活儿。真是十年磨一剑,才真正感受到绘画的魅力。”

他记得有一年三月在无锡《水浒》影视城工地,乍暖还寒,每天攀爬脚手架,距离地面十余米作业。当手被冻僵了,就放在大衣中暖一暖,再接着画。“当地有句俗语,冰人不冰木。虽然春天临近树木发芽,但当时给大部分人都冻坏了。”

“这是一个学起来难、干起来苦的行当,我们很多同事学着学着就改行了。”吴书瑞坦言,如今的古建修复行业没有什么盈利,他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他之前在一家建筑行业的国企工作,因仿古建筑的社会需求量增加,公司业务转变为仿古建筑的彩绘,“仿古建筑方案设计起来简单,工序少,使用化工颜料,利润也大。但这不是我当初学习古建修复的初衷。”

就这样,吴书瑞放弃了享受高薪待遇的国企工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家初创型私企,投身于古建修复工作当中,“古建修复成本高,其最大的价值与意义就是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更了解历史,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吴书瑞说,古建修复这份工作没有创作可言,全是模仿与继承。而最好的古建修复和保护就是让古建恢复原貌,透着传统气息,品起来原汁原味。

严寒烈日下依然遵循古建“规制”

“在常人看来,我们所做的古建修复只是拿起笔刷在古建筑上彩绘,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吴书瑞说,干古建修复就是一个杂家,从实地勘查,到查阅历史资料、设计修复方案、寻找矿石、研磨颜料到最后一层一层上色,整个过程需要20余道工序。

广州的中山堂纪念工程正值盛夏,气温连续三十七八摄氏度,“我们在室内顶部隔着玻璃不透风,每天四十多度。”共和国成立35周年前夕,天安门城楼彩画修缮,因为天安门城楼属于重檐古建,吴书瑞负责修缮的彩画位于第二檐,相当于12层楼高。夏季酷热,吴书瑞和同事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依然遵循古建“规制”,完成修复工作。

是什么动力让吴书瑞在烈日炙烤下认真完成修复工作?他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彩画的历史就有多长,每一个时代都有用彩画记录的历史,对待历史不容儿戏。

几十年坚守,吴书瑞也经历了不少“风光”。最让他骄傲的,还是“牌楼外交”。当年在美国华盛顿唐人街,有一个“华府牌楼”工程,那是中国建筑的象征,“我们作为大国工匠参与修建获得赞誉,特别自豪。”

“规制”是吴书瑞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文物修复就得按照原来的规制走。”吴书瑞说,“宋代有宋代的,清代有清代的;不同等级的建筑用什么样的比例、图案,都规定好了。”只有按照原来的规制,才能让更多的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今,一些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会使用金色颜料在古建筑上涂画,没有亮光。但我们均使用金箔贴金,出来的效果发亮,有古代建筑应有的大气。”

在吴书瑞眼中,最痛心的是看到古建被刷上化工颜料,纹饰被改变。化工颜料画不出古建绘画的细腻,经历风吹日晒褪色快,而矿石研磨的颜料至少可以达到五六十年不褪色。“化工颜料便宜,随意画纹饰不用考究历史,利润就大,但这样就失去了复原古建的意义与价值。”

他举例说,故宫里大量运用的和玺彩画,单单一个小样制作就需要一个月。从现场勘查、揣摩图样,到制作图谱、沥粉贴金,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非凡的手工技艺、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毅力,很难有所造诣。此前,故宫养心殿是吴书瑞负责的古建修复工作之一,取样原始颜料化验成分,剖析绘画层次,记录纹饰图案,“把最真实的古建原貌以及绘画步骤记录下来,就是对历史、对古建最大的尊敬。”

如今,吴书瑞把古建绘画所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用在了“金韵葫芦”的创作中,将葫芦赋予时代文化气息,让其成为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2016年,吴书瑞的“金韵葫芦”在北京国际文创产业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展示奖”。

,吴书瑞:恢复古韵就是最好欧阳巧莹 的文保

相关:

亚洲影视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亚洲影视周启动仪式16日晚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 启动仪式紧扣“发挥影视桥梁作用,推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主题,以拥有600年历史的太庙为背景,用光影再现了亚洲部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影视作品,用歌舞展现了亚洲艺术家的独特风采,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 在随后举行的“电影大师对话”活动中,14位亚洲著名电影艺术家围绕“亚洲电影与文化传承”“亚洲电影与文明互鉴”两个主题,深入..

