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月 乐音流淌城市角落

2019-05-17 09:58:42 来源:网络

没有交响的恢弘震撼,也没有独奏的华丽炫技,小而美的室内乐也许不够有“流量”。然而,当它在城市的某个空间优雅流淌,当它在不经意间温暖到你、打动到你,那种明媚与美好也许最能诠释音乐艺术的力量。这个五月,在北京这座城市,太多人已经历或者正经历这样的美好。

4月30日,一场在雄安新区的公益演出拉开了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序幕,截至5月16日,公益演出已完成20场计划表中的13场,从学校到社区,从机关到银行,从报业大楼到消防中队,从冬奥组委到城市副中心……形式各异的室内乐艺术在城市不同角落接连呈现,让更多人走近、了解、爱上这一艺术形式。

普及高雅艺术,国家大剧院亲民、为民、惠民;推广室内乐,五月音乐节做精、做细、做广。

走起来!最近距离感受艺术

说是“舞台”,其实是由消防车和消防摩托临时围出来的一片区域。不过,当《四个牧马人》《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等经典曲目奏响,人们早已忘记演出条件的简陋。    

5月12日,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五月音乐节“走出去”公益演出走进北京西城区东经路消防中队,著名小号演奏家戴中晖率领小号重奏团,为40多名消防官兵献上一场高水准表演。演出过程中,戴中晖对铜管乐器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生动讲解。精彩演出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与消防队员一同观看,一同鼓掌喝彩。    

这样温情的画面,还有很多——

5月5日,在西城区自忠小学二层报告厅,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的艺术家们唱响经典:《大海啊,故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斗牛士之歌》《我的太阳》……学生们沉浸在悠扬的歌曲声中。每首曲目还配有专业且风趣的导赏,学生们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对歌唱艺术也有了更多认知。    

5月14日,北京管乐交响乐团木管五重奏组合来到北京日报社,为一线采编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的五重奏音乐会。耳熟能详的《四小天鹅》、活泼生动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优美轻灵的《天空之城》……在艺术家们的生动解说与倾情演奏中,听者只叹时间流逝之快,“还没听够,下次能不能长一点呀!”“一年来一次,太少啦,能不能多来几次呢!”    

同样在5月14日,琵琶演奏家吴蛮与世界吹管乐名家们走进冬奥组委所在地首钢工业园区,为备战冬奥的组委会工作人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一曲融合琵琶、大唢呐、笙、长笛和电子音的《呐喊》惊艳开场,既传统又现代,令人耳目一新。

……    

在这些独特的城市空间里,艺术的力量潜移默化。离大众近一些,再近一些,为他们带来一次次因艺术而生、如沐春风的独特体验和难忘经历。对国家大剧院、艺术团体、艺术家们而言,这是最美好的事情!

忙起来!公益演出不打折扣

5月14日,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阶梯教室里,响起了悦耳动听的歌声。    

约120名特殊孩子,听到了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唱起的经典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黑猫警长之歌》《蓝精灵之歌》《青春舞曲》《歌声与微笑》……午后时光在艺术的美妙氛围里变得异常动人。在演出中,艺术家们增加了肢体动作,传递音乐的律动。孩子们从最开始的好奇,到慢慢随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身体,有的还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笑容洋溢脸庞。

“当看到观众脸上的笑容,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孩子脸上的笑容,一切劳累都消失了,这是我们最欣慰的时刻!”国家大剧院办公室统筹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刘汝麟说。    

每一次“走出去”的成功,除了台上艺术家们的精湛表现,也离不开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劳付出,甚至还要克服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较困难的是资源整合工作,如何与众多艺术家协调档期,如何选择合适的演出场地,并根据场地特色对表演形式进行匹配等等。为此演出部的同事们多方协调艺术家,各部门场地负责人协调场地,大家通力协作。”刘汝麟表示。    

具体到执行过程,太多细节需要考虑。以走进北京日报社这场演出为例,从确定演出日期到与艺术家沟通,从前期场地踏勘、舞台设置到演出当日舞台搭建、坐席摆放等,都可谓细碎而繁琐,细致到要明确演出场地电视屏幕尺寸,因为要播放活动背景画面,还要确认货梯尺寸,因为要运送舞台设备……看似一场相对简单的室内乐演出,其实幕后工作并不简单,相关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很多辛劳。公益演出,不打折扣,也不缩水!

自2012年五月音乐节推出“走出去”公益演出,这一走便是8年。8年间,通过每年约20场的公益演出,更多人享受到了室内乐艺术为生活带来的美好,同时也让五月音乐节成为“消费得起,享受得了”的大众艺术节日。而这,正是对国家大剧院一贯以来“艺术改变生活”核心价值理念的忠实践行!

美起来!文化中心惠及于民

“吕思清老师快累死了!”说这话的是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王路藜。快言快语、直言直语的她,说出了五月音乐节“走出去”公益演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规模、越来越有辐射力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艺术家们不遗余力的鼎力支持。

4月30日雄安新区音乐会,是五月音乐节“走出去”头炮。当天,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为雄安新区建设者、开拓者送上精神慰问大餐。“演出是下午3点,早上8点吕思清老师就从顺义的家出发了,早饭都没吃。路上两个钟头,他一直在补觉。到了雄安就开始排练,早饭仍顾不上吃,然后就开始演出。”王路藜说。

今年五月音乐节,吕思清要在十几天时间里参加4场公益演出,如此频率实在疯狂。事实上,除了演出,他还要参加快闪拍摄、媒体采访等一系列活动。“经常是早出晚归,对我们的各项活动竭尽所能配合。他对五月音乐节的上心程度、无私程度,真的让人非常佩服!”王路藜由衷感叹。    

除了吕思清,其他艺术家也都是非常配合、无偿参与。琵琶演奏家吴蛮、小号演奏家戴中晖、牧童笛演奏家史戴芬·谭明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北京管乐交响乐团、哥本哈根古乐团……中外知名艺术家们将最精湛的艺术表演送到大众身边。    

五月音乐节“走出去”,一年又一年,不仅参与艺术家“咖位”越来越高,其触角也越来越广——今年首次扩大至京冀地区,艺术家们走进北京新“两翼”——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    

同时,传播手段也更为多元,大剧院积极探索高雅艺术与高新科技的融合,打造“线上大剧院”,让高雅艺术惠及更多观众。五月音乐节期间,不仅对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重点场次进行直播,还对在大剧院上演的重点场次、重点项目进行线上直播。就在5月11日,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4K+5G”演出直播,微博事件互动人数达5180万人次,370万观众通过线上平台观看了直播。

“无偿参与公益演出活动,是国家大剧院组织艺术家服务社会、回馈市民的一项重要公益举措。”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佳琛说:“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活动,参与的艺术家都予以了大力支持,他们走进城市的不同角落,与市民进行艺术互动,让更多人享受到了艺术的美好,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风貌、精神韵味。”

,这个五月 乐音流欧阳正华 淌城市角落

相关: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新时代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更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本期观察版刊发的几篇文章围绕..

今天如何好好“说话”如何让语言使用更规范、更得体?语言的优美在于其独特的表达功能,在于能否满足表达需要、是否适应场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网络流行语会钝化我们的感受,滥用华丽的书面语同样会让表达苍白空洞。因此,使用语言要力戒盲从,做到“修辞立其诚”,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差异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词汇告急语病不少 “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敲代码,一天下来用的英文字母比汉字多,用的计算机语言比汉语多,感觉自己的语言能..

贾樟柯:一个村庄的文学◎罗皓菱 一个国家的落后,首先是精英的落后,而精英落后的标志就是嘲笑民众落后。 ——马克斯·韦伯 “世界改变得太慢了。” 2016年,贾樟柯说,他开始对知识精英无止境的内耗感到疲倦。 那年底,他离开北京,回到故乡汾阳。他希望这样的距离能够让自己获得认识这个世界新的维度。 这种改变不仅在“更新”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同时也在重塑一个知识分子的行动力。贾樟柯不再仅仅满足于用“电影”的视角观察这个时代,他选择跃入..

6.26亿成交 最贵《兔子》诞生纽约时间5月15日,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拍中,传媒大亨S.I. 纽豪斯珍藏的杰夫·昆斯争议之作《兔子》上拍。现场以4000万美元起拍,最终是以800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以9107.5万美元成交,拍卖成交价格总计折合人民币6.26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杰夫·昆斯的全球最高价纪录。 1986年开始,杰夫·昆斯开始创作雕塑作品,不锈钢小火车、兔子等都是出现在这一时期。小火车和兔子使用的是不锈钢材料,表面锃亮,十分精致,看上..

敦煌壁画成音乐 又见“九色鹿”作为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费城交响乐团将于5月17日和18日带来两场重量级的演出。其中5月18日的开场曲目——声乐协奏曲《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由享誉世界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创作。该作品将在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和费城交响乐团合力演绎下完成世界首演。 《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是国家大剧院首度邀约谭盾创作的新作品。该作品改编自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讲述了九色鹿舍身救落水者却被无情出卖..

文德斯跨界执导歌剧《采珠人》经常观看国家大剧院所制作歌剧的观众,对大剧院歌剧中豪华的布景会有很深刻的印象。5月15日国家大剧院与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采珠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导演维姆·文德斯在剧中运用了他擅长的电影手段,舞台看似简洁没有什么实景,却运用投影、灯光等手段将沙滩、岛礁、丛林等环境营造得十分准确,使整个歌剧充满了浪漫的意境。 电影导演执导歌剧近年来是国际歌剧的一股潮流,维姆·文德斯执导的著名影片《德克..

516件套甘肃国宝“组团”亮相国博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徙遽(仆)铜盉……昨天(16日),“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516件套精品文物以时间为轴,为观众呈现了以史前大地湾文化、甘肃彩陶文化、河陇青铜文化、早期秦与西戎文化、汉魏晋唐时期河西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甘肃佛教文化为主体的甘肃历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品中的国家一级文物超过六成。 走进展厅,最先看到的是一个梳着齐刘海..

赋予散文创作蓬勃生命力《荷塘月色》《雅舍谈吃》……说起一篇篇名家散文,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在篇幅并不长的文章中,有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有回溯千年的上下求索。散文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有若即若离,亦有直抵内心的触动。围绕新近出版的名家散文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编辑、评论家,和他们一起感受名家散文的魅力。 让读者有共情有共鸣 散文作为一种颇受大众喜欢的文学体裁,读起来不累,不需要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单独看一..

寻诗中打动人心处传统中国文学的精粹何在?在诗。传统中国诗歌的精粹何在?在唐诗。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唐诗课,并大声提出:“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之所以要讲“诗唐”,闻一多的理由是:“(一)好诗多在唐朝;(二)诗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到唐朝达到了顶点;(三)唐诗的体裁不仅是一代人的风格,实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种诗体。”他还说:“诗唐”..

记录五十年文化人生“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是近年来冯骥才通过个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其所亲历的1966—2013年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包括《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朝内大街166号》《激流中:我与新时期文学》《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4部。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这4部作品全面记录了冯骥才近50年文化生活的风雨历程,尽显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坚守和担当,也以大量珍贵、生动的细节,道出冯骥才的人生智慧与文化感悟。 ..