《玩偶之家》 原班人马21年后重现经典千龙网讯 近日,记者在国家话剧院官网获悉,5月14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经典复排话剧《玩偶之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话”版《玩偶之家》将易卜生《玩偶之家》里140年前的故事改换到30年代的中国,挪威姑娘远嫁中国,努力融入中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经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她终于毅然离开了她曾努力维系的家庭。该剧将于5月23日—6月2日在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演出。 世界经典全新演绎 专注展现东西方文化差异..

笛安:大时代的恋乡者管季 《景恒街》刻画中国的“盖茨比” 笛安的长篇小说新作《景恒街》,跟时代是如此贴近。职场精英,CBD,婚外情,北京,风投,APP,娱乐圈,甚至微信……作品融合了种种时尚符号,借一个过气选秀明星的创业经历,刻画了一个当代中国的“盖茨比”。从《告别天堂》中的青春气息到《芙蓉如面柳如眉》中的多线侦探叙事,再到逐渐成熟的“龙城三部曲”,以及上一部以古代为背景的长篇《南方有令秧》,笛安一直保持着对形式的创新和对..

这个五月 乐音流淌城市角落没有交响的恢弘震撼,也没有独奏的华丽炫技,小而美的室内乐也许不够有“流量”。然而,当它在城市的某个空间优雅流淌,当它在不经意间温暖到你、打动到你,那种明媚与美好也许最能诠释音乐艺术的力量。这个五月,在北京这座城市,太多人已经历或者正经历这样的美好。 4月30日,一场在雄安新区的公益演出拉开了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序幕,截至5月16日,公益演出已完成20场计划表中的13场,从学校到社区,从机关到银行,从报业..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新时代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更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本期观察版刊发的几篇文章围绕..

今天如何好好“说话”如何让语言使用更规范、更得体?语言的优美在于其独特的表达功能,在于能否满足表达需要、是否适应场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网络流行语会钝化我们的感受,滥用华丽的书面语同样会让表达苍白空洞。因此,使用语言要力戒盲从,做到“修辞立其诚”,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差异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词汇告急语病不少 “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敲代码,一天下来用的英文字母比汉字多,用的计算机语言比汉语多,感觉自己的语言能..

贾樟柯:一个村庄的文学◎罗皓菱 一个国家的落后,首先是精英的落后,而精英落后的标志就是嘲笑民众落后。 ——马克斯·韦伯 “世界改变得太慢了。” 2016年,贾樟柯说,他开始对知识精英无止境的内耗感到疲倦。 那年底,他离开北京,回到故乡汾阳。他希望这样的距离能够让自己获得认识这个世界新的维度。 这种改变不仅在“更新”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同时也在重塑一个知识分子的行动力。贾樟柯不再仅仅满足于用“电影”的视角观察这个时代,他选择跃入..

6.26亿成交 最贵《兔子》诞生纽约时间5月15日,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拍中,传媒大亨S.I. 纽豪斯珍藏的杰夫·昆斯争议之作《兔子》上拍。现场以4000万美元起拍,最终是以800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以9107.5万美元成交,拍卖成交价格总计折合人民币6.26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杰夫·昆斯的全球最高价纪录。 1986年开始,杰夫·昆斯开始创作雕塑作品,不锈钢小火车、兔子等都是出现在这一时期。小火车和兔子使用的是不锈钢材料,表面锃亮,十分精致,看上..

敦煌壁画成音乐 又见“九色鹿”作为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费城交响乐团将于5月17日和18日带来两场重量级的演出。其中5月18日的开场曲目——声乐协奏曲《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由享誉世界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创作。该作品将在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和费城交响乐团合力演绎下完成世界首演。 《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是国家大剧院首度邀约谭盾创作的新作品。该作品改编自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讲述了九色鹿舍身救落水者却被无情出卖..

文德斯跨界执导歌剧《采珠人》经常观看国家大剧院所制作歌剧的观众,对大剧院歌剧中豪华的布景会有很深刻的印象。5月15日国家大剧院与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采珠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导演维姆·文德斯在剧中运用了他擅长的电影手段,舞台看似简洁没有什么实景,却运用投影、灯光等手段将沙滩、岛礁、丛林等环境营造得十分准确,使整个歌剧充满了浪漫的意境。 电影导演执导歌剧近年来是国际歌剧的一股潮流,维姆·文德斯执导的著名影片《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